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肝小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常规B超和16层螺旋CT对20例肝小血管瘤(〈30mm)进行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3-6个月追踪、回访证实。结果20例肝小血管瘤患者B超检出率为100%,B超发现病灶不能定性者2例,平扫有3例未发现病灶,增强扫描检出所有病灶并全部给予定性诊断。结论肝小血管瘤大部分表现为B超高信号、CT平扫低密度,超声检出率优于CT平扫,对超声低回声者往往定性困难,而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准确诊断,二者联合运用能提高对肝小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3期扫描小肝癌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提高小肝癌诊断能力.方法 全部病例的CT检查均采用日立PRATLCO扫描,扫描参数为层厚10mm,螺距为1,增强3期扫描(以下简称3期扫描)分别为平扫,注射对比剂后30s动脉期扫描,60s门静脉期扫描,3min延迟期扫描,扫描时间1s,120kV,200mA,采用柯达Dryview8700激光相机,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流率为2.5~3ml/s(剂量1.2~1.5ml/kg).结果 螺旋CT 3期增强扫描检出并经病理证实23例25个病灶小肝癌.19例患者AFP升高.4例患者AFP在正常范围,其中1例(男50岁)AFP升高,而CT、B超检查均为阴性,20d复检CT及B超才显示出小肝癌征象,所有患者均有肝硬化表现.SHCC在3期扫描上,18个病灶在动脉期为高密度,门静脉和延迟期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的典型表现,非典型表现有5个病灶.①平扫病灶模糊不清者15个病灶,边界清楚者有10个病灶,增强后病灶边界模糊者只有6个病灶,边界清楚者有19个病灶,并伴病灶边缘轮廓轻度不规整.②平扫瘤内均匀性密度者有17个病灶,瘤内密度不均者有8个病灶,增强后瘤内密度均匀者只有5个病灶,瘤内有多个小斑点状密度更低且密度不均匀者20个病灶.结论 ①多数的SHCC在3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②CT表现特点是平扫病灶边界模糊,增强后病灶边界变清楚并轻度不规则同时病灶内有多个小斑点状密度更低区,密度不均匀.根据SHCC在3期扫描表现特点及结合临床就能大大提高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影象学诊断发展迅速,在肝癌的诊断上也有不少进展,现分述于下。一、超声诊断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在高危人群中定期进行B超与甲胎蛋白(AFP)检查是发现早期肝癌的有效途径。台湾许氏等报道自1981年来随访观察528例慢性肝病,包括236例肝硬化与81例慢性肝炎等,每3~6月检查B超与AFP。结果发现24例小肝癌,其中50%AFP不高,Shinagawa报道51例小肝癌中B超发现者占92.2%。其中AFP<200ng/ml占2/3。以上作者都强调定期检查B超发现早期肝癌的重要性。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般情  相似文献   

4.
李凤华  岳灿 《安徽医学》1994,15(6):30-30
<正> 我科于1990年8月以来,开展了在B超引导下对12例肝癌病人进行病灶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现将操作技术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2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2岁。全组病例术前均经AFP、AKP、B超、CT扫描证实为肝癌。肝癌病灶位于肝右叶8例,肝左、右叶均有占位4例。肿瘤呈巨块型伴有2~3个卫星灶。肿瘤最大者为8~10cm。小的为2~6c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经临床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59例,均接受B超、CT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CT检查符合率为91.53%显著高于B超76.27%,结节型病灶的检出率为93.75%显著高于B超62.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影像学显示巨块型有低回声区,以圆形和类圆形为主,结节型病灶为低密度,无清晰边界;CT影像学显示巨块型和结节型病灶为低密度,以圆形和类圆形为主,无清晰边界;部分为不规则,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病灶密度增强,与周围组织有清晰边界。结论 C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首诊的重要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肝癌行超声引导经皮射频微创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2002年9月~2004年12月,对116例肝癌患者进行PRFA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AFP,治疗后1个月复查B超或CT确定肿瘤是否完全坏死。结果 AFP转阴率为82.1%,B超或CT显示肿瘤完全液化坏死率为84.4%。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微创治疗小肝癌具有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治疗效果肯定;术后并发症低且易控制;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四种显像方法,对269例经手术验证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诊断作了比较。发现肝动脉造影、B超、CT和核素肝显像对临床肝癌、亚临床肝癌和直径>5.0cm的大肝癌的确诊率相仿;对≤5.0cm小肝癌的确诊率分别为86.8%、82.7%、74.3%和68.3%,而对≤2.0cm微小肝癌造影较其他三种显象方法确诊率(分别为90.0%、75.0%、40.0%30.0%)更高(P均<0.01)。四种显像方法各具有优缺点,B超为非侵入性手段,应作为肝癌定位的首选方法,而对哪些甲胎蛋白(AFP)低浓度阳性而其他方法又无法发现的早期肝癌,应及早作肝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尤其是对AFP阴性及肿块较小的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0例肝癌、32例肝硬化病人,通过ELISA法检测标本GPC3值,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AFP值,肝癌组根据肿块大小分为4组(<3 cm、3~5 cm、5 ~10 cm和>10 cm)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1)肝癌组GPC3值为(22.014±36.930) ng/mL,肝硬化组GPC3值为(8.590±8.171)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肝癌肿块<3 cm组GPC3和AFP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和71.43%,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癌肿块3 ~5 cm、5~10 cm、>10 cm组的GPC3的阳性率低于AFP,二者间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3) 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GPC3的阳性率为75%.