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最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先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再经导管直接溶栓,对其进行术前护理、术中各种指证的监测和观察以及术后溶栓的观察和护理,并加强健康宣教。结果:17例患者手术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无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且无一例复发。结论:精心和合理的护理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手术的成功、预防并发症发生以及患者早日康复和预防复发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及时诊断和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骨科术后卧床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均治愈无出血及肺栓塞形成。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抗凝溶栓治疗疗效好,良好的护理观察和措施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与预防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因剖官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对2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形成患者给予心理疏导,采取头低足高位,抗凝溶栓时,合理安排饮食,加强康复训练,2例均临床治愈,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预防,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颖 《首都医药》2014,(2):49-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3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8例和实验组1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10天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天内,实验组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实验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接受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痊愈,显效6例,有效率100%。50例均无肺栓塞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牙龈出血,1例出现小便带血。结论介入溶栓术是治疗DVT较理想的方法,术前术后加强基础护理,认真做好溶栓导管的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发生,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剖官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鼓励早期活动,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11例患者,9例临床治愈,2例转院失访,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1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常规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术后体位和下肢活动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0 d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产妇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25、5.40,均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2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产妇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采用术后体位和下肢活动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共16例。总结分析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 1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痊愈出院,没有并发肺栓塞,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了解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于高危手术患者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则做好溶栓等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药物溶栓术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76例有肺栓塞倾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加置管药物溶栓术,同时加强患者的术前宣教,术前准备及术后病情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76例患者均溶栓成功,未发生肺栓塞、滤器移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置管药物溶栓术可加快溶栓效果,并且术式简单、安全、有效,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其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0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402例患者例中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75%。经专科护理,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剖宫产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5%~7%。。中牟县人民医院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通过对306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删措施,并对8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惠萍  宋兵高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62-3763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均治愈,无出血及肺栓塞形成.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抗凝溶栓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急性肺栓塞(APE)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APE合并下肢DVT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抗凝治疗、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结果 3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肺动脉血栓部分溶解2例,完全溶解32例;下肢DVT部分溶解6例,完全溶解28例。经溶栓治疗后,下腔静脉滤器永久性留置6例,取出28例。4例患者出现血尿,未见合并其他不适反应及合并症。出院后对入选患者进行持续电话随访2~18个月,在此期间未见有再次出现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现象。结论在急性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2-213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79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治疗79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系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79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79例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系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患者124例。常规护理62例作为对照组,综合护理6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率、术后1周凝血功能指标数据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质和D-二聚体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下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介入治疗护理体会,降低其手术治疗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先于下腔静脉肾静脉开口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而后引入Cordis8F的Guiding导管到患肢静脉取栓,并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制定个性化科学综合护理方案,进行精心术前准备,手术前、后护理。结果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疾病确诊后,应及早行抗凝溶栓治疗。溶栓前安置股静脉滤网可防止血栓再次脱落后造成肺栓塞。护理人员要有强烈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19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19例患者经及早发现、及时诊治、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通过完整的对术后患者的评估,针对性地进行下肢静脉血栓观察,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其中30例采用抗凝、溶栓等药物+气压梯度治疗,另36例实施手术治疗,并同时采取抗凝、溶栓及气压梯度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有无出现肺栓塞的症状及体症,定期透视滤器的形态与位置。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消失,无肺栓塞发生。随访2—24个月,滤器无移位,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可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代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286-287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形成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6例行PICC置管发生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并发导管阻塞的5例患者及时给予导管内溶栓治疗,4例再通,效果较好。2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及时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及护理,1例早期再通,2例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其发生导管堵塞和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自身原因及护理有关。通过对管道堵塞患者的溶栓通管护理及血栓患者的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护理,保证了管道和血管的再通,使患者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