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EC)的临床与头颅MRI影像表现,以便提高诊断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EC的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进行了常规平扫序列T_1WI、T_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钆对比剂增强扫描(CE-MRI)检查。结果 20例肿瘤脑桥小脑角池12例(左侧7例,右侧5例),桥前池3例,脑实质内2例(右侧枕叶1例,左侧额叶1例,病灶均发生于皮质区或皮质下区),左侧外侧裂池1例,枕大池1例,四脑室1例。其中4例病灶同时受累桥前池、鞍上池、侧裂池及环池等多个脑池间隙;全部病灶均呈囊性改变;13例长T_1WI、长T_2WI信号,4例T_1WI、T_2WI为混杂信号,3例T_1WI、T_2WI均为高信号;11例T_2FLAIR序列检查结果均呈混杂信号,其内可见散在的絮状稍高信号影,6例为低信号,3例为稍高信号;DWI序列检查结果为19例高信号,1例低信号。结论 EC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尤其是FLAIR及DWI序列MRI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实质型脑囊虫病的MRI分期诊断与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实质型脑囊虫病的MRI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对应关系,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50例临床、病理证实的脑囊虫病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 (1)活虫期:MRI表现为囊状长T1长T2信号,囊壁光滑且与头节均呈等T1等T2信号;(2)变性死亡早期:MRI表现为虫体周围见长T1长T2信号水肿带,囊壁增厚、头节可见,增强后可出现环状增强;(3)变性死亡后期:MRI表现水肿范围缩小或消失,头节消失,囊壁增厚;(4)钙化纤维化期:虫体死亡并钙化,MRI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灶。结论 实质型脑囊虫病的MRI分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透明隔囊肿为颅内少见占位病变。Dandy 1931年首例报告透明隔囊肿,作者复习国外文献,迄今共报告22例,国内文献尚未见报导。本组报告3例均为男性,年龄18~20岁,3例均以颅内压增高症状发病。CT显示侧脑室问均匀低密度占位,CT值同CSF。MRI显示侧脑问长T_1、T_2信号占位病变,矢状扫描见Ⅲ脑室顶与室间孔受压,胼胝体  相似文献   

4.
Galen静脉血栓(附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6例Galen静脉血栓,均有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及尿便失禁(6例),高颅压(4例),抽搐或去脑强直(3例),智能障碍(3例),中枢热(2例),偏瘫或四肢瘫(2例),精神症状及不自主运动(1例)。头CT示双侧丘脑及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MRI为长T_1、长T_2异常信号,急性期可见CT为高密度,MRI的T_1W、T_2W像均呈高信号的静脉与静脉窦血栓。经内科治疗3例死亡,1例痴呆、2例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经病理证实为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压增高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CT扫描呈圆形和卵圆形低密度灶且无强化,所有病例都有脑室系统扩大;MRI结果可见5例病人显示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可见质子密度明显增加;1例病人呈等T1和长T2信号,病灶边界清晰,无钙化及瘤周水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例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能满意暴露病变,1例做到病变全切。其余4例采用枕下经天幕入路,2例做到全切。结论CT和MRI是诊断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主要手段;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静脉性脑梗死的磁共振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5例静脉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结果 15例MRI显示病灶位于大脑半球额、顶、枕、颞叶皮层及皮层下12例,其中单发病灶6例,单侧多发病灶2例,双侧多发病灶4例;病变呈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双侧丘脑、基底节及脑干对称性病变3例,呈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12例可见脑静脉窦信号异常.14例MRV显示脑内一条或多条静脉窦信号缺失,其中横窦-乙状窦受累4例,上矢状窦受累2例,横窦-乙状窦和上矢状窦同时受累3例,直窦及大脑大静脉受累3例.结论 静脉性脑梗死与动脉性脑梗死相比有其明显磁共振成像表现特征,MRI和MRV检查相结合可及时而精确的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58例中枢神经系统(CNS)上皮样囊肿,58例中位于小脑桥脑角涉及斜坡者23例(39.7%),有不典型的小脑桥脑角综合征者仅11例,听神经损害6例。40例CT平扫呈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病灶33例,其中27例不强化。MRI检查32例,呈T_1W低信号,T_2W高信号者18例。病灶周围脑组织均无水肿带。治疗方法唯有手术切除,疗效尚满意。  相似文献   

8.
