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拇趾趾腹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皮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2例拇指指腹皮缺损进行Ⅰ期手术治疗。结果22例趾腹皮瓣修复术后功能和外观良好。结论拇趾趾腹皮瓣Ⅰ期游离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皮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吻合趾-指动脉的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指腹缺损或坏死患者采用吻合趾-指动脉的足趾腹皮瓣移植进行修复。结果 有27例完全成活,4例边缘部分坏死。完全成活的移植指腹愈合良好,外观饱满,有指纹,两点分辨觉在5~8mm,手指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吻合趾-指动脉的趾腹皮瓣移植修复后的手指外形与正常手指相似,恢复了精细感觉功能,是修复指腹缺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采用不同方法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伤情对120例拇指指腹缺损分别采用带蒂皮瓣、掌侧推进皮瓣、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大鱼际穿支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尺背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及趾腹皮瓣游离移植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20例皮瓣中,119例成活,1例失败.术后随访0.5~2 年,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均良好.指腹二点分辨觉:带蒂皮瓣平均为15.1±3.6 mm,掌侧推进皮瓣平均为5.3±2.0 mm,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平均为8.3±3.2 mm,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8.2±2.6 mm,拇指桡侧大鱼际穿支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7.0±2.1 mm,拇指尺背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平均为8.1±3.3 mm,趾腹皮瓣平均为5.6±2.0 mm.结论 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首选趾腹皮瓣,其次为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趾腓侧皮瓣修饰性再造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操作技巧。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2例22指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应用同侧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饰性再造拇指指腹缺损,其中采用趾-指动脉和趾-指静脉吻合18例,跖背动脉-桡动脉深支和跖背静脉-手背静脉吻合4例,神经修复均为指-趾神经吻合,供区皮肤缺损采用同侧腹股沟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结果:术后22例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均获成功,伤口一期愈合,无皮瓣坏死。随访6~12个月(平均7.6个月),皮瓣外形逼真,罗纹清晰,出汗、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3.0~6.0 mm,平均4.2 mm。供区植皮完全成活,足部外形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趾腓侧皮瓣是修饰性再造拇指指腹缺损的首选皮瓣,再造拇指指腹外形及功能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5.
我院骨科多年采用同侧足拇趾趾腹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拇指指腹缺损 ,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2 8岁和 37岁 ,电创伤 1例 ,挤压伤 1例。指腹缺损最大面积 4cm× 3cm ,最小面积 3cm× 2cm ,均有肌腱及指骨外露 ,神经血管缺损。1 2 手术方法 首先对伤手指清创解剖 ,解剖出拇指尺侧动脉、伴行神经及指腹中央静脉 ,此静脉表浅、管壁薄 ,解剖时要格外小心。切勿损伤 ,然后于同侧足拇趾趾腹腓侧先解剖游离腓侧趾底动脉 ,伴行趾神经及趾底静脉 ,同样要格外小心 ,切勿损伤。于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5种不同的术式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27例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腹部任意皮瓣、邻指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瓣及趾腹皮瓣等5种不同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本组27例皮瓣,26例成活,1例拇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瓣失败,改邻指皮瓣后成活.术后随访2个月~3年,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各不相同,带感觉神经皮瓣明显优于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结论 修复拇指指腹缺损要根据情况而定:年轻患者或有高要求者,首选趾腹皮瓣,其次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或拇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相对精致皮瓣修复;老年人及体弱不耐受长期卧床者,选择邻指皮瓣、腹部任意皮瓣等简单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术式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9例拇指指腹缺损的患,分别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皮瓣、趾腹皮瓣进行急诊修复。结果:本组19例皮瓣,18例成活,1例失败。术后3个月-1年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明显优于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结论:带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对供区影响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多种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3年5月偏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150例,入院后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具体病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急诊行创面清创,清除创面污染及肉眼可见失活组织,创面彻底止血,选择个性化手术方案,运用多种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患者150例,移植皮瓣150个,其中3个皮瓣远端术后3 d出现淤青,皮瓣肿胀,术后6 d淤青消退,肿胀逐渐减轻,皮瓣全部成活,拇指指腹饱满,拇指末节屈伸功能正常,拇指对掌功能正常,拇指内收外展功能正常,经腹股沟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皮瓣、静脉皮瓣修复后之拇指的感觉较差;经拇指桡背侧皮瓣、拇指尺背侧皮瓣、第1掌背动脉皮瓣、踇趾趾腹皮瓣修复后拇指的感觉接近正常。总体效果满意。结论:运用多种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能有效地早期修复封闭创面,防止骨、肌腱外露。术后拇指指腹外观饱满接近健侧,拇指屈伸、对掌功能正常,远期效果很好,是拇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森 《广西医学》2004,26(3):354-355
