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最近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部位和应用合成肽疫苗的讨论,作者使用以下定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病毒中和抗原部位(N-Ag)这一术语,描述了衣壳蛋白质的一个部位,该部位由氨基酸组成,具有诱发和结合中和抗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 OPV) ,尤其是 3型病毒疫苗 ,在婴儿中的免疫原性低于发达国家。在阿曼 ,作者把 1 0 2 5名 9月龄婴儿随机分组 ,分别接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 IPV)、美国生产的三价OPV、欧洲生产的三价 OPV或单价 3型OPV的补种 ;这些婴儿曾接受过 5剂 OPV。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 7和 30天采血。  结果表明 ,IPV组的 1、2、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中位滴度在第 7天已达最高水平 ,表明二次免疫应答已出现 ,至 30天仍处于最高水平 (≥ 1∶ 1 44 8)。单价 3型 OPV组的各型抗体滴度都下降。而两个三价 O…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简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结构、中和抗原位点以及脊髓灰质炎嵌合病毒疫苗的研制方法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美国Upjohn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该蛋白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可用作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美国每年有55000名婴儿感染该病毒,有2000名婴儿死于该病毒引起的感染。 Upjohn公司的研究人员分离出组成该病毒包膜的2个糖蛋白的免疫原性部分。其中糖蛋白G能和呼吸道的易感细胞结合,糖蛋白F则导致细胞融合成为合胞体,使病毒得以传播。科学家们融合基因片段,产生嵌合的FG基因,用该基因产生的新糖蛋白,能激发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电子计算机分析3个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PV)Sabin疫苗株和Ⅰ型Mahoney株[PVI(M)]毒粒RNA全部核苷酸序列的结果,并讨论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其生物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从纯化的PV毒粒RNA合成病毒基因组的双链cDNA,经HindⅢ酶处理,并嵌入到PBR322克隆载体的适宜位置,筛选克隆,用Maxam等法测定克隆cDNA核昔酸序列,对非克隆DNA基因组的5′末端序列也作了测定。结果:Ⅰ型脊髓灰质炎Sabin株[PV1(sab)]的毒粒RNA分子有7,441个核苷酸长度,PV2(sab)有7,439个,PV3(sab)有7,434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报道在脊髓灰质炎病毒Mahoney株与和减毒Ⅰ型Sabin株间进行重组,应用感染性cDNA克隆构建了4个重组病毒:PV1(SM)IC-8b、PV1(SM)IC-11b、PV1(SM)IC-8a和PV1(SM)IC-11a。这4个重组病毒与其亲本株Mahoney和Ⅰ型Sabin株进行比较,包括猴神经毒力试验和体外表型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主要编码病毒核壳蛋白的基因区段与神经毒力或减毒表型几乎没有关系,影响Ⅰ型病毒神经毒力或减毒表型的主要位点在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编码核壳蛋白的基因区域表现出对Ⅰ型病毒的神经毒力和减毒表型仅有微弱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和引起脊髓灰质炎爆发的情况,循环VDPV(cVDPV)出现和传播的危险因素,cVDPV分离株的特性及实验室监测,cVDPV对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SabinⅠ、Ⅱ、Ⅲ型减毒活疫苗的稳定性,病毒用原代非洲绿猴肾组织培养或人二倍体细胞WⅠ-38于33~35℃培养。48小时后收获的病毒冻存于-25℃。所收获的病毒液用组织培养物及小动物检查有无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和引起脊髓灰质炎爆发的情况,循环VDPV(cVDPV)出现和传播的危险因素,cVDPV分离株的特性及实验室监测,cVDPV对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脊髓灰质炎及其疫苗的现状和问题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传播广泛、危害很大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955年Salk创制福尔马林灭活疫苗(IPV)及以后Sabin创制口服减毒活疫苗(OPV)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免疫工作。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下降,有些国家已经  相似文献   

13.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包膜蛋白(env)具有广泛的序列异质性和抗原变异性,也存在着抗原性保守位点.理想的疫苗应含有此保守位点,以便诱生能与许多病毒分离株起反应的抗体.作者选用HIV-1跨膜糖蛋白gp41(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以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疫苗株为表达载体(pCASl),用DNA重组技术构建成脊髓灰质炎病毒/HIV-1抗原嵌合体Sl/env/3.  相似文献   

