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心率表间接测定的最大摄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Polar心率表的体能测试寻找一种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的简易方法。方法:于2004-05选择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16名健康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受试者在室温25℃安静的状态下测定前30min休息,保持清醒、静置状态,此时状态下的测定心率即为安静心率。按PolarS810心率表说明书进行测定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连续测定3次,并对3次测量进行信度分析。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使用气体分析仪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维持转速60r/min不变,功率负荷从60W开始,每3分增加功率30W,直至受试者达到处于最大摄氧量的判定标准状态,即①继续运动后,摄氧量差小于5%或150mL/min或2mL/(kg·min)。②呼吸商>1.10,心率>180次/min。③继续运动时摄氧量出现下降。并对预测最大心率与体质量的比值与实验测定的最大摄氧量进行相关分析,用逐步法建立回归方程,数据用x±s表示,所有指标都进行正态性检验,健康指数和最大摄氧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结果:16名受试者均完成各项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最大摄氧量与健康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5.9±5.7)L/min,(43.9±7.3),P<0.05]②3次预测最大心率的测试值分别为(181.6±3.2),(181.9±3.2),(182.2±3.1)次/min,信度为0.9965,P=0.0178;健康指数的3次测试值分别为(41.0±7.4),(41.5±7.3),(41.8±7.3)L/min,信度为0.9958,P=0.043。说明Polar心率表测量指标信度极高,可重复性好。③预测最大心率体质量比值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为0.541,P<0.05。以最大心率与身体质量之比为自变量,以相对最大摄氧量为因变量,经逐步回归建立的回归方程是y=11.6x+13.8,标准估计误差=5.0,P=0.11。结论:利用Polar心率表受试者在安静情况下就可以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所需要的设备少,操作简便。地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可用于竞技运动及全民健身时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Polar心率表的体能测试寻找一种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的简易方法.方法于2004-05选择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16名健康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受试者在室温25℃安静的状态下测定前30 min休息,保持清醒、静置状态,此时状态下的测定心率即为安静心率.按Polar S810心率表说明书进行测定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连续测定3次,并对3次测量进行信度分析.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使用气体分析仪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维持转速60 r/min不变,功率负荷从60 W开始,每3分增加功率30 W,直至受试者达到处于最大摄氧量的判定标准状态,即①继续运动后,摄氧量差小于5%或150 mL/min或2 mL/(kg·min).②呼吸商>1.10,心率>180次/min.③继续运动时摄氧量出现下降.并对预测最大心率与体质量的比值与实验测定的最大摄氧量进行相关分析,用逐步法建立回归方程,数据用x±s表示,所有指标都进行正态性检验,健康指数和最大摄氧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结果16名受试者均完成各项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最大摄氧量与健康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5.9±5.7)L/min,(43.9±7.3),P<0.05]②3次预测最大心率的测试值分别为(181.6±3.2),(181.9±3.2),(182.2±3.1)次/min,信度为0.996 5,P=0.017 8;健康指数的3次测试值分别为(41.0±7.4),(41.5±7.3),(41.8±7.3)L/min,信度为0.995 8,P=0.043.说明Polar心率表测量指标信度极高,可重复性好.③预测最大心率体质量比值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为0.541,P<0.05.以最大心率与身体质量之比为自变量,以相对最大摄氧量为因变量,经逐步回归建立的回归方程是(^y)=11.6 x+13.8,标准估计误差=5.0,P=0.11.结论利用Polar心率表受试者在安静情况下就可以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所需要的设备少,操作简便.地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可用于竞技运动及全民健身时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背景:6 min步行试验是一种亚极量水平的运动试验,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因而应用较广泛,然而将步行距离转换为最大运动能力是不易的.目的:课题组创新性地在6 min步行实验中引入做功的概念,将无线遥测呼吸气体分析仪同时应用于6 min步行试验和心肺运动试验,分析6 min步行试验中的距离、做功与峰值摄氧量与Bruce方案测得的最大摄氧量之间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9-03/05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完成.对象:健康受试者来自在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的学生,共25名,男14名,女11名;年龄(22.0±2.3)岁.方法:25名志愿者先按Bruce方案进行极量心肺运动试验,检测每位受试者极量运动时的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再接受6 min步行试验,测量每位受试者的6 min步行距离、做功和峰值摄氧量.心肺运动试验和6 min步行试验均采用便携式K4b~2气体分析仪实时检测气体交换参数,以获得最大摄氧量和峰值摄氧量.主要观察指标:①摄氧量、心率、呼吸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②步行距离、做功、摄氧量、心率、呼吸频率的前后比较.③心肺运动试验中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与6 min步行试验中的峰值摄氧量比较.