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病毒蛋白MxA的诱导和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病毒蛋白MxA的表达及其活性。方法用IFNα2b或3型腺病毒(A_3)分别对WI-38细胞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作用 12或24 h,并用Westem blot法或FACS法,分别对M蛋白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对重组的MxA和IFNα2b进行抗病毒效应实验。结果 (1)低浓度的 IFNα2b(> 1×10~#IU/L)和Ad_3(>200 TCID_50),均可诱导相应细胞表达 MxA;(2)10μg/L MxA可抵抗20个 TCID_(50)的 HSV-I、Polio. V感染 Vero细胞、Ad_3感染HeLa细胞,抵抗200个TCID_(50)的VSV感染Wish细胞。结论MxA只能由干扰素(INFα2b)或病毒诱导产生,其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入TNF-α单链抗体(ScFv),并分析它的结合活性和中和活性。方法 在获得抗人TNF-αEScFv基因的基础上,用热诱导载体pBV22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6ScFv蛋白。ELISA测定抗体的结合活性,实时BIA技术确定亲和常数。L929细胞毒试验分析其中和活性。结果 克隆了抗人TNF-αE6ScFv基因的热诱导载体pBV220在大肠杆菌中,经42℃热诱导,得到了相对分子质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利用重组IFNαA-HBVpreS融合基因ply5质粒大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IFNαA-HBVpreS融合蛋白,该融合基因产物的分子量为39kD左右,融合蛋白的表达率为11.8%,对该融合蛋白的初步鉴定表明,该融合蛋白既具有HBVpreS蛋白的免疫原性,又具备IFNα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利用重组IFNαA-HBVpreS融合基因ply5质粒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IFNαA-HBVpreS融合蛋白。该融合基因产物的分子量为39kD左右,融合蛋白的表达率为11.8%。对该融合蛋白的初步鉴定表明:该融合蛋白既具有HBVpreS蛋白的免疫原性,又具备IFNα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7402,ABC-CELISA法检测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用LDH释放法观察CD3单克隆缺本活化的杀伤细胞对各处理条件下H-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6.
中和抗体识别短肽对IFN-α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合成肽WLDPRH的免疫反应性和对干扰素(IFN)诱导的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根据我们早先的研究,已用中和抗体从噬菌体展示6肽库中筛选出了两个与IFN-α有同源性的肽片段,将其中之一进行了人工合成(WLDPRH),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分析,体外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体外IFN诱导抗病毒和抗增殖分析。结果计算机分析表明,人工合成肽WLDPRH与推理的I型IFN受体结合区LoopAB(29-35位)有相当的同源性。体外竞争ELISA实验表明,合成肽在25μg/ml浓度时能特异性抑制IFN-α与中和抗体4C1结合。体外抗病毒结果显示,干扰素在亚保护剂量时(20~70pg/ml)时,合成肽能提高IFN-α作用细胞后的抗病毒活性,并且合成肽WLDPRH在1.4μg/ml时,IFN-α抗病毒保护率从40%提高到86%,为最高保护率的最低剂量,但合成肽为1.4μg/ml,IFN浓度为5~55ng/ml时,对IFN-α诱导的抗增殖作用不明显。结论用中和抗体筛选的短肽WLDPRH能影响IFN分子作用模式,并且有可能模拟IFN分子LoopAB的结构和功能,这为免疫治疗及IFN的小分子模拟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α—干扰素与乙型肝炎病毒前S2嵌合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重组表达人α-干扰素与乙型肝炎病毒前S2融合蛋白(IFN-Pre S2),探索治疗HBV感染的特异性免疫药物。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0技术扩增出人IFN-α2b和HBV Pre S2基因片段,分步克隆获取融合基因,构建pBV-IFN-Pre S2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后诱导表达IFN-Pre S2融合蛋白。结果 在E.coli中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7000的目标蛋白,后者以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蛋白是HBV与靶细胞结合的重要蛋白。IFN是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细胞因子,IFN在乙型肝炎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PCR技术,我们在体外扩增了IFNαA基因的全序列和HBVPre-S基因的全序列。为了便于融合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我们在引物的5’端设计了相应的酶切位点,保护位点,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我们构建了IFNαA-HBVPre-S融合基因的克隆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大量研究表明,HBV和靶细胞的结合可能是由HBV包膜上的Pre-S蛋白表位介导的,因此带有附着位点的Pre-S蛋白,可能比HBsAg疫苗保护效果好。