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聂军  袁晓梅 《吉林医学》2010,31(27):4692-469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源性溃疡之间的临床关系分析。方法:对确诊为肝硬化患者行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测Hp,对50例肝源性溃疡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肝源性溃疡组Hp阳性率40%(20/50)明显低于对照组Hp阳性率65%(65/100),且在性别和年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有无发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肝源性溃疡的无统计学相关性差异,Hp感染在其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对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肝源性溃疡患者无需常规抗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3.
4.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消化性溃疡被称之为肝源性溃疡 ,其发生和发展与消化性溃疡常见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有无关系 ?报道尚少。我们在 1 993~ 2 0 0 1年 ,共收治肝源性溃疡 5 7例 ,其中合并Hp感染 1 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确诊为肝源性溃疡 5 7例 ,根据Hp感染诊断标准( 1) ,均使用快速尿素酶试验试纸法 (于胃小弯取材一块 )及活检标本HE染色法 (于胃窦大弯取材一块 ) ,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 ,判定为Hp感染。经检测发现合并Hp感染1 9例 ( 3 3 .3 3 % ) ,其中男 1 7例 ,女 2例 ,年龄 2 0~ 69岁 ,平均 48.8岁。 5 7例均经临床、超声及…  相似文献   

5.
黄雪  谭至柔 《广西医学》2001,23(3):602-603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 ( Hepatogenic Ulcer) ,据报道肝源性溃疡发生率较高 ,大约是非肝病人群溃疡病发生率的 2~ 3倍 ,临床统计其发病率为 1 0 %~ 33% (1) 。目前 ,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缩写为 H.pylori)与肝源性溃疡的关系尚未定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为我院 1 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2月来门诊就诊并接受胃镜检查的肝硬化病人 ,同时除外患有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近2周内有服药史 ,共有 50例肝硬化病人被纳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于涛  孙成山 《中外医疗》2010,29(5):89-89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肝源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感率90.2%,对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80.9%,2组间P〈0.05,有显著差异。幽门螺杆菌与肝源性溃疡出血的关系,研究组肝源性溃疡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率100%,对照组肝源性溃疡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率85.7%。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肝源性溃疡的形成是多因素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中因素之一。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否降低肝源性溃疡出血,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醋氨己酸锌(ZAC)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肝源性溃疡(HU)的疗效及肝功能变化。方法:选择消化科住院病人确诊Hp阳性HU5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应用ZAC 0.3po tid;胶态次枸橼酸铋(CBS)组22例,应用CBS 0.24po bid;2组均同时应用法莫替丁20mg po bid。疗程均为4wk。结果:溃疡愈合率ZAC组为62.5%,CBS组为59.1%(P>0.05)。Hp根除率ZAC组75%,CBS组70%(P>0.05)。肝功能恢复情况ZAC组总有效率75%,CBS组36.3%(P<0.05)。结论:ZAC组和CBS组对Hp阳性HU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疗效无差别,对肝功能恢复ZAC组优于CBS组,说明ZAC不但能使溃疡愈合,同时有肝功能恢复作用,因此对肝功能异常的HU更适应选择ZAC治疗。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 ,临床上往往由于肝硬化症状突出 ,而掩盖了溃疡临床表现 ,以致漏诊、误诊率较高。对我院 37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发现肝源性溃疡 64例 ,对其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以求对该病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提高。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 0例 ,女性 1 4例 ,男女之比为 3.6∶1 ;年龄 2 3~ 78岁 ,平均 48 4岁 ;病程2 6d~ 4年 ,平均 2 5年。 64例均为住院病人 ,肝硬化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超声、CT、生化检查所确诊。溃疡全部经胃镜检查确诊 ,胃溃疡经病理活检除外恶性溃疡。1 2 临床…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源性溃疡及其肝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6例肝硬经患者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发现25例伴有消化性溃疡患者及31例无消失化性溃疡的患者,其HP感染率分别为76%和7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两组中有肝功能损害者的HP感交肝功能正常者高,分别为80.85%与33.3%。同时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高,其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越嵩,表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有关而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提高对肝源性溃疡的临床诊断意识.方法 38例肝源性溃疡均行肝脾B超,化验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和胃镜检查,分析了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状况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资料.结果 肝源性溃疡多发生于重度静脉曲张,且与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肝源性溃疡Hp检出率为58.6%.结论 肝源性溃疡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有关,肝源性溃疡Hp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1.
