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后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及对健侧颈7神经根所支配区运动、感觉的影响。方法 对25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均采用健侧颈7神经根(全部10例,后股15例)移位修复,其中修复上千6例,正中神经13例,桡神经3例,肌皮神经3例;并观察手术前、后健侧颈,神经根所支配肌肉功能和感觉的变化及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术后5~28个月随访到24例。结果 对健侧肢体的影响:10例健侧颈,神经根全部切断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桡侧1~3指感觉减退、肢体酸胀、痛和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术后1年完全恢复正常。1例出现伸拇、伸指不能,1年半后仍无明显恢复。15例健侧颈,神经后股切断者,其中1例失访。术后2例无明显感觉障碍,但伸腕、伸指无力,3周后恢复正常。12例出现示、中指感觉异常,8例于术后3~4周后逐渐恢复正常,4例于6个月后症状消失。患肢功能恢复:术后随访至12~18个月,受区神经支配的部分肌肉获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健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不遗留明显的远期损害,但也偶有解剖因素导致其支配区功能的无法恢复。颈7后股移位能为受区神经提供足够的运动纤维,同时也减少了对健侧肢体感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健侧C7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干部损伤的改良术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证实移植神经经胸锁乳突肌下方通道的改良术式修复臂丛神经根干部损伤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 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对10例臂丛神经根干部损伤患者行健侧C7神经移位于思侧臂丛上干或下干。术中发现两神经断端间距为5.5cm~10cm,平均7.8cm。采用桡浅神经、腓肠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等为移植神经,桥接健侧C7神经和患侧受神经。将移植神经经胸锁乳突肌下方通道为该术式的改良处。结果 3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较短未统计在内。7例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6例修复上干者,其中2例的屈肘肌力为M3、肩外展肌力M2,2例屈肘、肩外展肌力M1-2,2例腋神经、肌皮神经肌电图有运动动作电位出现。1例修复下干者,刺痛觉恢复至腕部,正中、尺神经肌电图示有运动动作电位出现。结论 健侧C7神经移位术中移植神经经胸锁乳突肌下方通道是可行的。其优点是缩短移植神经的长度和充分利用健侧C7的神经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9,自引:16,他引:13  
目的探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上干撕脱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998年2月至2000年9月,对4例颈5、6神经根节前损伤患者,采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修复上干,其中2例同时将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结果术后随访1 ~ 2年半,4例肱二肌肌力均恢复至M4.肩外展1例外展15°,1例45°,2例 > 90°.供区神经的支配肌,除短期内肌力下降1级外,均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臂丛上干损伤采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是有效的、安全的手术方法.如系下干不全损伤时,使用该手术必需慎重.  相似文献   

4.
健侧颈7移位术移植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尺神经同时作为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的移植神经,为临床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选用陈旧尸体8具16侧、新鲜尸体3具6侧.模拟健侧颈7移位术,以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尺神经同时作为移植神经,观测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行径、分支及与尺神经、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尺神经均发自臂丛神经下干,相邻位置恒定.其中9具18侧前臂内侧皮神经在肱骨内上髁上[(7.68±3.4)cm,-x±s,下同]分为两支,即前外支和后内支.2具4侧表现为单干型,即一条主干,无明显分支.在上臂中段前臂内侧皮神经所含神经束为4~8个,平均4.8个,尺神经为6~11个,平均8.1个.前臂内侧皮神经从前臂中段至起始处可供游离长度为(25.8±2.1)cm,尺神经为(59.2±6.4)cm,同一手术切口内易于与尺神经一起逆转移位作为移植神经.结论 从解剖学角度证实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尺神经同时作为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的移植神经,可增加桥梁神经的神经纤维含量,其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经椎体前通路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健侧C7神经根在干股交界处切断,近端游离至椎间孔处,经前斜角肌的深面翻转至椎体前食管后间隙,经4-6股皮神经桥接,修复患侧上干或上干后股。