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混合换药对难治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肉芽组织中TGF-β_1及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混合换药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治疗1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美学满意度;PRP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比较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_1)及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为73.5%(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5.6±4.6)d短于对照组的(32.7±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美容满意度为91.2%(31/34)高于对照组的67.6%(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治疗前两组肉芽组织中TGF-β1及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_1及EGF表达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混合换药能够提高难治性皮肤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美学外观,其可能同上调肉芽组织中TGF-β_1及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拟通过检测分析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M-CSF)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以及CD3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局部联合应用rh GM-CSF和胰岛素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胰岛素用药组、rhGM-CSF用药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1、15、21d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情况,并检测创面中TGF-β_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7、11、15、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TGF-β_1、FGF-2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34表达均高于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糖尿病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rh GM-CSF和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纤维化和上皮化,明显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上调创面中TGF-β_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大鼠创面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造成创面。以0.3 ml PBS干预的正常大鼠对照组和高血糖大鼠糖尿病组;分别以1×10~6/ml ADSCs、0.3 ml PRP和1×10~6/ml ADSCs+0.3 ml PRP干预的高血糖大鼠,并分为ADSCs组、PRP组和ADSCs-PRP组(n=6)。术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组织学检查胶原生成情况,PCR检测第7天创面Col la1、波形蛋白(vimentin, Vim)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胶原最少愈合最慢,ADSCs-PRP组优于ADSCs及PRP组。Realtime PCR显示糖尿病组Col 1a1、Vim相对表达量最低,ADSCs-PRP组改善最大。结论 ADSCs-PRP可有效提高糖尿病伤口胶原蛋白的合成,优于单独干预,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上调Col 1a1、Vim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PRP注射组(A组,创面及创周局部注射PRP+水凝胶敷料覆盖创面)、PRP覆盖组(B组,PRP凝胶+水凝胶敷料覆盖创面)和对照组(C组,单纯水凝胶敷料覆盖创面),每组3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程及术前糖化血红蛋白、创面面积、Wagner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3组患者治疗次数、住院时间及A、B组PRP使用总量。治疗期间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首次清创术后3个月测算创面愈合率。结果 A、B、C组治疗次数分别为(10.2±0.8)、(11.4±0.6)、(12.5±0.5)次,A、B组PRP使用总量分别为(306±24)、(342±18)m 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0.5±1.8)、(62.1±2.3)、(88.6±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3组创面坏死渗出均逐渐减少,创面面积逐渐缩小;A组均明显优于B、C组,B组优于C组。首次清创术后3个月,A、B、C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3.2%±0.8%、52.1%±1.1%、21.3%±1.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而且PRP局部注射疗效优于PRP凝胶覆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后大鼠光老化皮肤Ⅰ、Ⅲ型胶原蛋白,转化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量,观察PRP对大鼠光老化皮肤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大鼠背部皮肤建立皮肤光老化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A-PRP注射组注射激活的PRP(A-PRP);N-PRP注射组注射未激活的PRP(N-PRP);生理盐水注射组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仅照射建模;正常大鼠组仅剃除毛发。干预4周后,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大鼠皮肤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Western bolt法对大鼠皮肤TGF-β、MMP-1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Ⅰ型胶原表达:A-PRP注射组较N-PRP注射组、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胶原表达:A-PRP注射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P0.05),与N-PRP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表达:A-PRP注射组显著高于N-PRP注射组、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P0.05);MMP-1表达:A-PRP注射组显著低于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P0.05),与N-PRP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PRP可以提高光老化大鼠皮肤Ⅰ、Ⅲ型胶原蛋白和TGF-β表达,降低MMP-1表达,其中A-PRP对Ⅰ型胶原和TGF-β表达的促进作用优于N-PR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蝎肽凝胶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清创术后的溃疡创面对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慢性难愈性溃疡创面60例,序贯随机分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plateletrich