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低睾丸扭转导致的失睾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中有10例扭转时间>24h且扭转角度>360.,其中9例术前证实无生机,直接切除睾丸;1例因家属拒绝睾丸切除而予以睾丸复位且固定,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患睾明显萎缩.本组另3例中,1例扭转时间>24h,但仅扭转270°,2例扭转时间<24h,这3例均术中复位,判断血供恢复良好予以睾丸固定,经随访患侧睾丸与健侧睾丸基本对称,发育正常.患侧睾丸萎缩或切除致失睾率为76.9%(10/13).结论 睾丸扭转后存活的关键因素是首诊时间、及时诊断和处理;扭转度数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16例睾丸扭转患者中,4例行睾丸切除术,12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所有患者均行对侧睾丸探查固定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鞘膜内型睾丸扭转13例,鞘膜外扭转3例。睾丸扭转180°以内者6例,180°~270°4例,270°~360°3例,360°以上者3例。彩超诊断符合率为100%。8例发病12 h以内的患者,均得以保留睾丸。4例发病12~24 h的患者,保留睾丸3例,1例睾丸坏死行切除术。4例发病24 h以上的患者,均因睾丸坏死而行睾丸切除术。随访1~5年,11例保留睾丸的患者中,7例彩超显示睾丸形态和血流正常。3例患侧睾丸轻微萎缩,1例患者患侧睾丸明显萎缩,但对侧睾丸均血流正常。5例切除睾丸者彩超显示对侧睾丸血流正常。结论彩超是睾丸扭的转首选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对提高患者睾丸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8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8例经手术证实与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S)诊断一致。8例行手术复位、固定,10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所有病例均行对侧固定术。14例随访6~12个月,其中8例手术复位、固定者,1例睾丸萎缩。7例成年人精液分析,4例生精正常,3例生精低下。结论考虑睾丸扭转时,应首选CDS检查;治疗上应尽快手术探查;扭转360°、10h者应切除患侧睾丸。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进一步提高急性睾丸扭转的诊疗水平。方法分析16例(其中2例为双侧睾位扭转)睾丸扭转患者经诊治后随访3~15年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行患侧睾丸复位固定术及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术,7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术及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术,1例双侧睾丸扭转行双侧睾丸切除术,1例双侧睾丸扭转行左侧睾丸切除术及右侧睾丸复位固定术。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均为睾丸坏死。16例随访3年~15年,随访期间1例无睾丸患者血清睾酮偏低;其余15例患者未见明显血清睾酮异常。未切除睾丸的15例中有8例8侧(其中7例患侧睾丸行复位固定术,另1例是双侧睾丸扭转,1侧睾丸行复位固定术)患者患侧睾丸复位固定术后未再次发生患侧睾丸扭转,l例术后出现患侧复位固定的睾丸较同龄人轻度缩小;14例14侧(其中7例患者行睾丸切除术,7例患侧行睾丸复位固定术)患者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术后未发生预防侧睾丸的扭转,l例术后出现对侧预防性固定的睾丸较同龄人轻度缩小。16例中,除了1例无精子症外,2例为少精子症,l例为弱精子症,l例为少弱精子症,余11例精液检查均正常。1例无睾丸患者为无精子症,未见明显阴茎晨间勃起,为重度阴茎勃起功能障碍,2例患者(其中1例为弱精子症,1例为少弱精子症)出现轻度阴茎勃起功能障碍,13例患者无勃起功能障碍;随访期间11例生育下一代。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成活率及保护其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睾丸扭转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1例经手术证实与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S)诊断一致。8例行手术复位、固定,13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所有病例均行对侧固定术。14例随访6~12个月,其中8例手术复位、固定者,睾丸萎缩2例。9例成年人精液分析,5例生精正常,4例生精低下。结论考虑睾丸扭转时,应首选CDS检查;治疗上应尽快手术探查;扭转>360°、>10h者应切除患侧睾丸。  相似文献   

6.