2002年3月-2003年8月,共完成21例手术,其中14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14例中男12例,女2例;年龄17-41岁,平均31岁。手术时间:伤后2~6个月,平均4个月。全臂丛神经撕脱伤5例,上中干撕脱伴下干不全损伤8例,上中干锐器伤1例。结果:14例患者术后随访12~19个月,平均16个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患侧上干或C5、C6神经根或上干前后股的10例,9例肩外展及屈肘肌肌力≥3级,1例无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患侧上干后股或C5神经根的3例,肩外展肌肌力均≥3级;健侧C7神经根修复C6神经根1例,肱二头肌肌力为0级。结论: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上干的同时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或修复上干后股重建肩外展功能,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大鼠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为动物模型,比较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神经轴突一次和二次损伤对中枢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的影响差异。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二次完成组;B组为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一次完成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术后通过脊髓神经元计数、肌电图检查、神经肌肉组织学检查、肌张力测定和运动终板形态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后36周,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感觉元的数目A组较B组减少。但A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增加,而肌电图检查潜伏期延长。2组间肌张力、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等无明显差异。结论神经轴突二次损伤,可减少中枢神经元数目,但再生神经纤维增加,最终对肌肉形态与肌张力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大鼠为动物模型,比较选择性颈7神经根移位术与膈神经移位术的疗效。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2组。A组:肌皮神经与膈神经缝合;B组:肌皮神经与同侧颈7神经根的前股前外侧束组缝合。术后肱二头肌电生理学、组织学、肌生理功能检测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各时间组,选择性颈7神经根移位与膈神经移位各检验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前者在多项指标上优于后者。结论 选择性颈7神经根移位  相似文献   

9.
健侧颈7移位术后的远期功能随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随访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健侧颈,移位术后远期功能恢复的情况,及该术式对健侧肢体的影响。方法 对28例行健侧颈,移位术的全臂丛损伤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其中健侧颈7移位于正中神经20例(一期手术2例,二期手术18例),桡神经3例,肌皮神经2例,同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和桡神经2例,同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1例。随访内容:了解患肢受体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及其支配区域皮肤感觉恢复、电生理表现、双侧肢体协同活动和颈,神经根切断后对健侧肢体功能影响等情况。结果 术后28例患者远期随访发现,健侧肢体功能均无障碍。1.健侧颈7移位于正中神经:屈腕、指肌群电生理呈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10例(10/20),屈腕肌肌力达M3或以上者12例(12/20),屈指肌肌力达M1或以上者9例(9/20);感觉恢复达S3或以上者10例(10/20)。2.健侧颈7移位于肌皮神经:屈肘肌群电生理呈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2例(2/2),屈肘肌肌力均达M3以上;前臂外侧皮肤感觉达S3或以上者l例(1/2)。3.健侧颈7移位于桡神经:伸腕、指肌群电生理呈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1例(1/3),伸腕肌力达M3或以上者2例(2/3),伸指肌力达M3或以上者1例(1/3);感觉恢复达S3或以上者2例(2/3)。4.同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屈腕肌肌力达M3或以上者2例(2/2),屈指肌肌力达M3或以上者1例(1/2);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均为S2。而桡神经支配区伸腕、指肌力仅为M2和‰,感觉均为S1。5.同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1例,其电生理均呈单纯相,屈腕肌和肱二头肌肌力均已达M3。28例中能自主活动患肢者仅为6例(6/28),22例需靠健侧肢体带动以活动患肢。结论 健侧颈,移位术是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理想术式,分期手术效果更好。如需同时修复2根神经,则应选择相互无拮抗作用的受体神经。  相似文献   

10.
