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LRN)的手术操作技巧. 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5例肾肿瘤患者采用经腹腔入路行LRN.肿瘤位于左肾51例,右肾54例,直径(5.8 ±2.4)cm.术前肿瘤分期为T1N0M048例,T2N0M0 51例,T3aN0M06例.术中均以生殖静脉为标志寻找肾动、静脉并依次结扎,完整切除标本后经耻骨上Pfannensteil切口取出. 结果 105例均成功施行经腹腔“生殖静脉标志法”LRN,28例肾上极肿瘤切除同侧肾上腺,16例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无肝、脾、肠管等重要脏器损伤.手术时间44~78 min,平均(55±11)min.术中出血量35~600 ml,平均(85±26)ml.术后住院时间4~11 d,平均(6±2)d.主要并发症有血管损伤3例,膈肌损伤1例,淋巴漏2例.术后临床病理分期为T1N0M044例,T1N1M01例,T2 N0 M0 47例,T2N1M0 1例,T3aN0M0 7例,T3aN1M0 1例,T4N0M0 2例,良性病变2例.术后随访9~33个月,平均18个月,出现切口疝1例,局部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1例. 结论 经腹途径“生殖静脉标志法”LRN可准确定位、迅速结扎肾蒂大血管,术中无严重副损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Pfannensteil切口创伤小,符合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取栓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取栓术的可行性. 方法 右肾占位病变患者2例.增强CT显示1例肿物部分延伸至肾静脉及腔静脉内,1例右肾静脉内可见充盈缺损并突入腔静脉内.均在全麻下行经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右肾切除及肾静脉、腔静脉取栓术.术中放置4个穿刺套管针,切断肾动脉后游离腔静脉及肾静脉,腔镜血管阻断钳部分阻断腔静脉,切开腔静脉取出瘤栓,缝合腔静脉,完整切除肾脏及瘤栓. 结果 2例患者的腔静脉瘤栓长度分别为0.3和1.0 cm,均安全取出,术后恢复良好,5 d出院.病理诊断分别为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透明细胞癌1~2级.术后随访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对选择性肾肿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瘤栓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取栓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中应用两体一面解剖技术定位肾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实施经腹腔入路LRN并应用两体一面解剖技术定位肾动脉的206例肾肿瘤患者资料,其中71例来自开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135例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男性126例,女性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生殖静脉导引的膜解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5例肾癌患者,年龄43~81岁,平均(57.9±9.6)岁;肿瘤直径3.6~10.6 cm,平均(6.5±1.8)cm;左肾肿瘤19例,右肾肿瘤16例;术前临床分期c T1aN0M0 1例,c T1bN0M0 13例,c T2aN0M0 10例,c T2b N0M0 9例,c T3aN0M0 1例,c T3aN0M1 1例。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按照生殖静脉导引肾静脉的技术路线,运用膜解剖技术分离肾脏周围无血管平面,实施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除1例转移性肾癌行减瘤性根治性肾切除外,其余34例均保留同侧肾上腺。手术时间120~200 min,平均(150.5±20.3)min;术中出血量30~300 ml,平均(45.5±9.2)ml,无术中、术后输血病例;术后病理类型:肾透明细胞癌2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嫌色性肾细胞癌4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2例,未分类的肾细胞癌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肾蒂血管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36例。肿瘤位于左肾15例,右肾21例;肿瘤直径3.1~8.8cm,平均(5.8±3.2)cm;其中TlN0M020例,TlN0M016例。术中仔细辨认重要的解剖结构、腹膜返折、侧锥筋膜、腰大肌及重要血管。以膈肌脚和弓状韧带为标志找到肾蒂血管,以Hem-o-lok或endo-cut离断肾蒂血管。结果 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90~210分钟,中位数118分钟。估计失血量50~650m1,中位数95 ml。术中腹膜破裂8例,肾静脉损伤出血1例,无重要脏器损伤,无中转手术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8(2~48)个月,无局部复发或发生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结论应用后腹壁的肌肉和韧带在后腹腔镜下的形态特点及其与肾脏的毗邻关系来定位肾脏、解剖分离肾门和分离肾血管更安全、更便捷,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局限性肾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经验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步替代开放手术成为新的标准术式.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手术路径主要包括经腹和腹膜后两种,后腹腔镜入路不干扰腹腔,可避免脏器粘连和肿瘤在腹腔内种植,并且相对容易控制肾蒂血管.但后腹腔空间狭小,缺乏解剖标志,手术经验不足或可引起严重的手术并发症[1],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能够弥补腹膜后路径的不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前入路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的最初经验,并分享首例手术经验。方法:对1例成年男性NCS患者采用后腹腔镜前入路左肾静脉人工血管外支架置入固定术治疗,记录其手术过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无重要脏器和大血管损伤。手术时间80min,术中出血量50ml。术后肉眼血尿消失,无淋巴瘘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腹腔前入路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NCS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迅速抵达肾蒂大血管并容易暴露肾静脉,使支架置入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后腹腔镜肾切除中肾门部操作技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门部操作的要点和方法。