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PD)含多种蛋白成分 ,与多种分支杆菌存在交叉 ,尤其在鉴别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和卡介苗接种阳转者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PPD作为结核病诊断试剂有其局限性。现已发现结核分支杆菌Ag85、MPT6 4、380 0 0、MPT6 3、ESAT6等抗原 ,均能诱发豚鼠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具有高特异性的新的诊断试剂或许就存在它们或它们的组合中。ESAT6蛋白是结核分支杆菌生长中的一种小相对分子质量分泌蛋白 ,它能诱发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豚鼠发生很强的DTH反应 ,大部分BCG在减毒过程中丢失了编码该蛋白的…  相似文献   

2.
分子诊断技术在分支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微生物分类中 ,分支杆菌属于裂殖菌纲、放线菌目、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分支杆菌种类繁多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九版 )所确认的分支杆菌有 5 4种 ,临床可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 (MTB) ,此外还有堪萨斯、鸟、胞内、猿猴、蟾蜍、海、溃疡、瘰疬、马尔摩、苏加、偶然、龟、脓肿等 10余种非结核分支杆菌 (NTM)。NTM病具有与结核病临床表现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 ,在无菌种鉴定结果的情况下 ,与结核病难以鉴别。NTM与MTB药物敏感性大不相同 ,许多NTM对抗结核药物天然耐药 ,不同NTM菌种对…  相似文献   

3.
分支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微菌落法、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和传统法用于分支杆菌临床分离物菌种鉴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试验菌株 :(1)标准菌株 :结核分支杆菌H37RV、牛分支杆菌、鸟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堪萨斯分支杆菌、瘰疬分支杆菌、偶然分支杆菌和耻垢分支杆菌标准株 ,均购自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 )临床分离株 :来自我院结核病住院患者的痰、胸液和脑脊液。传统分型鉴定试验 :(1)培养鉴定试验 :按常规制备对硝基苯甲酸 (PNB)和噻吩 2 羧酸肼 (TCH)培养基 ,取试验菌株菌悬液 (10 -2 /ml) 0 1ml接种 ,37℃…  相似文献   

4.
分支杆菌耐乙胺丁醇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支杆菌耐药性的出现一直是结核病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许多感染了耐药性分支杆菌的患者 ,都因缺乏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对利福平 (RFP)、异烟肼 (INH)、链霉素(SM)、吡嗪酰胺 (PZA)、喹诺酮类 (FQ)的耐药分子机制做了详尽的研究 ,分支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方法也日趋成熟。乙胺丁醇 (EMB)是具有广谱抗分支杆菌活性的一线抗结核合成药物 ,是和INH、RFP、SM、PZA联合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之一 ,被广泛用于治疗鸟分支杆菌、堪萨斯分支杆菌、蟾蜍分支杆菌、海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5.
结核分支杆菌重组38 000蛋白的免疫原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结核分支杆菌重组38000蛋白(rMT38)诱发家兔产生抗体的能力及作为血清学诊断试剂的价值。方法将家兔分为6组:PPD+生理盐水(A组),rMT38+生理盐水(B组)rMT38+佐剂(C组),1/2rMT38+1rMT16+生理盐水(D组),1/2rMT38+1/2rMT16+佐剂(E组),rMT16+佐剂(F组))。用ELISA法测C、E两组血清是否与分支杆菌PPD有效叉反应。双向扩散  相似文献   

6.
9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分析我院1986 ̄1997年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9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非结核分支杆菌对PAS呈高度的耐药性,对SM、INH、RFP、EBM等耐药性也较高,对KM、TH较敏感。堪萨斯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较敏感,鸟,胞内、次要、土地、偶然等分支杆菌对抗经物耐药的较多。另外,非结核分支杆菌除对PAS的低浓度与高浓度的耐药率较一致外,对其它六  相似文献   