同侧颈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目的 证实同侧选择性颈 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上干撕脱伤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  1996年 3月至 1997年 2月 ,运用同侧颈 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8例。其中 ,上干撕脱伤 7例 ,上干根性撕脱伤合并颈 7神经根部分损伤 1例。选择颈 7神经根前股或前股前外侧份行移位术 ,直接与上干前股作显微缝合。 5例术后随访 6个月 ,3例因时间短未统计在内。结果  8例移位后同侧颈 7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均未见明显的功能障碍。颈7神经根前股外侧份移位至上干前股的 5例 ,4例术后 4个月肱二头肌已恢复屈肘动作 ,疗效显著。 1例合并颈7神经根部分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欠佳。结论 同侧选择性颈 7神经根纤维束组移位 ,提供了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新的动力神经源 ,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正中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自2005-06—2010-06诊治40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首先行臂丛神经探查和健侧C7移位术一期。间隔4~8个月后完成健侧C7移位术二期及附加其他神经移位,按附加手术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第1组10例健侧C7神经根移位于正中神经附加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第2组15例健侧C7神经根移位于正中神经附加肋间神经移位肌皮神经;第3组15例健侧C7神经根分2股分别移位于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附加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结果 40例获得随访3年余,1、2、3组有效率分别达50%、60%、7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侧C7神经根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不同附加术式未见明显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选择性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的可靠性以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46例在华山医院手外科接受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的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分两期进行,受体神经均为正中神经主干.其中切取C7神经根全根者8例,保留前股前内侧束者14例,仅切取前股或后股者24例.随访内容包括患肢屈腕、屈指肌力以及桡侧三指掌侧皮肤感觉的检测(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标准).结果 46例接受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的患者中,运动功能有效恢复率为47.83%(22/46),感觉功能有效恢复率为56.52%(26/46).健侧C7神经根的切取面积越大,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率越高,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期手术的间隔时间在4~8个月的患者,其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至接受一期手术的间隔时间不同的患者,其术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差异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健侧C7神经移位术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有效术式,但切取全根者效果更好;两期手术的间隔时间应控制在4~8个月,这样将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受伤至接受手术的间隔时间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手术进行得越早,获得的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七种不同术式的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后受体神经的功能以探讨颈,神经重建多组神经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建立传统的健侧颈,移位经尺神经近端(单根)接正中神经或肌皮神经或桡神经(A、D、G组),健侧颈,经尺神经近端(2股,合干法)接正中、肌皮神经或正中、桡神经(B、E组),健侧颈,经尺神经及腓肠神经(分干法)接正中、肌皮神经或正中、桡神经(C、F组)。术后观察患肢功能,抓握力及梳洗动作出现时间。结果术后2个月,修复正中和肌皮神经的B、C组,均出现主动屈趾、屈肘功能。抓握力比较:合干法(B、E组)、分干法(C、F组)及传统法(A、D、G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合干、分干法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梳洗试验出现时间:合干、分干法及传统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神经根能提供足够的神经再生纤维,可同时恢复2条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健侧C7神经根移位经椎体前通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及临床手术 ,找到健侧C7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的最佳桥接神经通路。方法 对 8具成人颈段尸体标本 ,显露双侧臂丛神经 ,将右侧C7神经在干股交界处切断并游离至椎孔处 ,经前斜角肌的深面翻转至椎体前 ,测量C7神经根至对侧臂丛上干前后股的距离。临床选择 13例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 ,术中测量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及颈前皮下通路修复患侧臂丛上干或前后股的距离 ,并对其手术入路进行观测。结果 尸体标本测量C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至对侧臂丛上干前后股的距离平均为 ( 7.9± 2 .6)cm , x±s,下同。临床测量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及颈前皮下通路至对侧臂丛上干或前后股的距离分别为 ( 9.4± 1.2 )cm及 ( 18.2± 3 .2 )cm。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临床应用 13例全部取得成功 ,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椎体前通路是健侧C7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的最佳桥接神经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5.