④距离、做功与峰值摄氧量、最大摄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心肺运动试验测得的无氧阈与6 min步行试验测得的峰值摄氧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6 min步行距离与峰值摄氧量和最大摄氧量均无明显相关;6 min步行做功与峰值摄氧量呈线性相关(r=0.779 7,P < 0.001);6 min步行做功与最大摄氧量亦呈线性相关(r=0.894 1,P < 0.001).结论:6 min步行试验是一种无氧阈水平的运动试验.6 min步行做功既可反映受试者亚极量运动的能力,也能反映受试者极量运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心率表间接测定的最大摄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Polar心率表的体能测试寻找一种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的简易方法。方法:于2004—05选择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16名健康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受试者在室温25℃安静的状态下测定前30min休息,保持清醒、静置状态,此时状态下的测定心率即为安静一心率。按Polar S810心率表说明书进行测定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连续测定3次,并对3次测量进行信度分析。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使用气体分析仪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维持转速60r/min不变,功率负荷从60W开始,每3分增加功率30W,直至受试者达到处于最大摄氧量的判定标准状态,即①继续运动后,摄氧量差小于5%或150mL/min或2mL/kg&;#183;min)。②呼吸商〉1.10,心率〉180次/min。③继续运动时摄氧量出现下降。并对预测最大心率与体质量的比值与实验测定的最大摄氧量进行相关分析,用逐步法建立回归方程,数据用x^-&;#177;s表示,所有指标都进行正态性检验,健康指数和最大摄氧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 结果:16名受试者均完成各项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最大摄氧量与健康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5.9&;#177;5.7)L/min,(43.9&;#177;7.3),P〈0.05]②3次预测最大心率的测试值分别为(181.6&;#177;3.2),(181.9&;#177;3.2),(182.2&;#177;3.1)次/min,信度为0.9965,P=0.0178;健康指数的3次测试值分别为(41.0&;#177;7.4),(41.5&;#177;7.3),(41.8&;#177;7.3)L/min,信度为0.9958,P=0.043。说明Polar心率表测量指标信度极高,可重复性好。③预测最大心率体质量比值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为0.541,P〈0.05。以最大心率与身体质量之比为自变量,以相对最大摄氧量为因变量,经逐步回归建立的回归方程是y^=11.6x+13.8,标准估计误差=5.0,P=9.11。 结论:利用Polar心率表受试者在安静情况下就可以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所需要的设备少,操作简便。地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可用于竞技运动及全民健身时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4式简化太极拳能量消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老年人24式简化太极拳的能量消耗范围,探讨其是否符合老年心血管患者的运动处方的要求。方法:采用实时气体采样,不限制太极拳练习的体位,测定老年人的耗氧量(VO2)、代谢当量(METs)、心率(HR)等指标(n=200);根据膝关节弯曲角度分为高位(150°)和低位(120°)两组,再测定其上述指标。结果:不限体位时,平均VO2为644.57±153.6ml/min,达47.90%±10.06%VO2max;平均METs为3.10±0.60,达47.74%±10.15%METsmax;平均HR为101.17±15.52bpm,达67.0%±10.25%HRmax;高位时平均VO2为541.66±96.13ml/min,达40.85%±6.57%VO2max,低位时739.95±134.44ml/min,达54.43%±8.15%VO2max;高位时平均METs为2.63±0.31,达40.86%±7.16%METsmax,低位时3.52±0.47,达54.12%±8.18%METsmax;高位时平均HR96.62±11.57bpm,达63.96%±7.72%HRmax,低位时105.37±17.56bpm,达69.82%±11.52%HRmax。两组间能量消耗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简化24式太极拳运动强度、练习特点符合老年心血管患者运动处方的要求,是可调节的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力活动的相对减少 ,高血脂、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早龄化的趋势 ,因此 ,对青年人运动与脂质代谢关系的研究就更为重要 ,本研究以太极拳为运动手段 ,观察太极拳锻炼对特殊人群———年轻飞行员脂质代谢的影响 ,为年轻飞行员科学健身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年轻飞行员 40人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太极拳练习组。对照组除正常的工作、生活外很少参加体育锻炼 ,练习组每天练习太极拳 3 0分钟 ,持续 6个月。以上受试者经体检均无心血管疾病 ,身体健康 ,无烟酒嗜好 ,基本情况见表 1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有可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轻度高血压患者单次运动后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变化,及其与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9例经过明确诊断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受试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其峰值摄氧量VO_2peak后,被安排以60%VO_2peak进行40min踏车运动。运动前及运动后2h内,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计算体循环血管阻力(SVR);肘前静脉采血,检测脂质过氧化物(LOOH);用心电动态监测仪监测受试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结果: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受试者平均动脉压(MABP)降低(P0.05),SVR降低(P0.05),LOOH浓度升高(P0.05)。运动后心率变异性低频指标(LF)、低/高频比值(LF/HF)低于运动前(P0.05),高频指标(HF)、正常心搏间期标准差高于运动前(P0.05)。