结论 GPC3作为新兴的肿瘤标志物,可能对AFP阴性和小肿块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大,GPC3与AFP联合检测更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现将笔者于日本研修期间在导师指导下经皮瘤内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6例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6例小肝癌患者,均经B型超声、CT、肝血管造影、超声引导下经皮针吸细胞检查、胎甲蛋白(部分呈阳性)和病理诊断证实为肝细胞癌。小肝癌在肝右叶者4例,左叶者2例。肝癌直径2.0cm以下者2例。2~3cm者3例。4~5cm者1例。均为单个病灶。胎甲蛋白(AFP)300ng/ml者1例,其余病例均为正常。方法用超声波穿刺用探头,探头中央有一能通过穿刺针的扇形孔,穿刺针通常用经皮肤穿刺胆管造影术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子计算机 X 线体层摄影(CT)分析了48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例,复发灶出现时间从6月到6年不等,其中6~18个月内复发的占60.4%,2年内占75%。复发以单病灶为主(43.8%),2个病灶次之(20.8%),3~5个占18.8%,5个以上者仅占16.7%。复发以小病灶为特点,≤3cm 者占77.4%,而>5cm 仅有2.7%.CT 主要表现为平扫低密度病灶,增强形式有整个病灶增强和边缘部分增强(80%和20%)。病灶边缘清晰者42.2%。复发灶的 CT 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结节型表现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文还对其中18例再次手术的复发病例与 CT、B 超作了对照分析。CT 的敏感性(90.7%)较 B 超为高(74.4%)。CT 的假阴性率(9.3%)较 B 超为低(25.6%)。病灶大小的估计准确性,两者相近。另外还对肝癌术后随访提出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和CT在脂肪肝中低回声病灶诊断中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2011-06~2013-10间在我院行中低回声病灶的脂肪肝患者65例。同时对患者行CT检查,并以术后病理及随访证实为依据,比较两种方法对脂肪肝中低回声病灶的脂肪肝诊断准确性和误诊或漏诊情况。结果 CT对正常肝区、结节性增生、转移肝癌的诊断检出率高于超声(P<0.05),而原发性肝癌、非典型血管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CT对正常肝区、结节性增生、原发肝癌、转移肝癌的诊断检出与术后病理或随访证实比较无明显差异,非典型血管瘤检出率显著低于术后病理或随访证实。CT检查对中低回声结节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结论对脂肪肝中低回声病变病灶,超声配合CT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当超声检查有低回声病变的脂肪肝时,需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减少误漏诊,从而提高低回声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n protein 73,GP73)、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联合增强CT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肝癌组(n=52)、肝硬化组(n=52)和对照组(n=52)。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增强CT扫描及血清GP73、AFP、GGT水平检测,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GP73、AFP、GGT水平及不同检测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癌组患者的血清GP73、AFP、GGT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肿瘤最大径≥3cm患者的血清GP73、AFP、GGT水平均显著高于肿瘤最大径<3cm患者(P<0.05);增强CT扫描联合GP73、AFP、GGT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 GP73、AFP、GGT联合增强CT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诊断效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二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使用的适应证。方法:48例经皮穿刺活检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CT引导组诊断准确率84.6%,不良反应发生率23%,B超引导组诊断准确率91.4%,不良反应发生率14.3%。结论:CT引导及B超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诊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CT引导较适宜病灶小,距胸壁远的病变,B超引导适宜病灶较大紧贴胸壁的病灶,对于合并胸水及肺不张的病变B超尤佳。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9岁;B超检查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体检无异常发现,无肝炎及寄生虫病病史。ESR74mm/h,SGPT44u,II3u,AFP(-),AKP13u以下,HBsAg(-);WBC6.0×10~9/L,中性0.66,淋巴0.27。B超检查:肝右叶前段见2.0cm×3.0cm×3.5cm低回声区,其内密度不匀,周边光滑。CT检查:肝右叶前段见2.0cm×3.0cm肿块影,周围呈不完整透亮环,CT值34~41Hu,中心密度高,CT值53~62Hu,经造影增强,病灶未见强化。诊断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手术所见:肝右叶包膜下2.0cm×3.0cm×3.0cm肿块,白色,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紧。完整切除后作病理检查,诊断为肝错构瘤(以血管瘤为主)。讨论肝脏错构瘤为少见的良性肿瘤,一般认为是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多数  相似文献   

15.
