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监测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是麻醉医师参与局麻患者的监测和(或)对接受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在生命体征监测下使用镇静、镇痛的药物,以提供一个安静、无痛的手术环境[1]。眼科多数在局部麻醉和患者完全清醒状态进行手术,由于手术在患者眼部对精神刺激较大,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等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并发感染的危险增加,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本组拟采用MAC与常规局部麻醉对眼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研究,以评价该技术在眼科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监测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是麻醉医师参与局麻患者的监测和(或)对接受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在生命体征监测下使用镇静、镇痛的药物,以提供一个安静、无痛的手术环境[1]。颜面外科多数在局部麻醉和患者完全清醒状态进行手术,由于手术在患者颜面部对精神刺激较大,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等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并  相似文献   

3.
<正>局部麻醉复合监护麻醉(MAC)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手术中,尤其是在眼耳鼻喉科手术中,但局部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要求镇静、镇痛,还能降低血压,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右旋美托咪啶(DEX)作为新型α2受体激动剂(α2-ARA),具有清醒镇静、镇痛、降压的作用[1],用于神经外科和眼科手  相似文献   

4.
<正>局麻复合监护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手术中,尤其是在眼耳鼻喉科手术中,但局部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要求镇静、镇痛,还能降低血压,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监护性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是指将静脉镇静、镇痛与区域麻醉相结合的一种麻醉方法[1],该麻醉技术一般由麻醉医生和术者共同完成.我科将MAC技术用于117例老年患者多颗残余病牙一次性拔除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由麻醉医师参与监测管理的局麻辅助静脉镇静药称为监护下的麻醉管理 (m onitored anesthesia,MAC)〔1〕,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方法。MAC可避免麻醉常见不良反应 ,减少术后护理 ,还有利于术后早期镇痛。〔2〕近两年来我科应用 MAC技术用于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及诊断性操作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应用 MAC技术对 15例患者实施电视胃、肠镜下取异物及诊断性操作 ,其中小儿患者 9例 ,成人患者 6例 ,年龄 2~ 5 5岁 ,ASA均为 ~ 级。1.2 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 :苯巴比妥钠 5 m g/ kg、阿托品 0 .0 1~ 0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麻醉监测管理技术(MAC)加局部浸润麻醉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的应用,探讨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行MPCNL手术34例,由患者自行选择麻醉方式,分为TIVA组、CSEA组和MAC组,监测患者的HR、MAP、SpO2,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和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均镇痛满意,手术时间及住院日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和MAC组的住院费用均少于TIVA组(P<0.01);CSEA组有2例患者术中出现躁动。CSEA组和MAC组患者术中呼吸平稳,SpO2均能保持在96%以上。俯卧位后2~5min,CSEA组患者的MAP有明显下降,与麻醉前相比P<0.01,其中有6例(75%)患者需要使用缩血管药物;而TIVA组、MAC组患者的HR、MAP与俯卧位前无明显变化。MAC组患者的丙泊酚平均输注速率为(2.05±0.72)mg/(kg?h),术中OAA/S评分全部为3~4分,镇静、镇痛满意。结论 MAC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MPCNL创伤小、效果切实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脏、呼吸和脑血管疾病,导致围术期麻醉风险大大增加[1],尤其是老年患者接受胸科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麻醉术后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安全,处理在此阶段内出现的并发症.笔者对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辅助局部麻醉(局麻)下眼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E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情况及各项指标。结果 D组手术时间、芬太尼用量、T4时手术野评分(SSFQ)及改良警觉镇静评分(ODD/S)均明显低于E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96%明显高于E组76%(P<0.05),而两组各时间点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眼科局部麻醉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术野良好,患者满意度高,且无呼吸抑制,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监护性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是指将静脉镇静、镇痛与区域麻醉相结合的一种麻醉方法,该麻醉技术一般由麻醉医生和术共同完成.我科将MAC技术用于117例老年患多颗残余病牙一次性拔除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需要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脊椎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为6,占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为15,占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比较上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采用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对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均十分显著,患者满意度提高,其中局部麻醉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用于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有监测的麻醉看护应用于高龄患者眼科手术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春林 《淮海医药》2002,20(5):393-393
我院自 1999年 10月至今已对 30 0多例高龄患者眼科手术应用有监测的麻醉看护 (MAC)。其中 5 0例患者给予镇静、镇痛药 ,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 5 0例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6 7~ 89岁。ASA ~ 级 ,术前检查 ECG异常者 45例 (占 90 %) ,大多数为 ST- T段改变 ,2例偶发室早。低、中度混合性肺功能障碍 8例 (占 16 %) ,其中白内障晶体置换术 2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8例、倒睫手术 8例、其他 12例。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 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 0 .1g,入室后常规连续监测 ECG、…  相似文献   

