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探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后电风暴的解决方法。患者男75岁,行单腔ICD置入术。术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发作350余次,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336次,其中治疗成功325次,短阵快速起搏(Burst)治疗成功317次,Burst+阵内递减起搏(Rmap)治疗成功8次,11次ATP治疗失败后电转复成功。术后电转复共13次,一天最多电击4次。经过程控ICD,加强ATP治疗,强化药物治疗,抗心力衰竭、对症治疗,VT仍不能有效控制,最后采用射频消融治疗VT得到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出现电风暴现象的一般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996年8月至2008年6月间96例ICD植入患者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并比较单次电风暴患者与多次电风暴患者在年龄、随访时间、首次电风暴发生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的指标。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有12例(12.5%)发生了电风暴,首次电风暴事件距离ICD植入术后的中位数为31天。相对于单次电风暴患者而言,发生多次电风暴患者的LVEF较低。结论 ICD患者植入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为12.5%,多次发生电风暴的患者具有低LVEF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1岁,既往有扩张型心肌病史,发作室性心动过速(VT)一次入院,有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Ⅰ类适应证而行ICD植入术,同时口服抗心律失常、抗焦虑及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术后仍反复发作VT、快VT及心室颤动(VF),并于术后9月余首次发生电风暴。ICD植入后共记录到106次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其中电风暴时81次,非电风暴时25次;68次(64.8%)VT(包括VT、快VT)经过一次或多次ATP治疗转复;31次(29.5%)ATP治疗后加速事件,电风暴与非电风暴时加速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曾尝试射频治疗未成功。在加大倍他洛克剂量、增加镇静、抗抑郁药物和静脉应用可达龙后,曾一度使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减少,但未能完全终止电风暴的发作并最终死于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安置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非开胸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的手术方法、除颤阈值 (DFT)测定及ICD工作参数设置等临床经验。 10例患者 ,6例有反复晕厥病史。 2例晕厥时心电图证实为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 ,体外电除颤成功 ,另 8例心内电生理均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其中冠心病 8例 (1例合并Brugada综合征 ) ,扩张性心肌病 1例 ,原发性室颤 1例。 5例术前口服胺碘酮治疗。结果 :全部经锁骨下静脉置入ICD ,术中所有患者成功诱发室颤 ,并一次电击成功。手术时间 92± 2 7min。DFT≤ 2 0J,电击阻抗 4 1.2± 15 .3Ω ,R波高度 16 .3± 6 .6mV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置入ICD方法简单 ,安全可靠 ;术前口服适量胺碘酮对术中诱发室颤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37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ICD的37例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共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917次(VT745次,VF172次),其中911次(99.3%)治疗成功,6次(0.7%)失败。非持续性VT122次(16.4%),发作均自行停止。623次持续性VT(83.6%)中,537次(86.2%)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2次(13.2%)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3次(0.4%)在ATP治疗过程中加速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172次VF中,167次(97.1%)经DF终止,1例无效放电5次(2.9%)系因电池提前耗竭而更换了ICD脉冲发生器,2例共8次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给予ATP治疗。5例术后1~6个月出现心律失常“电风暴”。5例对电击恐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教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共有19例术后因VT发作频繁而服用胺碘酮/美托洛尔,并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结论ICD置入后应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辅助药物、改善心功能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4例患者中共置入6台ICD,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程控分析仪进行随访,对患者情况及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整起搏参数,心律失常药物,及时处理ICD故障。结果6台ICD共检出心律失常事件272次,启动治疗程序64次,其中包括低能量复律和高能量除颤转复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19次(占29.7%,19/64),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治疗室性心动过速35次(占54.7%,35/64),误放电治疗10次(占15.6%,10/64)。误放电原因包括:感知窦性心动过速3次,电磁干扰2次,电极导线绝缘层破损干扰5次。其余208次心律失常事件均在ICD启动诊断识别过程中自行终止,ICD未继续实施治疗程序。结论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肯定,但应加强随访,警惕误放电。  相似文献   

7.
心源性猝死是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原因:在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约为0.42‰,每年死亡总人数超过50万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可以明显降低因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和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然而,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可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但增加了电风暴的发生率。此类患者潜在的致心律失常病理基质,ICD植入术中的操作损伤、阈值检测损伤以及ICD的电除颤治疗或误放电带来的电活动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治疗患者本身存在的致心律失常病理基质和减少ICD相关的心脏损伤是ICD相关电风暴的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9.