plasma gel,PRP组)和蝎肽凝胶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scorpion peptide gel,SP组),两组病人清创处理后,采用多层次深浅注射和表面均匀涂抹PRP凝胶,随后PRP组用无菌敷料包扎,SP组用已涂抹蝎肽凝胶的无菌敷料包扎,隔日更换各组无菌敷料,每7天换PRP凝胶,3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病人创口细菌培养转阴率、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创口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3天后,SP组病人细菌培养转阴率(84.6%)显著高于PRP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较本组前一个时间点显著减轻,治疗后第3天时SP组病人疼痛程度也明显较PRP组病人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治疗后1周、2周、3周时病人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6±13.7)%、(68.4±13.1)%和(85.7±12.1)%,PRP组分别为(45.7±12.8)%、(60.3±11.6)%和(78.8±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组病人完全愈合时间为(28.3±7.4)天,PRP组(33.7±6.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愈合VAA评分随时间延长而评分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联合PRP能增加创面血运,加速愈合,适合于溃疡创面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L-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糖尿病精氨酸干预组(C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D组).糖尿病模型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然后喂养8周后给予深Ⅱ度烫伤,于伤后0、1、3、7、14、21 d时相点对创面愈合面积、组织形态学改变、创面组织糖含量、羟脯氨酸(OHP)含量及局部组织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应用精氨酸后,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创面局部炎症反应出现较早,坏死组织脱落及上皮匍行提前,OHP含量、组织释放TGF-β1能力均增加,创面愈合明显加快(P﹤0.05~0.01). 结论 L-精氨酸可通过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及增加TGF-β1的合成和释放,促进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烧伤创面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初步探究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其中12只用于制作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另外18只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创面涂抹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隔日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涂抹后,凡士林纱布覆盖。分别于治疗后第3、7、14天创面拍照观察创面愈合情况,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1、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206阳性细胞数目,q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及抗炎因子IL-10、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均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治疗后第3、7、14天实验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7、14天实验组炎症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7、14天iNOS阳性细胞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206阳性细胞实验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中药对糖尿病大鼠愈创模型创面TGF—β1、TGF-β3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分另1造成正常创面模型和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生肌化瘀方组、化瘀方组和糖尿病创面生理盐水组。分另4于不同干预时段(3d、7d、11d)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行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GF—β1、TGF-β3水平变化。结果:生肌化瘀方及化瘀方组各时段(3d、7d、11d)TGF—β1及TGF-β3水平均高于糖尿病创面生理盐水组(P〈0.05)。化瘀方TGF-β1均低于生肌化瘀方组(P〈0.05),但TGF—β3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促进创面TGF—β1及TGF-β3分泌,有利于创面愈合,同时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4%硼酸溶液换药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创面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糖尿病小鼠模型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作。在小鼠背部制作3个同等大小的全层皮肤创面后,每日1次分别以生理盐水(A处理法)、4%硼酸溶液(B处理法)和0.5%碘伏+3%过氧化氢溶液(C处理法)对创面换药,记录创面愈合率,创面结痂和感染情况,在伤后3d、7d、14d断颈处死小鼠后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总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B处理法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A、C处理法(均P0.05)。14d时糖尿病组硼酸处理法TGF-β1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硼酸处理组(P0.01)。结论硼酸的弱酸性能刺激创面TGF-β1活化,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瘢痕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血清EPO、TGF-β_1、ICAM-1水平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各指标与创面愈合时间、VSS评分关联性。