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总结 17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 ,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17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确诊为睾丸扭转。 1例经手法复位治愈 ,2例经手术复位治愈 ,14例行睾丸切除和对侧睾丸固定。 13例随访 1~ 3年 ,复位或剩余的睾丸血流正常。 4例 >18岁者 3例生精正常 ,1例生精低下。 结论 彩超能反映扭转睾丸的血流变化 ,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确诊后宜积极行手术探查 ,扭转 <36 0°,且 <2 4h者经手术复位尚有机会保留睾丸 ;扭转 >36 0° ,>2 4h者应切除患侧睾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疾病特征、发病因素、手术方法/时机,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收治的3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疾病特征、扭转类型、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Prehn征阳性者33例,阳性率91.7%。扭转角度≤90°的患者11例,术后患侧睾丸100.0%存活;扭转角度90°~360°的患者17例,术后患侧睾丸存活13例,存活率76.5%;扭转角度≥360°者8例,术后患者睾丸只有1例存活,存活率12.5%。发病6h内手术干预组18例,术后患者睾丸存活17例,存活率94.4%;6~24h组患者13例,术后患者睾丸存活8例,存活率61.5%;发病24h以上组患者5例,全部切除患侧睾丸,睾丸存活率为0。结论 Prehn征阳性者应高度考虑睾丸扭转。患者睾丸是否能够成功保留,主要取决于发病时间和睾丸扭转角度,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侧睾丸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 2013年10月间3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结果 30例患者早期被误诊为睾丸附睾炎.39例均行阴囊彩超检查,其中9例提示睾丸血供明显减少,30例提示睾丸血供消失.并急诊行阴囊探查术,术中发现30例患侧睾丸坏死,行患侧睾丸切除+对侧睾丸固定术;9例复位扭转睾丸后血供好转或者恢复,行睾丸复位固定术+对侧睾丸固定术.术后3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 ~72个月,其中3例复位睾丸出现不同程度萎缩,所有患侧睾丸及健侧睾丸未再次发生扭转.结论 睾丸扭转早期容易误诊为睾丸、附睾炎,阴囊彩超有助于诊断.一旦明确或者高度怀疑睾丸扭转,应急诊行阴囊探查术,挽救扭转的睾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睾丸扭转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8例睾丸扭转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新生儿睾丸扭转共8例;年龄7h~8d;左侧3例,右侧5例;入院查体均发现阴囊肿大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内可及质硬包块,触痛阳性;超声检查示患睾增大、密度不均、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均行阴囊探查术,术中均发现精索睾丸扭转并已坏死,7例行患睾切除;病理结果示睾丸大片出血坏死,5例择期行对侧睾丸固定术.所有患儿随诊3~12月,1例家长拒绝切除患睾的患儿3月时B超复查已经萎缩,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对侧睾丸异常.结论 新生儿睾丸扭转的睾丸坏死率极高;当发现新生儿阴囊色泽改变、肿大触痛等改变,在不能除外睾丸扭转时应尽早行阴囊探查术.  相似文献   

10.
睾丸扭转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睾丸扭转时的发病时间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 1993~ 2 0 0 0年间收治的 1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发病至手术时间和手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发病至手术时间 10 h内的 8例扭转复位患者 ,术后睾丸均存活 ;发病至手术时间 10~ 2 4h的 4例睾丸扭转复位患者 ,3例睾丸存活 ;发病至手术时间 >2 4h的 2例睾丸扭转复位患者 ,1例睾丸存活。结论 :10 h以内的扭转均应行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 ;10~ 2 4h的扭转睾丸复位存活的可能性尚存在 ;>2 4h者应行手术切除 ,不宜保留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法复位1例。手术探查31例,8例保留患侧睾丸,23例切除。术后随访1~2年,3例患侧睾丸不同程度萎缩;11例患者生精功能下降。