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变化趋势。方法 35例大量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输血后12 h、输血后48 h、输血后96 h各采血1次,检测血小板(PL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输血后12 h PLT及FIB明显降低,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48 h PLT有所回升,但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则回升至输血前水平,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96 h PLT持续回升,与输血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输血后96 h与输血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关注大量输血患者PLT及FIB的变化,避免由于大量输血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PL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1例急性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前及输血后第1、3、7天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输血前相比,输血后第1天患者PT、APTT时间明显延长(P〈0.05),FIB及PLT明显降低俨〈0.05);与输血后第1天相比,第3天PT、AMT时间明显缩短(P〈0.05),PLT与输血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输血前相比,输血后第7天患者PT、APTT、FIB、PLT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量输血会导致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应根据临床需要及实验室检查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大量输血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大量输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量输血可引起循环超负荷、低体温、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需大量输血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及时发现上述并发症,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收治的14例大量输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量输血可引起循环超负荷、低体温、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需大量输血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及时发现上述并发症,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31例大量输血患者成分输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大量输血患者输注成分血的种类和剂量。结果 31例中输注红细胞制品最多,其次为血浆25%,血小板和冷沉淀最少。结论大量输血手术患者在各种成分血液用量上有很大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不同的成分血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0年60例大量输血患者,分析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各种成分血的使用比例。结果 60例大量输血患者中以输注红细胞悬液最多,占33.7%;血浆占22.4%。结论大量输血患者在各种成分血的用量上有很大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不同的血液制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58例,研究分析其对血浆、血小板、红细胞悬液等各种成分血的使用比例。结果在患者所需求的成分血输液中,对红细胞悬液的应用为最多为48.3%,对血浆的所需求次之为27.6%,其次是血小板与冷沉淀,分别为13.8%和10.3%,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率较低,为2.1%。结论目前成分输血已成为所需大量输血患者的主要输血方式,本研究按照所需成分输血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以及减少输血并发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2例大量输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输注成分血的种类以及数量。结果所有62例患者在输注成分血液后,患者的Hb值均上升20g/L以上。其中患者输注最多的血液成分为红细胞悬液,占71.75%,占第二位的血液成分为血浆,占24.82%,血小板和冷沉淀占3.43%,其他血液成分则极少。输血后,有2例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结论成分输血已经成为大量输血患者的主要输血方式,按需输血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缺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0例需要接受大量输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输注成分血的种类和剂量以及输注前后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根据手术时机的选择分为观察组(择期手术,50例)与参考组(急诊手术,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使用成分血输注中,红细胞悬液及血浆使用量最多;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输血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出血量及实验室检查等,在保证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血液制品,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大量输血前后血清钾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非挤压伤大量输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外伤而未输血45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血钾浓度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分析输血后高钾血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输血前两组患者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钾血症发生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术前血钾水平过高、术后pH过低等是导致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后高钾血症的发生于非挤压伤大量输血无直接关系,然而术中通过严密监测患者血钾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减少输血后高钾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及其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大量输血患者,对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以及冷沉淀等各种成分血的使用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成分血输注中,以红细胞悬液应用最多,其次为血浆。结论需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根据患者的出血量、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确保患者输血过程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主要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380例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量输血后并发低体温78例、循环超负荷11例、低血钾30例、高血钾6例、出血倾向16例。结论加强对大量输血患者临床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DIC综合征患者大量输血急救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确诊DIC综合征后,立即吸氧,开通静脉通路,20例患者均输血液制品,11例患者输新鲜冷冻血浆+红细胞悬液,4例患者输新鲜全血与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6例患者输纤维蛋白原。观察大量输血急救的效果。结果 20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经输血后,15例救治成功,成功率为75.0%,5例救治无效死亡。输血后,患者PT、APTT、TT时间均较输血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较输血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输血后,PLT较输血前明显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产后DIC综合征患者,应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大量输血是可行且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警惕大量输血后引起的低钾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时间内大量输血对血清钾的影响.方法 从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集我院因各种原因需要大量输血的病例25例,分析其在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血清钾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在输血前、中、后血清钾分别为(4.2 5±0.7)mmol/L、(3.8 3±0.72)mmol/L、(3.86±0.99)mmol/L,24例未超出正常范围,且数值偏低,其中7例小于3.5 mmol/L.仅2例血清钾大于5.5 mmol/L.结论 短期内大量输血可引起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血清钾的变化和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32例非挤压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并未予以输血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予以大量输血治疗,经多因素分析,分析血钾变化,高钾血症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高钾血症发生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高血钾与术后低pH值易导致术后出现高钾血症,但其与大量输血治疗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大量输血并未直接导致非挤压伤患者在术后产生高钾血症,但仍需在输血前后观察血钾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王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57-258
目的针对反复输血患者,讨论采用固相凝集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3年间住院的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没有输血史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患者抗体检测阳性率,评价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的关系,并判断CC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相比阳性率(χ2=31.34,P=0.02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次数3次以内阳性率16.7%,3~8次阳性率38.7%,9~15次阳性率55%,15次以上阳性率为75%,CCI指数1h(χ2=30.14,P=0.036),24h(χ2=39.46,P=0.0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能够有效评价多次患者的输注状态,正确指导临床输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研究该院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4例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大量输血后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后果严重。结论医疗人员应仔细观察并检测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了提高对患者的治愈率,一旦发现严重并发症,医疗人员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量输血的原因,同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相关的分析。方法 74例大量输血患者,对其临床救治的记录资料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74例大量输血患者中产生并发症者65例,主要包括: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医疗工作人员在护理和救治大量出血患者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大量输血并发症,要及时地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加以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血清钾的变化和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6例非挤压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非输血治疗)和观察组(大量输血治疗),每组各33例,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两组输血前后血钾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手术、输血前后,两组血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术后12h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钾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术后12h后,两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术后高钾血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术前高血钾和术后低PH值,而与大量输血治疗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大量输血不是非挤压伤患者术后高钾血症的直接致病原因,但仍需对输血前后血钾变化,做好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实施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对抢救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MTP进行抢救,对照组采取传统抢救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各种成分血(红细胞、冷沉淀、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量。结果观察组有1例发生DIC,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平均成分输血输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3例发生DIC,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实施MTP能够减少妇产科大出血患者DIC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成分输血的输注量,与传统的输血方案比较为大出血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