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3例转手术治疗外,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良好,平均住院为10.6天。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效果较好,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缝合修补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组采用单纯缝合修补术,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手术相关指标,并随访六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治疗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肠蠕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96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8例.A组患者采用单纯穿孔修复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B组理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单纯穿孔修复术的方法对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开腹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手术,观察组施以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面小、并发症少、易恢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干预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手术腹腔镜探查、修补、清洗、引流。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芒硝敷脐、针刺等,观察胃肠道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每日引流量和胃肠减压解除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肠麻痹,可明显促进术后恢复,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杨芮  沈玉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162-16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修补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到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开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两组手术患者都治疗成功,治疗组无中转开腹。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修补术者也是安全、可行的,但是要加强术前准备与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入我院普外科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00例,随机抽取50例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腹腔镜组)与50例行开腹修补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蠕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修补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常规接受中西医结合预防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发生肠麻痹则加用中医疗法。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肠麻痹发生率情况及对照组接受中医治疗前后肠麻痹疗效情况。结果:肠麻痹发生率治疗组为6.1%,对照组为37.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肠麻痹患者经过3d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9%;治疗组呕吐、呃逆消失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排便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和十二指肠溃疡9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研究组45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疗效较好,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但具体术式的选择要因病而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32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对比研究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两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恢复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开腹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剂使用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理想,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创伤小、见效快、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愈疡散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并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单纯的西医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干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能够标本兼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愈疡散对治疗胃溃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13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复发性13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左旋咪唑45mg/次·d-1,服2d停5 d;维生素C100mg/d.治疗组除采用上述治疗外口服黄连解毒汤并局部外用双黄散.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良效.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而对照组仅为82.2%,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HP转阴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1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65%和96.72%,而对照组分别为24.59%和81.96%,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雷尼替丁治疗,主要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而对照组仅为82.35%,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确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对照组168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AsAb、AEmAb、AOVAb、AhCGAb的转阴率为95.2%,而对照组为69.6%。妊娠率2组分别为78.1%和23.9%。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免疫性不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胃敛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确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消炎颗粒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质量、幽门螺杆菌(Hp)根除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O%,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及溃疡愈合质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6个月、9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消化性溃疡,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许文忠  梅建强 《河北中医》2011,33(4):549-55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