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范晔  张炎 《北京中医》1998,17(5):43-45
一、脾不统血证理论产生的基础脾不统血证亦称脾不摄血证或脾失统血证,是指由于某些因素引起脾虚失运、气血虚衰、血失所统,或中气下陷不能摄血,或脾阳不足不能摄血等所造成的以出血症状为主的一类复合证候,是中医特有的对该证候本质的病理概括。早在《内经》中便已有...  相似文献   

2.
浅谈脾统血及其临床运用苏州市虎丘医院(215008)刘扬佐[关键词]脾统血脾统血是脾的生理功能之一,对临床血证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脾统血的机理是通过脾气以统摄血液。五脏皆有气,何以独言脾统血?这就由脾、气、血三者特定的生理功能所决定。《难经·八难...  相似文献   

3.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本文在分析脾气本质的基础上,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认识其脾统血本质,明确其内涵。传统观点认为脾统血主要为脾气统血,是通过气摄血而实现的,实际上是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又因脾有化生血液之功而间接统血。笔者通过对脾气概念分析,得出脾气为脾生理活动的基础,脾统血是自身生理功能的体现,又是通过脾自身气所化之气(营气,中气,脾阴,脾阳)来统摄血液。脾所化之气既能通过化生血液而统血,又发挥其自身特性来统摄血液的。其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探“脾统血”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钧  曹枫 《河北中医》1991,13(2):22-23
  相似文献   

5.
朱甜甜 《河南中医》2011,31(2):131-132
人体统血功能,主要与脾气对血的统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等作用有关。通过脾的统血、生血及行血,达到人体血液运行功能正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西医学生理性止血、VitK的生物化学作用、消化系统对VitK的合成和吸收的影响,以及VitK联系消化系统与凝血系统等特性,揭示中医学脾主统血的机制与VitK有关。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在血管内形成进而引发的一种累及全身各动脉血管的增生性、退行性和炎性病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过食肥甘厚味、吸烟酗酒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脉痹”有相通之处,均病在血脉。中医“脾”具有生血、统血的生理功能,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笔者以AS与“脾主统血”的相关性研究为切入点,主要探讨“脾主统血”的生理、病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采用中医药方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从《难经》“脾裹血”浅探“脾统血”之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平 《天津中医》2002,19(5):37-38
  相似文献   

10.
大凡中医均知"脾统血"的功能,一般将其解释为: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内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源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中医脾肾相关学说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历史源流进行整理研究。中医脾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至现代始发展为一门理、法、方、药俱备的完整理论。  相似文献   

12.
对中医面诊光泽的古代文献论述进行了梳理,并对对其他领域中光泽测量常用的方法和间接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希望对中医望诊之望光泽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关于血浊理论在现代疾病谱系中作用与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1,28(5):355-357
血浊是指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血浊理论是基于当代临床实践的中医理论,血浊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提出的病理现象,并从中医现代化,提高临床疗效,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等3个方面论述了血浊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脾为后天本”理论,明季以降,久为传承。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材对该理论的引入及介绍,更是增加了其权威性,但实际上该理论并非像主流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医理至言,无懈可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形体医理学有关脾胰一体说指导下建立脾不统血证模型.方法:通过设立单纯损伤脾脏功能组(脾组)、单纯损伤胰腺功能组(胰组)和同时损伤脾脏、胰腺功能组(脾胰组),每组又分模型归脾汤干预组和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两个小组(以下简称为模型中药组和模型对照组),即在造模同时一组给予归脾汤干预,一组给予生理盐水对照,观察豚鼠一般体征、出凝血时间、血象及抗体含量以及脾系数的变化,脾脏、胰腺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胰组、脾胰组两模型对照组一般体征均表现出神靡、便溏、体重减轻等症状,脾组仅见精神萎靡表现;脾组、脾胰组均见多部位皮下紫癜,胰组无出血症状表现;脾胰组较正常组、胰组、脾组,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降低、PAIgG含量增高、脾系数增大.结论:同时损伤脾脏、胰腺相关功能建立脾不统血证模型可行,合理,更符合脾不统血证本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中国药茶的起源及应用发展的成效。方法:总结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文献进行阐述。结果:中国药茶历史悠久,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显示中国药茶具有配伍精简、功效专一、饮用方便等优点。结论:中国药茶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努力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鼻鼽发病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脾土为肺金之母,脾与鼻窍关系亦密切,脾不独主一时,作为后天之本,在各个季节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皆有影响,从“脾主四时”角度探讨鼻鼽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明确脾在该病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脏腑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进而充实“脾主四时”的科学内涵,也为临床防治鼻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胡爱萍 《光明中医》2006,21(10):20-22
"中药现代化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能够合法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中药产品,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1].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观点,已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为中医药界的广大同仁所共识.  相似文献   

19.
王薇  郑直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6):127-128
目前,络病理论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该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研究范围仍较为局限,且多停留在理论上,临床实验研究较少,缺少充足的科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病变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运用中医的调理脾胃法,可以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制水、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血等生理功能.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对消除水肿、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浆蛋白、改善微循环、减轻消化系统症状、保护胃黏膜、降低血尿素氮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