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基因治疗对介入栓塞后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为栓塞(TAE)组,肝动脉注射(IHA)组和瘤内注射(IT)组.三组动物均经肝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进行肝动脉栓塞.IHA组在栓塞的同时,经肝动脉注入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EP-Pu,IT组在栓塞的同时直接瘤内注射pCEP-Pu.测定栓塞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栓塞后第7天处死动物,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杂交测定VEGF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IHA组和IT组MVD分别为(16.5±5.7)和(18.8±7.4),显著低于TAE组MVD(28.6±10.6)(P<0.05).组化及Western印迹杂交结果均显示IHA组和IT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TAE组. RT-PCR结果显示IHA组和IT组VEGF165 mRNA表达显著低于 TAE组(P<0.01),分别为(2.03±0.42),(2.01±0.39)和(2.58±0.42).三组栓塞前后血清ALT水平无差异(P>0.05). 三组栓塞后肿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介入栓塞的同时经肝动脉注射内皮抑素基因可方便、有效地阻止栓塞后残留肿瘤的血管生成,无明显的肝脏毒性.  相似文献   

2.
赵登玲  邓钢  李光超  余辉  陈晟  滕皋军  靳激扬  杨明 《肿瘤》2008,28(3):211-215
目的:经肝动脉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ndostatin)联合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 artef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兔VX2肝癌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并分析肿瘤周边CT灌注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CT灌注参数、MVD及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0只VX2肝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rh-endostatin+TACE;B组:单纯TACE;C组:对照组。3组于治疗前均行CT平扫,治疗后2周行CT灌注成像,获取肿瘤周边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毛细血管表面渗透面积(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值。扫描后立即处死动物,组织切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VD、VEGF表达。结果:A、B组肝癌生长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A组肿瘤BF、BV、PS值较B、C组明显增高(P〈0.05),MVD、VEGF较B、C组明显减低(P〈0.01)。B、C组之间BF、BV、PS、MVD及VEG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中,肿瘤VEGF与MVD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A组中BF、BV、PS分别与MVD、VEGF呈线性正相关(P〈0.05),而B、C组中BF、BV、PS与MVD、VEGF无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rh-endostatin联合TACE治疗肝癌能减慢肿瘤的生长速度,显著地抑制治疗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CT灌注参数不总是能反映其病理参数MVD、VEGF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锯齿状腺瘤和腺癌组织HIF-1α的表达及其与VEGF和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结果:锯齿状腺瘤HIF-1α蛋白阳性率(62.5%)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13.3%),χ2=15.78,P<0.01;显著低于大肠癌组(85.0%),χ2=4.8,P=0.028。锯齿状腺瘤VEGF蛋白阳性率(53.1%)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10.0%),χ2=13.17,P<0.01;而与大肠癌组(7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89。HIF-1α表达与VEGF正相关(r=0.317,P=0.041);与MVD正相关,r=0.468,P=0.02。结论:HIF-1α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参与大肠锯齿状腺瘤癌变。  相似文献   

4.
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揭示进展期胃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规律,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探讨HIF-1α蛋白在胃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HIF-1α、VEGF蛋白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IF-1α蛋白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4/50)和62%(31/50),MVD平均计数为23.14±11.58;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MVD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和PTNM临床分期(P<0.05)密切相关;HIF-1α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x2=4.96,P<0.05);HI-1α或VEGF表达阳性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HIF-1α、VEGF是反映胃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HIF-1α诱导VEGF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参与胃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春型双歧杆菌对兔VX2瘤组织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荷VX2瘤模型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青春型双歧杆菌。处死动物,取出脏器和肿瘤组织粉碎后进行厌氧培养和革兰染色,观察双歧杆菌对肿瘤的靶向性;另取部分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青春型双歧杆菌能够靶向定植于肿瘤组织中;经双歧杆菌治疗后实验兔肿瘤组织坏死面积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实验兔VX2瘤组织中HIF-1α、VEGF阳性表达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6)。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能够在兔VX2瘤组织中靶向定植,且能下调兔VX2瘤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理应激对小鼠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心理应激C57/B6小鼠荷瘤模型,观察应激反应对肿瘤生长、转移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肿瘤组织MVD、KDR和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6雄性小鼠40只分为A组(16只)、B组(16只)和C组(8只),A组移植肿瘤后每天行束缚应激;B组移植肿瘤后未行应激诱导;C组为正常对照.2周后检测肿瘤大小、质量、肺部和肝脏转移病灶数量,免疫组化(IHC)检测肿瘤新生血管局部CD31阳性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VEGF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局部VEGFR2(KDR)表达水平;RT-PC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水平.结果: A组荷瘤小鼠的肿瘤质量和体积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病灶数量上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瘤局部MVD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A组较B组、B组较C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肿瘤组织KDR表达水平及HIF-1α转录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慢性心理应激能诱导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肿瘤增长.  相似文献   

7.