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 ,疗效不一〔1〕。缺损面积小可使用V Y成形或掌侧推移皮瓣 ;如果缺损面积大 ,可使用多种皮瓣修复 ,如传统的胸、腹随意带蒂皮瓣 ,前臂交叉皮瓣修复 ;游离足趾趾腹皮瓣修复 ,但都有相应的指征及各自优缺点。我们使用示指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骨、肌腱外露 2 4例 ,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6个月~ 1 8个月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最小年龄 1 6岁 ,最大年龄 71岁 ,平均4 6 3岁 ;男性 1 6例 1 6拇 ,女性 8例 8拇 ;最小创面 1 5cm×1cm ,最大创面 5cm× 4 5cm ,均有骨、肌腱外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二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拇指特殊类型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例伴有掌指关节缺损的拇指复合组织缺损,应用第二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跖趾关节重建掌指关节,皮肤软组织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结果10例复合组织瓣均成活,术后手指外形好,功能满意。结论利用第二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拇指特殊类型缺损,既修复了手指复合组织缺损又使掌指关节功能大部分恢复,是修复伴掌指关节的拇指复合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术前检查和皮肤准备,术后给予皮瓣护理、健康宣教及用药观察,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创面范围3.0cm×2.0cm~4.2cm×3.0cm,切取皮瓣面积3.5cm×2.4cm~4.6cm×3.5cm,36例患者中4例发生血管危象,均予以及时处理。术后皮瓣均存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愈合,修复指腹外观无臃肿、颜色与周围皮肤相似、质地柔软,关节伸屈活动正常,两点辨别觉2~5mm,感觉恢复S3~S4。结论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术前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依从性,术后皮瓣护理可尽早处理血管危象,提高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手为人体最重要的精细活动器官,在人类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指指腹缺损或坏死在手外科中较常见,严重影响手指功能及外观,治疗上要求较高,比较棘手。传统的手术方法对于外观及手指感觉恢复疗效欠佳。我院采用游离趾腓侧瓣修复手指指腹创面的方法,修复手指指腹缺损或坏死17例,皮瓣全部存活,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游离趾腓侧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7例拇、手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瓣修复,并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2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2~24个月,拇、手指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趾腓侧瓣是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1年至2008年,共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71例。分别应用交腹皮瓣、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背侧皮瓣、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游离趾腹皮瓣修复缺损,并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应用13例,皮瓣设计在大鱼际区桡侧,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旋转点在指间关节以近。皮瓣面积最大4.1cm×2.8cm,最小2.2cm×1.5cm,10例行皮神经与指神经吻合。术后10d开始功能锻炼。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拇指的色泽、外形、质地、出汗情况及综合感觉,拇指指腹痛觉、触觉、两点辨别觉及运动功能等。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以最后一次复查为准,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皮瓣的皮肤色泽、外形、质地、出汗及综合质地感觉均优于交腹皮瓣及食指背侧皮瓣,与拇指桡背侧皮瓣、趾腹游离皮瓣优良率相似。结论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血供可靠,能恢复感觉,修复后功能及外形均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饰性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1998年1月~2008年6月,采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82例.其中,吻合血管的趾腓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22例;吻合血管的第二趾胫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5例;吻合血管的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缺损6例; 拇甲瓣或第二趾趾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37例;拇趾近节腓侧半月形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近节与(或)中节皮肤环形缺损7例;拇趾末节腓侧半复合组织瓣或第二趾胫侧半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末节半侧缺损5例.结果 成功81例,成功率为98.8%.术后经0.5~5.0年(平均1.5年)的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及拇、手指外形良好,修复的指腹二点辨别觉为5~8 mm,6例移植指甲外观、生长良好.结论 针对性采用6种类型的足趾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拇、手指特定部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几种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77例拇指指腹缺损 ,通过指腹再植、指掌侧推进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等法 ,修复拇指腹缺损。结果  12例指腹再植 ,6 5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再植指腹及皮瓣全部成活 ,外观以再植指腹最佳 ,指掌侧推进皮瓣感觉较好。除再植指腹外 ,三种皮瓣术后均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结论 拇指末节指腹缺损治疗 ,首选再植 ,其次根据指腹缺损面积及部位 ,合理选择皮瓣。  相似文献   

17.
踇趾腓侧皮瓣临床应用15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踇趾腓侧皮瓣在手指指腹缺损及手指再造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及手指再造15例。结果术后移植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逼真,有罗纹,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6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9例,良6例,供足行走、跑、跳功能正常。结论应用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及拇指再造,可最大限度恢复伤指的外形与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拇指桡侧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1例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行拇指桡侧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术。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修复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良好。结论拇指桡侧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是一种简洁、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拇指尺或桡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尺侧或环指桡侧指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28例,皮瓣均含有感觉神经,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5.5 cm×3 cm。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拇指指腹外形及感觉功能恢复优良,指腹两点辨别觉5~12 mm。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5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较好的恢复拇指指腹的外形和感觉。  相似文献   

20.
周黎明  章伟文 《宁波医学》2000,12(5):209-210
目的 对几种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77例拇指指腹缺损,通过指腹再植、指掌侧推进皮、指动脉岛状皮瓣、第一掌骨背逆行筋皮瓣等法,修复拇指腹缺损。结果 12例指再植,65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员再植指腹及皮产一部成活,外观以再植指腹最佳,指掌侧推进皮瓣感觉较好。除再植指外,三种皮瓣术后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结论拇指末节指腹缺损治疗,首选再植,其次根据指腹缺损面积及部位,合理选择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