14.
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有3个血清型.VP1是脊灰病毒衣壳蛋白之一,它有4个抗原决定簇,可以诱导中和抗体,具有血清型特异性.脊灰病毒由于其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缺乏严密的自我校正功能,在自身复制过程中精确性下降,因此,会产生很多点突变,出现一些VP1区核苷酸突变热点.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脊灰,但因OPV病毒在人体肠道内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突变,导致其神经毒力回升,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和出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使全球多次发生循环VDPV事件,对消灭脊灰带来新的挑战.为此,有关学者建议停止使用OPV,改用脊灰灭活疫苗或两种疫苗相结合的序贯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5.
真正有效的疫苗应能激发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即能刺激两个主要CD4细胞亚群:TH1细胞和TH2细胞,前者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与细胞免疫力有关;后者产生IL-4、IL-5和IL-10,与体液免疫力有关。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和Wistar研究所的研究者曾用硕大利什曼原虫和BALB/c小鼠进行研究,该动物对硕大利什曼原虫感染只产生TH2应答,因此,最终死亡。而C3H/HeN品系小鼠可产生两倍强度的TH1和TH2应答,体内产生的IFN-γ似能保护这类小鼠。但是,BALA/c小鼠摄入IFN-γ并用硕大利什曼原虫攻击  相似文献   

16.
疫苗的鼻腔接种方法的优点明显多于传统的肌肉接种方法 ,包括接种方便及可诱导机体产生粘膜免疫。作者以新型粘膜佐剂——二甲基双十八基季铵溴化物 (DDA)为鼻腔佐剂 ,研究了鼻内接种 DDA与白喉类毒素 (DT)、破伤风类毒素 (TT)或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G蛋白重组片段 BBG2 Na的混合物所诱导的全身和局部免疫应答。  作者将 6~ 9周龄无特定病原体雌性BALB/c小鼠和 7周龄雌性棉鼠各自分成 1 0组 ,分别于 0、1 0、2 0天 (BALB/c鼠 )及 0、1 0、2 0、3 0天 (棉鼠 )鼻内接种磷酸盐缓冲盐水(PBS、2 0μl)、BBG2 Na(2 0μg)、TT(1 …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应急处置措施的效果。方法在山东省卫生厅及山东省CDC的指导下,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制订调查提纲,研究控制措施,并深入现场调查,包括病例调查及免疫功能测定,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评估市、县级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采集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儿童粪便标本、血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脊髓灰质炎抗体测定,对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分离物进行血清型和型内鉴定以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接种率调查与评估等。结果病例确认为VDPV病例,免疫功能基本正常;市、县级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该VDPV病例所在村OPV3接种率为75.86%,所在乡镇及周围相邻乡镇接种率OPV3接种率为85.56%~91.01%,平均为87.78%,不同乡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当地医院未发现AFP病例漏报;适龄儿童第一轮OPV应急免疫接种率为95.05%,第二轮则为98.85%;密切接触者、健康儿童和VDPV病例粪便标本经连续监测未再发现VDPV。结论当地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监测和流行病学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指标良好;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Ⅵ级应急响应,重点开展了应急免疫活动,适龄儿童OPV应急免疫接种率达到目标,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严谨规范,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9.
用Polio病毒Ⅰ、Ⅱ、Ⅲ型Sabin疫苗株分别免疫BA1b/c小鼠,取脾脏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25株具有中和作用的MCAb。其中Sabin-1型13株,Sabin-2型3株,Sabin-3型9株,它们是一些生物学性质各异十分有价值的MCAb。应用Ⅰ型的MCAb对国内64个分离毒株和WHO6个毒株及本实验室4个参考毒株进行了抗体分析工作,初步表明这些MCAb抗体的特性不同,作用位点不同,可将Polio型病毒毒株分作10个亚型,并能对其相互的抗原关系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张振国  郭玉  张俊棉  陈玫  张富斌 《河北医药》2009,31(11):1370-1371
目的 了解河北省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1例的调查情况。方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按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临床分类由省级AFP专家诊断小组会诊并做出最后分类。结果2007年7月河北省发生了1例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病例,临床表现类似脊灰,在对病例及接触者所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时,发现VP1区与脊灰疫苗(Sabin)株脊灰病毒相比有0.77%-0.88%的核苷酸变异。患儿发病前未接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但与本村有免疫史健康儿童有接触史。结论各级卫生部门采取了包括AFP病例主动搜索、OPV强化免疫等多项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