46例接受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ICD成功终止了18例(38.3%)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共146次。7例(16.3%)发生不恰当治疗,调整ICD参数及药物治疗方案后好转。结论:ICD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1例75岁男性患者,有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及室壁瘤史,心功能Ⅲ级,持续性心房颤动3年,因反复心悸、头晕,偶有黑矇发作,24h心电图示频发性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置入过程行室颤除颤阈值测定时,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无动脉栓塞,随访近2年仍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观察植入犁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电风暴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1例接受ICD治疗的病人,随访2~85个月,其中9例病人出现ICD电风暴,比较ICD电风暴组和无ICD电风暴组的年龄、病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临床特征、临床治疗方案。结果有电风暴的患者与无电风暴患者相比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14)岁对(61±8)岁];心功能分级(2.7±0.7对2.1±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LVEF(0.38±n09对0.48±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本文中导致ICD电风暴的主要因素是心功能的减退。结论有电风暴的病人比没有电风暴的病人年龄更大,心功能更差,LVEF更低。心力衰竭的加重和焦虑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是电风暴发生主要的原因。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是预防和治疗电风暴的主要手段。射频消融可作药物治疗无效后减少电风暴的主要于段。  相似文献   

12.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35例次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5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4年4月植入的31例,另有4例更换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3~70个月,平均36.5个月),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725次(VT534次,占73.7%,VF191次,占26.3%),其中719次(96.8%)治疗成功,6次(3.2%)失败.534次VT中,454次(85.5%)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0次(14.5%)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91次VF中,185次(96.9%)经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患者无效放电6次.3例患者发生误放电7次.结论 ICD疗效肯定,须密切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应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单中心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电风暴(ES)的发生率、发作特征和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123例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Es定义为24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导致ICD治疗,或ICD监测到持续30s以上的VA但未发放治疗。结果在(26.9±21.3)个月的随访期间,共有41(33.3%)例患者(ES组)发作139次ES(3.4±3.9)次/例,其中29(70.7%)例患者的首次发作在植入后1年内出现,Es发作呈现出6:00—10:00和14:00~17:00两个高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97,P=0.044)。本组共15(12.2%)例患者死亡,Es组死亡率较无Es组(24.4%对6.1%,P=0.003)显著增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s组累计生存概率明显低于无Es组(Log—rank检验P〈0.001)。结论Es发作表现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高峰,可导致死亡率增高,其首次发作多在ICD植入后1年内。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家庭监护系统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0年6月~2012年6月置入带有家庭监护系统(HM)的ICD患者30例,通过HM网站收集的患者各项测试参数及黄色和红色报警记录,分析心律失常事件监测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与门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334~1078(637.83±217.134)天,累计9例患者报告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1例患者曾出现误识别及误放电治疗.HM系统反应时间随事件严重程度逐渐缩短.同时,与门诊随访相比,HM系统在网络通畅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全覆盖随访.共收到黄色报警258次,红色报警5次,通过与患者及时进行电话联系,及时治疗,减少并避免ICD事件再次发生.30例患者中报告死亡3例,均为非心源性死亡.结论 通过HM系统使用,可以对ICD置入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进行有效监控,避免ICD事件的再次发生和治疗,提高ICD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发生电风暴(ES)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植入ICD术后发生Es进行或未进行射频导管消融的4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参数。结果47例患者平均年龄(51±14)岁,平均随访18个月,心脏性死亡10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QRS时限为影响ICD术后发生Es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因子[危险比(HR)=1.042,P=0.012],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HR=0.034,P=0.347)。对于QRS时限≥110ms的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不能影响患者的生存情况(HR=0.037,P=0.395)。结论QRS时限可作为ICD植人术后发生Es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因子,射频导管消融并不能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的工作情况。方法对植入ICD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应用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存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植入ICD患者随访1~31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的ICD成功放电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例患者的ICD因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误识别和误放电,重新设置工作参数和加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未再出现误放电。7例患者出现轻度精神症状,经心理辅导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但ICD可能发生误识别、误放电,定期随访和及时调整参数可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发生。ICD植入后心理辅导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适应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约40万人死于此症。一系列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ICD是优于药物的有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SCD发生率。美国每年上万人安装ICD,其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我国由于经济条件和认识水平普及的限制,采用ICD治疗的患者甚少,但近年来逐渐增多,1年约100例患者安装ICD。为提高医生和患者对应用ICD的认识及使用规范化,两个学会的ICD专家组于2001年11月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就ICD适应证、多中心试验结果、植入技术、心动过速的识别和治疗、并发症、随诊等专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入了深入和认真的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