HIF-1α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炯  傅仲学  李明星 《肿瘤》2005,25(6):604-60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8例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和CD34的表达和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21例直肠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和12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直肠癌组中HIF-1α、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9%(58/88),63.6%(56/8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7%(2/12)和0%(P<0.01);直肠癌组中MVD平均为29.6±6.1(16~51),正常对照组为15±4.8(7~2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IF-1α、VEGF与CD34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HIF-1α、VEGF和CD34的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本组病例5年生存率为63.6%,其中HIF-1α、VEGF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38% vs 80%和37.93% vs 86.67%,2者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HIF-1α、VEGF可能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指标.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缺氧过程诱导了HIF-1α的形成,从而促进靶基因VEGF的转录,导致血管生成增多,进而促进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HIF-1α,VEGF可作为判断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栓塞化疗(TACE)后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和VEGF血清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TACE前后患者血清VEGF的变化。结果 43例肿瘤富血管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20例肿瘤乏血管患者[(136.80±52.13)pg/mlvs(62.30±31.17)pg/ml,P<0.05];患者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血清VEGF分别为(87.41±43.16)pg/ml和(128.42±43.12)pg/ml,P<0.05.其中有36例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升高,第二次血管造影发现27例新生肿瘤血管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179.13±66.27)pg/ml。血清VEGF浓度明显升高的患者介入治疗疗效较差。结论肝癌TACE后肿瘤细胞表达VEGF增强,血清VEGF是影响肝癌栓塞化疗效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HIF-1α、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HIF-1α和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41例根治性切除的胰腺癌组织HIF-1α、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分析HIF-1α表达与肿瘤血管生存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HIF-1 α、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4%和75.6%,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01).胰腺癌组织中的MVD也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MVD与HIF-1α表达有关.HIF-1α表达随着胰腺癌的临床分期进展而增高.结论HIF-1 α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HIF-1α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形成,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可作为评价胰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S)联合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对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兔VX-2肝癌模型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取50只用肿瘤种植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为模型组、TACE组、TACE+rhES组(TACE术+rhES溶液0.75 mg/kg)、Notch激活剂jagged1组(TACE术+jagged1溶液13 ng/kg)、TACE+rhES+jagged1组(TACE术+rhES溶液0.75 mg/kg+jagged1溶液13 ng/kg),每组10只,未造模的10只兔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2周后,行CT成像,获取兔肿瘤周边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渗透面积(PS)值;称取兔体重并处死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肿瘤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MVD;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癌灶周边非坏死肝脏组织Notch、Notch配体(jagge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化蛋白1(A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出现饮食、活动减少及精神萎靡现象,肿瘤结节为暗红色且出现坏死、液化及囊性改变等病理损伤,肝脏指数、肿瘤体积、肝组织MVD、Notch、jagged1、VEGF、AP-1蛋白表达升高(P<0.05),体质量、BF、BV及PS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TACE组肿瘤结节为乳白色,肿瘤体积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agged1组兔精神萎靡及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加重,肝脏指数、肿瘤体积、MVD、Notch、jagged1、VEGF、AP-1蛋白表达升高(P<0.05),体质量、BF、BV及PS水平下降(P<0.05);TACE+rhES组兔饮食、精神等好转,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减轻,肝脏指数、肿瘤体积、Notch、jagged1、VEGF、AP-1蛋白表达降低(P<0.05),体质量、BF、BV及PS水平升高(P<0.05)。与TACE+rhES组相比,TACE+rhES+jagged1组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ACE+rhES联合治疗可通过抑制Notch/jagged1信号通路激活,抵抗肝癌模型兔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三氧化二砷(As2O3)及人参皂甙(Rg3)对兔肝VX2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复制兔肝VX2肿瘤模型24只,随机分为As2O3组、Rg3组及空白对照组各8只,As2O3组连续1周耳缘静脉注射用药,Rg3组连续1周灌服参一胶囊,空白对照组仅给予药物载体溶质作为对照。测量肿瘤瘤质量,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采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结果:As2O3组和Rg3组肿瘤瘤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3和0.033;As2O3组及Rg3组的MVD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6和0.003;VEGF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9和0.021。As2O3组及Rg3组MVD及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2O3及Rg3均可抑制兔肝VX2肿瘤生长,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两者对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50例食管鳞癌、30例食管上皮内瘤变和35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标本中HIF-1α、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肿瘤血管生存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阳性率及MVD值分别为80%(40/50)、84%(42/50)和71.10±15.02,较上皮内瘤变组[53.3%(16/30)、66.7%(20/30)和49.47±13.78]及正常上皮组[0(0/35)、25.7%(9/35)和24.46±7.50]显著增加,P<0.01。