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采用牵引状态下点按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为治疗观察组,常规的牵引、推拿、针刺治疗54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痊愈率为6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痊愈率为40.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4.42,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掌振大椎穴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和理疗对照组,各55例;推拿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掌振大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微波治疗,疗程4周。观察临床疗效、眩晕评估量表(ESCV)及椎动脉血流的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4例和51例完成全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6.5%(P〈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日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EDV加快(P〈0.01),RI下降(P〈0.01)及血管内径增加(P〈0.05);对照组仅RI降低(P〈0.05),且治疗组RI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掌振大椎穴结合牵引能有效改善CSA患者眩晕症状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点振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点振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22%,对照组有效率84.72%,治疗组优于对照纽(P<0.05);治疗组患者肩井穴、大椎穴点振法治疗前后温度比较,点振法治疗后均高于点振法治疗前(P<0.05).结论:点振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  相似文献   

5.
6.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系陕西省名中医党建军在长安朱氏骨伤流派"筋骨并重,理筋为主"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治疗颈椎病的独特手法。该手法通过查、定、牵、整、观,从病史采集、体征检查、影像助阵、治疗性诊断、康复锻炼及日常姿势要求6个方面进行诊疗,在诊断治疗、预防反复、功能锻炼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诊疗思路。同时又创新性地提出了"‘责任椎间隙’是理筋手法的关键"、"‘脊柱牵引状态’是手法安全治疗的保证"和"指导患者长期主动科学功能锻炼亦是长期‘理筋’治疗"等理念。总之,党建军创立的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诊疗思路独具一格,操作简便易行,安全较好,发挥了中医骨伤科的特色疗法,为临床防治颈椎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由椎骨及其连结组成(图1)。脊柱连结紊乱是指连结椎骨的椎间关节、椎间盘和韧带等器官、结构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结构紊乱、组织退变及代谢异常等病理性变化(如椎体滑脱、小关节脱位、椎间盘变性、突出、关节面破坏、关节囊卡压、韧带损伤、剥离、椎体缘及小关节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2例以电脑中频结合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经Ridit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Ridit值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用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牵引推拿方法综合治疗498例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观察分析"牵引推拿于一体"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优越性.方法:将4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9例.治疗组:利用"简易全功能理疗床",采用"牵引推拿于一体"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牵引和推拿分别应用的方法.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8.39%,对照组89.56%;复发率:治疗组6.67%,对照组17.78%.结论: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牵引推拿于一体"的方法优势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0.
11.
包刚 《光明中医》2009,24(10):1939-194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主要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改变后,遇到外伤、劳损或在风寒,腹压增大等因素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以及麻木等症状,此病常见青壮年,发病部位多位于L4~L5和L5~S1椎间盘,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而备受临床医生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脊手法与牵引疗法在治疗脊柱疾病方面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二者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避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从中外文献、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二者治疗脊柱疾病的历史沿革、使用方法、疗效机制进行正理分析,并介绍一种将正脊手法与牵引疗法有机结合的新型直立脊柱减压技术。  相似文献   

13.
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前屈位和后伸位时颈肩部不适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中前屈位牵引100例(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后伸位牵引100例(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9例),2个疗程后,采用日本田中靖久的评定法及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进行量化评定及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结果:前屈位治疗组治愈33例,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为81.2%;后伸位治疗组治愈30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69.4%;前屈位与后伸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屈位与后伸位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治疗前后,生理曲度有所改善,椎间隙狭窄稍有改善,在改善椎体骨质增生方面无明显作用。结论:角度牵引治疗前屈位和后伸位颈肩部不适的颈椎病疗效优于垂直牵引,是一种安全、合理、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体生物力学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正骨、整脊和中风康复等临床治疗,是现代医学理论在传统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是中西医结合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下正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结合电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则为82.50%(33/4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相较于单用牵引下正骨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牵引辅助下应用充气复位器复位配合药物垫枕的方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牵引辅助下充气复位器复位药物垫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168例,按照胸腰椎楔型骨折的Denis分类,Ⅰ型9例,Ⅱ85例型,Ⅲ型23例,Ⅳ型16例,按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Ⅰ型10例,Ⅱ型18例,Ⅲ型7例。于复位前、复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摄X线片,行椎体高度、Cobb角的影像学测量和计算,于复位前、复位后、1个月、3个月拍伤椎CT行椎管占位的测量和计算,并于伤后12个月以Beaujon-Lassale评分。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到24个月,复位后骨折均愈合,复位后骨折椎体前缘的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占位较复位前明显改善,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摄X线片测量示行椎体高度、Cobb角较首次复位时无明显变化,椎管占位在1个月、3个月时和首次复位时无明显变化,复位后以Beaujon-Lassale评分,20分83例,17~19分71例,15~17分11例,15分以下3例,效果良好。结论:应用牵引辅助下充气复位器复位药物垫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楔型骨折和部分爆裂性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恢复良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榕  田菊升  刘畅 《新中医》2017,49(2):132-134
目的:电针结合牵引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6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评价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2组治疗前后VAS、Cobb角、ODI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Cobb角、ODI改善程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牵引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相较于单纯牵引方法,可以更加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矫正脊柱侧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脊柱牵引在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新忠  杨雪 《中医正骨》1998,10(6):13-14
为探讨脊柱牵引在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中的作用,随机将13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4例在药物及物理治疗的同时给以脊柱牵引;对照组60例仅给以药物及物理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高(P<0.05),疗程短(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认为脊柱牵引对于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预防畸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和治疗机理。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颈牵组和药物颈牵组,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变化。结果:(1)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针刺颈牵组治疗后椎动脉(VA)内径增大和最大血流速度(MAX)增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颈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20.
针推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牵引相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机理。方法:将12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7%,对照组为45.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1)。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