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第一次全国儿科疾病诊治技术学术会议于1991年11月18-22日在上海召开。代表共510名。收到论文1783篇,其中306篇选作会议交流。会议交流内容(1)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和血尿的临床诊治问题。(2)神经系统:癫痫诊治和头颅CT、磁共振成象诊断技术。(3)呼吸系统:  相似文献   

2.
《东南国防医药》2008,10(4):F0004-F0004
1991年3月组建南京军区儿科专科中心。1997年10月组建南京军区儿科研究所。2000年9月经总后卫生部批准为全军儿科疾病诊治中心。1993年10月,通过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检查,批准为全军首批爱婴医院。1998年12月,经总后卫生部批准,组建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中心。2003年10月,经总后卫生部批准,组建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总结张卫东主任医师从咽论治儿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张老师认为咽部病证是小儿脏腑疾病的常见兼病证,脏腑疾病的发病与复发以及病情的加重和咽部病证密切相关,其致病因素多为热、毒、痰、瘀、虚,主张从咽论治,分虚实、脏腑,防治并重,应用清咽宣肺、清咽健脾、清咽养心、清咽平肝、清咽益肾五法治疗儿科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5.
张介安从脾论治儿科疾病,主张重扶中土,四旁诸疾治中州,倡导扶脾升清生胃津,畅达气机健脾胃。  相似文献   

6.
介绍李立新教授运用脾胃理论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认为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要始终顾及脾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的功效.郑启仲教授应用桂枝汤谨守病因病机,结合腠理不固,风寒之邪徘徊不去,阻滞经络,引起营卫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规律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再根据每种病证的不同而灵活加减运用,疗效显著.列举过敏性鼻炎、发作性睡病、阳虚发热、小儿肺炎、慢性荨麻疹、小儿漏汗6则验案,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8.
俞景茂教授运用和法治疗儿科疾病,具有以下4个特点:治病必求于本,标本同治,制方多选对药、用药不刚不柔,时时注意脾胃的调护。附和解少阳法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调和脾肺法治疗腺样体肥大、调和肝肾法治疗抽动障碍、调和表里法治疗哮喘、调和营卫法治疗小儿汗证、调和肝肾法治疗性早熟、调和阴阳法治疗小儿夜啼等7则典型案例,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RP在儿科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住院患儿住院期间最高CRP疽及白细胞总数,按高低分为六组,比较感染性疾病中每组血白细胞总数、CRP与血浆钙素原(PCT)的关系,及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总数和CRP变化情况。结果CRP与PCT呈正相关(P〈0.01),而白细胞计数大部分与PCT没有相关性。六组中有三组白细胞总数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CRP异常的第5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不仅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初步鉴别指标,还可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CRP应作为门诊发热患者的一项常规检查,联合血象一起分析对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证了二甘汤的源流,介绍了郑启仲教授运用二甘汤治疗汗证、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厌食症、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探讨了二甘汤的组方奥妙、证治规律,揭示其谨守气阴两伤、虚热内扰、正虚邪恋的病机,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附典型验案4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1.
王孟清教授认为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侵袭,咽喉受邪,邪气扰乱经络气机,局部经络阻滞,气血不通,津液布散失常,咽中常有异物感;肺气不利,上犯咽喉,则咽痒而咳;肝风上扰,肝火犯肺,水道不通,津液耗伤,咽喉不利,久则咽喉局部肌肉抽动,频繁“清嗓子”.玄麦甘桔汤组方虽简而精,王教授将该方作为临床治疗小儿多种咽喉疾病的基础方剂,如...  相似文献   

12.
藿香乌梅汤为山西已故著名儿科名家张刚先生的经验方,从方药的组成、认识,归纳了其学术思想继承人董晓丽教授应用藿香乌梅汤治疗小儿多种病证的辨证用药思路,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14.
葛根芩连汤具有解表清里的功效,杜昌华教授认为此方为阳明经脉方,在临床中凡证属阳明经气热盛、熏迫内扰的儿科疾病均可化裁用之,疗效显著,并附案例4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杜克宽教授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疾病主观症状并不多,小儿疾病宜从趋势的角度入手辨病机,执两端而和其中,使治疗的方向不失偏颇.八纲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就是趋势辨证.杜教授临床从五脏三层辨证法论治儿科疾病,即五脏辨证主要是症状的辨证,运用脏腑学说,通过辨析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用变异和正常征象比较,以诊断测知...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脾常不足,易因饮食不节而影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致积滞不化.原睿主任医师认为脾胃积滞可互为因果,既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也可能为诱发他病的病因.在临床实践中,原老师擅长运用运脾消导法治疗儿科发热、泄泻、口疮、夜啼、咳嗽等因脾胃积滞引起的疾病,均取得了显著疗效.附案例5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7.
李润珍 《河北医药》2010,32(20):2923-2923
临床误诊是指医生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因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作出了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病情的结论,即医生在认识疾病过程中期望认识其本质而实际与疾病本质发生了偏离的现象,即医院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而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害,小儿由于其自身原因,误诊发生率更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初次就诊误诊的患儿50例,对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总结了侯春光主任中医师运用经方辨治小儿呕吐、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发热等病案,指出经方方简效宏,临床既要把握病证的整体性,也要注意到经方方证的特异性、特征性,重在方证对应。同时治疗过程中既要注意中病即止,也要据证灵活处理愈后调理,方能凸显经方治疗疾病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