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PRPLS)的诊疗与预后, 探讨PRPLS的临床特点,完善相应的诊疗对策,提高疗效。方法 收集24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资料,在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RPLS临床表现主要为腹块58.3%(14/24),腹胀41.7%(10/24)。B超和CT检查均能检出肿瘤,24例患者均接受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其中首次手术肿瘤完整切除者有16例,3年生存率为87.5%(14/16),5年生存率为62.5%(10/16);部分切除肿瘤者有6例,3年生存率33.3%(2/6),5年生存率16.7%(1/6);有2例患者仅行术中单纯活检,分别于术后5个月以及13个月死亡。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PRPLS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重要手段;应重视首次手术治疗,争取完整切除肿瘤;无法完整切除者亦应争取姑息切除。对复发病例仍以早发现和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S)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9例PRPL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4例行手术探查,于该院共行手术153例次,肿瘤完全切除115例次,肿瘤完全切除率75.2%,其中联合切除79例次,联合手术完全切除率51.6%.肿瘤部分切除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58.3%、30.7%,肿瘤完全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82.7%、78.3%.结论 争取联合脏器切除达到完全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复发的肿瘤应争取适时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因素、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41例全部经纤维胃镜检查并活检确诊,2年内复发率60.9%;接受再次手术28例,其中行根治性手术切除19例(67.9%),姑息性胃空肠吻合3例,姑息性肿瘤切除2例,行剖腹探查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年,未行手术者及仅行剖腹探查、胃空肠吻合、姑息性肿瘤切除者,术后生存时间4~9个月,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3年生存率57.9%(11/19),4年生存率31.6%(6/19),5年生存率10.5%(2/19)。结论胃癌术后复发与首次手术的切除范围以及肿瘤的临床病理因素有很大关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术后定期复查;积极的外科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89年至2OO7年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64例,完整切除肿瘤40例,姑息切除20例.探查活检8例,手术出血休克2例.结果 随诊68例,良性肿瘤6例存活,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53,5%、31.6%,姑息切除和探查活检者预后均差.结论 重视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术前诊断准备,术中处理是提高切除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89年至2OO7年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64例,完整切除肿瘤40例,姑息切除20例.探查活检8例,手术出血休克2例.结果 随诊68例,良性肿瘤6例存活,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53,5%、31.6%,姑息切除和探查活检者预后均差.结论 重视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术前诊断准备,术中处理是提高切除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联合氩氦超冷手术系统一氩氦刀(ASSS)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开腹对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在TACE基础上行ASSS冷冻治疗或手术切除联合ASSS,其中单纯开腹ASSS 14例,手术切除减瘤联合ASSS 72例,门静脉置泵化疗6例,肝动脉置泵化疗9例.结果 全组病例无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者66例(76.74%),无明显变化者15例(17.44%),恶化5例(5.82%).术后复查CT,肿瘤明显缩小58例(67.44%),无明显变化30例(34.88%).随访70例中死亡42例(60%),存活28例(40%).原发性肝癌(PHC)ASSS术后O.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8(91.67%)、35/48(72.92%)、28/48(58_33%)、20/48(41.67%);转移性肝癌(MHC)ASSS术后分别为21/22(95.45%)、18/22(81.82%)、13/22(50.O%)、8/22(36.36%);ASSS术后3、5年生存率PHC优于MHC(P<0.05).手术切除联合ASSS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72(90.27%)、47/60(78.33%)、24/58(41.38%),显著高于ASSS组的10/14(71.43%)、8/12(66.67%)、4/12(33.33%)(P<0.05).结论 开腹手术联合ASSS靶向性强,疗效确切,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联合其他方法可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外科治疗的191例原发性恶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应用SPSS 13.0对随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91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122例、63.9%),腹痛(77例、40.3%),腹胀(48例、25.1%)等.术后病理脂肪肉瘤75例(39.3%).肿瘤完整切除142例,姑息性切除35例,剖腹探查肿瘤活检术14例.完整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和剖腹探查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6、33、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手术切除是腹膜后恶件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积极的外科治疗、争取完整切除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复发患者,应争取再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治疗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7.1%、42.9%,中位生存期为35.3个月;肺转移瘤完全切除患者24例,5年生存率为45.8%(11/24),不完全切除患者4例,5年生存率为25%(1/4);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有淋巴结转移17例和无淋巴结转移11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5/17)和63.6%(7/11)。结论对肺转移瘤进行早期的完全性切除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原发性肿瘤性质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影响手术方式和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分化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的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u XF  Li ZJ  Wang X  Tang PZ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88-1891
目的探讨高分化甲状腺癌(DTC)喉气管受侵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76~1996年间86例DTC侵犯喉气管的患者资料.根据肿瘤侵犯喉气管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分别行肿瘤削除术39例、根治性切除21例(气管窗式切除11例、气管袖状切除8例和全喉切除2例)和姑息性切除26例.部分患者术后补充放疗.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① 39例喉气管局限性受侵行肿瘤削除术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3%(36/39) 和75.9% (22/29).术后放疗9例,术后未放疗30例.对于肿瘤削除术患者, 术后放疗与术后未放疗,其5年和10年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 21例肿瘤侵及喉气管腔内行根治性切除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7% (18/21) 和53.9% (7/13).术后放疗11例,术后未放疗10例.对于肿瘤侵及喉气管腔内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放疗与术后未放疗,其5年和10年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26例姑息切除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0% (13/26) 和19.2% (5/26).9例术后放疗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8%(7/9) 和55.6% (5/9).17例术后未放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35.3%(6/17),随访10年无生存者.对于姑息切除组,术后放疗比术后未放疗患者10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DTC喉气管受侵尚未侵及腔内黏膜层者可采用肿瘤削除术得以根治.穿透喉气管腔内黏膜层者应行肿瘤根治性切除以避免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术后放疗对于肉眼根治者疗效并不肯定,但可明显提高姑息性切除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和效果.方法对1992年7月至2002年7月手术治疗4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总结,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临床分型、治疗效果.结果无痛性梗阻性黄疸者占53.5%.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6例,单纯引流减黄手术15例,肿瘤活检4例.肿瘤切除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82.4%、23.5%,单纯引流者1、3年生存率为58.3%、0,肿瘤切除明显优于单纯引流(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简化术前检查,力求早期手术,争取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1.