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且HIF-1α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和MV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的微血管形成,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和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在接受术前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在二期切除肝癌复发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1例术前TACE和50例未行TACE肝癌手术切除标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兔肝VX2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复制兔肝VX2肿瘤模型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及实验组(AS2O3)各8只,连续3天耳缘静脉注射用药,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的MVD表达(P=0.021<0.05)及VEGF表达(P=0.012<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MVD及VEGF表达(P=0.007)和对照组MVD及VEGF表达(P=0.048)均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AS2O3对兔肝VX2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及2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HIF-1α、VEGF的表达,用Endoglin(CD105)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分析其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HIF-1α和VEGF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VEGF的表达还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和MVD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明显上调,与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HIF-1α可能通过诱导VEGF的表达参与食管鳞癌的血管生成,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IF-1α和VEGF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勒胶囊对大鼠移植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组织中HIF-1α、MMP-2、MMP-9及血清AFP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非TACE对照组、TACE+NS对照组、TACE+罗勒胶囊大剂量组、TACE+罗勒胶囊中剂量组和TACE+罗勒胶囊小剂量组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进行TACE术,术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罗勒胶囊灌胃治疗.10 d后处死大鼠,取出瘤块,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HIF-1α、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AFP表达情况.结果:与TACE+生理盐水组比较罗勒胶囊大剂量组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与非TACE对照组比较,TACE+NS组HIF-1α、MMP-2和MMP-9的表达均增高;罗勒胶囊治疗组HIF-1α、MMP-2和MMP-9表达较TACE+NS组表达显著降低,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TACE+NS组较非TACE组血清中AFP表达显著降低.罗勒胶囊大、中剂量治疗组较非TACE组血清中AFP显著降低,而与TACE+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中的HIF-1α与MMP-2的表达成正相关,P<0.01.结论:罗勒胶囊对大鼠移植性肝癌具有改善TACE术后乏氧的作用,并通过降低术后肿瘤乏氧微环境中HIF-1α和MMP-2及MMP-9的表达,而起到TACE术对肝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中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8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和非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HIF-1α及VEGF的表达,采用CD34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标记并计算MVD.结果:实验组中肿瘤直径大于2cm的人数远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P=0.035);对照组和实验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75%(56/128)、59.32%(70/118),实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远高于对照组(χ2=5.959,P=0.015);实验组的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0.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IF-1α阳性表达率(64.84%),差异存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533,P=0.006),实验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86.44%,高于对照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68.75%),差异存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929,P=0.001);实验组的MVD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存高度统计学意义(t=2.883,P=0.004).实验组中HIF-1α阳性表达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90.53%(86/95),HIF-1α阴性表达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69.57%(16/23),HIF-1α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HIF-1α阴性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1,P=0.008),两组的MVD计数分别为121.35±32.46,102.74±34.86,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2.432,P=0.017).结论:2型糖尿病能促进乳腺癌组织微血管的增生,加速肿瘤组织的转移与增长,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及临床分期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Jiang CQ  Liu ZS  Qian Q  He YM  Yuan YF  Ai ZL 《癌症》2003,22(11):1170-1174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是肿瘤细胞适应缺氧而产生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在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IF-1α 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大肠腺癌组织HIF-1α mRNA阳性表达率为67.8%(42/62),腺瘤组织为44.4%(8/18)。腺癌组织从Dukes’A期到Dukes’C+D期HIF-lα mRNA表达阳性率不断增加(P<0.05)。HIF-1α mRNA表达平均阳性率为:腺瘤44.4%;腺癌Dukes’A期41.2%,Dukes’B期72.2%,Dukes’C+D期81.5%。腺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组(59.7% vs 33.3%,P<0.005).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r_s=0.768,P<0.01),与MVD呈正相关(r_s=0.683,P<0.05)。结论:HIF-1α及其靶基因 VEGF的过度表达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呈正相关,这在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定量分析及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表达的相关性,探讨TAMs中HIF-2α表达对肿瘤间质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及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TAMs及TAMs中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的分布,并进行定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分布于肿瘤生长活跃的间质中。VEGF在正常的乳腺组织及癌组织均有表达,分布弥散。癌组织及癌周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6,P=0·013),以癌间质最高。TAMs在肿瘤组织内形态呈多样化,分布不均,以癌间质最高;HIF-2α在肿瘤细胞及TAMs中均有表达,但在癌组织及癌周TAMs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AMs中HIF-2α的表达与VEGF及MVD呈显著正相关(r=0·488,P=0·000;r=0·401,P=0·002)。结论:乳腺癌TAMs在肿瘤微环境中可能促进HIF-2α呈过量表达,并与VEGF及MVD显著相关,其表达在肿瘤微环境中具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且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能够模拟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动态全过程的动物模型,利用该模型探讨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转移的关系。方法Lewis肺癌(LLC)在C57BL/6小鼠体内连续传代,观察第2代(早期组)、第8代(中期组)和第15代(晚期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1)早、中、晚期三组小鼠肿瘤随传代次数的增加生长速度加快、侵袭力增强,肺转移率升高。(2) VEGF、 HIF-1α和MVD在早、中、晚期三组小鼠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呈升高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IF-1α与VEGF、VEGF与MVD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Lewis肺癌在小鼠体内连续传代过程中生长速度加快,转移潜能增强,而血管生成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肿瘤得以持续生长和扩散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