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军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军校大学的1022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校医学生总上网率为98.43%;网络成瘾倾向以及网络成瘾报告率分别为7.93%和1.37%,且大三学员网络成瘾倾向及网络成瘾报告率(11.85%和2.43%)高于大二(7.10%和1.23%)、大一学员(5.15%和0.54%);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学习压力大、失眠、饮酒、上网时间>4小时/天和玩网络游戏。结论互联网的使用在军校医学生中已经普及,但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减少网络的不良影响,合理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绵阳某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490名大、中专医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 结果 该校医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63%,网络成瘾倾向率为16.94%.男、女生网络成瘾倾向率分别为21.88和1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于女生;男、女生网瘾率分别为2.60%和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层次、年级的网络成瘾和成瘾倾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近35%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5 h,70%学生上网最主要做的事是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歌. 结论 该校医学生的网络成瘾值得重视,加强学生上网管理,开展网络心理卫生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山东省医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4所本科院校1 00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和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其进行匿名测评.结果 山东省医学生网络成瘾率为4.76%.网络成瘾组和非网络成瘾组在性别、学习成绩、月均网费、上网途径、是否玩网游、对网络色情的态度、浏览网站类型、上网目的几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玩网游(OR=6.451)、上网目的为购物(OR=4.275)、学习成绩差(OR=2.138)、男性(OR=1.927)为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上网目的为娱乐(OR=0.466)、上网目的为浏览信息(OR=0.448)、用手机上网(OR=0.416)、主要浏览休闲娱乐网(OR=0.415)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结论 医学生网络成瘾状况需要引起重视,要根据其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为工具,对江苏省南京、徐州、苏州、扬州、盐城等市的在校生33 427名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省学生网络成瘾率为2.2%,过去7 d里学生上网率为60.2%,上网地点在家里最多,网吧其次;上网目的中,"在线音乐影视收听收看及下载"的学生最多,其余依次为查阅学习资料、即时通讯和网络游戏等.网络成瘾倾向与性别、学习成绩、消极情绪、学校类型等因索相关.结论 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高度重视,应尽早开展网络成瘾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及网络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衡  余愿  吴汉荣  孙琳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3):257-258,260
目的了解武汉市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及上网目的、地点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为开展网络成瘾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武汉市1 254名初中生进行网络成瘾倾向筛查,调查上网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等。结果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9.4%,高于女生的1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综合了上网地点与上网目的等因素的作用后,性别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上网地点和以浏览网页、与同学聊天、下载程序为上网目的不是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以玩游戏、打发时间和结识新朋友为上网目的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以帮助学习为上网目的是上网成瘾倾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应引导初中生把使用网络作为现实生活的有益补充,防止学生用网络逃避现实,以预防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医学专科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飞  李宇飞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86-887
目的了解西安市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网络成瘾现状,探索网络成瘾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市2所医学专科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2名医学专科生中,网络成瘾者69名,网络成瘾率为9.69%。网络成瘾率男生高于女生,城镇来源学生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一、二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学生与非成瘾学生上网主要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月收入高、单亲家庭、不民主的教育方式、与父母交流少可能是网瘾的危险因素。结论网络成瘾的发生与性别、生源、上网目的及家庭因素有关,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预防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在校学生253名,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筛选出网络成瘾学生38名;根据同性别、同年龄的原则,选取非网络成瘾学生60名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成瘾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0%,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χ2=7.24,P=0.007),其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影响网络成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上网时间、学习成绩、教师的态度、年级等。结论网络成瘾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较非网络成瘾医学生多。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学生的网络成瘾现状。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上海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有代表性的32所学校共计12637名大中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大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总报告率为9.33%,电子游戏成瘾倾向报告率为27.37%,赌博等娱乐活动报告率为14.06%;不同类别学校、不同性别学生使用网络和游戏机等成瘾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学习成绩相对较好(包括中等)是保护因素,男性、上网时间≥4h/d、电子游戏成瘾、赌博和抑郁情绪等是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是成瘾行为的高危人群,需要动员教育、卫生以及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展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及网络成瘾对抑郁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导致抑郁情况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选取兰州市8所高校一~四年级大学生1807名,应用上网行为调查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1.07%,网络成瘾倾向率为10.46%;男生网络成瘾率为13.50%,女生网络成瘾率为8.51%;二年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为14.86%,一年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最高(13.46%);农科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为16.98%;上网目的多为游戏的学生中抑郁检出率最高为53.48%;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及网络未成瘾的大学生的中重度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4.00%、38.10%和11.99%.