改良的尺神经桥接健侧C7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肘上段尺神经桥接健侧C7神经修复正中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 尺神经在进入肘管前切断,然后将近端分离至内侧束,将尺神经经胸大肌的深面穿出,经胸前及颈部皮下隧道牵至健侧颈部切口与C7神经根缝合,二期修复正中神经。术中观察尺神经远端的血供并测量长度。结果 本组全臂丛神经撕脱伤13例,中、下干撕脱伤2例,均为男性,年龄14~45岁,平均27岁;受伤时间:1.5~11个月,平均5个月。肘上段尺神经翻转与健侧C7神经根缝合12例;肘上段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一起翻转与健侧C7神经根缝合3例。肘上段尺神经的长度21cm~-27cm,平均24.7cm,15例尺神经远端血供均良好。尺神经自穿出胸大肌处至健侧C7的距离15cm~2cm,平均17.8cm。结论 肘上段尺神经桥接健侧C7神经修复正中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较传统的手术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根椎体前移位并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采用健侧C7神经根、膈神经、副神经及健侧C7修复患侧下干后形成新的动力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下干后股移位修复患侧下干、肌皮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内侧头。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肩外展、屈肘、屈指和伸腕伸指及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20例中有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72个月(平均38个月)。肩外展平均39°,有效率(肌力M2以上)71%,优良率(肌力在M3以上)59%;屈肘平均77°,有效率83%,优良率53%;屈指、屈拇功能恢复:10例指屈肌力≥M2,有效率为59%(10/17),其中7例肌力≥M3,优良率为42%;伸肘恢复有效率(肌力M2以上)59%,优良率42%;伸指有效率47%,优良率36%。结论健侧C7神经根椎体前移位并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探讨健侧C7神经经椎体后通路移位治疗对侧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取1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其中男7具,女3具,标本均无明显畸形,组织无缺损,颈部中立位。模拟臂从神经损伤手术探查方式,将C7神经根的前、后股向远端行干支分离使其长度增加后再切断,同时测量C7神经根自椎间孔发出至分股处长度及其前、后股长度;模拟颈椎后路手术入路,充分暴露C7颈椎及T1棘突,并于其间靠近椎体侧钻孔,测最经椎体后通路达对侧臂丛神经上干与下干距离。结果 C7神经根长度为(58.62±8.70)mm,加后股长度为(65.15±9.11)mm,加前股长度为(70.03±10.79)mm。经椎体后通路C7神经根至对侧臂丛神经上干距离为(72.12±10.22)mm,至对侧臂丛神经下干距离为(95.21±12.50)mm。结论健侧C7神经可以经椎体后通路移位至对侧,不需要或仅需一小段桥接神经,该通路能有效避免经椎体前路损伤血管、神经等并发症,可能成为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有效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不同术式及不同神经吻合方法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各方法对神经再生的影响及予后。方法本组64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患者将其分成A,B两组。A组30例为实验组,将健侧颈7神经根部分切断,与患侧尺神经远端行部分端端吻合(尺神经自颈椎椎体前食管后穿过);尺神经近端自然分成两束,分别与患侧正中神经、桡神经远端一期行端端吻合;B组34例为对照组,将健侧颈7神经根完全切断,与患侧尺神经远端行端端吻合(尺神经自颈前皮下穿过),患侧尺神经近端于二期(术后8个月)与患侧正中神经或桡神经远端行端端吻合。术后定期观察随访并记录分析结果。结果术中神经吻合张力A组明显小于B组;术后健侧上肢短期感觉运动异常改变,A组较B组发生率低,且症状消失快,但电生理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结果,A组较B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侧颈7部分切开,术后减少了上肢感觉、运动异常的发生率,且症状消失快,同时吻合神经的直径相当,也减少了供区神经资源浪费;患侧尺神经自颈椎椎体前食管后穿过减少了神经吻合的张力;一期手术即可完成患侧上肢两条神经移植,患者痛苦小,病程短,费用低,易接受。因此A组改良的方法优于B组常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神经束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7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神经束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 对70例患者,于上臂上中部切取正中神经、心神经、胸背神经及健侧C7神经束移位给肱二头肌肌支、三角肌肌支等,重建肩、肘关节的功能。结果 供区部分神经切取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文、胸背神经、健侧C7束支移位比全干移位对肌功能的影响小,且同样有效。结论 肱二头肌肌支、三角肌肌支的神经纤维数量少,用供体神经部分神经束即可提供充足的神经纤维,且能保证移位的神经纤维能良好地长入肱二头肌和三角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