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和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影响。方法 :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测查 8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主观幸福感 ,其中利培酮组 2 5例 ,经典药物组 6 1例 ,同时经患者自行评定并记录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的药物副作用。结果 :利培酮组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分值高于经典药物组。结论 :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相比 ,利培酮可以改善病人的主观幸福感 ,从而增进生活质量 ,应作为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64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内观疗法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工娱疗法,内观疗法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内观疗法,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12周后用自尊量表(SES)和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内观疗法组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观疗法能显著提高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自尊程度和幸福感,对促进患者的社会康复,预防复发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00人,非精神病患者家属100人,用总体幸福量表(GWB)测试主观幸福感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平均幸福感指数为76.37±11.38,非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3.57±12.03,对其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关系在&=0.30水平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抑郁、焦虑、强迫、其它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偏低水平,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抑郁、焦虑等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55-158+163
目的 调查北京天坛医院职工的主观幸福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改善医院职工心理健康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选取北京天坛医院医生500人,护士800人,医技200人和其他岗位职工300人,资料收集时间为2019年11月1—8日,内容包括职工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主观幸福感评分,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对职工主观幸福感评分的影响。结果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785份,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34; KM0值为0.978),被调查职工的主观幸福感评分为(77.00±5.25)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岗位、职称和编制的职工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5岁以上年龄组职工的主观幸福感评分均显著低于35岁以下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较于医技和护理岗位,医生的主观幸福感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医院应持续开展体验式心理服务项目,提高职工心理健康保健能力,积极改善工作-生活不平衡,提升职工共情能力,重视医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从而提升职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幸福感。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大体评定量表 (GA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 (ITAQ)对 4 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GWB平均分为 (1 0 2 6 9± 2 0 84 )分 ,GWB与BPRS总分呈负相关 (r=- 0 4 1 ;P <0 0 1 ) ,且与BPRS各因子分相关程度不一 ,与GAS、ITAQ平均分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与患者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无关。结论 GWB的评分与精神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适用于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方法 在山东省范围内随机取样(n=370),采用鉴别力分析、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形成新的量表简体,并对新量表的测量学特性进行检验。结果 编制了由20个项目构成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体,并证实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效标效度和构想效度。结论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病人随着病情的恢复 ,其内心活动是复杂而矛盾的。为了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 ,现对 1 2 0例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护理方法。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病例为我院 1 999年 8月~ 2 0 0 1年 3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符合CCMD - 2 -R诊断标准[1 ] ,经系统治疗 ,选择临床疗效为痊愈和显著进步、自知力大部分恢复的病人 1 2 0例为调查对象。疗效和自知力判断按沈渔主编《精神病学》[2 ] 。其中男 60例 ,女 60例 ;1 6~ 30岁 64例 ,31~ 65岁 56例 ;文盲 1 0例 ,小学 2 6例 ,初中 58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适用于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 方法在山东省范围内随机取样(n=370),采用鉴别力分析、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形成新的量表简体,并对新量表的测量学特性进行检验.结果编制了由20个项目构成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体,并证实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效标效度和构想效度.结论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病程较长,恢复不彻底,疗效较差,加之现在大众对康复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持排斥态度,使患者完全康复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康复期的治疗是患者能否融入社会的关键,相关医生也应该在这一阶段提供心理支持。但是,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极为复杂,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其心理特征以便更好的帮助这些患者适应社会。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从而找出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所谓康复护理,就是利用可能采取的医疗护理手段,改变病人的精神活动,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能力[1].而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2],其发病率及致残率在精神科占居首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精神病人的康复护理已成为精神科护理的重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从1999年10月以来建立了精神病人康复中心,对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了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F-36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情况、工作、病程、婚姻是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影响因素多面且复杂,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观心理疗法联合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紫琅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内观心理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阳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 SAP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SANS)、个体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 PSP)、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 WM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29%)与对照组(76.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PS、SAN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PSP、WM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利培酮治疗基础上予内观心理疗法效果显著,可减轻症状,提高记忆力,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层面来研究幸福感始于20世纪60年代,WannerWilson(1967)对幸福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和概括性的总结。我国关于幸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对一些特殊群体的研究,如女性、大学生、患者群体等,研究的内容大都是关于在某一时期内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特征,或者研究在同一时期内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回归社会的训练及指导,让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修订康复计划,以激发患者的生活欲望,提高其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促进其精神康复,对防止精神衰退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滕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信封随机法分两组,各3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护理前后阳性、阴性症状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理症状和心理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问题.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15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并将SCL-90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结果:在SCL-90因子分析中,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SSS分值为31.28±11.57,低支持状态占67.30%.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本组病人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