结论 网络成瘾状况对兰州市大学生抑郁情况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2008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对四川省3个不同城市的10717名学生长时间上网和网络成瘾倾向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城市青少年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11.4%;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0.2%;成瘾青少年上网目的以网络游戏(62.5%)和音乐影视娱乐(50.0%)为主;网络成瘾倾向与抑郁、孤独、未与父母同居、学校类型、学习成绩和性别相关。结论四川省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与全国水平接近,心理健康问题及生活环境与网络成瘾有一定关系,需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量表(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医学院648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男生上网率(96.79%)明显高于女生(81.07%),大一年级上网率明显低于其他年级。医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2.22%,男生成瘾率(15.82%)明显高于女生(5.08%)。网络成瘾者16PF的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怀疑性、忧虑性等得分明显不同于非成瘾者。成瘾者SCL-90测试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成瘾者。结论医学生的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已产生明显影响,加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现状,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对3所院校2 010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在大学生中,男生上网率(95.94%)明显高于女生(79.93%)(P<0.01),大一年级学生上网率明显低于其他年级(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4.17%,男生(16.73%)明显高于女生(6.65%)(P<0.01)。家庭因素中,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和睦程度及每月零用钱与网络成瘾率有关(P<0.01)。网络成瘾者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全身颤抖、视力减退、眼红流泪、头晕头痛、轻生念头、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情绪亢奋、影响学业、人际关系和他人抱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对大学生的社会功能、身心健康已产生明显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南京市部分高校18~25岁大学生共76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K-S-Young编制的临床诊断问卷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10.6%;男生为19.2%,女生为4.0%,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79,p〈0.01);各年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659,p〈0.01)。网络成瘾及其倾向与性别、年级、与父母沟通的程度、学习成绩、平均每周上网时间、缺课上网有关联。结论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必须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个城区6所中学初一~高二年级学生共1454名,采用网络成瘾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4.36%,其中初中生为3.60%,高中生为5.54%;男生为6.32%,女生为2.56%。网络成瘾检出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网络成瘾者SAS,SDS的得分与正常使用者和无上网经历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多因素有关。应及时对青少年开展健康教育,并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出预防措施。方法依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利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434名医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4.61%。研究表明,性别、好友数目、上网时间、上网费用、父母和谐程度、对自己关心程度及自感健康等与网络成瘾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医科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有必要对医科大学生进行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韶关市区抽取4所大学的本科、专科、中专学生共30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韶关市青少年学生总上网率为97.52%,网络成瘾倾向(IAT)和网络成瘾(IAD)报告率分别为11.51%和3.28%,男生IAT和IAD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IAT和IAD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性别、学历、学习成绩、学习压力、性格、上网时间6个方面(OR值分别是0.616、0.594、1.471、0.654、0.591和1.658)。结论韶关市青少年学生IAT和IAD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及时对有IAT的学生进行有效干预,减少I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者互联网使用方式的特点以及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防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 784名本科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感觉寻求问卷、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低年级男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缺少规律性,时间总量多、花费高;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睡眠和饮食4个指标上已经呈阳性反应,并具有更高的去抑制化程度。结论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高校应指导大学生正确、适度上网。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大学生网络行为及网络成瘾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和网络成瘾状况,为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和防止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师范大学7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问卷调查一般情况,网络使用情况,网络道德行为特点;利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调查网络成瘾状况。结果收回有效问卷687份,网络成瘾阳性者占11.9%,男生成瘾率为16.7%,女生为8.0%,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家住城市大学生的成瘾率为16.1%,农村为9.3%,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网龄、每周上网时间不同、每周上网频率不同的同学之间网络成瘾率不同;玩游戏的同学成瘾率较高。网络道德首位不良行为是网上复制、抄袭别人文章,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缺乏相关文章的书写能力。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同时存在很多不良行为,学校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武汉市初一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从武汉市区抽取4所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共121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初一年级学生总上网率为96.43%,初次上网平均年龄(8.93±1.95)岁,网络成瘾倾向(IAT)和网络成瘾(1AD)报告率分别为10.87%和7.7l%,男生IAT和IAD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IAT及IAD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性别、功课差、上网次数、上网时间、上网地点及上网费用6个方面.结论 武汉市初一年级学生IAT和IAD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及时对有IAI的学生进行有效干预,减少I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钢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35-336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关系,为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调查量表”对448名师范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心理控制源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关系。结果有19.2%的师范大学生网络成瘾;他人控制和机遇控制分别与网络成瘾总体和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他人控制和机遇控制对网络成瘾总体和部分维度有一定的预测力,预测力在0.20左右。结论师范大学生的他人控制和机遇控制与网络成瘾总体及部分维度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