7.
不同结核分支杆菌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不同结核分支杆菌单体蛋白抗原在结核病体液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快速免疫色谱法(ICTTB卡)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5 种单体蛋白的抗原性,观察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PPD 皮试及脂阿拉伯糖甘露糖(LAM) 相比较。结果 ICTTB 卡、LAM 及PPD皮试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分别为55.9% 、52.6% 、75.0% ,后者与前二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 .05);ICTTB卡、LAM、PPD皮试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为87 .6% 、62.9% 、68.9% ,前者与后二者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01);ICTTB卡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阳性预计值为88 .5% ,临床阴性预计值为53 .8 % ;非结核病例中的ICTTB阳性主要由抗原4、5 阳性所致,如果去除抗原4 、5,那么ICTTB诊断结核病的特异性将提高到98.9% 。结论 血清结核分支杆菌单体蛋白抗原性的测定是肺结核病一项有用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新疆人群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调查徐静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病防治研究所830001本自治区在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与非结核分支杆菌占各型分支杆菌比例关系方面存在自己的特点,特予报道并与其它省市比较。方法按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调"有关PPD-B及菌种鉴...  相似文献   

9.
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支杆菌L型 (mycobacterialL forms)又称分支杆菌的细胞壁缺陷型 (mycobacterialcellwall deficientforms,CWDF)。其报道可追溯到 1 91 0年 ,但直到 1 960年 ,Mattman等[1 ] 才对分支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现已发现结核和非结核分支杆菌均可以L型形式存在。因此 ,L型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变异。这种变异可以在分支杆菌生活周期中自发产生 ,故有人称其为分支杆菌细胞壁缺损阶段(mycobacterialcellwall deficientstage…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支杆菌休眠菌、L型及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结核分支杆菌 (MTB)休眠菌和MTB L型 ,都被认为是结核病复发与恶化的重要原因[1 ,2 ] ,对抗结核药物效果差 ,似乎有共性。二者是否有关系 ?有何关系 ?怎么治疗 ?可能这些问题尚需细菌学家深入研究阐明。一、持留菌与休眠菌WHO[1 ] 在一专著中强调了持留菌 (persisters ,或译成顽固菌 )对结核病复发的重要性。关于持续存活 (persistance)的概念 ,文中解释为细菌生长几乎停顿和处于休眠 (dormant)时不易为杀菌药杀灭而长期存活。这类MTB即为持留菌。所以可以认为与复发密切关联的持留菌实际上就是指…  相似文献   

11.
采用16S rRNA序列分析法鉴定非结核分支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获得的经生化鉴定为非结核分支杆菌的 49株菌株进行了 16SrRNA序列分析法鉴定 ,并与生化法进行了比较。材料与方法 菌株 :牛分支杆菌 (ATCC 192 10 ) ,偶然分支杆菌 (ATCC6841) ,标准菌株胞内分支杆菌 (ATCC 3 5 772 ) ,不产色分支杆菌 (DSM 44 164 ) ,瘰疬分支杆菌 (DSM 43 992 )均由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提供。获取方法 :参照《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手册 (修订本 )》。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16SrRNA的片段 :取罗氏培养基培养的非结核分支杆菌 ,灭活…  相似文献   

12.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系由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简称NTM)引起的疾病。据文献[1]报告结果,并补充MLeutiflavum[2],Mbranderic[3],MLinda[4],Mtilburgii[5],MWoodpigeon[6]5个菌种等,迄今已发现NTM100多种。Preheim[7]按Runyon分类将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和病因学的种名列表表示。该表简明扼要,故将其作为表1列入,对于NTM病治疗的探讨及思索,不无裨益。表1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和病因学种名…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众所周知 ,结核病灶中存在 4种不同代谢状态的结核分支杆菌菌群 ,它们对化疗的反应各不相同。但目前结核分支杆菌菌群的划分仍使我们困惑。原因如下 :内科学[1 ] 讲述 ,A菌群为繁殖旺盛菌 ,B菌群为繁殖缓慢菌 ,C菌群为偶尔繁殖菌 ,D菌群为休眠菌。经查阅不同教科书[2 ] ,均同上所述 ,但多种结核病书籍[3 5] 却有不同提法 :A、D菌群同上所述 ,B菌群却为间断繁殖菌 (同内科学所述的C菌群 ) ,C菌群为慢性繁殖菌 (同内科学所述的B菌群 )。目前划分标准不一 ,原因何在 ?统一的划分标准有利于临床医学工作者掌握及应用 ,希望…  相似文献   