结果:血清TGF-β_1、EPO高表达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低表达者,创面愈合率高于低表达者;ICAM-1高表达者创面愈合时间长于低表达者,创面愈合率低于低表达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PO、TGF-β_1与创面愈合时间呈负相关,与创面愈合率呈正相关,ICAM-1与创面愈合时间呈正相关,与创面愈合率呈负相关(P0.05)。血清EPO高表达者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低于低表达者,TGF-β_1高表达者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高于低表达者(P0.05);血清EPO与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呈负相关,TGF-β_1与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不同血清ICAM-1水平患者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PO、TGF-β_1、ICAM-1与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显著相关,且血清EPO、TGF-β_1与创面瘢痕形成密切相关,调控三者表达可能为烧伤患者创面高质量愈合提供了一个潜在干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点状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就诊于我院的62例糖尿病足创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治疗方法为PRP联合点状植皮术,术后3 d开始予以生肌象皮膏每日换药。对照组31例治疗方法为点状植皮术,术后3 d开始予以生肌象皮膏每日换药。观察两组患者点状植皮术后3d、7 d时的皮片成活率。随访1个月,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点状植皮术后3 d时两组皮片成活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94.7%(413/436)大于对照组91.1%(347/381)(P0.05),点状植皮术后7 d时两组皮片成活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88.3%(385/436),大于对照组80.6%(307/381)(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中位时间(15.00±0.687)d,对照组为(24.00±2.319)d,(P0.05)。随访1个月,创面愈合率治疗组87.1%,对照组64.5%(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6.8%,对照组93.5%(P0.05)。结论:PRP联合点状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在大鼠跟腱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了解与Ⅰ型胶原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edford递增负荷力竭法建立大鼠跟腱损伤模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PRP组, 各20只。PRP组对跟腱损伤大鼠于跟腱伤口处注入100 μl PRP, 每周一次, 其余组在相同时间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组间Ⅰ型胶原蛋白、TGF-β1、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炎症因子差异相关性。结果模型组TGF-β1相对表达水平(2.76±0.56)显著高于对照组(0.87±0.15)和PRP组(1.25±0.14), PR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15.23±3.16)显著低于对照组(68.47±8.48)和PRP组(31.52±6.34), PRP组显著高于模型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滑动距离、最大拉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R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个体化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创面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患足50只),分为传统组和VSD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清创、游离皮移植术治疗,其中VSD组采用VSD治疗,传统组根据患者创面进行常规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治疗情况,治疗前后血清PCT、血浆FN、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PCT、FN和肉芽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VSD组的创面面积低于传统组(P0.05),创面肉芽组织增长率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14天后,VSD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缺损创面治疗9~28天后均愈合,但VSD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 VSD个体化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能显著的降低血清PCT、升高血浆中FN及肉芽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凝胶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深Ⅱ度烧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深Ⅱ度烧烫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2~57岁,平均42.5岁。烧烫伤面积为(10%~48%)总体表面积,部位均为双上肢和/或双下肢,创面基本对称。伤后至入院时间为30min~8h。清创后行削痂手术,一侧肢体创面覆盖自体PRP凝胶和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组),另一侧肢体创面覆盖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对照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感染情况、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术后7d治疗组细菌检出率为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8±4)d和(22±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4、21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5%±7%和88%±5%,对照组分别为62%±15%和73%±7%,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后皮肤弹性及色泽好,外观较平整,柔软度较好,无明显瘢痕,愈合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自体PRP凝胶与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对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有良好疗效,可以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偎脓长肉法对大鼠皮肤慢性溃疡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共4组,每组6只。正常组无创面,其他3组大鼠采用“激素干预-皮肤缺损-细菌感染”复合因素叠加法制备慢性皮肤溃疡模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换药,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组给予生肌象皮膏外敷,每日换药1次,共14 d。