另一方面,α-干扰素作为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生物制剂,也是乙肝免疫接种过程中良好的免疫性剂。IFNαA-HBVPre-S融合基因克隆的成功,为表达同时具有IFNαA生物学活性以及HBVPre-S蛋白免疫原性的双特性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LPS、rhlL-1β、rhIL-6、rhThF-a和rhIFN-γ单独或两两组合加于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测定了hVSMCNOS活性,cGMP含量,iNOSmRNA表达丰度和培养液中NO2浓度。LPS和细胞因子都能诱导hVSMC表达iNOS mRNA,升高hVSMC NOS活性、cGMP含量和培养液中NO2浓度;TNF-a是受试细胞因子中唯一能与另外三种细胞因子分别组合都显示出协同效应的细胞因子;LPS和其余三种细胞因子间的两两组合都没有显示出协同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LPS、rhTNF-α、rhIL-1β、rhIL-6、thThF-α、thIFN-γ都能诱导hVSMC合成NO;TNF-α可能是诱导hVSMCiNOS表达的致炎细胞因子中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抗HIVp24单链抗体的基因构建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重组噬菌体抗体系统,从经过HIV全蛋白裂解物及p24免疫过的鼠脾细胞mRNA中构建出组合单链抗体(ScFv)cDNA文库。cDNA文库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转化大肠杆菌TG1,得到25×107个氨苄抗性菌落。通过噬菌体表面呈现,用p24蛋白对表达的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进行两轮亲和富集获得一株特异性好的抗p24的噬菌体单链抗体。经ELISA鉴定,该噬菌体呈p24结合ELISA阳性的滴度小于107pfu/ml。并对ScFv进行了序列分析,对今后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CEA单链抗体与人hTNF-α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彪  吴祥甫 《现代免疫学》1999,19(5):271-274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已获得的抗癌胚抗原(CEA) 单链抗体基因(ScFv) 与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 α) 基因拼接成抗CEAScFv hTNF α(免疫毒素) 融合基因, 并克隆进大肠杆菌分泌性表达载体pET 22b ( + ) 中,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6 ×His免疫毒素融合蛋白, 其6 ×His 位于ScFv 的N 端, 在胞内以可溶性存在,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 , SDS PAGE 和Western blot 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为43kD, 与其基因编码蛋白的理论推算值相符。经Ni2+ IDASepharose6B亲和柱一步纯化的6×His 免疫毒素纯度可达90% 以上, 得率为0-2mg/100ml。表达产物除了具有与CEA 结合的活性, 也具有对L929细胞杀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应用常规方法制备了4株能稳定分泌抗人重组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McAb)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3D3、3D12、3F9和3B8.经免疫琼脂双扩散法鉴定,其分泌的McAb的亚类分别为:IgG2b、IgG3、IgG1和1gG1.相对亲和常数前两株McAb为6.25×10-11、后两株McAb为6.25×10-13.问接ELISA法测培养上清的效价为2×102~1.28×105.由小鼠腹水提取的4株McAb与天然γ-干扰素均产生交叉反应,对重组的人γ-干扰素均具有中和活性.其中3F9和3D3培养上清对重组人γ-干扰素亦有明显的中和活性。用3F9McAb与溴化氢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备了亲和层析柱,用其纯化粗提的γ-干扰素纯度达到95%以上,比活性达1.9×107IU/mg蛋白.  相似文献   

13.
张宏博  樊代明 《免疫学杂志》1994,10(3):168-170,174
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和-γ体外诱导三侏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MKN45,ABC-CELISA法测定诱导组和对照细胞表面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的表达量。在基础培养条件下,三株细胞表达IAP-2均呈低水平。低浓度(<1000u/ml)IFN-α或-γ反使其IAP-2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结果提示:(1)IFN-α和-γ可能对胃癌细胞IAP-2表达呈双向调节作用;(2)癌细胞IAP-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α-MSH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LPS或α-MSH+LPS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用Griess试剂测定NO,以MTT显色法检测IL-1、IL-6和TNF-α,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显著增高;若同时给予LPS和α-MSH,可明显降低NO、IL-1、IL-6和TNF-α的产生以及MIFmRNA表达。结论:R昧α-MSH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与其抑制中枢神  相似文献   

15.
