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讨肾移植受者(RTR)神经精神损害(NPD)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对205例RTR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病例的NPD发生率为38%,类型包括:脑脓肿、昏迷、颅神经损害、抽动、肌无力、脊神经损害、神经衰弱症状群、精神症状和震颤。排斥反应、高血压、肝损害、医院感染环孢素A(CsA)中毒和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为本组NPD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和电解质紊乱也是NPD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RTR的NPD发生率较高,与其它系统并发症和某些药物密切相关。应重视RTR其它系统并发症的防治和强调合理用药,以切实减少N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肾移植受(RTR)神经精神损害(NPD)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205例RTR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NPD发生率为38%,类型包括:脑脓肿、昏迷、颅神经损害、抽动、肌无力、脊神经损害、神经衰弱症状群、精神症状和震颤。排斥反应、高血压、肝损害、医院感染、CsA中毒和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为本组NPD的主要影响因素,经统计学处理有高度显性差异(P<0.01);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和电解质紊乱也是NPD的影响因素,统计学上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RTR中NPD的发生率较高,与其它系统并发症和某些药物密切相关。应重视RTR其它系统并发症的防治和强调合理用药,以切实减少N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肾移植受者(RTR)神经精神损害(NPD )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205例RTR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NPD发生率为38%,类型包括:脑脓肿、昏迷、颅神经损害、抽动、肌无力、脊神经损害、神经衰弱症状群、精神症状和震颤.排斥反应、高血压、肝损害、医院感染、CsA中毒和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为本组NPD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和电解质紊乱也是NPD的影响因素.结论 RTR中NPD的发生率较高,与其它系统并发症和某些药物密切相关.应重视RTR其它系统并发症的防治和强调合理用药,以切实减少N 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用酶比色法测定205例肾移植受者的TBA浓度。结果本组205例肾移植受者中,TBA升高47例,异常率23%。肝酶异常、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肝炎病毒学标志物阳性、合并感染和肝脏B超异常为TBA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排斥反应、低白蛋白血症、血环孢素A(CSA)谷浓度过高和高胆固醇血症亦为TBA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TBA是肾移植受者肝脏病损的一个敏感的指标,同时也可提示感染、排斥反应、CSA中毒和体内蛋白质、脂质代谢紊乱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HIV感染时神经系统受损的机理,神经系统受损和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 用酶比色法测定205例肾移植受者的TBA浓度。结果 本组205例肾移植受者中,TBA升高47例,异常率23%。肝酶异常、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肝炎病毒学标志物阳性、合并感染和肝脏B超异常为TBA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排斥反应、低白蛋白血症、血环孢素A(CSA)谷浓度过高和高胆固醇血症亦为TBA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TBA是肾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一般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症状经历调查量表(ESRD-SCL),以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本院103例肾移植长期随访的肾移植受者进行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总分低于正常人,家庭收入、医保情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是其影响因素(P〈0.05)。肾移植受者在术后存活过程中普遍经历多种症状,症状经历的多少与生存质量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稍低于常人生活质量;影响肾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葛文静  储爱琴  张海玲  管晓红 《安徽医学》2023,44(12):1508-1513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肾移植受者疾病不确定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肾移植随访门诊就诊的208例肾移植受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对象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肾移植受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64.18±13.86)分,条目均分为(2.57±0.55)分,中高度疾病不确定者141例(67.7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住院期间照顾者是配偶、心理弹性水平高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保护因素(P<0.05),移植后出现并发症、采取屈服应对方式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危险因素(P<0.05)。以上变量共解释总变异的57.3%。结论 肾移植受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个体化应对措施,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黄莹  李玲  何萍  梁阅罗丁  王纯  卢佳美 《广西医学》2023,(23):2818-2824
目的 调查肾移植受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4例肾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进行调查。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肾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肾移植受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92.70±20.46)分,总标准化得分为(7.72±1.70)分,其中适应能力维度的标准化得分最高,个人状态维度的标准化得分最低。肾移植受者的RHDS总得分和QDTS总得分呈正相关(P<0.0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住所至医院距离、家庭月收入、病程和QDTS总得分是肾移植受者RHDS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肾移植受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居住地、住所至医院距离、家庭月收入、病程和出院指导质量可影响其出院准备度。