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倪若明  徐冰  江波 《现代康复》1998,2(7):746-746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是否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意见尚未统一。但这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手足搐搦、声带麻痹、甲亢复发、甲状腺机能低下(以下简称甲低)等严重并发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患术后的生存质量。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行甲亢手术252例,术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叫例(以下简称结扎组),不结扎下动脉188例(以下简称不结扎组)。本将两组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认为在术中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明显降低了手足搐搦的发生率,声带麻痹及甲低也有所减少,而甲亢复发及术中输血量无明显增加,因此十分有利于患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正>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大小不一,多见于女性患者,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更常见[1]。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钟瑞云[3]指出,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彻底切除病变的甲状腺组织,术后复发率低,而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则有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一侧甲状腺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术(Dunhill手术)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采用Dun...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技术要点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重点探讨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方法 对18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暂时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病率为1.09%,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0.55%.结论 改良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操作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甲状腺动脉的不同结扎方法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依据术中对甲状腺动脉处理方法分为分支组和主干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及恢复情况。【结果】分支组术后即出现甲状旁腺损伤5例(10.00%),主干组甲状旁腺损伤7例(14.00%),两组均无永久性损伤;分支组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6例(12.00%)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4.00%),主干组分别是9例(18.00%)和4例(8.00%);分支组术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较主干组好( 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时分离并结扎甲状腺动脉分支比仅结扎主干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7.
邵景华 《全科护理》2011,9(27):2511-2512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人的术中护理措施。[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手术室护士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手术器械检查及术中护理。[结果]36例病人均获良好的手术护理效果,取得手术成功,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结论]甲状腺手术病人颈部解剖复杂,术中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加强术中护理措施,是配合手术者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防各种护理缺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23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甲状腺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甲状腺功能差异不显著。观察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与临床指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双极囊内结扎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640例治疗体会郭欣王翔李镜洲(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奎屯833200)1984~1996年5月我科采用双极囊内结扎法对1640例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1方法与结果1.1一般资料本组共1...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88-4989
随机选取68例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按照单双号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对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治疗效果94.12%、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镇痛剂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中应用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于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670-1672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手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6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各73例。甲组行甲状腺全切术,乙组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甲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乙组(P0.05),但两组手术优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乙组(P0.05),但复发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实施甲状腺全切术、次全切手术治疗效果均较好,甲状腺次全切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相对更好,并发症相对更少,但甲状腺全切术术后复发率更低,临床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总结8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在颈丛麻醉下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除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外,应特别重视的是,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管神经变异较多,因而术后并发症较多,且一旦发生,严重常可危及生命。熟悉掌握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严密观察病情,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临床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患术后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何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2):2067-2068
目的比较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NG)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NG并HT患者46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次全切除术组)和B组(全切除术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留置时间、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其中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而两组暂时性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氏治疗NG并HT各有优势,采用全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长,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与亚次全切除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SHPT患者18例,根据切除范围不同分两组,亚次全切组切除4个腺体中的3个,共8例;次全切组:切除3.5个腺体,共10例。观察术前及术后1天、1周、1个月、6个月的数据,包括血钙(Ca)、血磷(P)、钙磷乘积(Ca×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彩超发现的甲状旁腺结节数、Ca、P、Ca×P、iPTH、ALP全部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在1周内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两组缓解时间、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术后Ca、P、Ca×P、iPTH、ALP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Ca在术后1周、1个月,P和Ca×P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iPTH在术后1天、1周、1个月、6个月,ALP在6个月,次全切组较亚次全切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 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但术式上次全切除术比亚次全切除术更能减少持续性和复发性SHPT。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对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腹腔镜下乳房途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配合的总结.重点做好体位的合理摆放以及颈部灌注CO2时的压力控制方面的护理配合.结果 9例患者手术中医护配合顺利.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术中密切观察,特别是体位的摆放和颈部灌注时的压力控制是本术式手术配合的重点,也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2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60例同时加用入室后心理护理、术中舒适护理和体温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血压及心率水平(P0.05);观察组37例患者自评手术无痛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加强术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焦虑、恐惧情绪及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19.
梁婷 《全科护理》2012,10(15):1388-1389
[目的]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访视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并认真做好准备,术中密切配合、观察病情,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颈部切口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切口无出血、无呼吸困难、无声嘶呛咳、无口周、四肢麻木和抽搐,发音清晰、吞咽畅顺,切口Ⅰ/甲愈合,预后良好。[结论]术前访视了解病情和熟悉手术步骤,术中严密配合与护理,特别加强对呼吸、切口和引流管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边切边缝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良性甲状腺肿块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对170例患者分别用改良法(90例),传统术式(8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改良法:小切口,不离断颈前肌群,由下极开始边切边缝,操作在甲状腺被膜内进行,不进入气管食管间沟,随时调整切除及保留的大小。结果改良法90例术后声音嘶哑2例,发生饮水呛咳2例,1周后均恢复正常;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4d后消失;无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常规法80例术后声音嘶哑6例,发生呛咳5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改良法与常规法引起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采用改良法能减少出血和手术时间,减少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