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省监狱警察2093名睡眠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监狱警察的睡眠质量状况.方法:于2002-01/2003-12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广东省阳江、四会、东莞、怀集、连平和英德八所监狱的全体监狱警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093份,其中男1674大,女419人,行政人员404人,后勤人员241人,监区警察1448人,≤35岁1461人,35岁以上632人,平均年龄(32.78±7.98)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监狱警察的睡眠质量.由18个条目组成,分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成份.采用0~3级计分,每一成份分≥2表示在该成份的质量上较差或很差.7个成份得分累计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以7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界值,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主要观察监狱警察睡眠质量的总体状况以及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工作性质监狱警察的睡眠状况.采用集体测试方式,由施测人员在场指导,填写时间在5~10 min,量表完成后当场收回.测验结果进行频数分布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和q检验.结果:发放问卷2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093份,回收率83.72%.①睡眠质量总体状况及各成份发生频率:监狱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均分明显高于生理心理负荷较大的特殊职业(飞行员)(t=23.42,P<0.000 1).其中有40.71%的监狱警察睡眠质量有问题,且显著高于深圳市民(χ^2=271.78,P<0.000 1),男警的睡眠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女警(χ^2=4.08,P=0.04),行政人员的睡眠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后勤人员及监区警察(χ^2=7.87,P=0.005),不同年龄监狱警察的睡眠问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睡眠质量各成份发生频率依次是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②不同性别、年龄及工作性质监狱警察睡眠质量比较:男警察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上得分高于女警察(t=2.10~3.98,P<0.001~0.05),女警察睡眠效率较男警察差(t=3.09,<0.001).35岁以上警察的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得分高于≤35岁警察(t=2.05~2.87,<0.05),≤35岁警察的日间功能障碍较差(t=4.30,P<0.001).监区警察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行政警察(P<0.05),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后勤警察(P<0.05),后勤警察在睡眠质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行政警察(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工作性质、警衔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即监区警察和警衔高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较高.结论:监狱警察的睡眠质量问题比较严重,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工作性质的警察睡眠状况有差异,睡眠问题表现方式也有差异,应予以重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监狱内警察焦虑症状的现患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07在广东省三水市某女子监狱随机抽取450名警察.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监狱警察焦虑状态进行测评,以得分≥50视为有焦虑症状.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个性特征.A型行为问卷评定行为类型:竞争+敌意≥29分为A型、≤18分为B型、19~28分为M型.应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社会支持水平.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过去一年内所遭遇的生活事件.有关因素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口、健康自评、吸烟、饮酒、睡眠情况、工作生活满意感等.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监狱警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450名监狱警察,共回收有效答卷450份,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450名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为(45.60&;#177;11.45)分,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t=7.78,P<0.01),焦虑症状现患率为30.89%,男女分别为2.28%和71.1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t=41.66,P<0.01).②监狱警察的焦虑发生与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性格、工作生活满意感、行为类型有关.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71 6,P<0.01),与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呈显著正相关(r=0.342 9,P<0.01).③监狱警察焦虑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小、工作年限短、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已婚、女性、性格内向、对工作生活不满意、A型行为者,发生焦虑的较多(R2=0.6043,F=77.11,P<0.000 1).结论:监狱警察的焦虑情绪比较常见.负性生活事件多、工作年限短、年龄小、社会支持少、已婚、女性、A型行为、内向性格及对工作生活有不满意等是影响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监狱内警察焦虑症状的现患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07在广东省三水市某女子监狱随机抽取450名警察。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监狱警察焦虑状态进行测评,以得分≥50视为有焦虑症状。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个性特征。A型行为问卷评定行为类型:竞争 敌意≥29分为A型、≤18分为B型、19~28分为M型。应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社会支持水平。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过去一年内所遭遇的生活事件。有关因素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口、健康自评、吸烟、饮酒、睡眠情况、工作生活满意感等。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监狱警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450名监狱警察,共回收有效答卷450份,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450名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为(45.60±11.45)分,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t=7.78,P<0.01),焦虑症状现患率为30.89%,男女分别为2.28%和71.1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t=41.66,P<0.01)。②监狱警察的焦虑发生与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性格、工作生活满意感、行为类型有关。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716,P<0.01),与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呈显著正相关(r=0.3429,P<0.01)。③监狱警察焦虑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小、工作年限短、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已婚、女性、性格内向、对工作生活不满意、A型行为者,发生焦虑的较多(R2=0.6043,F=77.11,P<0.0001)。结论:监狱警察的焦虑情绪比较常见。负性生活事件多、工作年限短、年龄小、社会支持少、已婚、女性、A型行为、内向性格及对工作生活有不满意等是影响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监狱警察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于2006-04在自贡监狱完成。