14.
9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我院1986~1997年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9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支杆菌对PAS呈高度的耐药性,对SM?INH?RFP?EBM等耐药性也较高,对KM?TH较敏感?堪萨斯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较敏感,鸟?胞内?次要?土地?偶然等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的较多?另外,非结核分支杆菌除对PAS的低浓度与高浓度的耐药率较一致外,对其它六种药物低?高浓度的耐药率有较大差异?说明许多非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天然的抗药性?结论针对以上情况,有待解决的是研制新药与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结核分支杆菌L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核分支杆菌属于容易发生细胞壁缺陷变异的细菌 ,其不但能够被多种因素诱导发生细胞壁缺陷变异 ,而且在其生长繁殖的过程常常可自发形成细胞壁缺陷细菌。细胞壁缺陷结核分支杆菌 (cellwalldeficientM .tuberculosis)存在的现象早已在临床标本或人工培养基内发现 ,曾将其称为“Much颗粒”或认为是结核分支杆菌生长繁殖周期的一个环节[1 ]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结核分支杆菌丧失细胞壁成为L型后仍然能够生长繁殖 ,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或染色体DNA结构等特性可发生改变。一、结核分支杆菌L…  相似文献   

16.
播散型非典型分支杆菌病四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非典型分支杆菌(NTM)感染已成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常见病因。但对非艾滋病患者非典型分支杆菌的播散性感染国内外均少见报道,现报道我院发现的4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临床资料:1965~1998年我院所有住院患者中确诊和治疗的肺外NTM感染者共4例。均有发热、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3例有明显的盗汗,2例有腹胀。其中例1同时伴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糖尿病(DM),例3伴有类风湿关节炎,例4伴有皮肌炎。除例4患者并发肠穿孔、感染性休克死亡外,余3例经长期联合抗结核(最长达5年)治疗痊愈。具…  相似文献   

17.
作者回顾1981~1985年期间临床、X 线及细菌学确诊的89例非结核分支杆菌(NTM)肺部感染患者。男56,女33倒。年龄平均63(33~92)岁.NTM 菌型鉴定,乌型胞内分支杆菌占51%,蟾蜍分支杆菌占38%,堪萨斯分支杆菌占9%,瘰疠分支杆菌占2%。有原发性肺病为82%,COPD 占71.9%,陈旧性肺结核占20%,胸外科手术占8%,肺纤维化占6%,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上海市1987年~1996年鉴定的5619株分支杆菌菌种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对其中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测定结果进行探讨?方法全部菌株的鉴定按1984年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结果人型5465株(97.3%)?牛型22株(0.4%)?非结核分支杆菌132株(2.3%),其中偶发42株?胞内30株?龟型17株?瘰疬10株?堪萨斯9株?戈登9株?浅黄6株?草分支4株?不产色2株?金色2株?溃疡1株?非结核分支杆菌(MOTT)对PAS?INH?SM?RFP?EMB与KM的耐药率分别为72.4%?61.2%?49.0%?43.9%?31.6%和27.6%?对1~6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3.3%?21.4%?24.5%?16.3%?10.2%和6.1%?结论上海市肺结核患者感染菌种主要为人型结核分支杆菌(97.3%),而牛型(0.4%)和非结核分支杆菌(MOTT,2.3%)所占比重很小,明显低于全国水平?MOTT耐药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扩增结核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结核分支杆菌 (MTB)IS6 110部分序列 ,并将其克隆与测序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①对象 :我院 1999年住院的 77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另以同期住院的非结核病人 (10例肝炎 ,30例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对照。②PCR引物 :根据Thierry等[1] 报道的结核分支杆菌IS6 110序列 ,采用Goldkey软件 ,在其保守区设计两对套式引物 ,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引物序列为 :TB15′CGTGAGGGCATCGAGGT…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结核分支杆菌L型实验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核分支杆菌同其他细菌一样 ,在不利的环境中 (如受理化因素、药物及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可形成细胞壁缺损型 ,即L型。由于细胞壁的部分或完全缺陷 ,致使细菌的染色性、致病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诸多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 ,给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造成困难。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结核分支杆菌L型 (MTB L型 )认识程度的加深 ,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文中谈谈我国MTB L型实验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研究现状1 .致病性研究 :目前认为MTB L型的致病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1 ,2 ] 。 (1 )粘附作用 :研究表明细菌L型极易粘附到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