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将5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SAS和SDS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12—2016-02间收治的76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骨科手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分为2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予以评定。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促进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术后实施放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SAS评分)及抑郁状态(SDS评分)进行观察。并用生活质量评定表对干预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实施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或缓解术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面部外伤整形美容患儿依从性、满意度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面部外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55例)给予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个月后检测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为90.91%、护理满意度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91%、7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心理评分、生理评分、环境评分、社交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SAS、SDS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小儿面部外伤整形美容手术患儿的依从性、满意度及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接受甲状腺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与抑郁量表(SDS)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进行评定比较。出院时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反馈表,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干预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SAS、SDS评分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对颌面部外伤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美容效果满意度、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度、口腔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50%、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在颌面部外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恢复其口腔功能,提高患者美容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行为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2组SDS、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环境、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急诊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8例急诊危重患者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及出院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干预前,2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发放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心理社会支持模式护理干预对玫瑰痤疮患者QLO-C30评分及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笔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20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心理社会支持模式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其生存质量、抑郁程度(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及皮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DS评分、SPB评分均降低、SSR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SDS评分、SPB评分低于对照组,SS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损积分降低,且观察组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及耐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社会支持模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玫瑰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程度,降低症状积分及SPB评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重度痤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生,选取52例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异维A酸软胶囊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的评分结果。结果: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生痤疮患病率为35.88%,男生患病率(42.96%)显著高于女生(3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痤疮患者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DLQI、SAS、SDS及MCMQ屈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重度痤疮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体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患共同决策模式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30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常规痤疮医疗护理沟通,观察组在常规医疗护理沟通的基础上实施医患共同决策模式,在治疗护理各环节使患者及家属参与决策。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消退率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得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SAS得分(36.55±6.51)分低于对照组(45.83±4.62)分,观察组干预后SDS得分(33.67±4.15)分低于对照组(44.04±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知识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患共同决策模式能够改善痤疮患者的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负面情绪及预后的效果。方法将60例ICU行机械通气且神志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S评分)、抑郁评分(SDS评分)。统计2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在规范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观察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前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术后住院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分值及SDS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分值和SDS分值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存在术前虑抑郁;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也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及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后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全程心理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5—2020-05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骨一科行手术治疗的7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护理干预方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全程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全程心理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减少不良事件风险,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的改善效果。出院时评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在做好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外科手术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SDS)、抑郁(SAS)评分及术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后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7.82±4.22)分和(44.73±4.54)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外科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心理和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依据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法将76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和疼痛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改善情况。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镇痛措施应用率。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的VAS评分及镇痛措施应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心理、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绪和缓解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美容护理干预对皮肤寻常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8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容护理干预。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耐受率高于对照组,第1次换药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容护理干预对治疗皮肤寻常痤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针对性美容护理对痤疮患者情绪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DLQI)评分的影响。方法:将笔者医院皮肤科9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美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及痤疮消退时间。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DLQ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痤疮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痤疮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美容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加快痤疮消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