结论 对于青少年患者阴囊急症,首诊医生应高度警惕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复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睾丸不全扭转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睾丸不全扭转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7例睾丸不全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实验室和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儿中位数年龄为5.7(1~14)岁,高发年龄2~4岁和12~14岁;病程时间12~96 (48±8)h。术前彩色超声检查,31例(83.8%)显示患侧睾丸内可见血流信号,但血流信号较健侧减少,6例(16.2%)睾丸内血流信号正常,但睾丸呈横位。术中逆时针扭转27例(72.9%),顺时针扭转10例(27.1%);7例(18.9%)扭转90°,20例(54.0%)扭转180°,10例(27.1%)扭转270°;31例(83.8%)为睾丸鞘膜内扭转,6例(16.2%)为睾丸鞘膜外扭转;根据Arda "睾丸组织出血3级评分系统",16例(43.3%)患儿睾丸评分为I级,21例(56.7%)为II级;37例患儿术中均予以保留患侧睾丸。术后随访1年,6例(16.2%)患儿出现睾丸萎缩。结论:儿童睾丸不全扭转发病年龄小,扭转度数全部360°(以扭转180°为主),术后睾丸存活率高是其临床特点,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少对其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大鼠单侧精索持续扭转96 h,研究保留扭转侧坏死睾丸对对侧睾丸和附睾的影响,以说明延迟性的睾丸切除是否对对侧睾丸功能有保护作用。方法:将33只青春前期(21~42日龄)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11)、扭转保留组(n=12)和扭转切除组(n=10)。假手术对照组只对左侧睾丸行睾丸肉膜囊固定术,后两组扭转实验组用睾丸肉膜囊固定术固定维持扭转720°的睾丸、附睾,在扭转96 h后将扭转保留组扭转侧睾丸、附睾行复位及固定,而同时扭转切除组则将扭转侧睾丸、附睾切除。术后3个月抽取血液标本,ELISA测定大鼠血清睾酮、抗精子抗体浓度。同时取睾丸、附睾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后作组织学观察,并利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睾丸、附睾结构的体积以及生精小管直径。结果:3组大鼠血清睾酮值无统计学差异;仅扭转保留组造模后1例大鼠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光镜下定性观察发现精索扭转组睾丸间质细胞核较假手术对照组间质细胞核增大,假手术对照组、扭转保留组和扭转切除组睾丸结构有明显形态改变的数量分别为1、3、0只。扭转保留组对侧睾丸相对假手术对照组睾丸体积增加19%,相应附睾体积增加11%,扭转切除组对侧睾丸体积增加21%,附睾体积增加7%,且睾丸代偿性肥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对照组、扭转保留组和扭转切除组对侧睾丸生精小管体积分别为(1.15±0.07)、(1.30±0.04)、(1.35±0.05)cm3,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大鼠对侧睾丸内间质体积分别为(0.25±0.02)、(0.36±0.02)、(0.34±0.03)cm3,精索扭转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3组大鼠对侧睾丸内生精小管直径分别为(226.00±7.00)、(223.00±6.00)、(221.00±3.00)μm,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精索长期扭转后对侧睾丸、附睾主要改变是单侧去势后的对侧代偿性肥大表现,是否切除对对侧睾丸和附睾组织学上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腹腔镜手术的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卵巢囊肿蒂扭转62例,其中合并妊娠12例,腹腔镜下先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再将扭转的卵巢复位,剔除卵巢囊肿。结果62例均成功保留患侧卵巢。蒂扭转180°~1080°,其中<360°19例,360°~720°21例,>720°22例;颜色紫黑色26例,紫色或正常36例。手术时间(57±23)min;术中出血量5~130 ml,平均50.6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13)h。无血栓形成、感染等,妊娠患者无流产等发生。术后1~3个月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6~24个月43例患侧卵巢有排卵。结论腹腔镜下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剔除卵巢囊肿,既避免血栓脱落的可能,又能保留卵巢,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但对医师腹腔镜手术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发病时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意义。方法:对12例睾丸扭转的病人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睾丸扭转一旦确诊,其治疗目的是挽救睾丸。