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匮要略》水气篇提出了黄汗论治。水气篇原文二十八条曰:“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本条提出了黄汗的成因和证治。黄汗,即以汗液黄色为主要特征,其发病  相似文献   

2.
王博  刘亚峰  翟慕东 《光明中医》2008,23(2):227-228
去年夏天,笔者运用芪芍桂酒汤治疗了一例黄汗病人,意外地发现困扰病人多年的狐臭竟然得到缓解,遂对此机理作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芪芍桂酒汤对于狐臭确有较好的疗效,遂对其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汗病治验     
贾×,女,28岁,教师,1982年7月8日初诊。患者因行刮宫术思想紧张,术中大汗淋漓,术后8日,下肢瘀肿,发热汗出口渴,食欲不振,汗出色黄,内染衬衣,用手巾擦手汗亦有黄染。但巩膜及尿不黄,脉沉细,苔白稍厚。即予芪芍桂酒汤与生化汤加减治之。处方,生黄芪30克、生白芍9克、桂枝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桃仁9克、炙甘草6克,苦酒(米醋)30克为引。水煎服。 7月10日复诊,上方服用两剂,诸症减轻,黄汗色变浅淡,饮食增加。效不更方,继用上方两剂而愈。随访8年未再出现黄汗。按:《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口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以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此证虽不是汗出入水中浴,确与汗出有缘。由于术中大汗出,加之气血亏损,腠理不密,外邪乘袭肌表,郁而不发,故见黄汗,用芪芍桂酒汤意在扶表祛湿,调和营卫。又系术后,既有虚证又有瘀血,故增生化汤意在补血  相似文献   

4.
张喜奎 《国医论坛》1999,14(6):18-18
十七、汗出沾农柏汁黄清化湿热通郁阳黄汗一病,临床并不鲜见。该病始载于张仲景之《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篇中对其症状描述除“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外,尚有发热,脉沉,身体肿等。并认为这种病是“以汗出入水中治,水从汗孔入得之”。所出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及桂枝加黄芪汤,均用黄芪、桂枝、芍药,意在调和营卫,固表利水。从而测知是病之机在于水温之邪留滞肌肤,壅遏营卫,卫阳不通,郁久化热,故治疗以和营通阳为大法。该病较为顽固,尤其久治不愈者,单纯应用仲景芪芍桂酒汤及桂枝加黄芪汤往往收效甚微,故临证须加重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5.
从《伤寒论》经方角度,以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小柴胡汤治疗"黄汗、自汗、无汗"3例。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共有七方运用黄芪,即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现就上述七方之运用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金匮》原文中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及芪芍桂酒汤等桂枝类汤为代表,在血痹、虚劳、奔豚气及黄汗等诸病中应用的分析,初步探讨调和营卫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顽固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般可分为急性荨麻疹与慢性荨麻疹,其中慢性荨麻疹由于病因众多,治疗困难,会反复发作。自2004年开始笔者采用芪芍桂苦酒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并追踪随访的2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顽固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般可分为急性荨麻疹与慢性荨麻疹,其中慢性荨麻疹由于病因众多,治疗困难,会反复发作。自2004年开始笔者采用芪芍桂苦酒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并追踪随访的2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数据挖掘探析桂枝汤临床运用规律(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用药规律、桂芍比变化规律、病机治法、桂芍比与病机治法关联、治法与药物归类关联、症状及舌脉象统计结果、用药季节来分析桂枝汤临床运用总体特点,结果表明:桂芍比例变化是该方发挥调和功效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从数据挖掘探析桂枝汤临床运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用药规律、桂芍比变化规律、病机治法、桂芍比与病机治法关联、治法与药物归类关联、症状及舌脉象统计结果、用药季节来分析桂枝汤临床运用总体特点,结果表明:桂芍比例变化是该方发挥调和功效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外感阴汗     
阴汗,是指前阴及其附近局部多汗。按前贤所论,主要无非两种:一为肝经湿热,一为肾阳虚衰,二者皆属内伤。我临床所见,则另外还有一类,系由外感所致,与前贤所论内伤者不同。兹举两例,以资说明。伤水阴汗李××,男,22岁,未婚,工人。1984年12月3日初诊。自81年夏经常下河洗澡以后,前后阴部即汗多,经常潮湿而热,三年多来一直未愈。近一月来又见腰痛,腹股沟部时痛,小便不热而频,大便频而量少不爽。舌红苔膩黄,脉弦滑。此为水湿侵入,滞留肤腠,湿蕴生热,损伤营卫。宜调和营卫,祛湿泄热。以《金匮》芪芍桂酒汤为主方,此方原治汗出入水中浴,  相似文献   

