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结果DM患者CEC数明显高于正常人,伴微血管病变者增高更明显。CEC数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DM患者存在明显的VEC损伤,其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指标。CEC用免疫荧光VIII因子相关抗原鉴定,并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MDA)变化。本文对42例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正常人、无CHF的心脏病患者及治疗前后对照。结果显示,CHF患者CEC数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无CHF的心脏病患者,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75),CEC数与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这提示,CHF时伴有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还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本文讨论了血管内皮损伤在CHF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并提出CEC检测可能作为临床判断病情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内皮细胞损伤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病学意义杨丽霞,祝善俊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2):816用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作为判断在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指示物,CEC经免疫荧光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结合血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测定,观察了冠心病患者外...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与血浆内皮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与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关系,本文以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作为在体判断VEC损伤的指示物,同时以放免法检测血浆ET含量,对3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人进行研究。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组相比,CEC数量和血浆ET浓度显著增高(P<0.001)CEC数量与血浆ET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1,P<0.001)。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VEC损伤和EF分泌增多,两者共同参与冠心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和细胞因子在冠心病的发病学意义,我们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以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作为在体判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指标,CEC经免疫荧光VIII-R:Ag鉴定。结果显示,36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EC数、TNF含量高于30例正常人,尤以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组增高显著(P<0。001)。提示TNF可能参与冠心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示物,以血浆内皮素(ET)和前列环素(PGI2)反映VEC的功能变化,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UA患者外周血中CEC、ET明显升高(P<0.001),PGI2明显下降(P<0.01),当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时,其变化更加显著。VEC损伤以及它所分泌的内皮源性收缩舒张因子失平衡,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和心衰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变化在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测定60例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 DM患者CEC数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其中伴微血管病变者增高更明显。两者均民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两者同共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意义,我们测定了36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TNF和内皮素(ET)含量,发现这些指标均显著高于30例对照组(P值均〈0.01),且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提示血管内皮细胞(VEC)和TNF可能参与CHD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检测1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21例冠心病(CAD)和20例正常对照(NS)的血清维生素E(VitE)、人超氧化物岐化酶(hSOD-1)及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的代谢产物之一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显示AMI组的MDA水平明显高于CAD及NS组,而VitE水平则显著低于CAD及NS组,二者呈显著负相关(γ=-0.67,P<0.001);AMI和CAD组的hSOD-1水平均明显低于NS组,但其两组间无差异,提示AMI时VitE作为主要的抗氧化剂被大量消耗,可能是AMI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48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酮类固醇-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测定,以了解CH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情况及功能变化,并与正常人及卡托普利(Cap)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浆CEC、ET、ACE明显高于正常;6-keto-PGF1a则明显低于正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CEC与ET、ACE呈显著正相关;与6-keto-PGF1a呈显著负相关。通过Cap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Cap对CHD患者的VEC损伤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对肺心病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探讨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AUVIB)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辅助治疗的机理,对48例肺心病患者AUVIB治疗前后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以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肺心病患者SOD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GSH-Px与CA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AUVIB辅助治疗后,GSH-Px与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说明AUVIB能提高肺心病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时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及其功能变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我们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VEC损伤的指示物,以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前列环素(PGI2)反映VEC功能改变,对54例CHF患者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HF病人CEC数量、ET浓度和ACE活性明显增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轻度CHF者,PGI2增高,严重CHF者PGI2较正常降低,CEC数与血ET和ACE呈显著正相关,提示CHF病人VEC损伤,致其分泌的内皮源性舒张因子与收缩因子失平衡,参与了CHF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冠心病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食管超声(TEE)研究20例正常人(A组),22例高血压非左室肥厚病人(B组),3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C组)及33例冠心病患者(D组)的冠脉血流储备(CFR),以潘生丁静注后和静息时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比率(D/RPDV)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率(D/RPSV)作为CFR指标。