结论:单次运动后血压下降,同时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氧化应激增强。提示单次运动后血压的下降与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有关,而与氧化应激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作用。方法:于2005-03/2006-05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雁塔区、新城区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50名,男25名,女25名;年龄60~65岁,平均62.8岁。心理测量:①测定视觉反应时间及动作速度。②采用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心理问卷进行调查,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生理指标测定:①测定练习前后生理指标变化,包括每分输出量和心功能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基础脉率、呼吸频率、肺活量。②自编问卷主要了解被试的人口学资料以及一些生理状况的自评,如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的评定。结果:对50名被试者追踪调查1年多,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100%。①受试者练习后视觉反应时间、完成动作时间均明显短于练习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简单反应时间分别为(36.21±2.58),(39.43±3.12)ms;复杂反应时间分别为(56.25±3.01),(60.57±2.06)ms;简单动作完成时间分别为(39.39±2.08),(42.85±2.32)ms;复杂动作完成时间分别为(38.76±2.24),(42.15±2.16)ms,P<0.01]。②受试者练习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练习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72.31±3.53),(69.56±3.20)分,P<0.05]。③受试者练习后每分输出量低于练习前,心功能指数高于练习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92±2.32),(5.00±2.21)L;19.40±2.58,14.58±2.36,P<0.001]。受试者练习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基础脉率明显低于练习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4.42±6.32),(143.26±5.02)mmHg;(79.81±5.48),(89.24±6.37)mmHg;(82.55±5.63),(93.12±6.32)次/min,P<0.01]。④受试者练习后呼吸频率明显低于练习前,肺活量明显高于练习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6.90±2.03),(18.54±2.52)次/min;(3.94±2.54),(3.02±2.16)L,P<0.01]。⑤受试者练习后,多数老年人自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都有明显改善,分别有86%的老年人认为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具有延缓植物神经系统衰老,96%的老年人认为对运动系统有明显改善,94%的老年人认为对消化系统有明显改善,92%的老年人认为对免疫系统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有显著改善;对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24例服用倍他乐克(Metoprolol)的成年男性患者及20例健康男性进行运动试验,同步记录摄氧量(VO2)、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心率(HR)等参数。结果倍他乐克组最大运动时的摄氧量和心率分别为VO2max=(18.96±3.82)ml/kg·min,HRmax=(117±19)beats/min,明显低于对照组VO2max=(24.71±5.15)ml/kg·min,HRmax=(147±12)beats/min。结论选择性β1阻滞剂通过抑制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使运动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女大学生的素食生活习惯研究,探讨女大学生的饮食内容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2002级沈阳工业大学食素1年以上的女大学生36名(素食组)和非食素女大学生40名(非素食组)通过西德Jaeger公司生产的运动心肺功能仪(功率自行车)对运动期间心率、摄氧量、每博摄氧量(VO2/HR)、最大摄氧量(VO2max)、每博最大摄氧量(VO2max/HP)、最大运动负荷(WATTmax)、呼吸商等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在达到无氧阈(呼吸商=1)时,两组间的摄氧量、VO2/HR和WATT差异有显著性(P<0.001),食素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非食素组。在观察两组学生在达到VO2max时,食素学生和非食素学生在VO2max、呼吸商、VO2max/HR和WATTmax差异非常显著(P<0.01),食素女生的呼吸商明显高于非食素女生,而非食素女生的VO2max,VO2max/HR和WATTmax三项指标却明显高于食素女生。结论:在机体承受较强运动负荷的状况下,素食者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低于非食素者,运动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 本研究旨在确定产后4~8周有氧代谢能力是否恢复至孕前水平。材料和方法完成观察的受试者共11人,均排除内分泌、心脏、神经、高血压或肺部疾患,超过理想体重的50%及吸烟、滥用药物者亦不合要求。孕前试验与受孕之间平均时间为3.1±1.0月,产后4~8周(平均为7.1±1.0周),再重复试验。测试内容为体重、体脂百分比、粗略能量消耗以及分级运动试验。记录静息时和运动中摄氧量、CO_2排出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心率及潮气量等数值。结果孕前与产后的资料用Student 氏t 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监控下持续靶强度有氧运动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峰值摄氧量、无氧阈等有氧代谢能力、体质指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3例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常规下肢踏车训练组(A组,21例)、常规康复治疗+监控下有氧运动组(B组,22例),康复治疗8周,常规康复治疗每周5次,每日1次,每日训练时间约2.5h,A组进行常规下肢踏车训练(每周5次,20分钟/次),B组进行监控下持续靶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20min/次),比较A组和B组患者运动治疗前后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最大代谢当量、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腹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差异。