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于较严重[1].急诊科是多发伤的首诊科室,患者经初步急救、复苏后,被转送到相关科室检查治疗.做好转送途中的护理工作可影响创伤病人后续治疗,现将我们在1999年1月~2000年8月对66例多发伤病人院内转送过程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6例,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3~7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7例,坠落伤9例,挤压伤4例,钝器伤3例,暴炸伤3例.伤及部位、器官达2处者17例,3处者39例,4处者10例.临床表现:昏迷13例,呼吸衰竭6例,休克47例.66例患者在急诊科经采取救护措施后,生命体征趋向稳定,由护士护送到特检科检查,手术室、监护室、各专科病区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创伤伤员院前急救护理与转送措施,提升交通事故伤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680起交通事故致伤的731例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院前急救,731例伤员中,院前急救成功710例,现场死亡17例,抢救无效死亡4例,成功率为97.1%。死亡原因为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重型颅脑伤、血气胸。结论做好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循环支持、保温、转送途中监护等措施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预警表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2013年12月应用修正创伤评分预警表评估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创伤评分预警表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方法。结果: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治愈成功率为93.75%,死亡率为6.25%。结论:根据修正创伤评分设置分级预警表,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予以量化、预警提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率,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黄秋芳 《家庭护士》2009,7(8):674-675
[目的]探讨车祸创伤伤员院前伤情评估、急救护理与转送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12起车祸致伤的124例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院前急救,124例伤员中院前急救成功112例,现场死亡12例,死亡原因为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血气胸. [结论]快速准确的伤情评估,积极的组织管理,呼吸、循环支持、保温、转送等措施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于1985年在国内率先成立,1995年被批准为全军战创伤中心。科室分为多发伤、神经创伤、骨创伤及创伤ICU等专业组,具有多学科专家及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为博士授予点,有博士导师2人,高级职称7人,博士6人。各专业组人员密切协作,形成了严重多发伤综合救治的优势。坚持以严重多发伤为学科发展方向,对失血性休克早期进行合理复苏,采取限制性补液,在出血控制的基础上根据其毛细血管床大量开放的病理生理特点,采用趣常量补液。对脏器毁损严重,生命垂危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处理,使伤员平稳度过高危期。急诊手术治疗心脏穿透伤及严重肺、胸损伤…  相似文献   

6.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程度依据损伤创伤程度评分(ISS)值而定,凡ISS>16分者定为严重多发伤[1].本文收集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15日~2009年7月15日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69例,总结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创伤特别是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科作为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担负着救治严重创伤病人的任务。如何保持病人的生命,争取最佳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成功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93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其临床特点:早期死亡率高、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早期诊断漏诊误诊率高、并发症多、感染发生率高。而现代多发性创伤在医院急诊的比率也越来越多,因此对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急诊科抢救的多发伤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创伤救护模式。方法选取梁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6月的严重多发伤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方法进行救治,将2013年7~12月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运用规范化、程序化的创伤救护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为(38.06±11.24)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3.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救护模式能缩短抢救时间,保证各个环节的救护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是值得推广的现代急救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严重复合伤系机体在同一机械因素作用下所致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其中脏器的严重损伤(ISS〉20),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很高。救治时护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救治成功率。我院于2003-2006年共收治严重多发伤104例,其中伴发创伤失血性休克72例,现将72例的救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力的作用下,人体相继或同时遭受到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创伤,伤情重、失血量大,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该类病例的救治常涉及多个科室,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其手术治疗不仅对术者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体化的创伤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中的优越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的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尤其是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医学模式下,采用急诊医学系统、损伤控制外科和整体监护治疗等对多发伤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5年内我院共收治创伤患者1764例,其中1256例为多发伤,402例为严重多发伤,死亡32例,救治存活率为97.5%,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为91%。结论新的急诊医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等突发灾害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多发外伤是指在强力作用下,人体各部位同时或相继受到的严重创伤。其特点是:病情重情况危急,为多脏器功能障碍,伤后易出现并发症及功能障碍。因此护士必须在及时准确掌握病情的基础上有预见性地观察和护理,做好医疗科室间的协调工作,对病人及家属给予精神安慰。下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交通工具等出现的意外所导致的创伤越来越多,创伤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原因^[1]。创伤中以多发伤最为严重。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2]。严重多发伤的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因此,多发伤的救治需要专业的创伤医师或有创伤救治经验的医师来组织与实施,以达到综合、全面、一体化救治,从而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多个科室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缩短急诊高危患者在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方法护理联合查房是结合具体病例,以对患者的救治活动为主线进行护理工作流程的演示与讨论,涉及科室共同参加。护理联合查房针对工作流程,找出各个接口或流程中的不足,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具体措施,通过循证制定新的工作流程。结果优化流程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的时间为(97.32±42.08) min,急性脑梗死患者为(92.04±43.16) min,严重多发伤患者为(85.09±46.87)min;优化流程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的时间为(79.17±14.65)min,急性脑梗死患者为(77.92±33.96)min,严重多发伤患者为(69.70±31.4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94,2.091,2.403;P<0.05)。结论多科室联合查房是护理查房又一形式的探索与补充,对加强临床科室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及优化护理流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62例创伤性浮膝的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护理特点。指出该类患者创伤较严重且合并伤多、恢复期长,治疗与护理较单纯骨折困难与复杂。强调护理的重点必须积极配合纠正休克等创伤性全身反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介绍了心理护理、多发伤的护理及伤肢的观察方法和要点.提出指导和督促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肢体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51例(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急诊CT时间、标本送检时间、护理交接时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CT时间、标本送检时间、护理交接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优化创伤护理流程,能明显缩短护理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正>严重多发伤是指在事故发生时,同一致伤因素可使人体2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造成较严重损伤[1]。严重多发伤患者通过早期的损失控制外科处理及复苏治疗后,仍可能出现继发器官功能障碍而导致死亡。严重多发伤后患者在没有直接肝胆损伤及胆道梗阻的情况下,可出现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的肝细胞性黄疸,但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淤胆型肝炎极为少见,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2-3]。本科室于2013年7月收治  相似文献   

19.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多发伤占全部创伤的 1%~ 1 8%。目前创伤已成为城市的第 4位死因和农村的第 5位死因。一、多发伤的概念多发伤 :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 ,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复合伤 :两个以上的致伤因子引起的创伤称复合伤 ,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物理、化学、高温、放射等因子所引起的创伤是一个典型的复合伤。多处伤 :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两处以上的创伤 ,联合伤 :联合伤从狭义上讲是指胸腹联合伤 ,从广义上讲联合伤亦称多发伤。二、多发伤临床特点1)应激反应严重 :由于神经—内分泌反应 ,机体处于高代…  相似文献   

20.
多发伤急救护理现状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70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外力作用下 ,人体相继或同时遭受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损伤 ,伤情重 ,失血量大。[1] 多发伤中以交通事故及意外坠落最常见 ,其发生率占全部创伤的1%~ 1.8%。[2 ] 由于多发伤可以给国家经济、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受到国内许多专家的重视。[3 ] 多发伤急救以维持生命 ,最大限度减轻创伤和防止发生并发症为目的。现就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 伤情评估[4 ,5]多发伤伤员到医院后 ,医护人员应立即评估伤员呼吸状况及主要脏器损害情况 ,进行心肺复苏。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呼吸道阻塞、活动性大出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