采用cell-ELISA法对IFN-α,γ及rTNFα单独或协同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HLA-Ⅱ类抗原作了定量观察,结果表明,IFNγ直接刺激HUVEC可依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提高其HLA-Ⅱ类抗原表达量,而rTNFα,IFNα单独处理HUVEC无效,当rTNFα和IFNγ同时诱导时,对HUVEC表达HLA-DR,DP,DQ均表现抑制作用,但是,当先用IFNγ诱导HUVEC24h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源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gp120单链抗体(ScFv)。方法以人工合成的HIV-lgp120V3环多肽为抗原,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含有抗-gp120ScFv基因的噬菌体,提取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2151,表达可溶性ScFv。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达产物分子量为28kD左右,且具有c-myc活性;ELISA和Dotblot结果表明,可溶性ScFv具有较好的抗原结合活性和较强的特异性;竞争性ELISA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表达产物的特异抗-gp120活性。结论该技术便捷有效,可大量获得人源抗HIV抗体片段,为进一步研究抗HIV抗体的生物活性和HIV感染诊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胸腺基质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胸腺基质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方法 应用OVA-特异的、受I-A^d分子识别限制的辅助T细胞杂交瘤(3DO.18.3)识别提呈的OVA的CNBr水解片段而被活化后产生IL-2,测定IL-2活性来分析胸腺基质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结果IFN-γ能促进MTECI和MTSC4表达I-A^d分子,并促进MTSC4表达B7-1分子。经IFN-γ作用后,MTEC1和MTSC4均有抗原提呈能力,MTSC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子宫颈角化上皮为靶细胞,用试管培养技术及非同位素细胞毒性试验,探讨了干扰素(IFN-γ)对淋巴细胞介导的对宫颈角化上皮细胞毒作用的影响及细胞间吸附分子1(ICAM-1)与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在细胞毒作用中的意义。结果显示CaSki、SiHa、HeLa、W12及NCx均为NK抵抗、LAK敏感细胞。IFN-γ预处理靶细胞明显增加LAK细胞的杀伤活性,但对NK活性影响不大;IFN-γ预处理效应细胞可增强LAK细胞对上述靶细胞的溶解作用,但并不改变NK对靶细胞的选择性;抗ICAM-1与LFA-1单克隆抗体能有效地降低LA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而抗HLAABC及HLADR则无此作用。提示IFN-γ仅对LAK细胞介导的对宫颈角化上皮的细胞毒作用有明显增强作用,而对NK细胞无明显影响;ICAM-1-LFA-1通路为LAK细胞结合并溶解靶细胞的主要通路,且这种细胞毒作用是非MHC限制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制霉菌素穿孔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研究急性分离的大鼠骶髓后连合核(SDCN)神经元对谷氨酸受体激动剂的反应。钳制电压为-40mV的条件下,L-谷氨酸(Glu),N-甲基-D-门冬氨酸(NMDA),使君子酸(Q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倾阶-4-丙酸(AMPA)和红藻氨酸(KA)均诱导产生内向电流。随着激动剂浓度的增高,这些电流的量效关系曲线呈典型的S型。EC50值分别是Glu3.3×10-5M,NMDA9.0×10-SM,QA6.4×107M,AMPA1.3×10-4及KAg.6×u10-5M。Nill系数分别是Glu0.74,NMDA0.83,QA1.3,AMPA1.1和KA1.3。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tACPD(10-3M)未能诱导出电流.Cyclothiazide显著增强KA和AMPA诱导的反应。相反,伴刀豆球蛋白A(ConA)对KA和AMPA反应作用甚微,提示SDCN神经元主要表达AMPA型非NMDA受体。  相似文献   

20.
人γ-干扰素cDN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王永俊,李文,蔡庆,林万明,马大龙人γ-干扰素(hIFN-γ)具有抗病毒活性、细胞生长抑制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目前,hIFN-γ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及肿瘤。1982年Gray等首次在大肠杆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