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增殖和分化.方法 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h不同时间的再灌流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免疫组化单标、双标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布、分化.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多数脑室室管膜细胞Brdu免疫反应阳性,脑实质内有零星散在Brdu阳性细胞.再灌流1d,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层的Brdu阳性细胞显著增多;再灌流3~10d,视前区梗死区周边区、缺血纹状体和额顶皮质的Brdu阳性细胞显著增加.再灌流3d,Brdu阳性细胞出现于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并随再灌流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免疫组化双标显示再灌流3d视前区有很少量的Brdu/GFAP双阳性细胞,随后增多.再灌流10d内,未检查到Brdu/NF双标阳性细胞.结论 成年哺乳动物的室管膜、脑实质有少量神经干细胞,脑缺血后室管膜、齿状回颗粒下层出现大量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这些增殖神经干细胞向缺血区迁移、分化,试图补偿丢失的细胞,重塑受损的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内源性激活的作用.方法将4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传统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侧脑室室下层(subventricular zone,SVZ)以及梗死皮质周边区在缺血再灌注3、7、11、18 d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阳性细胞,并采用HPIA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正常成年大鼠脑组织SGZ和SVZ存在少量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3 d SGZ、SVZ和梗死皮质周边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开始增多,7 d达到高峰,11d后开始减少,18 d进一步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个时间点均能显著提高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P<0.01),而且增殖可以持续11d.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激活脑内NSC的增殖,雌激素可以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多个区域N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过度释放的兴奋性氨基酸可通过NMDA受体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修复神经细胞,但同时也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通过控制NMDA受体活化的程度,刺激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的同时把损伤减到最小。 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质量浓度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手术组(缺血模型制作)及不同剂量MK-801组。采用大鼠四条血管阻断方法(Pulsinelli-4VO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浓度MK-801组在模型制作前30 min按照0.2,0.4,0.6,0.8,1.0 ,1.2 mg/kg侧脑室注射MK-801。Western-blot、RT-PCR技术检测各组nestin蛋白及mRNA水平及表达。 结果与结论:MK-801剂量在0.8 mg/kg以下时,nes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呈现高表达;当剂量为0.8 mg/kg时,可明显抑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在0.8mg/kg以上,对神经干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升高呈递增趋势;在1.2 mg/kg时,大鼠有躁动、共济失调等严重不良反应。nestin mRNA表达结果与蛋白表达趋势相吻合。说明MK-801的剂量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修复有一定的关系,实验中0.6 mg/kg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实验应用剂量,在此剂量下既可使MK-801减少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保护神经细胞,又使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不受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N - Methyl- D- 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NSC)激活的作用。方法 将4 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大鼠均采用传统线栓法作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MK- 80 1,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鼠脑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SGZ)、室管膜下层(SVZ)及梗死皮质周边区注射后第3、7、11、18天的Brdu、Nestin阳性细胞数。结果 对照组大鼠Brdu、Nestin阳性细胞7d在SGZ出现一小高峰,然后迅速下降,11d阳性细胞甚少,梗死皮质周边区更少;而实验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3d在SVZ明显表达,7~11d在SGZ区达高峰,并可持续至18d,同样梗死皮质区Brdu、Nestin阳性细胞7~18d表达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 1)。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在脑缺血后,能促进NSC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5.
