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2.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相似文献   

3.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青山考源:出《内经·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步乃去注释:法是取法,效仿;阴阳是宇宙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变化的道理、规律。《内经·阴阳应...  相似文献   

4.
饶宏孝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1):497-498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刍议615000四川省西昌市卫生局饶宏孝《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内经》养生之道,字数虽少,...  相似文献   

5.
正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6.
《内经》作为“医家之宗”,其关于养生的内容贯穿前后,《素问·上古天真论》作为《内经》篇目之首,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养生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对现在养生仍然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蒋正林 《家庭中医药》2003,10(11):31-31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其首篇载,黄帝问于无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世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抗衰老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就有抗衰老的精辟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药是中医  相似文献   

9.
从“不妄作劳”的“劳”字谈起唐代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经一九六三年全国中医教材会议审定的《内经讲义》节选了这篇文章,并词解文中“劳”字,是“劳动”,“不妄作劳,就是遵循一定的法度去劳动,”此解一出,影响较大。如:山东中医研究所研究生班一九六三年  相似文献   

10.
王佳笑  王华敬 《河北中医》2011,33(7):1061-1062
中医学对抗衰老的认识可追溯至《内经》时代,《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关于抗衰老的精辟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代代相传至今 ,这也是现代医学的保健思想。中医养生强调顺其自然 ,自觉遵循自然法则 ,在医学生态学上有着积极的意义。1 中医养生学说依据“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天年 ,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此话告诉我们 ,远古时代的人 ,懂得养生之道 ,能适应寒来暑往、阴阳变化规律 ,调和于各种养生的方法 ,如饮食有一定节制 ,起居也有一定规律 ,不过分劳累 ,所以能使形体与精神都健康 ,活到天赋之年 ,每至一百多岁才去世。不难看…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内经》有关理论与《老子》之道江苏省镇江市老存仁堂药店费国斌(212000)关键词:医道根本上的贯通《素问》开宗明义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人若能明道,...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生活起居护理,早在《内经》中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要保持健康长寿,就要懂得自然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就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气机逆乱或真精耗竭而疾病由生。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卧起四时之早晚,兴居  相似文献   

14.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天气越来越冷,孤独的人一个人睡,委实不太妥当。让自己健康快乐地双宿双飞,成为本月养生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马红珍  叶黎青  李星凌 《气功》2011,(3):200-201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  相似文献   

16.
爆音爆食 《东方养生》2006,(11):166-168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天气越来越冷,孤独的人一个人睡,委实不太妥当。让自己健康快乐地双宿双飞,成为本月养生关键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中医饮食养生方论,奠定了中医饮食养生的理论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明确提出中医养生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饮食养生在诸多养生方法中居于首位。《黄帝内经》是以“中和”思想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理论为根本,以饮食的作用、饮食养生基本原则、饮食养生主要方法及病家饮食禁忌等为框架,构建的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体系,对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1饮食有节之“节”“节”之含义:《易·节卦》:“节亨苦节不可贞”,意为“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在此“节”为制度之意,是为规范的行为模式。《易·颐象》:“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此处“节饮食”为节制饮食之义,是为“饮食和德,适节无过”的饮食最高境界。《中庸》亦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颐生无元妙,节其饮食而已。”颐生指养生。“饮食有节”是在《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  相似文献   

20.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告诉人们,只要人们按照“法于阴阳”的总原则去做,就能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