20例年龄在18~46岁脑干肿瘤患者的 MRI 检查(其中19例作过 CT 检查)均显示出脑干的增粗,其中全脑干增粗2例,中脑粗大3例,桥脑粗大3例,中脑桥脑同时粗大1例,延髓粗大6例,延、桥脑同时粗大5例。肿瘤多以长 T_1与长 T_2信号显示。MRI 还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差别:以均匀增粗的内生型生长的肿瘤15例,以向脑干周围脑室,池突入生长之外生型生长的肿瘤5例。对脑干肿瘤的观察方面矢状面为最佳,轴位可观察左右对称情况。CT 的阳性率为13/19例。在脑干肿瘤的诊断方面,MRI 是一种比 CT 更敏感、更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经病理证实为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压增高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CT扫描呈圆形和卵圆形低密度灶且无强化,所有病例都有脑室系统扩大;MRI结果可见5例病人显示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可见质子密度明显增加;1例病人呈等T1和长T2信号,病灶边界清晰,无钙化及瘤周水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例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能满意暴露病变,1例做到病变全切。其余4例采用枕下经天幕入路,2例做到全切。结论CT和MRI是诊断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主要手段;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作者回顾性研究了29例病人31个颅内脑膜瘤的MRI 影象及其与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MRI 作T_1加权、T_2加权及质子加权成像。所有病人均行头颅CT 扫描,23例还做了血管造影。瘤—脑间界面的MRI 信号强度分4型。Ⅰ型,肿瘤边缘在T_1、T_2像上均表现为环状低强度信号;Ⅱ型,T_1为低强度信号而T_2为高强度信号;Ⅲ型,肿瘤无明晰的边缘;Ⅳ型,混合型。从手术标本取材制片2~3张做光镜观察,25个肿瘤的切片中包括了瘤一脑交界区,主要检查肿瘤浸入脑的边界的结缔组织情况。围绕肿瘤边缘的结缔组织有以下几种:厚,肉眼可见;薄,镜下可见;无,未见明显的结缔组织。结果:Ⅰ型界面5个肿瘤,4个肿瘤病理检查见这种环状低强度信号边界是肉眼可见的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MRI、MRA对急性CO中毒伴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CO中毒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头颅MRI、MRA资料。结果15例患者急性脑梗死病变部位:MRI为点状、片状异常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ADC为低信号;ADC值为(0.55±0.14)×10~(-3) mm~2/s;病灶直径(8.62±9.27)mm。病灶部位:10例脑叶,7例基底节及侧脑室旁,2例小脑,2例苍白球,1例脑干。12例侧脑室前后角白质周围片状、云雾状长T_1、长T_2异常信号病灶;11例双侧基底节及侧脑室旁点状长T_1、长T_2异常信号为陈旧性腔隙性梗死;7例脑萎缩。13例MRA表现:8例(61.53%)动脉狭窄,5例(38.46%)动脉管腔僵硬。结论应用头颅MRI、MRA对急性CO中毒伴发急性脑梗死的早期临床诊断、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病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脑胶质瘤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病患者6例,总结及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病灶范围均较广泛,边界不清,均伴有周围脑组织的肿胀,T1加权信号呈低信号(与脑白质相比)者4例,等信号2例;T2加权信号呈广泛高信号者6例.2例可见显著强化,呈多发不规则环状和结节状改变.结论 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胶质肉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胶质肉瘤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总结脑胶质肉瘤的MRI诊断要点。结果本组MRI表现类型共4种:(1)11例表现为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信号,即T1WI混杂低信号,T2WI混杂稍高信号或高信号,静脉注入Gd-DTPA后可见病灶不均匀实质性强化,病灶占位效应显著,瘤周组织水肿明显。(2)3例不规则团块状等T1稍长T2信号影,瘤内包绕血管但未见囊变、坏死信号,病灶周边可见环状水肿信号,静脉注入Gd-DTPA后可见病灶明显均匀强化。(3)2例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影,周围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水肿影,静脉注入Gd-DTPA后可见病灶呈条带状明显强化影伴局部脑膜强化。(4)1例表现为等T1长T2类圆形病灶,其内可见更长T2,增强后厚壁不规则环形强化。结论脑胶质肉瘤的MRI表现复杂多样,但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患者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均有癫痫病史;病灶累及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其中颞叶5例、额叶2例、颞顶叶1例;MRI表现为长T_1、稍长T_2信号,其中1例T1WI高低混杂信号;4例病灶呈类三角形,3例病灶内多发小囊变,1例病灶呈类圆形。7例病灶周无水肿。增强后6例病灶无强化,2例病灶轻度强化。病理学显示肿瘤主要由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神经元和星形细胞组成。临床上该病好发于儿童或年轻人。结论 DNT属于良性肿瘤,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及影像表现,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磁共振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NMOSD的12例患者行颅脑MRI轴位T_1WI、T_2WI、T_2WI-FLAIR,矢状位T_2WI序列,冠状位眼眶STIR序列,颈胸段脊髓的矢状位T_1WI、T_2WI及STIR序列,轴位T_2WI序列扫描,其中5例进行增强扫描,分析颅内、视神经及脊髓内病变累及的部位及范围。