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银屑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白疕”,特应性皮炎(AD)中医称之为四弯风,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现代医学表明,银屑病以白细胞介素-23(IL-23)/辅助性T细胞17(Th17)为主要炎性反应轴,而AD偏向以Th2为主的炎性反应轴,但临床实践发现,银屑病可与AD相互转化,提示二者之间存在炎性反应信号通路漂移。这可能是“凉血潜阳法”治疗二者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的理论及临床培训班"暂定于2010年10月下旬在天津市召开,届时将邀请全国著名皮肤科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讲课,  相似文献   

3.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的理论及临床培训班"暂定于2010年10月下旬在天津市召开,届时将邀请全国著名皮肤科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讲课,结业时颁发证书及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欲参加者按下列要求报名,我们将按照报名顺序发正式通知。  相似文献   

4.
"寒湿下注论"弥补了中医关于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理论的不足,"寒湿下注论"为勃起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对现代临床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经络腧穴角度对“脑-心-肾-精室”轴进行解读,该轴理论是以督脉为纽带形成经络相连,气街四海理论补充其循行经络的横向联系,根结标本理论补充其循行经络的纵向联系。归纳出“脑心同调,重在调神”“整体与局部并重”的针灸治疗原则,基于该轴理论,梳理针刺治疗男科常见病穴组、针刺操作手法等,以期在轴理论框架下,为针灸临床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办、章星琪教授负责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毛发与色素性皮肤病的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广州举行。学习班由章星琪、韩建德等教授主讲,另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张建中、范卫新、郑敏、赖维等教授授课。结业时颁发国家级I类学分(8学分)。  相似文献   

7.
愈来愈多的男性患者受到阳痿(勃起功能障碍)的困扰,中医药治疗阳痿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一定疗效,治痿思路百花齐放。气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并认为气血调和与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正常的勃起需要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的互相协调,五脏协同,经脉通畅,气血充足,则勃起有力而持久。现认为,气血调和是正常勃起功能的基本保障,而气血失和则是阳痿的关键病机,通过益气活血法调治气血也许是治疗阳痿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8.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以慢性骨盆区域疼痛不适为主,伴或不伴有下尿路症状。本文通过阐释《黄帝内经》中“血实宜决之”理论,引出本病相关的血瘀病因病机,并在其指导下探讨瘀血与湿浊、邪热、气郁、虚损的辨治,为慢性前列腺炎血瘀相关证型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少弱精子症是影响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有效提高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肾藏精",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与精气的盛衰直接相关,肾中精气亏虚是引起少弱精子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采用补肾填精法治疗本病。本文通过整理文献,从中医传统理论"肾藏精"出发,探讨运用补肾填精法对于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作为与年龄相关的男性常见高发疾病,基于王琦院士“主病主方”诊疗思路分析认为肾虚血瘀为其的主导病机,其中年老肾虚为BPH发病之根本,瘀血日久形成癥积为标,补肾活血治法应贯穿治疗始终。同源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和桂枝茯苓丸分别为补益肾气和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合用具有补肾、活血、利水之效,符合BPH中医治法要求。结合现代相关研究进展,认为两方合用会在改善BPH下尿路症状,减小前列腺体积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基于“主病主方”理论提出肾气丸联合桂枝茯苓丸作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于老年BPH的治疗,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早泄是一种与心理和器质双重相关的疾病,中医理论认为神司精室的开阖,早泄的发生与神躁扰不宁有关。郭军教授认为,治疗早泄应注重养神,《黄帝内经》中说静则神藏,养神的关键在于静,具体治疗方法有:结合心理/行为治疗,使心神有制;调气血使平和,令君相安位;滋肾阴济心火,助心肾相交;积精以全神,使藏泄有度;以上各项共同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精室藏泄有度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海派男科源于上海周氏男科,其创始人为上海市名中医、著名中医泌尿男科专家周智恒教授。其在周智恒教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经过不断发展,对于多种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疾病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通过对传统中医知识理论的不断总结,并结合多年以来的临床诊治经验,周智恒教授在男性生殖轴的构建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核三基理论,即以心神(心-脑)为核心,肝、肾、脾-胃为基础,各脏腑之间以气血经脉为联系,重视心神在性-生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辨证论治中,与传统医家多从肝肾论治不同,周智恒教授主张以心养“性”、形神共治,海派心-性生殖轴的构建丰富了中医男科基础理论,拓展了中医在男性疾病中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阳痿是男科常见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近年来,男科阳痿患者合并抑郁焦虑发生率逐年升高,影响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探讨“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两方面的原因,初步分析了阳痿合并抑郁、焦虑的中医病因病机,并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了两者共同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提出了防郁致病与防病致郁的原则,探索了阳痿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治疗,如疏肝理气、和血解郁、清肝泄火等治法,为临床对阳痿合并抑郁焦虑的诊治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伏邪理论"的发展认识、银屑病慢性复发性与"伏邪理论"的相关性、银屑病伏邪的中医病理性质及其基于伏邪理论的中医治疗探索4个方面,阐述伏邪在慢性复发性银屑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慢性复发性银屑病的核心病机是在"血热"的基础上"易夹湿"、"易致瘀",共同形成了一个"湿热瘀结"的伏邪状态,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热...  相似文献   

15.
拜读了史成礼先生新撰"我的性学观点"一文,第11条:性有三大功能,即生殖、快乐和健康功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中医"肾"并不承担三大功能.第28条:理解"肾"的含意,中医所谓的"肾"代表一个功能体系(甚至可以说是性系统),并非指分泌尿液的肾,所以"补肾"是激活性功能体系的"潜能"和内分泌系统,增强全身机能,提高"性商"以利性能量的活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肝藏理论,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研究疏肝养血法对肝郁血虚ED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经交配后证实有正常勃起功能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疏肝养血组,每组10只,采用尾部放血和悬吊激惹方法配合低铁饮食制备肝郁血虚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给以四物汤与逍遥散合方煎剂灌胃14d,取股动脉血液,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全血黏度切变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TK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疏肝养血组全血黏度切变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TK有所降低(P0.05)。结论: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是基于肝藏理论,疏肝养血法治疗ED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读了陈斯泰医师的文章,有同感,有感触,他是一个有法制观念、勤于思考的医师,确实提出了一个在临床工作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在临床上诊治患者时要共同遵循的是什么-当医患双方在认识上出现差距、发生纠纷乃至对簿公堂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陈虹  李美玲 《中国性科学》2009,18(11):21-21,25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或伴发泌尿道炎症反复发作的原因。方法:采用检测尿液菌丝的方法,对既往曾罹患有该类病症且反复发作的病例进行检测。结果:所检测的56例患者中菌丝阳性病例占总检测人数的64.29%(36/56),其中伴有泌尿道感染尿液菌丝阳性者12例,不伴有泌尿道感染尿液菌丝阳性者24例;各占检测人数的21.43%(12/56)、42.86(24/56),占菌丝阳性病例的33.33%(12/36)、66.67%(24/36)。结论: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伴发泌尿道炎症病例,利用检测尿液菌丝的方法,为选择正确的用药方法和途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使疗效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智超 《中国性科学》2011,20(10):32-35
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对性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基于美国社会的大型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宗教是如何作用于性道德,试图理清宗教形塑个人性道德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社会层面的宗教因素明显大于个人宗教观对性道德的影响;相对与男性而言,女性的宗教观对其性道德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谢谢对《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 完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关注和审读,并对“指南”中的部分表述提出质疑和建议。现就信中提出的问题逐条商榷回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