于治疗3、7、14 d,分别取各组大鼠溃疡创面肉芽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TGF-β1、Notch1等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应用偎脓长肉法治疗14 d后创面为(0.012±0.004)cm2,基本愈合,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修复早、中期(3~7 d),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创面组织TGF-β1、VEGF表达水平升高,Notch1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疮面修复晚期(14 d),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偎脓长肉法可能通过调节肉芽组织VEGF、Notch1、TGF-β1的表达,起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疮面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复合小牛脱蛋白松质骨(DPB)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 方法取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PRP+ DPB组,PRP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建立右侧膝关节ACL完全断裂模型,行白体半腱肌重建ACL。于PRP+ DPB组和PRP组骨隧道内分别植入PRP凝胶结合DPB和PRP凝胶,空白对照组骨隧道内单纯植入肌腱。术后6、12、18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免疫组化评价腱骨愈合情况。 结果大体观察术后各个时间点,与其他2组比较,PRP+ DPB组移植肌腱与骨隧道壁纤维组织连接更为致密。HE染色显示PRP+DPB组在各时间点腱骨界面的胶原纤维连接及纤维组织分级结果均优于其他2组。PRP+ DPB组、PRP组及空白对照组标本术后6周时TGF-β1表达量平均分别为119.5±9.3、93.0±7.3、73.3±5.4,12周时平均分别为76.8±5.7、48.0±6.7、26.8±4.7;术后6周时VEGF的表达量平均分别为117.5±8.4、90.5±8.2、69.8±5.8,12周时平均分别为76.6±5.7、48.0±6.7、26.8±4.7,以上指标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DPB组优于其他2组。术后18周时3组标本TGF-β1及VEGF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兔膝关节ACL重建模型中,PRP复合DPB能促进术后的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足踝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58例足踝部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创面均伴有骨、肌腱或内固定术后外露,其中30例采用PRP凝胶辅助治疗,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自体PRP,凝血酶和钙激活制备成凝胶填塞或覆盖创面,每4~5 d更换一次PRP凝胶;其余28例行凡士林及无菌纱布常规换药处理。观察创面生长情况及完全愈合时间;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取创面分泌物培养,观察细菌培养结果。结果:PRP组创面完全愈合平均时间为(39±11)d,快于对照组的(5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治疗2周后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技术制备的PRP浓度高,纯度好,可冻存使用,临床使用便捷;PRP凝胶可使创面肉芽组织活跃生长,可覆盖骨、肌腱、内固定物的外露,能抑制创面细菌生长,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但PRP使用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创面,创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小鼠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及其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机制,以及曲尼司特抑制瘢痕增生的能力是否随给药时间点变化而变化。方法 7~8周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66只,于小鼠背部制备深Ⅱ度烧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8)、早期干预组(n=18)、中期干预组(n=18)和晚期干预组(n=12)。早、中、晚期干预组分别于造模后当天、7 d、14 d开始给予曲尼司特200 mg/(kg·d)灌胃,对照组于造模后当天开始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对照组及早、中期干预组分别于造模后14、28、42 d,晚期干预组于28、42 d,随机选取6只小鼠取创面新生组织,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形态,Masson染色观察总胶原含量情况;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含量,并计算Ⅰ/Ⅲ型胶原含量比值;ELISA法检测组织中TGF-β_1和组胺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各组小鼠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5,P=0.371)。早期干预组各时间点肥大细胞数、总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含量比值、TGF-β_1含量及组胺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除42 d时对照组肥大细胞数、总胶原含量、组胺含量与晚期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对照组及中、晚期干预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干预组成纤维细胞活跃程度明显被抑制,纤维排列更加规律整齐;中、晚期干预组成纤维细胞活性亦较明显被抑制。结论曲尼司特干预对小鼠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降低新生组织中肥大细胞、组胺和TGF-β_1含量,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能力及调节胶原合成的比值,从而抑制瘢痕增生,且烧伤后即刻进行曲尼司特干预对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凝胶联合莫匹罗星对小面积Ⅲ度烧伤患者肉芽组织中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55例烧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莫匹罗星软膏治疗)78例,双号为观察组(PRP+莫匹罗星软膏治疗)77例,记录两组换药次数、愈合后皮肤质量、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比较两组7 d、14 d、21 d创面愈合情况及肉芽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mteinase-1,TIMP-1)水平;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换药次数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及愈合后皮肤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对照组肉芽组织中TIMP-1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高于观察组的3.90%,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