发病初期可试行手法复位;10h内扭转均应行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10~24h扭转复位的可行性尚存,大于24h者应行手术切除,不宜保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疾病特征及发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4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3~52岁,平均(21±6)岁.44例患者术前行阴囊彩色超声检查,其中9例显示患侧睾丸血流信号减弱,35例示睾丸无血流信号.术中根据睾丸血供恢复情况行患侧睾丸切除术或扭转复位固定术,健侧睾丸均行预防性固定术.查询2008年4月至2014年3月南京每月平均昼夜温差值.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均为鞘膜内型睾丸扭转,38例(77.5%)发生于11月份至次年4月份.月平均昼夜温差与患病数呈正相关(r =0.6434,P=0.024).44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患侧睾丸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的患者术中均证实为睾丸扭转.睾丸缺血时间6h内、6~ 12 h、12 ~ 24 h和超过24 h的睾丸保留率分别为2/2、5/15、2/9和4.2%(1/24).所有患者随访3~75个月,平均(32±21)个月,无一例出现睾丸扭转复发.结论 睾丸扭转好发于春冬季节,昼夜温差大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早期诊断治疗对保留睾丸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在睾丸扭转的诊断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例睾丸扭转患者,术前均经CDFI诊断,其中发病至确诊〈6h者6例,1例手法复位,5例手术复位;12~24h者4例,1例手术复位,3例行睾丸切除术;〉48h的7例均切除睾丸。结果17例患者诊断符合率100%,CDFI显示扭转睾丸其最大径较健侧缩小,血流峰值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升高(P〈0.05)。睾丸扭转切除率为58.8%(10/17)。保留睾丸的7例中,4例随访3年,3例随访6个月,其中1例术后伤口感染,睾丸坏死并自行排出体外,2例睾丸复位后萎缩。结论CDFI技术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同时对扭转睾丸复位后的随访也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儿童睾丸扭转10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儿童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8年1月总计103例14岁以下睾丸扭转患儿的诊治临床资料。砖果年龄1.5d~14岁(平均4.8岁)。睾丸扭转部位:左侧64例,右侧34例,双侧5例。9例(8.74%)患儿(扭转〈6h)行手法复位成功;手术探查94例(91.26%),保留睾丸行睾丸固定术25例(21例扭转〈6h,3例扭转12~24h,1例扭转〉24h)。睾丸坏死切除69例。右侧睾丸扭转而左侧精索明显长者19例行对侧睾丸固定术。52例(50.49%)患儿病理报告为睾丸附睾缺血性坏死。38例(36.89%)患儿随访1~6年,未发现再发睾丸扭转,5例患侧睾丸萎缩。结论儿童睾丸扭转的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睾丸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通过7例Bell-Clapper畸形病例的总结和文献复习,提高对间歇性睾丸扭转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手术,减少睾丸扭转坏死的发生率。对4例间歇性睾丸扭转病例及3例睾丸扭转坏死或萎缩病例的解剖与治疗的回顾作出Bell-Clapper畸形与睾丸扭转的关系分析。结果发现7例病人解剖上均有Bell-Clapper畸形,4例间歇性睾丸疼痛病人行了双侧睾丸探查和固定,3例睾丸坏死和萎缩病例行病睾切除及对侧睾丸固定术。作者提示,对间歇性睾丸疼痛的病人应提高警惕,在睾丸未发生扭转坏死之前及时行双睾探查,及时固定,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睾丸丧失。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7例青春期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发病6小时内就诊23例,6~24小时39例,24小时以上5例。本组彩超检查53例;手术治疗63例,非手术治疗4例。并分析其确诊、误诊及睾丸挽救率。结果:首诊确诊率72%(48/67),误诊率28%(19/67)。误诊病种包括附睾-睾丸炎52%(10/19),鞘膜积液16%(3/19),腹股沟疝16%(3/19),输尿管结石11%(2/19),睾丸血肿5%(1/19)。67例中,外科干预63例,均为鞘膜内360°~1 080°扭转,其中发病6小时内手术探查19例,睾丸挽救率84%(16/19);6小时以上手术探查44例,睾丸挽救率23%(10/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睾丸中位扭转角度540°)。挽救及健侧睾丸行阴囊肉膜下固定术。切除睾丸病理检查结果为出血坏死性改变。非手术治疗4例中,2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就诊睾丸已萎缩,1例自发缓解。挽救睾丸26例,其中16例随访6~18个月,睾丸萎缩11例。结论:精索扭转误诊率较高,青春期突发阴囊剧痛首先要考虑精索扭转的可能。彩超为一线检查方法。扭转程度及缺血时间是影响睾丸结局的重要因素,及时手术探查可降低睾丸切除率。因此,早期确诊和治疗是避免睾丸丧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