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周围神经病变等。由于SCD表现的多样性和非特异性,临床容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2.
王英  官瑞磊  谭军 《内科》2021,(2):274-276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的吸收、摄取、转运或代谢障碍导致机体内维生素B12含量不足而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等[1].SC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减退、感觉性共济失调、下肢痉挛性瘫...  相似文献   

3.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因人体对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或转运出现障碍,导致体内维生素B12含量不足,从而引起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年龄>65岁的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较常见,早期可无症状或缺乏特异性,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典型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受累表现时,才可以确诊SCD,如出现罕见表现,不能及时获得诊断和治疗时,可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4.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主要累及脊髓侧索和后索,临床表现以侧索受累的锥体束征和后索受累的深感觉障碍为主;此外,周围神经、视神经、大脑白质亦可受累,且周围神经受损较常见.本文分析42例SCD周围神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希望对SCD周围神经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一种可治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但临床早期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而引起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致残.  相似文献   

6.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主要表现为脊髓后索和侧索受损症状;周围血象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15例,缺铁性贫血1例;胃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均阳性2例;血清维生素B12降低1G例,叶酸异常1G例;电生理检查均有明显改变。经治疗后明显好转。认为SCD诊断除依据典型脊髓侧索、后索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贫血及血清维生素B12减少外,还可借助于电生理、MRI检查诊断,早期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维生素B_(12)(Vit-B_(12))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SC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Vit-B_(12)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八珍汤,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Vit-B_(1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两组治疗后RBC、Hb和Vit-B_(1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但观察组RBC和Hb水平比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八珍汤联合Vit-B_(12)治疗SCD,既可明显提高疗效,还可有效纠正病人的贫血。  相似文献   