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干细胞原位激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不同脑部位神经干细胞(NSC)原位激活的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模型,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脑内增殖细胞,免疫组化(SP法)技术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缺血周边皮质、双侧侧脑室下区(SVZ)、海马齿状回下区(SGZ)具有增殖能力细胞BrdU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脑组织双侧SVZ、SGZ可见少量BrdU阳性标记细胞;单纯脑缺血2 h组脑组织BrdU阳性细胞数未见明显增加;再灌注3天组,缺血侧皮质、双侧SVZ和SGZ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7天时达到高峰(P<0.001),11天时下降,且缺血侧与对侧相比,双侧SVZ呈对称分布,而SGZ以缺血侧增加为主(P<0.05)。结论 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可致成年大鼠脑内NSC原位激活,且NSC增殖于缺血后1周达到高峰,激活部位以双侧SVZ、缺血侧海马和周边皮质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脑缺血自然恢复组和rTMS治疗组,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缺血14d、28d后各组大鼠海马中5-溴脱氧尿核苷(BrdU)与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共同标记的阳性细胞,并在高倍荧光显微镜下对双标阳性细胞计数。结果脑缺血后14d、28d,rTMS治疗组大鼠海马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17.12±2.91、23.20±5.97,较相应自然恢复组12.96±2.79、15.92±2.52明显增加,两组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脑缺血后14d、28d,rTMS治疗组大鼠海马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30.48±4.58、36.48±4.90,较相应自然恢复组37.44±3.58、43.60±5.96减少,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增殖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而rTMS可促进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后神经元最终以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死亡,从病理生理的角度,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主要是细胞的能量缺乏、细胞兴奋性反应、炎症损伤和凋亡级联的启动,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蛋白的激活和基因调控的变化。神经保护目的是通过干扰缺血瀑布反应的相应环节,阻止缺血引起脑组织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生化反  相似文献   

8.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暂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暂时性脑缺血的价值。方法:从孕14 d SD胎鼠海马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将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经立体定向移植到SD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tMCAO)纹状体缺血半暗区。移植后2~12周以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评价各组动物神经功能状况。移植后12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徙和整合情况。结果:分离和纯化出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呈nestin阳性,并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在宿主脑内迁徙,部分分化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Neurofilament。移植后8周起,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NS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改善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9.
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胎鼠脑组织中海马神经干细胞的自我繁殖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作用下从胎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分化,然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特性.结果由胎鼠海马中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分裂增殖形成干细胞团,分化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它们分别对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等抗原标记呈现阳性.结论胎鼠脑海马中存在神经干细胞,其具有自我增殖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在FGF-2的作用下分裂增殖,并分化成神经元、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分化情况及头针对其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和头针组各30只;模型组和头针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阻(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各组大鼠又按照缺血时间(7、14、28d)分为3个亚组,每个时相点10只。头针组大鼠于缺血再灌注成功后即行头针治疗,每日1次,直至处死前;各组大鼠处死前1d腹腔注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液;对各亚组大鼠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免疫荧光法计数各组大鼠海马(dentate gyrus,DG)BrdU阳性细胞和BrdU/NeuN阳性双标细胞。结果第28d头针组的NS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各组阳性细胞有明显表达,而头针组在不同时相的阳性细胞数较同时相模型组有明显增加。结论头针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干细胞具有低免疫源性、自我更新及多潜能分化等特性,它既能参加与神经功能的修复,又是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因而可望用于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目前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途径有:1、激活自身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向缺血区迁徙分化;2、异体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而较为可行的策略是将转染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缺血边缘区,早期利用其分化的基因产物。阻止宿主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晚期,利用其迁徙、分化特性来达到结构和功能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固有观念的束缚,直到最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的概念才开始应用于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研究中。 一、基础研究 1.神经干细胞的定义和特性:1989年,Anderson参照造血系统干细胞的特性,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概念: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增殖潜能以及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关于神经干细胞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有人称之为神经祖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或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ecursorcell)。但这3个概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神经干细胞是指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祖细胞是相对于干细胞而言,仅具有单潜能或双潜能分化能力或其干细胞样特性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而前体细胞则是一个不太严格的术语,是指在发育进程中较另一种细胞处于更早阶段的细胞,可统称干细胞和祖细胞。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脑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和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的激活、增殖情况及其对神经行为学表现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D大鼠按单双号分为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6只.脑出血组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一定量的Ⅳ型胶原酶用微量进样器分别精确注入大鼠内囊诱导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体积的PBS.分别于术后1、7、14、21、28和35 d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表现.所有大鼠处死前1 d腹腔内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BrdU),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大鼠脑内巢蛋白(nestin)和BrdU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脑内未见nestin和BrdU的表达.脑出血组血肿周围基底节和脑室下区可见nestin和BrdU的表达.脑出血后7 d后开始明显增加.14 d达高峰,21 d开始下降.28d恢复正常.脑出血后l~35d大鼠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与内源性NSCs的增殖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脑出血可导致内源性NSCs的激活和诱导其增殖:然而这种状态下NSCs的增殖能力和内源性NSCs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均有限.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浓度对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胚胎小鼠脑细胞原代培养并鉴定。生理浓度和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及诱导分化后.四唑盐比色(MTT)法及免疫荧光法观察两组不同葡萄糖浓度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原代培养的神经球表达巢蛋白(hestin),神经球分化的细胞表达神经丝200(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生理浓度葡萄糖相比,高浓度葡萄糖降低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活力:分化3d后,高糖组的NF200阳性细胞和GFAP阳性细胞比例高于生理浓度组(P〈0.01),而nestin阳性细胞比例则反之(P〈0.01);分化10d后,神经干细胞完全分化,免疫荧光检测发现生理浓度葡萄糖提高了NF200阳性细胞比例。结论高糖损害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加速了神经干细胞的早期分化.降低了神经元的分化率。  相似文献   

15.