方法对78例后腹腔镜肾切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肾癌(T1N0M0)61例,良性病变致肾功能丧失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3例,肾结核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对术中解剖和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成功完成后腹腔镜肾切除,1例肾肿瘤和1例结石患者因出血和肾门部广泛粘连中途改为开放手术。术中5例左肾有2个动脉,其中3例一次性阻断两个动脉,1例阻断静脉后渗血再次阻断另一动脉,1例阻断静脉后明显出血改为开放手术;右肾静脉入腔静脉处撕裂1例,缝合处理;右肾静脉两个者3例,均在入腔静脉处融合,分别处理。1例出现术后淋巴漏。76例成功完成后腹腔镜肾切除者随访1-6个月,平均4个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肾门游离和肾蒂处理是后腹腔镜肾切除成功的关键步骤。左肾动脉及右肾静脉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难点。术前认真阅读影像学资料,术中仔细操作、掌握要点和方法以及正确处理肾蒂血管是腹腔镜肾切除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经Treitz韧带入路处理肾蒂的左肾癌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介绍了经Treitz韧带入路处理肾蒂的左肾癌根治术的优点,适应证以及具体方法。通过作的经验,总结出以下结论:经Treitz韧带入路是到达左肾蒂最捷径的入路,具有根治性肾肿瘤切除率高以及便于静脉内癌栓取出等优点,同时指出该手术对术解剖知识要求严格,特别是 对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包括双下腔静脉管异常血管走行应予以特别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良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很少呈现侵犯肾静脉,下腔静脉和心房。报道2例良性肾脏AML并下腔静脉瘤栓,探讨AML的恶性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两侧患者均行介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右肾根治性切除和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术后无不适症状,术后复诊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良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侵犯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呈现恶性肿瘤特征。鉴于肿瘤栓子进入心脏和肺的风险,应及时手术处理肾AML及下腔静脉栓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肾蒂血管的处理技巧。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由同一术者为329例患者行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切除术,根据肾蒂血管处理方式分为非同步组(n=175)与同步组(n=154),均采用3孔法施术,经腹膜后入路,显露肾蒂,非同步组采用先处理肾动脉的方法,游离肾脏,最后结扎肾静脉。同步组先游离出肾动脉及肾静脉并结扎,最后游离肾脏。巨大肾积水者,先吸出部分积液,以利显露肾蒂。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非同步组与同步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1.7±36.9)min与(121.9±39.1)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83.3±63.9)mL与(115.3±43.2)mL,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关键是肾蒂血管的处理,术中灵活选择手术步骤、非同步处理肾脏动静脉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T-LRN)中左肾静脉复合体的解剖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 对有手术指征的左肾肿瘤患者实施T-LRN并全程录像。观察左肾动脉定位过程, 记录左肾静脉的位置、数目及其属支结构, 包括左生殖静脉、肾上腺中央静脉和腰静脉的呈现、走行及终止点, 目测血管径宽, 记录相关的手术并发症。结果男114例、女72例入组, 186例T-LRN手术均顺利。左肾动脉的定位过程中, 检出左肾静脉189支(183例1支, 3例2支), 径宽中位数12.1(7.8~16.3) mm, 位于肾动脉主干前方;左生殖静脉192支(180例1支, 6例2支), 血管径宽2.6(1.3~4.9) mm, 直行汇入左肾静脉;左肾上腺中央静脉189支(183例1支, 3例2支), 径宽2.5(1.6~3.1) mm, 直行汇入左肾静脉;检出179支(58例0支, 128例为1~4支)腰静脉, 径宽2.8(0.8~6.2) mm, 多止点斜行汇入左肾静脉。静脉复合体血管损伤10例, 含7例腰静脉出血, 予以夹闭或缝扎。结论左肾静脉复合体是左侧T-LRN术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复杂左肾病变肾切除术中经肠系膜根部法早期处理左肾肾蒂血管的技巧. 方法 对51例巨大肾癌(伴或不伴肾静脉癌栓)、肾盂移行细胞癌及脓肾等复杂左肾病变,采用经腹肠系膜根部法早期处理肾蒂,行肾痛、肾盂癌根治术或其他肾切除术.对肠系膜根部、腹主动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的解剖关系及手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结果 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从入腹腔到显露肾静脉的时间为3~5 min,处理肾蒂血管的时间为10~20 min.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病例死亡. 结论 经肠系膜根部法处理肾蒂血管技术是可行的,并具有以下优点:利用肾蒂血管的解剖特点,分离显露肾蒂血管方便、快捷、出血少;不必过多游离、挤压病肾,防止肿瘤或炎症扩散,符合肿瘤根治早期结扎肾蒂血管的原则.本法适合于处理复杂左肾病变,尤其是伴有肾静脉癌栓或脓肾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肾肿瘤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报告应用下腔静脉整段切除术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4例右肾肿瘤并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性梗阻病人。4例下腔静脉癌栓均位于肝静脉平面以下。结果所有病人术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上升。1例因肿瘤肺转移于术后1年零3个月死亡,1例随访3年后失访,2例健在(分别为术后1年及10个月)。结论无远处重要器官转移的伴有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梗阻的肾肿瘤病人仍是积极手术治疗的指征。整段切除癌栓完全梗阻的下腔静脉,因包括左肾在内的血液回流已建立了良好的侧支循环,因而无需再行血管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共收治25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其中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15例(经腹腔组),行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37例(经脂肪囊内组)。