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中医药治疗肺癌处方系统。通过构建智能处方系统并利用2955例次中医肺癌门诊资料完成模型训练,使其能完成较高准确率的处方输出,并最终应用于临床治疗参考。方 法: 使用基于高斯核的岭回归的算法,然后通过实际的病例108例次结合专家评估来验证处方的准确率。结 果:出现频率次数高于300的药物,准确率达到62.9%,召回率80.2%,F1值为70.5;分类考虑不同药物出现频率 后,出现频率大于300次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8%,召回率74.4%,F1值为70.3,专家对处方的评估(10分制),方 法一评分为8分,方法二评分为8.3分。结论:现阶段肺癌人工智能处方系统的准确率比较令人满意,单病种的 中医药人工智能处方系统可能可以作为人工智能运用到中医诊疗的一个突破口,该系统可以有望用于提高中 医药传承效率,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后期将进一步提高病例数,改进病历提取模式,提升系统效能。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医学领域对人工智能设备开发和应用一直有着较高的关注,而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的医学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开发的联系日益紧密。目前,中医人工智能技术在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产品实际效果不佳、数据库建立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评阅、专家访谈和SWOT分析法,总结中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况,分析中医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完善策略,为中医药人工智能设备的研发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通络矫正手法治疗婴幼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灸、头皮穴位注射、痉挛肌或经络导平治疗仪治疗,配合功能训练、高压氧治疗、营养脑细胞、应用盐酸苯海索;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通络矫正手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94%;对照组91.67%,χ2检验P<0.005;治疗组治愈率58.51%,对照组22.22%,χ2检验χ2=21.93,P<0.005.两组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 中医通络矫正手法是婴幼脑瘫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医临床研究》2014,(18):I0002-I0002
办刊宗旨:中国特色和中西医并重是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中医药传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框架,面向临床,面向普及实用,汇总中西医临床经验,报道国内外中西医临床研究成果,促进中西医临床学术交流,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客观准确的脉象信息是中医脉诊判断病理的重要依据,三部脉诊仪寸关尺精准定位为获得准确的脉象信息提供了保障。方法 依据中医“三部九候”理论,本文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寸关尺三部智能定位的方法。为实现寸口三部脉的脉搏信号准确采集,采用六个步进电机以及丝杠导轨搭建了脉诊仪的三部定位机构,实现脉搏传感器在水平面上的运动;使用摄像头实现腕部图像的获取,基于机器视觉算法实现寸关尺三部位置坐标的计算。结果 基于OpenCV机器视觉库对腕部图像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皮肤分割、多边形轮廓拟合和角点检测等操作,根据中医脉诊理论和桡动脉解剖知识,识别出寸关尺三部的准确位置。最后基于RS485通信技术驱动控制水平运动的步进电机,将脉搏传感器移动到寸关尺对应的位置,实现寸关尺三部的智能定位。结论 本研究可为脉诊三部自动定位研究提供参考,为智能脉诊仪的使用和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医临床研究》2014,(9):I0003-I0003
开卷有益临床指南办刊宗旨:中国特色和中西医并重是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中医药传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框架,面向临床,面向普及实用,汇总中西医临床经验,报道国内外中西医临床研究成果,促进中西医临床学术交流,为中医  相似文献   

7.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目的:在全面客观地对中医药传承模式及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架构,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为支撑,围绕临床诊疗和中医传承工作中的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方面的核心需求,分别构建面向临床数据的中医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面向中医药本体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块、面向传承创新的隐性知识挖掘模块等几大功能模块,有效地解决了中医传承过程中的非标准化、个性化等问题.结果:通过该系统的使用,能够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医师个体经验总结、青年医师学习以及新药处方发现等应用.结论:该系统丰富了传承模式,有效满足了中医传承和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研究进展.方法:归纳、总结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中医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相关文献.结果: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采用虚、实辨证分型,并施以益气养阴、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等法,还有针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推拿按摩疗法等.结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且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相关文献,构建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处方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结果:共筛选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文献共193篇,纳入处方148首,使用中药137味。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用药频次≥21次的高频药物有30味,排在前5位的为当归、牛膝、杜仲、甘草、续断;频次≥35次的高频药对有25个,排在前5位的药对为牛膝-当归、牛膝-杜仲、杜仲-当归、杜仲-续断、甘草-当归。药性温性药偏多,占59.49%,药味以甘、苦、辛为主,频率为85.99%,归经以肝肾脾居多。最终挖掘核心组合22个,新处方11首。结论: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用药以补肾活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为主,为指导临床用药及研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医舌诊的客观化识别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技术、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一些非线性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中医药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多学科、多技术的运用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主流.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对人体穴位进行识别研究。方法:针对人体穴位识别问题构建FasterRCNN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实用的微信小程序。结果:综合使用Early Stopping策略和Dropout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拟合。在模型训练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个最大迭代次数和一个最小性能提升阈值来触发Early Stopping策略,以提前停止训练。