背景:Mash-1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发育中都有表达,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目的:检测Mash-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变化。 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7,14,21,28 d组。 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海马神经元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第7天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少。Mash-1反应产物随脑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第21天表达最强,以后表达逐渐减少。提示Mash-1呈时间依赖性表达,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进程相吻合,说明其在神经干细胞晚期分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目1992年被发现以来,已成为治疗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的新希望。缺血性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而倍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再生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神经再生与血管生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调控因素进行综述,为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发育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生长因子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在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其除具备营养神经元、保护和修复受损神经等生物学效应外,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和分化等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鼠皮质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取孕龄15d Sprague-Dawley(SD)胎鼠皮质细胞培养为神经干细胞;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4只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移植组,在移植后2周、4周依据Garcia的18分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行脑灌注固定取材,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整合情况。结果用胎鼠皮质培养的细胞nestin表达阳性;缺血移植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P<0.05);缺血移植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够检测到存活的BrdU阳性细胞,移植后4周时可见移植细胞向周围迁移、分化、参与血管形成,并可见梗死区边缘微血管明显增生;缺血移植组大鼠脑GFAP阳性细胞数较缺血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分离、培养胎鼠皮质细胞Nestin表达阳性,即是大鼠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能在脑缺血大鼠脑内存活、迁移、分化,并且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沉默对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TRPC1沉默组(脑缺血+TRPC1沉默)和阴性对照组,以脑室内注射siRNA沉默TRPC1,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MCAO)模型,脑缺血模型制作成功后,腹腔内注射Brdu标记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别于48 h、4 w后处死大鼠,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双标染色(Brdu/GFAP、Brdu/Neun)观察NSC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脑缺血后48 h,脑缺血组和TRPC1沉默组SVZ区Brdu阳性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但TRPC1沉默组Brdu阳性细胞数较缺血组低(P0.01)。脑缺血4 w后,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皮质区具有更多的Brdu阳性细胞(P0.01),同样TRPC1沉默组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假手术组,但明显低于脑缺血组(P0.0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发现,脑缺血各组Brdu/GFAP、Brdu/Neun双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比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但TRPC沉默组双阳性细胞显著少于脑缺血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TRPC1沉默显著影响脑缺血大鼠SVZ区NSC的增殖、向脑缺血区迁移及向成熟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人胚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人胚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效果及其在缺血大鼠脑内的状况。方法 从自然流产的孕10~13周的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1d后经尾静脉移植未分化的hNSCs入脑缺血大鼠体内,对移植后大鼠进行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hNSCs的存活、迁徙、分化状况。结果 从人胎脑中成功培养出hNSCs,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神经巢蛋白(nestin)。hNSCs移植组大鼠自移植后3周末起其N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移植后2、3、4、5周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5 溴脱氧嘧啶尿苷(Brdu)染色阳性细胞,缺血侧明显多于对侧(P<0 .05),移植后3、4、5周末明显多于移植后2周(均P<0 .05);移植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nestin染色阳性细胞;在Brdu阳性细胞群中, 73 8%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 16 7%为2, 3 环核苷酸磷酸二脂酶(CNPase)染色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 9 5%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阳性的神经元。结论 经静脉移植hNSCs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动物的神经功能,hNSCs体内体外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受缺血部位微环境信号的影响分化成3种主要类型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