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方法:手术常规建立腹膜后空间,打开肾筋膜后直接经肾脏中上极与肾周脂肪囊之间的无血管层面分离、解剖肾上腺,行肾上腺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 结果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15例及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37例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2.7±19.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3.1±23.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5±0.9)d。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4.4±2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1.8±21.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8±0.4)d。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解剖肾上腺操作简便,患者术后康复较快,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接受腹膜后入路LR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既往腹部手术史、肿瘤大小、T分期、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评价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术后住院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为分界点,术后住院时间>10 d定义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3例肾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2级16例(15.5%);住院时间延长(>10 d)17例(1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40 min (OR: 5.17, P=0.024)和术中出血量>300 ml(OR: 22.89, P=0.001)与术后并发症独立相关;术中输血(OR: 9.94, P=0.023)是术后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腹膜后入路LRN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延长与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中是否输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蒂解剖定位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患者278例的影像学和手术视频资料。男148例,女130例。年龄(54.7±16.5)岁。其中,T1 N0 M0期肾癌117例,T2N0M0期肾癌59例,上尿路上皮癌36例,无功能肾66例。病变位于左肾132例,右肾146例。术中在腰肌前间隙内以腰大肌和膈肌内侧弓状韧带为解剖标志寻找肾蒂。记录寻找肾蒂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恢复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278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寻找肾蒂时间(3.5±1.3) min、手术时间(95.6 ±23.8) min,术中估计失血量(72.4±27.5) ml,恢复饮食时间(2.1±0.7)d,下床活动时间(1.8±0.9)d,术后住院日(8.5±2.7)d。 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寻找肾蒂的最佳解剖层面是腰肌前间隙;肾蒂的确切位置为腰大肌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间隙内,膈肌内侧弓状韧带下方约2 ~4 cm处。熟悉后腹腔镜下肾蒂的解剖定位特征可以缩短寻找肾蒂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用腔内直线切割器(Endo-cut)和威克外科结扎锁(Hem-o-lok)处理肾蒂血管的安全有效性、经济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39例,包括单纯性肾切除23例,根治性肾切除11例,肾输尿管全切除5例;其中用Endo-cut同时处理肾动、静脉18例,用Hem-o-lok分别处理肾动、静脉21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均未中转开放手术。1例Endo-cut离断肾动、静脉后残端严重渗血,近心端加用2个钛夹夹闭后未再渗血,其他处理肾蒂血管均顺利,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并发症。手术时间136~220min,平均160min;术中估计出血量60~320ml,平均125ml;腹膜后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术后住院时间5~9天。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用Endo-cut和Hem-o-lok处理肾蒂血管均安全有效,但Hem-o-lok更经济、便捷;对于肾蒂粘连严重,肾动、静脉无法游离者,用Endo-cut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肾动脉低温灌注联合腹腔肾部分切除术处理复杂肾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13年3月起,共收治复杂肾肿瘤患者14例,在肾动脉低温灌注下,7例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行肾部分切术,7例采用da Vinci Si机器人经腹腔入路实施手术。所有术后均由同一术者完成。结果:14例患者中12例成功实施了肾动脉低温灌下的肾部分切除术,术中4例出现了动脉阻断不全,2例术中改为肾根治性切除术,无一例改为开放手术。12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肾功能下降。结论:对于复杂肾脏肿瘤,肾动脉低温灌注联合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可有效减少根治性肾切除的发生和热缺血对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入路行肾上腺手术的方法。方法本组42例,左侧23例,右侧19例。患者全侧卧位,经腹腔入路,采用3~4个套管针,剪开侧腹膜显露肾上极内侧,将脾脏或肝脏游离后推开,切开肾上腺表面的肾周筋膜,游离肾上腺或腺瘤,用钛夹钳夹肾上腺中央静脉或肾上腺组织后,切除肾上腺或腺瘤。结果41例于腹腔镜下顺利切除肾上腺或肿瘤。1例嗜铬细胞瘤病例因肿瘤粘连紧密,改为开放手术。切出的瘤体直径8~62mm。手术时间平均82min。出血量平均65ml。术后5~7d出院。结论采用全侧卧位,经腹腔入路手术解剖标记清楚有助于肾上腺及腺瘤的定位,避免损伤周围脏器及大血管,手术安全性高,适用于较大的腺瘤、嗜铬细胞瘤及肾蒂前方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