结果发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C组比A、B、D组大;静息时C、D组的PDV比A组高(P<0.05),C、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组D/RPDV较A、B组明显减少(P<0.01),C、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病人的D/RPDV、D/RPSV与室间隔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用TEE可检出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冠心病病人的冠脉血流储备能力有明显减退,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冠脉血流储备能力低下程度与有明确冠脉病变者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载脂蛋白CⅡ(apoCⅡ)在高脂蛋白血症及冠心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新生儿至老年人群及118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46例冠心病(CHD)、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与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apoCⅡ含量,并分析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关系。结果脐带血apoCⅡ含量最低,随着年龄增长,apoCⅡ含量逐渐增加。高脂蛋白血症组apoCⅡ显著高于老年健康组(P<0.001),apoCⅡ与TG含量呈正相关(r=0.52,P<0.001),但有10例患者TG很高,而apoCⅡ较低。CHD、AMI和OMI组的apoCⅡ水平随着HDL-C下降而显著低于老年健康组。结论血清apoCⅡ的测定有助于阐明高脂蛋白血症的发病机理及CHD、AMI和OMI患者的血脂紊乱、apoCⅡ水平下降可能是某些病例TG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高浓度葡萄糖(HG)损伤血管内皮细胞(EC)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象,研究了HG(20mmol/L)对EC产生的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牛磺酸的干预作用。PGI2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而NO及MDA的测定则分别应用Griess法与Schuh法。结果 HG明显降低EC的NO与PGI2生成,同时增加MDA的含量。而牛磺酸则能拮抗HG所致EC的NO与PGI2生成的减少,并能降低MDA。结论 牛磺酸对HG损伤的内皮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牛磺酸能增加EC的NO与PGI2合成、降低MDA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硒(Se)低维生素E(VE)饮食大鼠心肌腺苷酸含量和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使用高效液相测定心肌腺苷酸含量和使用生化方法测定心肌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与补充Se和/或VE饮食大鼠相比,低Se低VE饮食大鼠心肌AMP,ADP含量无明显差异,而ATP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增加,SOD,GSH-Px活性降低,表明Se和VE影响ATP含量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而其中以联合补充Se和VE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老年COPD患者钙磷调节激素与骨矿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本文对88例COPD患者及44例正常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患者及正常人的尺、桡骨平均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骨钙素(osteocalcin,BG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降钙素(calcitonin,CT)及肺功能、血气等。结果发现:COPD患者BMD、血清BGP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BMD与BGP呈显著正相关。COPD患者血清PTH、AK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T无明显变化,BMD与PTH呈显著负相关,与AKP无显著相关性。BMD与病程、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FEV1、PaO2呈显著正相关,与身高、体重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时血循环内皮细胞、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运用右心导管检查技术和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分离技术,用硫巴比妥法及羟胺法测定血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结果肺心病组肺动脉平均压[(mPAP)376±075kPa、血CEC数量每09微升为1670±265与COPD组(848±22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CEC数量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呈显著负相关(r=0.9423,P<0.001),血CEC数量与肺动脉压比较呈显著正相关(r=0.8270,P<0.001),肺心病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COP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缺氧可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银杏叶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效应。方法检测78例心绞痛患者经银杏叶制剂天保宁治疗前后的血浆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β-胡萝卜素(P-β-CAR)、过氧化脂质(P-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过氧化脂质(E-LPO)值,在Compaq586微机上用SPSS/PC+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P-VC、P-VE、P-β-CAR、E-SOD、E-CAT、E-GSH-PX平均值皆显著升高(P<0.01),P-LPO、E-LPO平均值皆显著降低(P<0.01);且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体内病理性氧化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在治疗后明显减缓,银杏叶制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导致长期血液透析(HD)病人淀粉样变等并发症的可能致病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的分子结构。方法采用对氧化、糖基化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CML)特异的抗体对HD病人血浆和淀粉样沉积物中的CML进行定量观察。结果竞争法ELISA测定表明,HD病人846%血浆中可测得CML,其水平中位数为0.5mg/L,而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仅9.4%血浆中CML含量>01mg/L。糖尿病与非糖尿病HD病人之间CML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浆CML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82),但与血糖水平无相关。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CML是HD病人组织淀粉样纤维蛋白中AGE分子的天然结构。结论CML的存在提示HD病人的AGE潴留可能与氧化应激增加有关。CML从而可作为反映这类病人氧化糖基化损伤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