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组88例、脑出血组87例、静息性脑梗死87例与非脑卒中组87例分别测定、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差异.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脑出血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静息性脑梗死组和非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1~9分组及≥10分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hsCRP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s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脑卒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阶段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为预防及治疗脑卒中提供资料。方法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健康者血浆Hcy水平,比较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患者与相应年龄阶段的健康者血浆Hcy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以及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水平均较相应年龄阶段的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水平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血浆Hcy水平是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03—2012-11收治的10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发病类型不同分为脑出血组(46例)和脑梗死组(56)例,测定2组患者的cTn-Ⅰ和CK-MB,并与同期来我院做体检的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4h内和病后7d血清cTn-Ⅰ阳性率较CK-MB的阳性率高,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cTn-Ⅰ具有比CK-MB更高的敏感性。而病后3d患者cTn-Ⅰ和CK-M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cTn-Ⅰ和CK-MB测定值在发病后24h内和3d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后7d仅cTn-Ⅰ增高,CK-MB基本恢复正常;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Ⅰ和CK-MB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变化对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发病在48 h内的4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组19例,脑出血组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11例)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较重的中重型亚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较轻型亚组水平高(P<0.05)。结论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对早期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有鉴别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时心肌酶的变化。方法对1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清AST、LDH、CK、-αHBDH于发病2d内进行检测。结果血清AST、LDH、CK、-αHBDH、CK-MB水平急性脑血管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患者之间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与无意识障碍患者血清AST、LDH、α-HBDH有显著性差异(P<0.05),CK、CK-MB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其程度与病变范围及意识障碍程度相一致,与病变的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ACI合并CCS患者8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出现ACI无心功能改变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患者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等检查。结果 ACI出现CCS患者中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观察组患者中LDH、AST、CK、CK-MB和c Tn T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85例ACI患者合并CCS患者中死亡52例(61.18%),70例无CCS的ACI患者中死亡15例(2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发生CCS时,常会加重患者病情,并影响预后,临床上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脑卒中时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的变化。方法 :对 115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和 6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于发病后 2 4~ 72h检测静脉血清AST。结果 :血清AST水平在急性脑卒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血清AST水平无差异性 (P >0 0 5 ) ,有意识障碍与无意识障碍患者血清AS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急性脑干卒中组与急性非脑干卒中组血清AST水平无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老年急性脑卒中时血清AST的变化 ,其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与病变性质、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D-二聚体( D-dimer)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对6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和37例正常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 脑卒中急性期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恢复期下降,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而脑出血(CH)急性期和脑梗死(CI)急性期间比较D-二聚体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提示CH和CI是高凝状态的两种不同表现,即使是CH也不是原发或继发的纤溶亢进所致,而是高凝造成的血管硬化破裂所致,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急性脑卒中病程判定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A1 c(HbA1 c)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ESS)评分,测定FBS、HbA1 c、LDH及中性粒细胞(NEUT)比例,按疾病类型及FBS与HbA1 c联合两种方法分组,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脑出血组的ESS评分低于脑梗死组,NEUT高比例的发生率及LDH水平高于脑梗死组(P<0.05),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ESS评分低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NEUT高比例的发生率及LDH水平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结论高FBS伴HbA1 c正常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LDH水平高,病情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伴或不伴心房纤颤(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rt-PA对病程<6h的66例无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非房颤组)和21例伴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房颤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4h、7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溶栓后90d使用改良Rankin( mRN)量表评估其综合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及7d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IHSS及mR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房颤组脑出血发生率(28.6%)高于与非房颤组(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19.0%)显著高于非房颤组(1.5%)(P<0.05).结论 伴房颤的急性脑梗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效,但溶栓后脑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不伴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