结果:第8周末B组患者的峰值摄氧量(16.72±2.19)ml/min/kg、无氧阈(15.40±1.79)ml/min/kg及最大代谢当量(5.07±0.60)明显高于A组;第8周末A组Barthel指数评分(69.1±7.5),B组Barthel指数评分(67.7±4.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提高。第8周末,B组患者腰围(90.36±5.83)cm、体重(64.28±4.57)kg、体重指数(24.02±1.76)kg/m2有明显下降。结论:监控下持续靶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氧代谢能力和体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上肢功率车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截瘫患者心肺运动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SCI截瘫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探讨SCI截瘫患者有氧运动适合的评价指标。方法:招募20例SCI截瘫患者(试验组)及20名健康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在K4b2气体分析仪的监测下,采用智能主被动上肢功率车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受试者进入实验室,休息10min后开始上肢功率车运动,转速主动控制在50—60r/min。起始功率为0W,并以每2min增加10W的幅度递增,直至测试者出现限制性症状终止试验,监测整个运动过程的心肺指标、主观劳累程度、心率、血压等。结果:测试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在时间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峰值摄氧量(19.38±2.56ml/min/kg,26.49±3.45ml/min/kg)、最大心率(143.35±20.01bmp,170.95±11.93bmp)、无氧阈时心率(102.35±12.16bmp,120.25±10.07bmp)、呼吸交换率的最大值(1.15±0.04,1.22±0.05)、运动时间(12.55±0.61min,13.47±1.13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无氧阈时所对应的主观劳累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获得的最大心率约为预期值的67%,对照组获得的最大心率约为预期值得85%。结论:对SCI截瘫患者采用上肢功率车运动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SCI截瘫患者的心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主观劳累程度可作为此类患者有氧运动强度的适宜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心肺功能的评定,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耐量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0例,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40),非高血压组(n=30),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测定并比较两组在达最大摄氧量(VO2max)和无氧阈(AT)时的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计算相应的代谢当量(METs)、每千克体质量摄氧量(VO2/kg);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心率、血压和运动时间,计算最大心率血压乘积(RPP max)。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各项指标的比较:运动时间(5.9±1.6)min vs(7.2±1.5)min,VO2max/kg(21.7±4.4)ml.min-1.kg-1vs(24.8±4.2)ml.min-1.kg-1,METs max(6.2±1.3)vs(7.1±1.2),最大心率(HR max)(141.6±14.9)次/min vs(156.5±29.1)次/min,RPP max(25.1±4.6)×103vs(28.1±6.7)×103,VO2AT/kg(19.2±3.5)ml.min-1.kg-1vs(21.5±3.7)ml.min-1.kg-1,METs AT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低体力活动水平代谢综合征(MS)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血压及心肺适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低体力活动水平M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保持原有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变,不给予任何特殊干预;观察组每天进行1~2次,每次持续时间超过30 min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慢跑等),运动速度不低于81 m/min,每天总运动步数>10000步,每周运动天数不少于5 d。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血压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变化。 结果 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多项人体测量学指标[如腰围(WC)、腰高比(WHtR)、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P)等]均明显改善(P<0.05);静息状态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P<0.05);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明显增加(P<0.05);CPET试验时峰值摄氧量(PeakVO2)、峰值每千克体重摄氧量(PeakVO2/kg)、峰值氧脉搏(PeakVO2/HR)、无氧阈时摄氧量(VO2@AT)均明显增加(P<0.05),VE/VCO2斜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低体力活动水平MS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代谢状态及心肺适能水平,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为保持通过训练而提高的最大摄氧量所需的最少训练次数.最近的研究表明,训练停止后最大摄氧量减退的速度要比最大摄氧量增加的速度慢些,因而有可能用较少的训练量来保持已提高了的有氧能力。参加本研究的男女受试者平均年龄为23岁(19~33岁).他们在近半年内均未参加过运动训练。观察分四组进行.各组均先进行10周耐力训练,每  相似文献   

17.
