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人工种植义齿,是修复缺失牙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自1994年使用杭州西湖生物材料研究所研制的表面氧化改性纯钛芯二段式牙种植体,种植义齿23例28颗,并在种植后3~4个月进行义齿冠部修复,经两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人工种植义齿23例28颗,男12例,女9例.种植牙位分别为(?)共19颗,(?)共7颗,(?)1颗,(?)1颗.年龄18~58岁,平均32岁.种植材料:表面氧化改性一纯钛芯柱状二段式牙种植体.种植器械为天津河西齿科设备材料厂生产的JHK-NSK 261型种植机.配套工具由杭州西湖生物材料研究所生产.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二段式柱状(BLB)种植体的植入并修复,观察其成功及失败相关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共54颗牙列缺损行BLB种植体的植入并修复,进行3年不同时期的观察,统计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骨吸收及满意度调查等。结果 30例共54颗种植体3年成功率达98%,满意度为90.7%,骨吸收量1个月、1年、3年分别为(0.52±0.20)mm,(0.74±0.25)mm,(1.02±0.31)mm。结论 BLB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形成良好,短期内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体。  相似文献   

3.
用CDIC柱状螺纹种植体系统 ,法国产satelec牙种植机对 32例 46枚单个牙缺失患者 ,按常规植入 2 4枚二段式 (twostage) ,2 2枚一段式 (onepart)螺纹种植体 ,术后一段式两周 ,二段式 3~ 6月取模 ,进行烤瓷冠修复。追踪观察三年 ,两枚一段式种植体三度松动 ,一枚颈缘处术中折断 ,术后发生龈缘炎 ,成功率为 86.4%。二段式中有一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炎 ,成功率达 95 .9%。  相似文献   

4.
顾延猛 《当代医学》2011,17(33):102-103
目的 分析骨内牙种植体在牙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5例患者的112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l~9a的随访观察.通过对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其骨整合成功率和修复成功率.结果 种植后初期骨整合成功率达97.32%.在植入的112个种植体中,随访1~9a,总共失败10个,累计成功率97.76%.结论 骨内牙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牙缺失的理想种植方法,种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李宏 《中外医疗》2011,30(22):105-105
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体在牙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8例患者的96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l~10年的临床观察。通过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的检查,评价其骨整合成功率和修复成功率。结果种植后初期骨整合成功率达98.48%。在植入的96个种植体中,总共失败10个,随访1~9年累计成功率89.58%。结论骨内牙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牙的理想手段之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何林  温桂青 《微创医学》2000,19(4):446-447
人工种植体的临床运用,为广大缺牙患者带来了福音,而钛核喷涂羟基磷灰石种植体能在种植早期加速界面骨性结合的形成,界面强度高于纯钛[1],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此系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闫晓丽  蒲高成 《重庆医学》1996,25(6):351-352
人工种植牙作为缺失牙的修复国内外已有报道。作者自1993年应用种植体塑胶义齿修复前牙缺失,经过一年的临床观察以了解其对前牙缺失的修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总结二段式纯钛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11例患者共种植二段式纯钛人工牙种植体128枚,术后3-6个月行烤瓷冠修复。结果 修复后通过1-5年随访,种植体成功率为95.31%。结论 严格的适应症,正确的外科操作,种植体的合适选择及正确修复是种植体成功的关键。国产人工牙种植体与国外的一些种植体相比,其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它价廉,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LB种植系统修复部分牙缺失的疗效.方法 对52例部分牙缺失患者应用BLB种植体修复治疗.结果 52例患者植入BLB种植体72枚,成功68枚,成功率达94.6%.结论 BLB种植系统用于部分牙缺失修复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CDIC牙种植系统在部分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患者128枚种植牙临床应用,就种植术的要点及种植成功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DIC种植牙2年观察临床成功率达93.0%,失败率0%,结论:CDIC牙种植系统具有美观,舒适,固位良好,咀嚼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该系统操作规范,简单,价格低廉,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上颌前牙缺失临床上较为多见,常见于外伤性缺失,龈下残根拔除后。临床上修复的方法多以活动桥为主。笔自1990年3月至2002年3月通过对90例上颌前牙缺失患采用牙齿搭桥修复的方法给予治疗。经临床观察能够较好的恢复前牙功能,外形逼真美观,减少患就诊次数,病人满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85例患者采用了人工牙种植,其中选用一段式种植体92颗,二段式种植体23颗,根据两种类型种植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总结了我们对两种类型种植体的应用体会,认为只要手术适应症选择得当,种植体选用合适,手术操作正确,这两种植体的手术成功率均能较高。  相似文献   

13.
14.
黄海燕 《中外医疗》2014,(27):103-104
目的探讨下前牙先天性缺失患者牙列正畸治疗过程中如何确定和选择最理想的方案。方法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标准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结果经过系统矫治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正畸治疗效果,使得牙颌面外观更加协调,前牙排列更加整齐。在矫治用时间方面,观察组(18.7±2.7)个月,对照组(21.3±2.5)个月;在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2例,对照组7例;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87.5%,对照组62.5%。以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T直丝弓矫治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正畸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协调牙颌面外观,而且能够大幅改善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5.
在种植修复前牙缺失时,由于相邻牙牙体缺损或其他原因需要固定修复,或者前牙多处缺失而缺牙区牙槽骨骨量分布不均等原因,使得单纯的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修复难以奏效,随着即刻加载理论的出现,对此类患者采用种植牙-天然牙混合支持早期修复前牙缺失,能达到增加种植体的稳定性,缩短修复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隐形义齿是 1995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材料。修复前牙缺失 ,患者感觉舒适 ,美观自然 ,可恢复良好的咀嚼发音功能 ,疗效优于传统的活动义齿。1 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前牙缺失KennedyⅣ类缺失患者 ,基牙不松动 ,咬合关系正常 ,缺隙大小合适。本组 12 0例 ,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种植牙修复前牙缺失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缺牙区骨内植入纯钛种植体,术后4-6个月做永久性修复,并跟踪2-4a随防观察。结果种植前牙缺失159例223颗牙,成功215颗,失败8颗。成功率为96.4%。结论种植牙修复前牙缺失效果肯定,骨整合期是种植成功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8.
    
夏华新  吴建华 《安徽医学》2013,34(9):1336-1338
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在生长发育期个别前牙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例生长发育期个别前牙缺失患者,其牙周健康,缺牙区牙槽嵴丰满,无咬合过紧,按手术常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3~4个月无负荷愈合后,制做树脂核、树脂冠以流动树脂粘固修复。结果 6例患者戴用后舒适、异物感不明显、修复体稳固,其美观、发音及间隙保持功能有保证;1例患者因牙周卫生差,致使微螺钉松动而换用活动义齿修复。结论应用微螺钉种植体修复发育期儿童的个别前牙缺失效果较好,是一种临时性过渡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刘祖东 《吉林医学》2012,(6):1277-1278
目的:研究锥形种植体用于修复上颌前牙区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在50例缺失上颌前牙患者的60个牙位植入60颗锥形种植体。术后3~6个月烤瓷冠完成修复。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检查。结果:60颗种植体修复时56颗成功,4颗失败。所有病例均从种植体植入开始平均随访16个月,56颗种植义齿周围无明显炎性反应,放射检查,牙槽骨无明显吸收。其余4颗种植义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牙槽骨吸收明显种植体2度松动,该4颗种植体最后失败。结论:上颌前牙区缺牙采用锥形种植体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