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四川省自贡监狱监区内直接监管改造罪犯的一线人员共130人。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该量表共90个问题,包括10个项目: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目,每项按程度不同采用1~5级评分,即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各因子及总得分越高说明受试者心理痛苦水平越高。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主试使用统一指导语,以团体测试的方法进行,所有被试在规定时间(30min)内交卷。结果:发出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份,问卷有效率93.8%。其中男性116人,女性6人;35岁以下60人,35岁以上(含35岁)62人;平均年龄(35±6)岁。①监狱警察在症状自评量表上各因子的得分普遍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1.55±0.64,1.37±0.48,P<0.001;强迫症状:1.83±0.66,1.62±0.58,P<0.001;人际关系敏感:1.68±0.61,1.65±0.61,P>0.05;抑郁:1.67±0.70,1.50±0.59,P<0.05;焦虑:1.51±0.63,1.39±0.43,P<0.001;敌对:1.72±0.78,1.46±0.55,P<0.001;恐怖:1.39±0.59,1.23±0.41,P<0.001;偏执:1.71±0.65,1.43±0.57,P<0.001;精神病性:1.48±0.53,1.29±0.42,P<0.001;附加项:1.55±0.57,1.43±0.41,P<0.05),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②存在心理障碍(单项因子得分≥3)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③不同性别监狱警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④年龄<35岁组与年龄≥35岁组监狱警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因子差异存在显著意义(躯体化:1.42±0.50,1.50±0.55,P<0.05;人际关系敏感:1.69±0.62,1.59±0.64,P<0.05;焦虑:1.52±0.53,1.45±0.48,P<0.05;敌对:1.61±0.60,1.47±0.52,P<0.001)。结论: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应引起足够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比较监狱基层警察和监狱机关警察焦虑程度,分析监狱警察焦虑产生的原因,提高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水平。 方法:于2005-08从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398名监狱警察中随机抽取13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该问卷共有20个问题,每个问题所得分累加即为总得分。分值越高,焦虑程度加重。 结果: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91.5%。男109名,女10名;年龄24~58岁,平均(32.1&;#177;6.69)岁。基层警察92名,男87名,女5名;平均年龄(31.51&;#177;5.89)岁;机关警察27名,男22名,女5名;平均年龄(36.93&;#177;7.65)岁。①监狱警察焦虑均分为38.53&;#177;8.21,高于全国常模29.78&;#177;10.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62,P〈0.05)。其中焦虑得分高于正常上限46分的有21名,占17.5%。②监狱基层警察焦虑评分为39.41&;#177;8.54,监狱机关警察焦虑均分为35.69&;#177;6.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6,P〈0.05)。③监狱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9.11&;#177;8.41,监狱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7.25&;#177;5.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P〉0.05)。监狱基层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40.04&;#177;8.45,监狱基层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8.84&;#177;5.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狱机关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6.20&;#177;8.76;监狱机关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5.19&;#177;5.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监狱警察心理焦虑水平高于普通人群;监狱基层警察焦虑水平高于监狱机关警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比较监狱基层警察和监狱机关警察焦虑程度,分析监狱警察焦虑产生的原因,提高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于2005-08从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398名监狱警察中随机抽取13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该问卷共有20个问题,每个问题所得分累加即为总得分。分值越高,焦虑程度加重。结果: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91.5%。男109名,女10名;年龄24~58岁,平均(32.1±6.69)岁。基层警察92名,男87名,女5名;平均年龄(31.51±5.89)岁;机关警察27名,男22名,女5名;平均年龄(36.93±7.65)岁。①监狱警察焦虑均分为38.53±8.21熏高于全国常模29.78±10.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62熏P<0.05)。其中焦虑得分高于正常上限46分的有21名,占17.5%。②监狱基层警察焦虑评分为39.41±8.54,监狱机关警察焦虑均分为35.69±6.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穴t=2.06熏P<0.05雪。③监狱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9.11±8.41,监狱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7.25±5.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穴t=0.61,P>0.05雪。监狱基层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40.04±8.45,监狱基层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8.84±5.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狱机关男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6.20±8.76;监狱机关女性警察焦虑均分为35.19±5.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狱警察心理焦虑水平高于普通人群;监狱基层警察焦虑水平高于监狱机关警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监狱医院艾滋病(AIDS)监区警察对AIDS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开展对警察AIDS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对38名AIDS监区警察就AIDS相关知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对HIV/AIDS的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AIDS监区所有警察对AIDS基本知识及一般性防治知识掌握的正确率在66.7%~100.0%,医务人员较好;对专业性较强的AIDS知识医务人员掌握较好,正确率76.9%~92.3%,监管警察掌握一般,正确率25.0%~58.3%;对HIV的抵抗力、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等医务人员掌握较好,正确率84.6%~100.0%;监管警察掌握较差,正确率25.0%~50.0%。71.1%警察对HIV/AIDS病犯有歧视心理,84.2%警察存在害怕、担心、恐惧心理,100.0%监管警察需要了解更多的AIDS防治知识。结论:AIDS监区医务人员对AIDS知识了解全面,监管警察对AIDS知识缺乏深入了解,且了解相关知识的愿望强烈。需要加强对监管警察AIDS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保障监管警察的职业暴露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情况,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2002—01/2003—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住院患者15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作为判别睡眠障碍的标准,将150例患者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4,5~7,〉8分为3组,分别为35例、42例、73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由23个条目构成,分为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记录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测试前向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要求患者在1~2h内独立完成答卷。