肾钙乳在临床上少见,传统X线及B超对本病诊断有意义,CT检查价值更大。我们遇到1例,经CT扫描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化验:尿常规RBC1~3个/高倍视野,WBC满视野。血常规WBC8.2×109/L,N0.81,L0.19。B超:左肾下极可见一个6.7cm×4.7cm的低回声区,其内可见无回声及强回声团块,强回声团块位于背侧,边缘尚光整。前列腺增大,回声增强,边缘光整。B超诊断:①左肾下极占位,②前列腺肥大症。CT扫描:仰卧定位像示,左肾区可见一麻饼状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和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螺旋CT对52例临床无明显症状,B超体检发现肝内单个或多个小结节病灶(直径均小于3cm)的患者,进行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的密度及变化情况。结果52例患者在平扫时病灶密度无特异性,其中28例小肝癌在动脉期密度变化较大,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多呈相对低密度改变。24例肝血管瘤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密度变化差异较大,在延迟期呈相对高密度或等密度改变。结论肝内小结节病灶(直径小于3cm),一般宜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及小肝癌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我们收治一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65岁。因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块2个月,于1998年5月20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皋丸4.5cm×3.0cm×3.0cm,质硬,表面光滑,轻压痛。B超示:左睾丸4.5cm×2.8cm大小,内部回声不均匀,并可见多处不规则低回声区。血流较左侧明显增强,CT盆腔及腹腔扫描,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血常规正常。ESR5mm/h。AFP26.0ng/ml(正常值<50ng/Inl);HCG83.4mIU/L(正常值<120mIU/L);CEA4.0ng/ml(正常值<5.0ng/ml)。胸片示:双肺及纵隔未见转移性病灶。术前诊断:左侧睾丸肿瘤。于1998年5月25日在局麻下行根治性左睾丸切除术。病理检查肉眼所见:左侧睾丸4.5cm×3.0cm×2.5cm,质硬,表面光滑,白膜完整,左侧附睾精索未见异常。切面呈灰白色,鱼肉样。镜下所见:睾丸组织曲细精管萎缩,管壁玻璃样变,其中可见弥漫淋巴细胞浸润,其形态为小裂~无裂淋巴细胞,睾丸鞘膜、精索、  相似文献   

18.
<正> 患者男性,53岁.1986年经广西医学院诊断原发性肝癌(晚期),于同年11月25日入院治疗.B 超检查:肝脏明显增大,肝右叶中部探及1个直径约129 mm 类圆形强回声团.边缘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其余肝组织回声正常.诊断为巨块型肝癌.酶标法测定 AFP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4岁。1987年因腹胀伴下肢浮肿2月。超声检查诊断为“肝癌”而第1次入院。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质中。血红蛋白92g/L,白细胞4.3×10~9/L,血小板68×10~9/L。白蛋白28g/L,球蛋白30g/L,胆红素定量及ALT正常,AFP200μg/L。凝血酶原时间18秒,对照14秒。乙肝三系(-)。B超检查见肝右叶近肝门有4.3cm×4.1cm×3.2cm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提示肝实质性占位病变、肝硬化、脾肿大。CT显示肿块非均质,边缘欠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示肿块边界欠清,病灶内血管扭曲,无包绕现象。诊断为肝硬化,继发性脾亢,原发性肝癌。先后4次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治疗以及全身化疗。1990年6月B超复查见肝内肿块无增大,再次入院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肝门处包膜下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3.0T MRI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5例小肝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肝脏良性肿瘤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螺旋CT和3.0T MRI进行检查,评估上述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小肝癌的准确性及相关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与3.0T MRI诊断小肝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3.33%和97.78%,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64排螺旋CT平扫的小肝癌病灶组织检出率低于3.0T MRI(P<0.05);螺旋CT与3.0T MRI增强扫描的小肝癌病灶组织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检查两组患者CTAP和CTVP值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CTAV显著高于病例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CTAV为参考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3%(95%CI:60.03%~90.72%)和73.33%(58.06%~84.73%),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