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红  胡雪飞  王莉  何迎 《广西医学》2023,(12):1520-1524
目的 探讨事故分析法在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99名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实施前阶段)、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实施后阶段)分别采取常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模式、基于事故分析法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管理。比较两个阶段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问卷的得分、手术室医护人员各操作环节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和不同岗位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 在实施后阶段,手术室医护人员在职业暴露上报流程、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标准预防措施、手术室规范操作方面的知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在手术缝合、手术器械传递、术中血液/体液喷溅、协助手术操作、整理/清点用后器械、穿刺/注射、其他医疗锐器伤等环节中的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在实施后阶段,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结论 采用事故分析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实施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有针对性地制订并执行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可增强手术室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探讨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采用培训、现场指导等干预措施,制定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并实施,与实施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55.6%;干预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4.7%。干预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培训等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基于德尔菲法的优化管理在手术室防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21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于2021年6—12月实施常规管理,2022年1—7月实施基于德尔菲法的优化管理,比较基于德尔菲法的优化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室环境卫生合格率、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评分和防控知信行评分。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空气质量、手卫生、物品表面、消毒剂、消毒物品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室消毒灭菌质量、手术器械准备、仪器设备使用及管理、巡回护士配合度等护理质量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标本送检、用药准确、器械消毒和感染防护等技术操作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知识、态度、行为等防控知信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的优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防控感染可提高手术室环境卫生合格率、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评分和防控知信行评分,效果优于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1—12月南通市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常规护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对照组),2021年1—12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观察组),对比2组急诊科护理质量、院内转运风险事件、患者及家属对院内转运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2021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考核风险评估、配合能力、急救技术、应变能力、转运流程评分高于2020年度(P<0.05);观察组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1.21%,低于对照组的4.31%(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告知、转运流程、转运技术、服务态度、转运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提升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管理模式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CSSD)锐器伤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行常规管理模式期间CSSD的35名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行FMEA管理模式期间CSSD的35名工作人员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锐器伤各失效模式的事先风险指数(RPN)值、锐器伤发生率及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科室器械使用后预处理流程不清、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薄弱、未贴警示标识、缺乏保护装置、未执行医院有关制度、病区与CSSD缺乏信任、知识技能培训不足、缺乏指引操作、现场缺少警示标识、监督力度不够、职业安全防护薄弱、器械使用后未及时清洗等RPN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锐器伤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方式、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管理效果等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管理模式应用于CSSD可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降低RPN值水平和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邵春晓  王璐 《黑龙江医学》2022,(15):1881-1883
目的:探讨多元化管理对军队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责任感及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就职的68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展开多元化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CIRN评分)、责任感(NPGA评分)及离职倾向(NBS评分)。结果:多元化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CIRN中各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4、4.261、8.705、6.100、5.607、3.983、5.881,P<0.05);NPGA中各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3、5.538、7.526、5.921、6.891、5.331、4.392,P<0.05);NBS中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7、5.513、8.111、2.938、3.293,P<0.05)。结论:军队医院开展多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其使命感与责任感,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培养优质护理团队,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于精益管理理论的优化措施在住院患儿血液标本送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该院实施常规血液送检措施的45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该院实施基于精益管理理论的优化措施的45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标本送检指标水平、送检质量、护理人员职业素养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抽血时间、采集接收时间、采集送检时间、送检接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送检不及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退回标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沟通协调能力、责任感、团队精神、荣誉感、活动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精益管理理论的优化措施可提高住院患儿血液标本送检指标水平、护理人员职业素养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送检不及时率,其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送检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供应室全体3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采取职业防护培训教育、规范各项操作行为、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及足够的防护用品储备的防护措施,评价防护措施的干预效果,调查实施职业防护干预措施前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防护行为执行率及职业损伤发生率的变化。结果采取防护干预后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防护行为的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职业损伤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及职业防护行为的执行率,从而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率的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本院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检查指标合格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实施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06%,低于实施前的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空气培养、医疗仪器杀菌及感染相关知识考核的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单一抗菌药物用药率高于实施前,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用药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0.84%,低于实施前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多重耐药菌患者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管理模式用于医院感染控制,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管理在血液标本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该院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检验管理);回顾性分析2021年7—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实施QCC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血液标本异常率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管理后,两组积极性、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凝聚力和沟通配合能力等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异常率为3.36%(8/238),低于对照组的8.40%(20/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沟通态度、工作效率、管理效果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满意度,降低血液标本异常率,效果优于常规血液检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心外科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急救药品管理质量和重患护理质量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人员对排班的满意度、福利待遇、与同事的关系、工作/家庭的平衡、专业发展机会、专业/社会交流机会等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工作支配及参与决策机会、工作获认可或称赞、总满意度等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沟通方式、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持续改进为节点,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科室满意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及环境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器械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及科室满意情况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持续改进,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增强护士职业防护能力,提高科室满意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管理在血液样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采取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168例住院患者及同期2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采取前馈控制管理期间收治的168例住院患者及同期24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液采集相关知识评分、抽血时间、血液标本送检时间、交接时间、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后,两组采血目的、采血准备、采血时间和注意事项等血液采集相关知识评分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血时间、血液标本送检时间、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和自我表现能力等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沟通态度、健康教育、安全管理、管理方式、管理效果等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S管理法应用于腹腔镜器械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龙岩市第二医院2021年1—12月期间使用的410套腹腔镜器械及22名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021年1—6月的205套)和研究组(2021年7—12月的205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6S管理法管理。比较2组腹腔镜器械管理质量、腹腔镜器械管理效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规范放置率、使用记录完善率、器械完整率及准备及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器械拿取耗时、器械整理耗时、器械规范消毒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实施前2组器械清洗流程、器械拆卸及安装方法、器械使用方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6S管理法应用于腹腔镜器械管理中能有效改善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护理管理措施在康复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1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基于SPO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广泛性焦虑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广泛性焦虑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广泛性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SPO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护理措施在康复医学科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婷  严文萍  阎仿  郝晶 《海南医学》2022,(21):2821-2824
目的 探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在西安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实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20年5月之前未采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4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2020年6月及之后应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4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护理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护理应用后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有利于强化手术室护理工作者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医护技一体化快速康复管理模式在重症康复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医护技一体化快速康复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管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管理前,MBI评分均高于管理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患者对医生满意度、对护士满意度、对康复师满意度、对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康复病房收治患者采用医护技一体化快速康复管理模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徐月莲 《中原医刊》2007,34(18):90-9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暴露调查表对四家二甲医院426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急诊科组86名,其他科组340名,调查其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次。结果急诊科组发生职业暴露64人次,其他科组发生职业暴露112人次,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厦门长庚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行传统管理模式的全体护理人员为对照组,纳入2013年7月-2015年12月开始实施"零缺陷"管理的全体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差错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能力考核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等护理服务能力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管理的运用能降低差错事件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物理康复训练对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精神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物理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跌倒事故发生率、认知功能评分(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同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跌倒事故发生率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跌倒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MMSE评分及ADL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73%、93.1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物理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