王浩彦  刘晓惠 《现代康复》2001,5(7):32-32,37
目的 研究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24蜉用倍他乐克(Metoprolol)的成年男性患者及20例健康男性进行运动试验,同步启示摄氧量(VO2)、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心率(HR)等参数。结果 倍他乐克组最大运动时的摄氧量和心率分别为:VO2max=(18.96&;#177;3.82)ml/kg.min,HRmax=(117&;#177;19)beats/min,明显低于对照组VO2max=(24.71&;#177;5.15)ml/kg.min,HRmax=(147&;#177;12)beats/min。结论 选择性β1阻滞剂通过抑制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使运动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妇女心肺适能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探讨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例2型糖尿病妇女进行12周的循环运动训练,采用超声技术测试受试者循环运动训练前、后的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采用Astrand-Ryhnuiy列线图法间接推测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并对血清脂代谢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将8例同年龄段、健康非糖尿病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经过12周循环运动训练后,糖尿病妇女的体脂率(30.42%±1.80%vs 28.10%±1.50%)、糖化血红蛋白(7.31%±0.70%vs 6.88%±0.76%)等显著下降(P0.05),同时,FMD(7.32%±1.29%vs 9.37%±0.89%)显著增加(P0.05),最大摄氧量([1.73±0.22)L/min vs(2.10±0.32)L/min]显著增加(P0.05),IL-6([0.78±0.13)ng/L vs(0.40±0.15)ng/L]、CRP([9.97±0.96)mg/L vs(7.32±1.02)mg/L]水平显著降低(P0.05)。所有受试者的FMD增加的程度与最大摄氧量增加程度、血清IL-6和CRP降低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循环运动训练能改善糖尿病妇女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循环运动训练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机制与心肺适能的提高及炎症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急性期后心肌梗死患者(PMIP)身体机能的影响。方法:101例男性PMIP参加了12周有氧多样化运动康复程序,程序前后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对其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受试者在康复训练后血胆固醇由5.9mmol/L降低到5.4mmol/L(P<0.01);对应跑台各级负荷时的摄氧量(VO2)、心率(HR)、心率-血压乘积(RPP)和主观用力感觉(RPE)在康复程序后有显著的下降(P<0.01或P<0.05);峰值HR、峰值%HRmax和峰值RPP分别增长了7.5%、8.5%和11.7%。结论:PMIP参加12周运动康复程序后,有氧工作能力有所增强、心血管机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康复不同有氧运动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为基层康复机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供安全有效的强度设定方法。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选取本院低、中危冠心病患者25例,采集安静心率和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获取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休息1 d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分别使用无氧阈法、峰值摄氧量法、心率储备法、年龄预计法和安静心率+20法计算靶心率,比较不同方法确定靶心率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年龄预计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无显著性相关(r=-0.131,P0.05),两者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安静心率+20法所推算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无显著性相关(r=0.372,P0.05);峰值摄氧量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r=0.872,P0.0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心率储备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之间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相关(r=0.836,P0.00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结论年龄预计法、安静心率+20法确定的有氧运动靶强度与无氧阈法不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心率储备法、峰值摄氧量法确定的有氧运动靶强度与无氧阈法相关,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