采用x^2检验ψ检验,检验,以Spearman作相关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分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5—8分和〈4分的患者[(0.9&;#177;0.6,0.6&;#177;0.3,0.5&;#177;0.3);(1.1&;#177;0.6,0.7&;#177;0.3,0.6&;#177;0.6);(0.9&;#177;0.5,0.7&;#177;0.5,0.5&;#177;0.6):(0.6&;#177;0.5,0.5&;#177;0.4,0.2&;#177;0.3);(0.7&;#177;0.4,0.4&;#177;0.4,0.4&;#177;0.4);(54.2&;#177;37.3,43.0&;#177;33.0,38.2&;#177;36.7);F=1.424~34.648,P〈0.01~0.05],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越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分得分越高。②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分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70,0.2636,0.1541,0.2434,0.1795,0.2026),其中其他、躯体化、强迫3个因子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问、睡眠效率呈现非常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2,0.5383,0.2405,0.34l2;0.4570,0.2929,0.02l2,0.3130;0.2636,0.1546,0.0087,0.2670),抑郁、焦虑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睡眠效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29,0.1304,0.1467)。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愈差,焦虑分和抑郁分就愈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促使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障碍的发生。说明住院老年入失眠不单单是一个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有一个心理紊乱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情况,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2002-01/2003-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住院患者15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作为判别睡眠障碍的标准,将150例患者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4,5~7,>8分为3组,分别为35例、42例、73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由23个条目构成,分为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记录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测试前向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要求患者在1~2h内独立完成答卷。采用χ2检验,t检验,F检验,以Spearman作相关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分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5~8分和<4分的患者犤(0.9±0.6,0.6±0.3,0.5±0.3);(1.1±0.6,0.7±0.3,0.6±0.6);(0.9±0.5,0.7±0.5,0.5±0.6);(0.6±0.5,0.5±0.4,0.2±0.3);(0.7±0.4,0.4±0.4,0.4±0.4);(54.2±37.3,43.0±33.0,38.2±36.7);F=1.424~34.648,P<0.01~0.05犦,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越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分得分越高。②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分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70,0.2636,0.1541,0.2434,0.1795,0.2026),其中其他、躯体化、强迫3个因子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呈现非常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2,0.5383,0.2405,0.3412;0.4570,0.2929,0.0212,0.3130;0.2636,0.1546,0.0087,0.2670),抑郁、焦虑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睡眠效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29,0.1304,0.1467)。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愈差,焦虑分和抑郁分就愈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促使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障碍的发生。说明住院老年人失眠不单单是一个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有一个心理紊乱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监狱医院监区警察对院内感染知识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监管病区的46名警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结果:对医院感染知识基本掌握:监管警察明显低于医生,医生低于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足的情况:监管警察明显高于医生,医生高于护士。戴手套及脱手套后洗手和消毒情况:护士好于医生,医生好于监管警察。脱手套不洗手原因认为不必要的监管警察高于医生,医生高于护士。结论:监区警察对院内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均衡,监管警察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及对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偏低,手卫生执行率较低。应重视对监管警察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The Planning and Analysis Unit of the Lexington Police Department changed from rotating to permanent shift assignments. We report herein the results of patrol officers' responses to the Florida Sleep Questionnaire, the SCL-90 (a symptom checklist), and absentee data. Sleep quality and sleep hygiene improved after changing from rotating to permanent shifts. The SCL-90 demonstrated improved psychologic well-being. Further, absentee rates fell from 1400 hours during the 6 months preceding the shift change to 883 hours during the 6 months following the change.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effects of shift work on worke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四川省护士长睡眠质量,为改善护士长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10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四川省各级医院135名护士长进行有关睡眠质量的问卷调查,将PSQI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分析人口学特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93.3%.126名护士长中睡眠质量较好者有15名,占11.9%;睡眠质量一般者有57名,占45.2%;睡眠质量较差者有54名,占42.9%.本次调查护士长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分别为(7.53±3.00),(1.39±0.69),(1.46±0.89),(1.02±0.69),(1.13±0.49),(1.92±0.73)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4,12.40,9.57,5.20,5.32,18.22;P均<0.01).