傅继勇 《吉林医学》2012,33(18):3937-3938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1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和外科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诊断经病理证实。其中13例良性肿瘤,完整切除11例(84.6%),18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8例(44.4%),其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6.8%、76.3%、23.6%,部分切除7例,术后1、2、3年生存率为75.8%、36.8%、8.9%,探查活检3例,均于手术后18个月内死于肿瘤晚期。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措施,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复发的手术治疗及主要并发症防治。方法 :对 3 6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术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颈部吻合 2 0例 ,弓上吻合 16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根治性切除术 19例 ,姑息切除术9例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 8例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吻合口瘘。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8% ( 2 8/3 6)、3 8.9% ( 14 /3 6)、2 7.8% ( 10 /3 6)。结论 :食管癌根治放疗复发的患者只要一般情况允许 ,无明显转移和无病变严重外侵者均应争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3.
软组织肉瘤肺转移的外科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肺转移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辅助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7例因软组织肉瘤肺转移行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17例患者,其肺转移瘤经手术切除后均由病理证实为软组织肉瘤转移,其中滑膜肉瘤7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平滑肌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手术切除为完全性切除者16例、不完全性切除者1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术后行辅助化疗者12例.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3/16)、42%(5/12)、29%(2/7).结论对于原发肿瘤已经得到良好控制、无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肺功能及全身情况能耐受肺切除手术的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患者应争取手术;手术径路应根据肿瘤的分布情况选择,尽量减少病人的创伤并不遗漏多发转移灶;肺切除的方式以局部切除为主,遵循最大限度地切除肺转移瘤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的原则;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仍不明确,应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期改善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7岁).Ⅰ期12例(30.8%),Ⅱ期7例(17.9%),Ⅲ期6例(15.4%),Ⅳ期14例(35.9%).采用logistic逐步分析方法分析PGIL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生存率.结果 28例行择期手术(71.8%),11例因急腹症行急诊手术(28.2%).其中,23例(59.0%)肿瘤完全切除,11例(28.2%)肿瘤部分切除,5例(12.8%)肿瘤未能切除.除3例(7.7%)患者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外,36例均接受综合治疗,其中,23例(59.0%)行手术联合术后化疗,13例(33.3%)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化疗是恶性胃肠道淋巴瘤发生急腹症的危险因素(OR=5.083,95%CI 1.028~25.135,P=0.046).生存分析提示,择期手术的2、5年生存率均为82.3%,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的34.1%、17.0%(P=0.001);肿瘤完全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部分切除及未切除患者显著提高(89.7%、36.4%和26.7%,P=0.006).结论 术前化疗是引起PGIL发生急腹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手术时机和切除范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GIL应推荐择期手术,争取肿瘤的完全切除,对于肿瘤未切除而行化疗的患者应警惕急腹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18例(30.0%),恶性肿瘤37例(66.1%),交界性肿瘤1例(3.9%)。术中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失血性休克;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MODS。随访47例,1年生存率为83.0%,3年生存率为53.2%,5年生存率为29.8%。结论:术前评估对制定手术计划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术前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完整、整块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病例应争取再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5例小肠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手术治疗体会.结果:本组12例良性肿瘤术后均成功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且无死亡病例;23例恶性肿瘤术后失访1例,其余均随访1~5年,平均存活时间(30.45±2.56)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86.36%(19/22),术后2年生存率为68.18%(15/24),术后3年生存率为27.27%(6/22).结论:小肠肿瘤应根据其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生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外生性肝癌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外生性肝癌的患者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外生性肝癌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影响外生性肝癌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8例患者术后第3天死亡1例,术后1年生存率为88.9%(16/18);3年生存率为77.8%(14/18);5年生存率为66.7%(12/18)。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患者肿瘤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是否完整切除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外生性肝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误诊率高,不易早期诊断,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2例的诊治情况.结果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腹膜后肿瘤,21例为恶性(65.6%),11例为良性(34.4%).CT诊断腹膜后肿瘤准确率达81%以上,B超诊断准确率为50%左右.完整切除率为78.1%(25/32),其中良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1.8%(9/11),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71.4%(15/21).联合脏器切除3例,姑息性切除3例,不能切除2例.随访26例,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术前诊断及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肿瘤完整切除,必要时联合脏器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复发性的腹膜后肿瘤仍应争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总结 2 5例经外科治疗的中晚期胆囊癌 ,分析中晚期胆囊癌的手术疗效。结果行根治性切除者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6 .6 %、2 5 % ;行姑息性手术者 1、3年生存率为 2 5 %、0 % ;探查活检术患者多在 1年内死亡。因此对中晚期胆囊癌 ,仍应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留颈动脉手术治疗累及颈动脉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可行性.方法对21例累及颈动脉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实施手术,术中剥离颈动脉周膜或外膜,保留颈动脉切除肿瘤.结果21例无术中死亡.21例均获随访,术后复发10例,其中颈部复发7例(6个月内复发3例,9、14、16、18个月复发各1例),均死亡.口底、腮腺、颌下腺术后复发各1例.术后无肿瘤复发者11例.术后1年以上健在者18例,3年以上9例,5年以上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42.9%和33.3%.结论保留颈动脉的肿瘤切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