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湿乃六淫之一,是一种弥漫性的、重浊的水气,这种水气留着于人体,可引起发热不扬、头重身重、骨节疼痛等症,即名"湿病".本病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长刺节论>曰:"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金匮>所论湿病,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4.
从三焦与气血水代谢关系的角度出发,将三焦气化理论运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辨证论治中.从整体出发,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把握不同时期的病机关键和发生、发展规律.认为三焦气化失常、气机不畅、气血水失调的基本病机,贯穿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始终,上中下三焦相互作用影响疾病进程.此外水气的失调,无论虚实皆可导致瘀血形成.治疗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胃上口属上焦 ,胃体属中焦 ,胃下口属下焦 ,胃主受纳、腐熟、通降的功能分属于上、中、下三焦。指出上焦如雾如羽 ,病则受纳不利 ,胃镜多示贲门炎、胃底炎 ,治疗非轻不举 ,法宜宣发 ,宣肺开胃以主受纳 ,方用宣清降浊汤 ;中焦如沤如衡 ,病则水谷不熟 ,胃镜多示胃体炎 ,治疗非平不安 ,法宜辛开苦降 ,方用半夏泻心汤 ;下焦如渎如权 ,病则通降不行 ,胃镜多示胃窦炎、幽门管炎、胆汁返流 ,治疗非重不沉 ,方用黑白金红煎。  相似文献   

6.
湿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正常情况下,湿作为六气之一,与燥相对,但在异常情况下,湿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现就湿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作一肤浅探讨,以期弘扬岐黄之道。  相似文献   

7.
总结国医大师伍炳彩诊治湿病发热的临床经验。他认为发热病机复杂多变,湿病发热异于普通发热,对发热久不退的疑难发热,其多从湿邪求病因,提出湿邪致病随寒热、体质、季节变化可表现出证候的迷惑性。在湿病的诊治过程中,应重视问诊、善抓主症,提出“身热足寒、汗出不透、汗出不解”是湿阻,“往来寒热”要细辨,“寒从背起”须鉴别,并通过切脉望舌以测病预后、验其药效,在湿病发热诊治过程中精于辨证、活用经方,对湿邪致病的疑难发热提供了中医药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西医对DN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多能取得满意疗效。笔者现就DN的三焦辨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等病的范畴,为临床常见疾病。本病在急性期失治或误治,往往迁延成慢性,常可经年累月,缠绵难愈。对本病的诊治古今医家多以脏腑辨证为主,但由于本病(特别是慢性肾炎)证情复杂,反复多变,只从脏腑辨证,在临床上往往有漫无头绪之感,难以...  相似文献   

10.
正失眠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病证,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病证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载有失眠病证的条文较多,主要以"不得眠"、"卧起不安"、"不能卧"、"不得卧"等症状表述,其中除因水饮内停胸膈,咳逆倚息不得卧(实为痰饮证)外,其余条文所述病证及其治法对临床上辨治失眠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在急性白血病辨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礼明  丘和明 《中医杂志》2004,45(5):395-396
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但完全缓解率及长期无病生存率仍不够理想.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着卫气营血及三焦浅深层次的病理变化,因而用卫气营血、三焦理论探讨其病理变化,进行辨证论治,可对急性白血病的论治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兹就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在急性白血病辨治中的可行性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周燕  杨晋翔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71-174
三焦为行气、水、谷、火的通道,与脾胃联系密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三焦之四道的失常.气道不利包括气之有余、不足、运动失常3个方面.谷道失常实则饮食积滞于胃,虚则无力运化,精微乏源.水道不畅,实则湿邪留滞于脾胃、肠道,虚则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布散,致使产生其他病理产物.火道实者,乘其土位,脾胃过度运化,火道虚者,胃无法腐熟水谷.三焦之四道往往相互影响,其生理病理变化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密切关系.临证可三焦并治,治以四道同调之法:上焦通利水、谷、气道,用药轻清上浮;中焦重在化谷道积滞,并且注重中焦气机升降的调理;下焦火道,虚实辨治,同时,通利下焦水道、谷道.此外,临证需结合脏腑功能,酌情加入疏肝、健脾、调肺、补肾之品.  相似文献   

14.
辨三焦     
自古至今中医学界对三焦争论不已,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本文认为三焦有名有形,分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焦是胸腺、甲状腺(以及甲状腺旁腺),中焦是胰腺,下焦是肾脏。而中医之肾脏应该是大脑(含脊髓)和生殖器(也即命门)。三焦辨明清楚,其他长期一直困扰学界的中医疑难也将迎刃而解。基于新的脏腑理论,实现中西医真正的汇通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临床上遇到过一些脂肪肝病人,运用三焦理论辨治,疗效满意,今将一得之见浅述如下。1调心肺,助上焦气化徐某,男性,48岁,农民。2008年4月7日诊。因体检时发现脂肪肝,先后服用清肝利湿中药2月余,病情不减反增,自诉平时易患感冒,否认服用过损害肝功能药物史,无饮酒史。诊见面色无华,体倦气短,自汗畏风,劳后加重,心悸寐差,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三焦辨治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三焦决渎失职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 ,治疗上按三焦辨治 ,分别施以温心阳益肺气、温脾阳益中气、温肾阳益元气之法。  相似文献   

17.
张跃华 《陕西中医》1993,14(10):470-471
通过三方面论析了四逆散不仅可以治疗肝郁气滞、肝脾(胃)不和及伤寒阳气内郁之厥证,而且可以治疗因气机失调演变的上、中、下三焦诸多疾病。  相似文献   

18.
温病过程中常会出现三焦俱病的情况,即上、中、下三焦同时出现病症。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三焦俱病分为挟湿与不挟湿两类,其中挟湿一类更为多见,且较之不挟湿一类病势急重。治法上,不挟湿类三焦俱病重在攻下,并多合用清法、化痰法与开窍法;挟湿类三焦俱病则依据辨湿与热之轻重、辨病势急重之所在,治在上焦或中焦,或三焦并治。  相似文献   

19.
辨三焦形质     
三焦包括多种不同的组织,性质多样,且在皮肤、肌肉、脏腑之间无处不在,既独立存在又遍布全身,为联络脏腑官窍的一个庞大复杂的网络组织。具有运行水液,通行元气及“游行相火”、“运清泻浊”之功,与现代医学的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宋景龄 《光明中医》2012,27(11):2288-2289
概述:湿邪是外感六淫之邪,湿邪致病称为湿病,外感、内生湿邪致病,病位广泛,遍布全身,证候繁多,按湿邪属性分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则简明扼要,处方用药规律性很强,辨证辨病相结合,可提高疗效,也便于领会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