护理人员应根据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疾病管理能力,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咪唑立宾(MZR)在肾移植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特点。方法: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间共16例肾移植患者接受MZR治疗。5例患者为肾移植术后直接应用MZR,11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从霉酚酸酯(MMF)切换成MZR。全部患者均采用以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本组患者随访期间重点监测用药后血常规、移植肾功能、肝功能、尿酸、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同时记录患者出现的所有临床不良反应及治疗,包括:各种细菌、病毒感染,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等。综合评价该药物作为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在MZR治疗后3个月~15个月的随访期间,患者全部存活,且移植肾功能良好。急性排斥发生率为12.5%,未出现难治性排斥。消化道副反应发生少。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是高尿酸血症和骨髓抑制,但通过MZR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基本都可以控制,预后好。术后感染方面与其他药物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Z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具有疗效稳定,副反应程度轻的特点。在严密随访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JaundiceinRenalTransplantRecipientsXuZhenquan(徐正铨)QianLixin(钱立新)SuiYuangeng(眭元庚)YouGuocai(尤国才)ZhuXiaoping(朱孝平)DepartmentofUro...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免疫状态对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病率的影响。研究肾移植病人术后预防性应用抗CMV药物阿昔洛韦的作用。方法: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LSAB)法检测28例肾移植术后病人、27例发热病人和25例正常人的活动性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病情况。同时检测肾移植术后1组(≤6个月组)及肾移植术后2组(>6个月组)活动性CMV感染发病率及肾功(血肌酐)。结果:肾移植术后组、发热组、政党组活动性CMV感染发病率分别为21.4%、3.7%、0%;, 移植术后组与正常组活动性CMV感染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发热组与正常组的发病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移植术后1组及2组活动性CMV感染发病率分别为29.4%,9.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活动性CMV感染与CMV感病5万个白细胞中平均抗原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3.5和55。结论:人群活动性CMV感染发病率与免疫状态相关。术后3个月内小剂量口服阿昔洛韦对活动性CMV感染有一定预防作用。LSAB法可快速、早期诊断活动性CMV感染与CMV病,且抗原阳性细胞量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1987~1994年在本院接受尸体肾移植的395例患者中早期(3个月内)死亡的25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心功能衰竭、败血症、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严格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加强移植前后心血管功能的监护及透析管理、合理应用激素,控制感染发生、正视人肾存活的关系、重视术前随机多次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等,均能降低死亡率,提高人肾存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动态观察了42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6周内补体成分C3和C4的血清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1)C3和C4术前平均浓度分别为0.76±0.21和1.21±0.05g/L,明显低于正常人的1.08±0.27和0.42±0.10g/L,P<0.001,(2)肾功能稳定组C3和C4水平在术后第3天降至最低值,此后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而逐渐升高.(3)排斥组C3和C4水平术后第3天下降不明显,术后第7~28天均持续在低水平,术后第35天才开始回升,(4)C3和C4的动态变化可预示抗排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起肾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方法】 我们对自2002年1月到2006年7月在我院进行肾移植术的2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TDM将患者分成PTDM组(22例)及对照组(215例),分别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有22例患者被证实患有PTDM(9.3%),其中12例(54.5%)在术后第1年内发病,PTDM在术后第1年和第3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1%和6.8%;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40岁(RR=1.08; 95% CI 为1.02~1.14; P=0.007)、急性排斥的频率(RR=26.9; 95% CI为5.61~129.8; P<0.001)以及激素的累积使用剂量(RR=1.54; 95% CI为1.21~1.96; P<0.001)等3种因素是发生PTDM的危险因素。 【结论】 PTDM是肾移植术后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年龄>40岁、发生急性排斥及激素累积使用量较大的患者发生PTDM的风险增大;急性排斥反应与PTDM的关系可能需要我们在前者所引发的感染机制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肾移植98例病例中对18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早期(1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8例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后均成功。结论: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是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最重要问题之一,甲强龙能很好的使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逆转。对加强龙反应差者,及时配合应用FK506,抗CD3可使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逆转。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策略。方法 分析461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血尿酸增高者42例,其中痛风2例,移植肾盂或输尿管结石3例,随访1~5年,4例患者血尿酸控制不理想,其余血尿酸均在正常水平。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肾移植术后较常见,主要与环孢素A的作用有关,肾移植术后痛风的发生率较低,其确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