同时,可以在神经网络的各个层中应用Dropout技术,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并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经过不断的调参训练,穴位模型的测试集map最终达到了92%左右,经过30次的迭代损失函数也达到了收敛该模型充分发挥了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势,既保证了识别的准确性,又实现了实时性,经过实验验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的微信小程序,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穴位信息,了解穴位知识,为民众提供便捷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梳理总结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近40年的研究情况,分析该领域研究主题演化过程,发现热点主题和研究前沿。方法 本研究检索了CNKI和WOS中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的文献,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划分不同时间片,将文献摘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DA主题模型挖掘文本主题,分析主题的演化过程,识别热点主题。结果 纳入中英文文献2750篇,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划分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阶段,分别建立全局和各阶段的LDA模型,挖掘出全局热点主题有中医专家系统、中医辅助诊断系统、中医药数据挖掘等,发现主题演化路径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论 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主要的结合点在中医智能系统、中医药知识组织和中医智能诊疗机器人这3方面,这3个方向的研究均离不开神经网络技术的支持,同时也结合了关联规则发现、复杂网络研究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医数据挖掘文献展开研究,结合研究结果对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述评。方法 以中国知网为文献统计来源,以“数据挖掘”“经验”为主题词,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3月28日的学术期刊,利用CiteSpace 5.7. R2对纳入文献绘制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及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分析国内中医经验数据挖掘研究的发文趋势和研究现状。结果 共纳入文献522条,当前数据挖掘技术常用于中医证候与证候要素标准化及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常用算法为关联、聚类、回归、判别等基础算法。数据挖掘类论文发文量大,但成果转化有限,可在既往名医经验传承型模式的基础上,在传承工作室框架下,结合现有数据挖掘成果,借鉴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模式,对名医经验进行保护性开发转化。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为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其结果的利用与转化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医临床研究》2014,(6):I0003-I0003
开卷有益临床指南办刊宗旨;中国特色和中西医并重是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中医药传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框架,面向临床,面向普及实用,汇总中西医临床经验,报道国内外中西医临床研究成果,促进中西医临床学术交流,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平台,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章216篇,方剂277首,对其进行分析,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中药分别是当归、桂枝、白芍,主要的关联规则为蠲痹汤加减,挖掘出核心组合16个,新处方8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温经散寒通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汪波澜  张兴 《新中医》2021,53(24):173-176
目的:观察通络愈疡汤联合穴位贴敷、按摩干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 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络愈疡汤治疗,以及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护理,2 组均干预28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 清除率;比较2 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结果:干预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 清除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通络愈疡汤联合穴位贴敷、按摩干预消化性溃疡,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高Hp 清除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药特色护理(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于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9%,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SF-36生存质量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状况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等中医药特色护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康复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工作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医疗机构反映我市一些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偏低,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的保险偿付标准不能得到覆盖,人民群众不能较好地享受中医药发展的成果,制约了中医药技术和中医特色的发挥,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和谐发展。就此,深圳市卫生局高度重视,许四虎副局长作出批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建立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青葙子及其混伪品图像分类方法。方法:通过定制化AI训练平台EasyDL,以青葙子药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图片为训练数据,对青葙子及其混伪品图像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并将该应用导入微信小程序,以便推广。结果:利用EasyDL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青葙子及其混伪品图像分类准确率可以达到93.7%~94.8%。对于本系统所采集的药材图像,微信小程序识别率达到了80%~100%。在相同的饮片图像采集环境下,该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出图像中药材的种类,具有比较稳定且比较好的识别效果。结论: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青葙子及其混伪品图像分类方法,拓宽了中药品质评价的研究思路,为人工智能在中药鉴定领域的普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在,数据挖掘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西医学的广泛应用,尤其是AI分析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与评估、疾病的治疗策略与医疗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突出的使用效果,为AI与中医药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名老中医经验的学习与传承方面。近十余年来,名老中医经验学习与传承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成果颇多,在梳理常用数据挖掘工具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AI分析方法在西医学的应用,可以对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的智能化学习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与展望,为继承与发展名老中医经验提供更高效的途径,加快中医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