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在80年代初建立了胸腺肽α1(Tα1)的放射免疫分析检测方法[1],随后又建立了多种ELISA检测方法,国内尚无报道.我们利用兔抗Tα1的多克隆抗血清建立了ELISA测定法,检测了健康成人,肿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浆Tα1水平,以了解体内Tα1水平与患者所处疾病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汪家敏  王兆钺 《江苏医药》2005,31(4):307-308
胸腺肽α1(Tα1)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对调节免疫功能、维持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运用ELISA法检测了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Tα1水平,并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探讨IT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我院2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观察组),对照组(正常健康者)25例,对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3+CD4+亚群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其CD3+CD8+亚群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CD3+CD4+/CD3+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明显,与该病免疫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ELISA法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血小板减少的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结合抗体,并同时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ITP患者的血小板结合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血小板减少的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而血小板减少的白血病患者的抗体水平与正常组则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血小板结合抗体的测定对ITP与血小板减少的白血病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IDS伴有严重血小板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50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30例患者建立观察组,以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行艾滋病高效抗病毒治疗的20例患者建立对照组,观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HIV-RNA载量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对照组持续观察血小板、CD4~+T淋巴细胞计数未见显著差异。30例患者经治疗后,血小板、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逐渐升高,而HIV-RNA载量水平则逐渐降低。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6个月患者血小板、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0例患者治疗前HIV-RNA载量(2064027.32±602529.44)copies/mL,治疗6个月后21例(70.0%)HIV-RNA载量40.00copies/mL,其余9例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1年后27例(90.0%)HIV-RNA载量40.00copies/mL。结论:AIDS相关血小板计数减少与CD4细胞水平有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判断其CD4细胞水平,从而预测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病情的发展情况。通过对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予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50例妊娠合并ITP患者、50例GT患者、50例正常妊娠女性、50例非妊娠期育龄女性ITP患者及50例正常育龄女性的外周血,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并分离血清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20例DN患者(DN组)血清PECAM-1,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化法检测血糖(Glu),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其结果与19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16例正常人(C组)比较.结果 DN组PECAM-1、Glu、HbA1c水平高于C组(P<0.01).T2DM组PECAM-1与Glu、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1),Glu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PECAM-1高表达是促进T2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内皮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血清PECAM-1水平可作为该类疾病治疗效果评价及并发症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变化,讨论胫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FP)与HIF-1α水平升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53例,其中27例T2DM合并胫前动脉斑块患者(T2DM+ FP组),26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随机选取2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HIF-1α浓度.结果 T2DM+ FP组和单纯T2DM组HIF-1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T2DM+FP组HIF-1α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P<0.01).血清HIF-1α水平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IF-1α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是糖化血红蛋白.结论 2型糖尿病伴有胫前动脉斑块患者体内高水平的HIF-1α可能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在糖尿病足的病变进展中发挥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PL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ITP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抗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及血清TPO水平,同时检测其PLT及骨髓巨核细胞数。结果抗GPⅡb/Ⅲa及GPⅠb/Ⅸ抗体吸光度(A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TPO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组血小板计数与两种特异性抗体水平呈负相关;ITP患者血清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对确定ITP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TPO检测对探讨血小板生成的调节机制及辅助ITP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竞争抑制(ELISA)法对临床确认的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0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TP)25例及正常对照组80例进行检测;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部分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病例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结果各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阳性率较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与免疫性血小减少组相比前者阳性率增高不明显。对30例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且输注无效的患者进行血小板配型输注,其中25例相合,有效率为83%。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血小板配型可有效提高临床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HES)130/0.4对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HES组,患者入室后1h内按20mL.kg-1输入HES;Ⅱ组为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LRS)组,1h内输入等量LRS。分别于患者入室时(T0)、输完药品后(T1)、手术结束时(T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T0比较,Ⅰ组T1、T2时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Ⅱ组T0、T1、T2时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并不明显(P>0.05)。结论:6%HES130/0.4能抑制脓毒症患者血浆TNF-α、IL-1β、IL-6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爱明  庄茜  赵益明  阮长耿 《江苏医药》2004,30(10):766-767
