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血管鞘膜剥开术对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21例21眼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切除后玻璃体,升高眼内压以减少出血.利用一弯头的MVR.刀切开内界膜,在动静脉交叉点外远端100~200 μm处切开视网膜内层,然后将动脉和神经纤维行钝性分离.最后,利用MVR刀将动静脉交叉处的血管外膜切开,当动脉与其后的静脉分离,并可被挑起,表明分离成功.气一液交换后注入惰性气体0.8 mL于玻璃体腔.在术后1、2、3、6和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及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结果 21例患者中,有14例分支阻塞的血管获得完全再通,部分再通的有4例,3例血管仍然阻塞;其中视力提高有15例,视力保持不变的有3例,3例因白内障的发生视力下降.视野及黄斑囊样水肿较术前改善的有19例.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血管鞘膜剥开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脱离后的视网膜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色素上皮层游离、萎缩、脱离,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部传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导致视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现报道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导致视网膜大面积脱离1例.  相似文献   

3.
视乳头切开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视乳头切开术 (radialopticneurotomy)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retinalveinocclu sion ,C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1 0例行视乳头切开术的患者的术中所见 ,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底彩照、眼底荧光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 ,mERG)等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 ,视乳头切开后均可见视盘近端视网膜静脉充盈增加。随访期间 7例视力提高 ,1例保持不变 ,2例下降。眼底彩照、FFA发现视网膜出血明显吸收 ,血管变直 ,但有新的无灌注区出现。OCT显示黄斑水肿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mERG显示黄斑区反应振幅变化不大。1例患者因严重视网膜下出血行硅油填充术。 1例患者出现黄斑前膜。结论 视乳头切开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但仍不是彻底的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4.
史伟 《医学综述》2014,20(20):3795-3796
目的探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邯郸市眼科医院收治的34例(43只眼)CR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分析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结果 34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视力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患者均成功随访6个月,术后1个月视网膜或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术后3个月眼底出血吸收、视盘和黄斑水肿消退;术后6个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静脉通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CRVO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效果。方法:对86例CRVO患者86只眼行RON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视网膜或黄斑水肿均减轻或消退,术后3个月眼底出血吸收,视盘和黄斑水肿消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视网膜静脉通畅。视力提高3~9行,眼压正常,未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方法17例(17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均进行标准的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刀(MVR)自视盘鼻侧刺入,深达筛板后并切开鼻侧筛板,对无灌注区进行激光光凝后行气一液交换并注入C3FB气体0.8~1.0mL。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情况。结果1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有5例在切开视盘后发生出血,术中将灌注瓶升高后均能止血。13只眼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视力在0.3者1只眼,0.2~0.3者3只眼,0.1~0.2为4只眼,0.05~0.1者5只眼。视力无提高者3只眼,1只眼因继发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视力下降。16眼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手术后1~2个月黄斑部水肿明显减轻,出血大部分吸收。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和出血吸收有较好的疗效,对提高患者视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5例治疗体会及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迎春 《包头医学》2007,31(4):211-212
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是眼科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根据美国统计其发病率占眼底病变第2位,在我国也是主要的眼底病之一。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在静脉阻塞的发病率最高约为36.9%~69.4%的范围[1],其易引起黄斑囊样水肿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影响视力。我院在2003~2006年共治疗25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正旭  尹建梅 《医学综述》1996,2(5):193-195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1]。视力的恢复取决于阻塞的原因、部位、程度、药物治疗、全身情况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等多种因素[2]。治疗本病时,除按内科疗法消除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因外,还应着重从抗血栓治疗入手,降低血液粘度,减轻血栓形成和组织水肿,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1]。张惠蓉[3](1985)曾对RVO的治疗进行了简述。本文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对RVO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 藻酸双酯钠(PSS) 苏伯平等[4]报告用P…  相似文献   

9.
朱民  张艳梅 《河北医学》1998,4(1):39-40
尿激酶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250200)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朱民张艳梅高秀水我科自1994年2月至1996年12月用尿激酶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1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最小32...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氪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氪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45例46眼,治疗前后做视力、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术后随访1年。结果 45例患者中视力增高38例,不变者8例,无视力下降。38眼激光治疗后黄斑区出血、水肿完全吸收且FFA显示荧光渗漏消失。结论 氪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疗效显著,及时光凝有利于患者视力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532 nm固体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70例(7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按照病程分为两组,病程〉1个月、〈3个月的早期组45例(45眼),病程〉3个月、〈2年的晚期组25例(25眼)。两组均采用532 nm固体激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激光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情况。结果:激光治疗后,早期组45眼中,视力提高者36眼,不变者7眼,下降者2眼;晚期组25眼中,视力提高者10眼,不变者12眼,下降者3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治疗后FFA观察早期组与晚期组有效率分别为95.6%、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32 nm固体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疗效肯定,能促进水肿、出血及渗出的吸收,减少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的产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且早期患者激光治疗疗效优于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logMAR BCVA、CMT值,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ogMAR BCVA、CM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logMAR BCVA、CMT值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ogMAR BCVA、CMT值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减小黄斑中心凹厚度,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56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采用氪激光进行治疗。光凝后经1—32个月随访观察视力,眼底荧光造影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视力增加者35眼,占62.5%;不变者30例占37.5%,激光治疗后视力0.5以上者29例,占51.78%。激光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减轻和消退者30例,占76.47%。结论 氪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具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多焦视网膜电图各参数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患者30例(30只眼),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OCT用来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fERG分析其一阶反应的P1、N1波各成分特征。结果:OCT显示患眼各个分区的视网膜厚度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ERG显示患眼1环、颞上象限、上半侧区域P1波振幅密度,颞上象限、上半侧区域N1波潜伏期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CSF视网膜厚度与2环的P1波振幅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91,P=-0.02);直径5mm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平均厚度与3环P1波振幅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36,P=0.03)。结论:OCT与mfERG相结合能更全面反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功能、厚度及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Ranibizumab)及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12例(12只眼)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接受尿激酶10万单位静脉滴注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0.5 mg)及氩激光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后2周及4周后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结果:治疗前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5±0.11,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65±113)μm,治疗后2周及4周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6±0.16(P=0.034),0.56±0.12(P=0.032);治疗后2周及4周患者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15±89)μm(P=0.039),(255±50)μm(P=0.008)。结论: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及氩激光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可以使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促进黄斑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17.
微穿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微穿介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技术方法、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观察疗效。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眼超显微手术系统,实现活体视网膜静脉穿刺;采用光动力学方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动物模型,在阻塞的视网膜静脉内注入溶栓剂tPA,观察溶栓效果和术中、术后视网膜及其血管改变。结果:超显微手术系统能够实现稳定的视网膜血管微穿刺,并向血管内持续注药。在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该方法能使血栓迅速溶解脱落,疏通血管,恢复静脉血流。病理结果显示,视网膜静脉微穿刺介入溶栓后,不但能够逆转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理改变,而且对视网膜及其血管无明显损伤。结论: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溶栓剂可能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早期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仅可望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而且还可用于清除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组织活检、视网膜肿瘤介入治疗以及视网膜细胞移植等操作精度较高的手术。  相似文献   

18.
李四化  陈胜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42-4444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是临床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黄斑水肿是它的继发病症之一,治疗上目前暂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虽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但却无法显著降低复发率。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中医联合西医治疗方案较单纯西医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视力恢复也较单纯西医治疗远期恢复效果好,本文就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近几年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