8.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认为其病变多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两下肢痉挛性瘫痪和周围神经障碍,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特别在病程的早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不易诊断[1,2].明确的诊断配合积极的治疗,可使SCD患者获得康复;否则病情恶化,严重者会导致死亡[3].本文回顾分析脊髓传导速度(SCCV)的测定用于脊髓SCD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庆德  钟涛 《山东医药》2003,43(35):26-26
为探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CD)的早期诊断方法,我们对9例SCD的诊断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32例临床分析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近10余年来诊断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人3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并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所有的SCD病人均有与现已知可以引起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有关,其中以胃炎占首位;痉挛性截瘫、感觉异常、深感觉减退,共济失调为SCD常见的症状和体征。该病误诊率比较高,相关的辅助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尽早并进行正规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疗效。结论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要结分病史、临库表现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并排除一些容易误诊的疾病如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等。对部分诊断困难的病人进行随访,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报告逐渐增多。1991~2003年,我院收治SCD患者18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以脊髓后索和周围神经受损为多见。本文对16例SCD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的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致维生素B12缺乏,进而导致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却十分少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电生理、磁共振表现及随访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刘明  蒋云  蒋景文  许贤豪  王文超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3):180-182,T002
目的观察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电生理和磁共振(MRI)表现及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其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定,并进行3—36个月随访,检查血清维生素(Vit)B12、叶酸浓度、脊髓MRI、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并观察治疗前后脊髓:MRI、SEP的变化。结果患者经VitB12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仍遗留不同程度的深感觉异常,SEP治疗前后的变化与临床症状相符,脊髓MRI检查绝大多数能直观地显示病灶,主要表现为:脊髓后、侧索的长条状等T1长T2异常信号,胸段多见,加强后病灶不强化,病灶随病情好转而缩小或消失。结论脊髓MRI、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客观地提示病变部位及治疗前后的变化,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患者进行随访,也是明确诊断、观察病情变化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31例临床与MR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病因、临床特点及MR改变。方法 对 3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17例 (5 6 6 % )血液中维生素B12 低于正常值。脊髓侧索受损 2 4例 (77% )、周围神经受损19例 (6 2 % )、后索受损 18例 (5 8% )、3例合并智能障碍。 2 6例做脊髓MR检查 ,其中 14例出现条索状长T2 信号。结论 维生素B12 是其主要病因 ,MR对该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亚急性联合变性与维生素B12缺乏和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 )与维生素B12(VB12)缺乏和巨幼红细胞贫血(MA)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6例SCD的神经损害程度与贫血程度和血清VB12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对比MRI、神经电生理检查在SCD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监测SCD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浓度的动态变化.分析开始治疗时间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前Hb平均含量(77.1±11.2 ) g/L ,表明SCD大都伴贫血,但其程度与SCD神经损害程度无直线相关关系(r=-0.1917、0.0926,P> 0.5).治疗前平均血清VB12水平(87.0±21.4) ng/L,异常率47.2 %, 治疗后很快恢复, 但神经体征改善较慢,二者无直线相关关系(r=0.207、0.101,P>0.5).诱发电位综合阳性率100%,并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或在SCD初期出现.MRI检查阳性率为71.4%,部分病灶治疗后缩小或消失.脑脊液MBP水平治疗前(3.96±1.66 ) ng/L.治后3个月有显著改善(2.25±1.66) ng/L.确诊6个月后开始治疗者,神经功能改善不显著.结论 SCD多由VB12缺乏引起,常伴MA,但血清VB12水平不能作为诊断或排除SCD的惟一标准.MRI可显示SCD的多数脊髓和脑部病灶,治疗后可缩小或消失.诱发电位为早期确诊和发现隐匿病灶提供帮助.脑脊液MBP水平可反映SCD神经髓鞘损害和修复的程度.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永久神经功能损害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7.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SCD)一直被认为是由于维生素B12 缺乏引起的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等联合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下肢深感觉障碍、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 ,常伴有周围神经感觉障碍及尿、便障碍。现将我们收治的 2 0例SCD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36~ 70岁 ,平均5 1 9岁。病程 2个月至 3年。胃炎 6例、十二指肠溃疡 1例、贫血 4例、酗酒 2例。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中肢体麻木 15例 ,走路无力 12例 ,性功能障碍 3例 ,认知功能减退 4例 ,均有步态不稳。双下肢肌力Ⅰ~Ⅲ级 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17例SCD老年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SCD患者的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既往甲状腺疾病患者6例(35.3%),胃疾病史5例(29.4%),吸烟史5例(29.4%),长期素食4例(23.5%);感觉异常15(88.2%),共济失调症状12例(70.6%),精神智能症状12例(70.6%);体征以闭目难立征试验阳性16例(94.1%)和位置觉、振动觉减退15例(88.2%);10例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58.8%),6例促甲状腺激素升高(35.3%);脊髓MRI示7例有脊髓损害表现(41.2%),17例治疗前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均发现异常(100.0%);所有患者予以甲钴胺和维生素B1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老年人SCD发病与甲状腺疾病、胃部疾病等相关;以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多见,易出现精神智能症状;巨幼细胞贫血阳性率高;MRI与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早诊断、早治疗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选药物,为预防该药引起的胃酸反流、溃疡活动甚至上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有时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OME)等.人体的维生素B12(VitB12)主要来源于鱼、蛋及动物肝、肾等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需要胃酸的参与[1].VitB12的缺乏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周围神经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严重后果.PPI的长期使用是否会影响VitB12的吸收目前尚无定论心[2-4],而对ITP患者血清VitB12水平的影响国内外更鲜见报道,本研究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亚急性联合变性 (subacutecombineddegeneration ,SCD)是由维生素B12 缺乏为主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深感觉障碍、痉挛性瘫痪、感觉性共济失调等症状。现将我们收治的 8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6 0~ 79岁 ,平均 6 9 8岁。起病到就诊时间10d至 2年 ,平均 6 8月 ,既往史 :胃炎 2例 ,贫血 1例 ,无特殊记载 6例 ,临床除外了其他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1.2 症状和体征 首发症状 :肢体麻木7例 ,其中双下肢麻木 6例 ,双足趾针刺样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