目的 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 (AECA)在血小板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cell ELISA) ,对 18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70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3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伴血小板减少 4 5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伴血小板减少 33例 ]血清AECA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 5 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同时将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ITP、SLE及RA患者血清AECA水平 (A450 值 )分别为 0 5 5 3± 0 2 0 9、0 82 0± 0 15 4、0 814± 0 2 34,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0 4 0 4± 0 12 8(P <0 0 1) ,AA患者血清AECA水平 (0 4 12± 0 0 4 2 )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 ,SLE及RA患者血清AECA水平明显高于ITP患者(P <0 0 1) ,SLE及RA患者AECA阳性率分别为 84 4 4 % (38/ 4 5 )、81 82 % (2 7/ 33) ,明显高于ITP患者[2 2 5 7% (16 / 70 ) ](P <0 0 1) ;AECA(+)的ITP患者血小板计数 [(18 94± 8 4 3)× 10 9/L]明显低于AE CA(- )的ITP患者 [(4 4 93± 17 0 4 )× 10 9/L](P <0 0 1)。结论 对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AECA水平进行检测 ,有助于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SNP+45(T/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氧化应激指标8-异前列腺素F2α之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120例T2DM患者(T2DM组)脂联素SNP+45(T/G)多态性,同时选取正常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竞争酶免疫测定的方法检测T2DM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检测各组空腹血糖、血脂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IR等指标。结果:T2DM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高于对照组,T2DM患者脂联素SNP+45位点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内GG型的体质量指数(BMI)高于TT及TG型(P<0.05);TT、TG及GG基因型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SNP+45(T/G)多态性与T2DM氧化应激之间可能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46例初诊T2DM患者(A组)胰岛素强化治疗前、治疗两周和3个月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3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30例正常人(C组)比较。结果 A组患者IL-17和TNF-α水平高于C组[(5.97±0.87)pg/ml vs.(4.48±1.63)pg/ml和(31.4±22.3)pg/ml vs.(26.5±18.6)pg/ml](P<0.05)。TNF-α水平治疗后3个月(25.6±20.6)较治疗前(31.4±22.3)pg/ml和治疗2周(32.3±22.2)pg/ml降低(P<0.05)。强化治疗2周时,IL-23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血清IL-17表达增高,在T2DM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疗的70例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300 U/kg,1次/d,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待血小板绝对值升高≥50×109/L或血小板100×109/L即应停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5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小板水平动态变化、血清Toll4受体(TLR4)、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5、7、10 d后,治疗组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LR4、PF4和TP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TLR4、PF4和TPO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 WF、TNF-α和s CD40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清v WF、TNF-α和s CD40L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血清TLR4、PF4、TPO水平和vWF、TNF-α和s 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淑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187-2188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例ITP患者和30例对照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评价其与血小板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TP患者PAIgG、PAIgA、P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者(P〈0.01);与对照者相比,ITP患者外周血CD3+显著降低(P〈0.01),CD4+减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而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同时CD4+/CD8+比值的降低与血小板表面抗体IgG、IgA、IgM增高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ITP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比例失常,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漂移,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ITP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应用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5例,应用α-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1次/d,共12d为1疗程,之后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2次,维持〉2个月。观察血小板计数,PAIgG,T细胞亚群,肝肾功能等。结果15例患者中显效5例(30%),良效8例(50%),进步1例(10%),无效1例,总有效率90%。结论α-干扰素应用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尤其是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小儿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60例,采用抛硬币的随机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高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400 mg/kg,观察组给予低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200 mg/kg,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T淋巴细胞(CD8+)水平,计算CD4+/CD8+比值,并检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采用反射免疫法测定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A(PAIgA)、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M(PAIgM)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患儿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免疫功能、实验室指标、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血清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明显低于对照组(26.66%...  相似文献   

19.
口服鸡Ⅱ型胶原治疗大鼠的佐剂型关节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口服鸡Ⅱ型胶原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动物模型,通过胃管给药方式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鸡Ⅱ型胶原,对大鼠四肢关节进行评分,观察大鼠关节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采用免疫荧光技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且用大鼠rINFn检测试剂盒(固相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建立了大鼠佐剂型关节炎实验动物模型,口服高、中、低剂量的鸡Ⅱ型胶原均可减轻关节病变的发生,其中高剂量治疗组的作用最显著,而且大鼠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水平与关节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外周血TNFα水平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 口服鸡Ⅱ型胶原可有效减轻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其机理与口服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河南电力医院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8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300U/(kg·d),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转移因子口服液,10m L/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A(PAIgA)、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M(PAIgM)、血小板计数,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1.7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PAIgG、PAIgA、PAIgM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小板计数则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IL-2、IL-4、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够显著改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清IL-2、IL-4、IL-6、TNF-α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