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变异度(inferior vena cava variability,IVCV)指导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S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SS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均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EGDT),对照组接受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接受超声监测IVCV指导下的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与复苏前比较,复苏72h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均增高,乳酸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MAP、CVP高于对照组,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下腔静脉最大直径(Dmax)、下腔静脉最小直径(Dmin)均增大,IVCV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Dmax、D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IVCV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环监测在脓毒症病人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给予循环监测的液体复苏治疗,检测病人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心排血量(CO)与预后情况。结果:2组治疗3 h后血乳酸值低于治疗前,乳酸清除率和CO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3 h后观察组血乳酸与乳酸清除率及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7 d后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8 d后,观察组的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环监测在脓毒症病人液体复苏中应用能改善心肺功能,持续促进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部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两种方法评价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时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2月—2018年8月入住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PiCCO监测,记录PiCCO... 相似文献
4.
5.
脓毒症指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临床救治困难,尤其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时,其明显的循环和细胞代谢异常显著增加病死率。早期效果良好的液体复苏对于治疗脓毒性休克或稳定脓毒症所致的组织低灌注十分重要。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判断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指导其液体复苏等临床治疗方面提供了较大的帮助。目前较多研究报道了脉搏指示持续心排出量监测(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参与评估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指导液体复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01-103+109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指导重症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液体复苏治疗期间相关指标监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以脉搏指示剂持续心排血量法(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患者的血容量指数,观察组在液体复苏期间应用床旁超声对患者的下腔静脉内径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ystemic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指标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达标率、液体复苏用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肺水肿发生情况及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VP、MAP、ScvO2指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6 h、12 h后两组患者的CVP、MAP、ScvO2指标水平对比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液体复苏达标率在液体复苏6 h、24 h、36 h的时间节点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复苏用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复苏期间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在行早期液体复苏期间采用床旁超声作为参考,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液体复苏的效果,减少复苏时间和液体、药物用量,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并分析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取PiCCO监测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监测基础上再联合重症超声进行液体容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 入选1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B两组(n=55).A组采用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B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乳酸、24 h乳酸清除率、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24 h后,A组乳酸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09),24 h乳酸清除率高于B组(P<0.000 1).A组死亡7例,B组死亡1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A组患者的ICU中位住院时间5 d,B组5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A组患者液体复苏后心输出量和每搏外周血管阻力明显改善(P<0.000 1).24 h乳酸清除率对死亡结局预测的ROC曲线面积0.693(95% CI 0.589~0.796,P<0.00 1),明显优于基础乳酸的预测作用.结论 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比单纯监测CVP更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组织灌注,在无条件行更多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单位,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指导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价格低廉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右江医学》2016,(3):287-290
目的探讨分钟尿流量监测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住重症监护室(ICU)的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进行规范化治疗及液体复苏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留置导尿管采用传统的尿量监测法(量杯测量尿量)监测记录尿量,研究组留置导尿管采用分钟尿流量监测仪监测记录尿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调整液体入量及性质;观察比较两组复苏前、复苏后6 h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尿量变化情况,实现液体复苏目标所需时间及6 h内液体复苏目标实现率。结果复苏前两组CVP、MAP、SCVO2、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6 h两组CVP、MAP、SCVO2、尿量均较复苏前显著改善(P<0.01),但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实现液体复苏目标所需时间为(3.83±0.83)h,对照组为(5.17±0.9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 h内实现液体复苏目标研究组为29例,实现率为96.67%,对照组为22例,实现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与传统尿量监测方法相比,分钟尿流量监测能更及时、动态、真实反映患者尿量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现患者的血容量变化,及时分析调整恢复有效血容量,更快更有效地实现6 h内早期液体复苏目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06~2014-07间收治的113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APCHEⅡ评分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有益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ARDS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PiCCO监测下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达标时间、6 h及24 h达标率、输血情况、24 h补液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肺功能指标、代谢指标、60 d总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达标时间及治疗期间输血例数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6 h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24 h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补液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RRT时间、ICU治疗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水平及肌酐水平治疗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对ICU多发伤休克患者采取控制性升压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ICU多发伤休克患者,均采取控制性升压,根据不同的复苏方法 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时间、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复苏时间(90.0±25.3)min、复苏后PT(10.1±1.1)s、复苏后C-反应蛋白(101.2±11.6)ng/L,复苏后Hgb(102.7±12.6)g/L、复苏后CVP(7.3±1.1)cmH2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IC发生率11.76%、MODS发生率5.88%、病死率1.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多发伤休克患者采取控制性升压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效明确,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进行床旁超声联合血浆NT-proBNP检测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前、治疗6 h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联合血浆NT-proBNP检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体液复苏效果与PICCO监测相似,但是床旁超声联合血浆NT-proBNP检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体液复苏更加安全、方便易行、价格低廉,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与超声结合指导下的液体管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吉水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液体管理,观察组予以CVP与超声结合的液体管理,比较2组液体平衡量、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统计2...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积极性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3).两组均予以脓毒症伴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指标及治疗前、治疗3 h后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补液量较少,ICU住院时间较短,利尿剂用量及升压药用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后,两组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后,两组凝血指标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伴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优于积极性液体复苏,可缩短ICU住院时间,缓解炎症反应并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ICU脓毒症患者共5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两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组患者监测降钙素原水平下指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应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根据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情况指导抗生素应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