肝源性溃疡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玉君 《北京医学》2005,27(4):254-254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也称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指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消化性溃疡,实际上是慢性肝病的肝外表现.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某些方面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消化性溃疡.HU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我们对2001年至2003年收治的13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HU 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56例肝硬化患者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发现25例伴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及31例无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Hp感染率分别为76%与7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中有肝功能损害者的Hp感染较肝功能正常者高,分别为80.85%与33.3%(P<0.05)。同时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高,其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越高(P<0.05),表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有关而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3.
肝源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溃疡是发生于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基础之上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规律性,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诊断依靠X线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控制原发病、抑酸和降门脉压治疗是促进其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内镜下止血及小剂量心得安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75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出血率及7d内止血率及溃疡愈合率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内镜下止血 心得安 泰胃美治疗,对照组38例,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73例,随机对照2组36例,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对照3组37例,内镜下止血 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10年,溃疡部位以复合性溃疡居多和并出血率高,内镜下止血 小剂量心得安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7d内止血率,促进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互易并出血,互以复合性溃疡多见,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作用,内镜下注射及喷洒止血剂及口服小剂量心得安及用制酸护肝治疗能有效止血,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1年10月肝硬化病人(除Child C和严重心肺患者)225例予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46例,而在同时期胃镜检查非肝硬化病人发现消化性溃疡223例,对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对所有病例按消化性溃疡进行正规治疗,每两周复查胃镜,溃疡达S期为治愈,观察各自治愈所需时间;在治愈后巩固一月,在停药三月后胃镜检查,观察溃疡复发率,结果:HU多发性或/和复合性溃疡发性率比非HU高,治愈时间长,易复发。结论LHU为难治性溃疡,结合肝硬化病需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60例,观察其溃疡部位、合并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用普萘洛尔+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B组)30例,用奥美拉唑+维生素B。口服治疗。同期选择单纯性消化性溃疡30例,作为对照2组(C组),治疗方法与B组相同。结果:肝源性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较对照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萘洛尔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B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合并出血,小剂量普萘洛尔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7.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源性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 (Hepatogeniculcer ,HU)的临床特点和四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 10 5例 ,内镜检查了解溃疡合并出血发生情况及四联疗法治疗后溃疡愈合情况 ,并与同期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疗效对比分析。同时胃粘膜活检作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HU患者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溃疡居多 ,合并出血率高。HU组和PU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65 7%和 88 5 %。随访 2年后 ,HU组溃疡复发率为 68 4% ,再出血率为 3 0 2 % ,PU组溃疡复发率为 48 9% ,再出血率为 16 6% ,两组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HU患者Hp阳性率为 72 4%。根除Hp可明显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 ,降低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结论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较难治愈 ,且易合并出血 ,根除HP有助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源性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浩  李彦芳  应达时 《当代医学》2010,16(32):14-15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的临床特点和四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210例,内镜检查了解溃疡合并出血发生情况及四联疗法治疗后溃疡愈合情况,并与同期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疗效对比分析。同时胃粘膜活检做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HU患者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HU组和PU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5.7%和88.5%。随访两年后,HU组溃疡复发率为68.4%,再出血率为30.2%,PU组溃疡复发率为48.9%,再出血率为16.6%,两组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O1)。HU患者Hp阳性率为72.4%。根除Hp可明显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降低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结论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较难治愈,且易合并出血,根除HP有助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5例为我院2000年-2007年收治的肝源性溃疡.即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病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5~75岁,平均55岁。  相似文献   

20.
肝源性溃疡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征患者,发生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称肝源性溃疡(Hepatogenlc ulcer,HU)。HU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肝硬化症状突出常常掩盖了溃疡的临床表现,临床容易漏诊、误诊,因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经胃镜确诊的100例HU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