护龄、婚姻状况和性格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1,0.183,0.181;P均<0.05),个人经济收入满意度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218,P<0.05).结论 四川省的护士长睡眠质量与护龄、婚姻状况、性格和个人经济收入满意度有密切关系,应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维护护士长身心健康,促进护理管理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监狱效能和罪犯矫正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监狱432名民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及相关信息,采用心理疾患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有38.19%的民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男性民警心理疾患量表项目1、2、3、4、5、6、7、8、10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女性民警(P<0.05或0.01);≥40岁的民警心理疾患量表项目4、5、6、7、9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40岁以下的民警(P<0.01);直接管理罪犯的民警心理疾患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间接管理罪犯的民警(P<0.01).结论 监狱工作有其特殊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狱警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建设高素质的民警队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分析影响某专科医院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108名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 肿瘤科护士PSQI得分明显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除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外,总分及其他5个成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6.3%的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PSQI总分>7分;不同职称、工龄、夜班频数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职称、工龄、夜班频数是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临床实验室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状况及影响PT测定室间可比性的因素.方法 通过每年两次定期向全省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每次5个样品),然后对其回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的评价.结果 近年来全省实验室间PT(INR)测定结果的CV值尽管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然相当高.同一凝血活酶试剂的测定结果,PT(INR)的CV明显大于PT(sec)的CV,特别是对异常水平质评物的测定.结论 凝血活酶试剂敏感度指数(ISI)值标定的不准确性和INR计算不正确的是引起广东省临床实验室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变异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部门诊就诊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900例干部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追求多而全,一次挂号在3个以上者占51.3%,一次挂1~2个专科的患者占48.7%。结论多数患者就诊目的盲目,求多不求精,影响了干部的就诊质量,也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干部门诊就诊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900例干部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追求多而全,一次挂号在3个以上者占51.3%,一次挂1~2个专科的患者占48.7%.结论 多数患者就诊目的盲目,求多不求精,影响了干部的就诊质量,也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东省临床实验室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状况及影响PT测定室间可比性的因素.方法通过每年两次定期向全省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每次5个样品),然后对其回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的评价.结果近年来全省实验室间PT(INR)测定结果的CV值尽管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然相当高.同一凝血活酶试剂的测定结果,¨(INR)的CV明显大于PT(sec)的CV,特别是对异常水平质评物的测定.结论凝血活酶试剂敏感度指数(ISI)值标定的不准确性和INR计算不正确的是引起广东省临床实验室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变异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科护理人员配置、学历分布及职称构成情况,为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信函、现场调查及电子邮件的形式,对广东省各级别医院的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新生儿科设置床位数,重症监护床位数以及护士人数、职称、学历构成等情况。结果各级别医院新生儿科护理人员职称分布为:护士比例最高占51.17%,其次为护师占32.94%,主管护师占14.15%,副主任护师及以上占1.73%;学历情况:大专及以上占37.76%,中专占60.23%。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实际配置护理人员数均低于理论配置人数。需求比分别为31.9%、35.8%、46.0%。结论各级医院新生儿科普遍存在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人才梯队不合理的现象,并且级别越低的医院这种现象越严重,这将影响新生儿科的护理质量,因此,合理配置新生儿科的护理人力。实现科学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5-10-15/17对海南省两所监狱的120名警察进行问卷测量。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包括6个分量表,即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退避等。然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言,并在同一天内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放问卷1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共110份,问卷有效率为92%。有效问卷中,男90名,女20名;年龄25~30岁24名,31~40岁46名,41~50岁28名,51岁以上12名;教育程度学士以下者89名,学士以上者21名。①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与国内常模组比较,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均分均高于常模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9.75±7.50),(13.40±4.50)分;(17.67±4.96),(16.90±6.10)分;(20.49±6.51),(15.70±6.10)分;(14.33±4.46),(13.60±4.70)分,P<0.001],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均分均低于常模组均分,且在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4.78±3.97),(17.60±6.70)分;(9.27±3.12),(15.00±5.70)分;(9.07±2.81),(13.30±4.70)分;(8.82±2.78),(15.20±6.00)分,P<0.001]。不同性别警察比较,女性警察除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性警察外,其余各项因子均分均低于男性警察,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监狱警察躯体化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r=-0.29,P<0.05),与退避呈正相关(r=0.33,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与自责、幻想、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1);焦虑与自责呈正相关(r=0.30,P<0.05),与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r=0.35,0.38,P<0.001);恐怖与合理化呈正相关(r=0.34,P<0.05);偏执、精神病性与自责、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幻想呈正相关(P<0.05)。结论:监狱警察的应对方式较为成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强迫、精神病性方面,且与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