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婴幼儿血管瘤在皮肤镜下的特征,以探讨皮肤镜用于无创性诊断婴幼儿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月本科确诊的67例婴幼儿血管瘤皮损的皮肤镜下特征和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血管瘤皮肤镜下结构特征为:红色腔隙样结构、膨大扩张的血管结构、皮损周边血管结构、蓝紫色腔隙样结构、弥漫性红色结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和婴幼儿血管瘤皮肤镜下各结构特性无显著相关性。婴幼儿血管瘤依据皮肤镜下主要形态结构模式,可分为四型:以"鹅卵石"样红色腔隙样结构为主的血管瘤、以膨大扩张血管结构为主的血管瘤、以稀疏排列的红色腔隙样结构为主的血管瘤和以弥漫性红色结构为主的血管瘤。结论婴幼儿血管瘤皮肤镜下具有特征性结构,皮肤镜可作为婴幼儿血管瘤无创性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小汗腺汗孔瘤.患者男,58岁.左足跟部红色肿物10余年.皮肤科检查:左足跟腱部可见直径约1 cm的红黑色隆起性结节,质软,边界清楚,伴外周褐黑色色素沉着.皮肤镜下可见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结节,皮损中央可见多个叶状血管,血管周围有白色晕.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与表皮相连的肿瘤细胞团块,向下延展进入真皮,瘤细胞大...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患者男,65岁。左颧部外上方结节1年余。皮肤科检查:左侧颧部一1.5 cm×1 cm红色结节,突出于皮面,界限清楚,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一肿瘤团块,累及皮下脂肪,可见大量黏液样物质,其间细胞团块呈岛状漂浮。免疫病理示细胞角蛋白(CK)7、囊泡病液体蛋白(GCDFP)-15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阳性。诊断:原发性皮肤黏液癌。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复发性多发性梭形细胞血管瘤.患者女,20岁.因左手背反复出现红色结节6年就诊.患者曾3次行手术切除皮损,但多数结节均于术后在原位复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大量增生的梭形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大小不一的血管腔及实性肿瘤团块.诊断:梭形细胞血管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93岁. 主诉:左耳郭蓝紫色结节2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2009年2月无意中发现左耳郭外侧一蓝紫色米粒大丘疹,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2009年4月13日于我科门诊就诊. 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 皮肤科检查:左耳郭外缘可见一直径5mm的蓝紫色半球状隆起性结节,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结节周围皮肤色泽正常.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误诊为血管瘤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患者男,40岁。左耳廓及左耳后多发结节伴瘙痒8个月。皮肤科检查:左耳廓及耳后散在多个黄豆至蚕豆大暗红色结节,表面光滑,质硬,孤立不融合,可推动,无压痛,部分皮损表面结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血管增生,内皮细胞肿胀,向管腔突出,血管周围及胶原纤维间淋巴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肾小球样血管瘤.患儿男,9岁.颈部红色丘疹3年,逐渐增大,无任何不适.体格检查示颈部一0.5cm×0.8cm红色结节;系统检查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较多扩张的血管腔,内含增生的毛细血管袢,似肾小球结构.免疫组化检查示扩张的血管腔和毛细血管袢内皮细胞CD31和CD34阳性.诊断为肾小球样血管瘤.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发疹性假性血管瘤病.患者女,69岁.面部、手背出现血管瘤样红色丘疹,且反复发作6个月.发疹前患者无瘙痒及头痛等症状.皮肤科检查:颜面、手背部散在血管瘤样丘疹,表面光滑,直径2~5 mm.皮损分布区域无鳞屑、结痂和溃疡.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正常,真皮血管未见增生,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发疹性假性血管瘤病.  相似文献   

9.
小儿面部及肝脏血管瘤2例窦书田①张喜林①我们应用强的松治疗2例皮肤及肝脏血管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例均为男婴。例1出生后右下眼睑有如米粒大小红色肿物;例2左上眼睑及下口唇分别见绿豆大小的红色肿物各1枚。2例均在3个月内就诊。检查:各为...  相似文献   

10.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10):612-614
报告1例婴儿丛状血管瘤。患儿女,3个月。左大腿外侧出现暗红色斑块2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大腿外侧一20.0cm×15.0 cm暗红色类圆形浸润性斑块,其上边缘毛发增多,皮温稍高,可见明显毛细血管扩张。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及棘层增厚,真皮内散在"炮弹样"血管丛团块,团块中血管内皮细胞部分核大深染。免疫组化:CD31(+)、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D2-40(部分+)。诊断:丛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