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纤维胃镜引起交叉感染的情况,对本院消化内科工作后未经消毒及消毒后的胃镜作了细菌学调查。从116例使用后胃镜标本中,共分离到136株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16%,主要是铜绿 菌;条件致病菌占22%,有卡它布兰汉氏菌、库尔特氏菌等。检测了新洁尔灭、“84”主消洗宝对使用后胃镜的消毒效果,发现前两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消洗宝的消毒效力明显强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了解院内医用冰箱消毒前后储藏室带菌情况。方法:遵循无菌操作,采样标本分离稀释后琼脂培养48小时菌落计数。结果:68份冰箱储藏室擦拭标本分离培养出菌落超标标本30份。其中消毒前29份,消毒后1份;消毒前平均菌落数360fu/cm^2,消毒后平均菌落数3cfu/cm^2;消毒前合格率仅达14.7%,消毒后合格率达97.1%。结论:医务人员对冰箱消毒意识薄弱,未消毒冰箱是院内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建议使用医用冰箱各科室每周1~2次对冰箱储藏室进行擦拭消毒处理,切实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预防医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纤维胃镜引起交叉感染的情况,对本院消化内科工作后未经消毒及消毒后的胃镜作了细菌学调查。从116例使用后胃镜标本中,共分离到136株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16%,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68.6%);条件致病菌占22%,有卡它布兰汉氏菌、库尔特氏菌等。检测了新洁尔灭、“84”消毒液及消洗宝对使用后胃镜的消毒效果,发现前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消洗宝的消毒效力明显强于前两者(P<0.05)。  相似文献   

6.
7.
对我院1994年与1998年两年消毒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8年各项消毒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1994年,1998年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1994年.提示建立健全医院消毒组织机构,加强消毒监测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空气、公用物品污染严重,加上其主要服务对象的抵抗力差,如果消毒管理不当,极易造成院内的交叉感染。为了解濮阳市人民医院消毒现状,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2008年10月,该院对门诊、病房的空气质量、物体表面细菌污染状况、无菌用品特殊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1994年与1998年两年消毒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8年各项消毒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1994年,1998年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1994年。提示建立健全医院消毒组织机构,加强消毒监测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经细菌学调查表明,从烧伤病室环境中检出的致病菌与感染创面的耐药菌种基本相同,血行感染与创面感染的菌种基本一致,此结果说明,病室内的交叉感染导致了耐药菌株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播。烧伤后血行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于感染的创面。为减少交叉感染,作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烧伤病房内的交叉感染明显改善。调查结果还提示,绿脓杆菌并非我区烧伤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正> 1996—1998年,对牡丹江市6所市级医院分别进行了消毒工作情况调查。其结果报告如下。监测方法 以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进行物体表面采样。用普通琼脂平板沉降法对室内空气采样。用无菌注射器吸取2ml消毒剂注入无菌试管中进行使用中消毒剂采样。物体表面、室内空气、使用消毒剂细菌总数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判定合格,在无  相似文献   

13.
比较四槽法(含酶洗涤剂)与三槽法清洗消毒对细菌学监测的影响.采用四槽分步法彻底清洗、消毒胃镜.60支胃镜经四槽清洗、消毒后和60支胃镜经三槽清洗、消毒后对照,其细菌数分别为9.3±3.8与22.6±6.5(cfu/件).含酶洗涤剂是使用戊二醛前的清洁洗涤剂.能提高消毒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索如何有效防止医院内部发生交叉感染的具体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科室住院发生交叉感染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所有交叉感染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最多,细菌是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强化消毒隔离,严格遵守规范进行手术及护理,正确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为了整合消毒设备,规范牙科手机消毒管理,我院采用手机集中消毒的方式,实施回收、预处理、清洗干燥、注油润滑、包装、灭菌、下送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医院资源共享,降低维修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确保了牙科手机消毒灭菌效果,有效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充分体现这种流程和管理模式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姜红英 《现代实用医学》2013,(10):1185-1186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小儿呼吸内科病房患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2.97%;最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是胃肠道,占51.20%;其次是上呼吸道,占44.80%.结论 做好陪护人员的宣传教育,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管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重症监护病房69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细菌谱及耐药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细菌118株,以G-杆菌为主(占83.89%),G+球菌比例较低(占16.10%).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1位(22.0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0.33%)、肺炎克雷伯(16.94%o G+球菌占16.1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结论 ICU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且多重耐药,对重症感染患者应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率的发生,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动态监测抗生素耐药情况对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对2004年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266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6.1%;基础疾病中以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冠心病居前;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为前3位。病原学检查:真菌居首位,占39.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综合治疗基础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掌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水电站淹没区消毒前后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对消毒效果作出评价。方法:消毒方法用含氯消毒剂喷洒,采样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操作。结果:消毒前平均细菌总数为1.78×105/cm2,消毒后平均细菌总数为1.91×102/cm2,细菌总数杀灭率为99.89%,消毒前后经统计处理t=6.91,P<0.001,差别显著;消毒前大肠菌群阳性数58份,消毒后大肠菌群阳性5份,大肠菌群转阴率为91.38%,消毒前后经统计处理2=40.01P<0.001,差别显著。结论:用含有效氯10000PPm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按500mL/m2喷洒,对库区房屋、垃圾堆、厕所地面的细菌总数杀灭率可达99.89%,消毒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