结果 12例患者均出现脑内典型部位的多发病灶,单侧或双侧视神经病变;8例出现脊髓内病灶,增强扫描5例患者中4例脑内部分病灶见强化,4例有视神经强化,3例脊髓内病灶局部可见强化。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NMOSD患者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对疾病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颅内弓形虫感染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AIDS并颅内弓形虫感染的MRI平扫、DWI和增强表现,随访观察影像学变化。结果 30例共发现128个病灶,其中7例单发,23例多发。MRI平扫时病灶呈斑片状、结节状和团块状,周围不同程度水肿。T_1WI呈低至中等信号,边缘可见高信号环;T_2WI呈中等到高信号,边缘可见低信号环;FLAIR多呈高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25个病灶呈斑片状强化,32个呈结节样强化,36个呈环状强化,27个呈靶样强化,3个呈螺旋状强化,6个未见明显强化。3例环状强化合并壁结节,6例合并脑膜强化,1例累及室管膜。结论 AIDS合并颅内弓形虫感染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可监测病情进展,随访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MRI多模态表现,提高对后颅窝PCNSL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后颅窝PCNSL的MRI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包括MRI平扫和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结果 15例PCNSL多发病灶者5例,单发病灶者10例均位于幕下。后颅窝病灶位于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中脑、第四脑室、桥小脑角区等。T1WI上呈稍低或中等信号,T2WI上呈中等或稍高信号。所有病灶表现为明显强化,6个病灶呈现"尖角征"和"脐凹征"。后颅窝20个病灶中结节状强化12个,条纹状强化4个,斑片状强化3个,四脑室团块状不均匀强化1个。5例DWI呈均质高信号,2例DWI为不均匀高信号,3例DWI为中等信号;ADC呈低至等信号。后颅窝PCNSL的ADC值为(0.62±0.095)×10~(-3) mm~2/s,与对侧脑实质ADC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例于MRS出现宽大耸立的Lip峰,2例Lip峰短小。结论后颅窝PCNSL的MRI多模态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不典型的后颅窝PCNSL术前诊断仍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背景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为低级别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好发于小脑、第四脑室顶或颅后窝,故也称为第四脑室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以病灶中含神经细胞性"菊形团"和(或)围血管假"菊形团"结构,以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分为特点。目前文献共报道约50例,主要发生于第四脑室及其邻近区域,仅少数发生于第四脑室外,本文报告1例临床罕见的发生于脑实质内的RGNT病例,根据组织学检测方法分析其诊断要点,以期提高临床对该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12岁。因反复肢体抽搐2年伴轻微间歇性头痛1周入院。MRI显示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未累及脑室和硬脑膜,T1WI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术中可见病灶位于脑实质内伴囊性变,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手术全切除。肿瘤细胞形成小Homer-Wright样"菊形团"和围血管假"菊形团"结构,并可见典型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区域;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肿瘤细胞突触素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表达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阴性。结论相对于经典部位,脑实质内RGNT更为罕见,术前难以明确诊断。鉴于发病部位罕见、组织学构象复杂且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临床应提高对脑实质内RGNT的鉴别诊断能力,并注意与其他具有相似组织学构象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资料男,19岁,因突发高热10 d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5℃,神志清楚,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部CT平扫示第三脑室稍高密度影。头部MRI示第三脑室内混杂T_1、T_2信号,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侧脑室扩张,额角及枕角增大明显,脑室旁及侧脑室角周围可见FLAIR相高信号。全麻下,取仰卧位,冠状切口,额底  相似文献   

20.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报告6例经MRI证实的CPM,对其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及发病机制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男女各3例,平均年龄35岁。6例CPM均有慢性消耗疾病、营养不良或电解质紊乱的基础;具有闭锁综合征表现、MRI示脑桥中央病灶(长T_1、长T_2信号)仅1例,桥脑与脑其他部位同时存在髓鞘溶解病灶(本组5/6例)。经缓慢矫正电解质紊乱,给激素、脱水剂等治疗,5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营养不良或(和)电解质紊乱是常见的基础性疾病,矫正电解质紊乱不宜过快;脑MRI对本病早期确诊意义重大;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脑的某些部位对代谢紊乱或(和)电解质紊乱等可能具有特殊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