13.
眼科手术和其他外科手术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大部分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的,而且面临的患者年龄偏高、手术器械精密、手术时间短,基本都是采取表麻加局部浸润麻醉来完成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拟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3055岁,体质量4855岁,体质量487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局麻组和硬外组。局麻组患者直接俯卧或侧卧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消毒铺巾定位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200 mg作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组根据手术部位选T97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局麻组和硬外组。局麻组患者直接俯卧或侧卧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消毒铺巾定位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200 mg作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组根据手术部位选T9L1行硬膜外穿刺向下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平卧后通过硬膜外导管分两次注入舒芬太尼5μg+0.2%罗哌卡因20 mg。观察记录手术开始切皮,分离肌肉韧带组织,术中刺激神经根,摘除髓核,缝合皮肤各时段的生命体征和痛觉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局麻组相比,硬外组术中生命体征相对较平稳,在刺激神经根时患者的痛觉反应较好(P<0.05),需静脉辅助舒芬太尼用量较少(P<0.05),其余时段的生命体征痛觉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麻。  相似文献   

15.
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雅琪  董银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88-2789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随机选择100例手术病人,年龄2~74岁,其中妇科30例,普外科40例,骨科23例,眼科7例;行全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30例,脊髓麻醉61例,局部浸润麻醉9例。1.2方法:(1)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区查阅病历、收集资料、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对所患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理解程  相似文献   

16.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葛寒冬  童丽娟  罗云 《安徽医药》2005,9(5):372-372
急诊剖宫产手术通常时间紧迫,麻醉方法要求效果确切、起效快,同时又可满足术后镇痛.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作为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pinal anesthesia, SA)和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 EA)的双重优点,起效快、用药量少、阻滞完善,对循环干扰相对较小[1],术后还可硬膜外镇痛.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4年6月380例应用CSEA技术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乳腺区段手术数量有整体上升的趋势。我们观察并比较了该类型手术中三种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2011年间在我院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患者90例,均为女性,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I~Ⅱ级,术前无其他器质性疾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静脉麻醉组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术时根据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将患者安置合适的手术体位,充分显露手术野,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但是,为了方便麻醉医师的管理与观察,仰卧位和截石位的手术患者大多数需要在上肢输液,并且需要将输液的上肢外展于躯体一侧,一直保持这种姿势直到手术结束。因此患者同一肢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种姿势是很痛苦的。四肢由于受压或者过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和γ-羟基丁酸钠用于儿科手术麻醉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丙泊酚 (异丙酚 )用于儿科手术麻醉的诱导特性、诱导维持期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速度和干呕、呕吐发生率 ,并与γ 羟基丁酸钠的作用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拟行儿科手术的住院患者 6 0例 ,年龄 3~12岁 ,心脏功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麻醉在痔手术中的应用,并与骶管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48例拟行痔手术的患者。男32例、女16例,随机分为静脉全麻组(n=24)和骶麻组(n=24)。静脉麻组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芬太尼1μg/kg,随后静脉持续注射丙泊酚3~4mg/(kg·h),按需要追加芬太尼0.5μg/kg。患者入睡后在肛周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10~15mL。骶麻组的患者首先在骶管注入1%利多卡因18~20mL。手术采用痔的外切内扎术。记录手术中的VAS疼痛评分、有无舌后坠、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患者离院时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全麻组手术中VAS镇痛评分比骶麻组低,全麻组的镇痛效果较好。离院时间全麻组较长。患者对全麻组的满意度高于骶麻组。结论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结合局部麻醉在痔的外切内扎术中应用能够完全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