13.
黄汗系因汗出入水,水热互郁于肌表,致身肿、发热、汗出沾衣如柏汁。兼见两胫冷、身疼重、腰髋弛痛或小便不利等……宜芪芍桂酒汤为之。临床中除药物反应或肝胆疾病原因外,单纯“黄汗”并不多见。笔者采用清肝利胆、健脾除湿、调和营卫、化瘀止汗法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现举2个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汗”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后于“水气病篇”散见三则。前者示黄汗为历节病之并发症,盖由历节病湿蓄关节,郁久化热,湿热郁蒸骨节间,故局部疼痛而渗出黄色汗液,非为黄汗本病。见于“水气病篇”者,乃约言黄汗之病因、证治及与“风水”之鉴别。盖其病因,乃由“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是水湿郁遏,营卫不通,湿热交蒸互郁而成。其证为身体(肿)重,发热汗出而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两胫自冷,胸中痛,不能食,腰髋弛痛,小便不利,脉沉。其治当以调和营卫、益气发散,用芪芍桂酒或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如此,则黄汗之证因脉…  相似文献   

15.
慢性荨麻疹从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德华  张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69-1370
慢性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多由急性荨麻疹失治、误治演变而成,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不佳。祖国医学对本病很早就有认识,多从风论治。笔者据多年临床诊治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总结了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遣方用药规律,并提出慢性荨麻疹从"瘀"论治的独到见解,以之验于临床,往往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介绍了伍新林教授以丹芍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病的临床经验。该方药性平和,配伍精当,诸药合用,清热养阴与利水渗湿并进,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使水湿去,邪热清,阴津复,同时照顾到益气、活血、祛除内外之风,使诸证自除。文章主要从丹芍汤的组方依据、方义、临证加减、临床应用及典型病例等方面加以论述,阐明本方对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门九章教授运用雄芍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经验。认为肝硬化的病机关键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气滞、血瘀、水湿为病理产物,病久及肾,命门火衰,而成脾肾阳虚之证,总属本虚标实。临证以温肾健脾为治则,研创特色方药雄芍汤,疗效颇佳;同时重视顾护胃气,擅用联合方组。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桂理中丸配合针刺驷马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用参桂理中丸配合针刺驷马穴,对照组40例予氯雷他定片口服,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9%、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桂理中丸配合针刺驷马穴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尹克义 《光明中医》2016,(9):1263-1264
目的探讨《医贯》都气加柴芍桂汤治疗功能性低热的疗效。方法采用《医贯》都气加柴芍桂汤对临床39例功能性低热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都气加柴芍桂汤在治疗功能性低热时根据不同具体病情灵活进行临床加减,并与六味地黄汤对照观察和总结,都气加柴芍桂汤治疗39例功能性低热患者中总有效率达97.44%,治愈者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医贯》都气加柴芍桂汤治疗功能性低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地区慢性荨麻疹与西北燥证的罹患关系及病因病机的联系。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病人西北燥证罹患率为49.20%,高于对照组16.34%(P<0.01);慢性荨麻疹病人所罹患西北燥证之临床证候以主证和5个兼证均可见到。聚类分析显示,肺心脾风火燥证与慢性荨麻疹证候关联性最强。结论燥邪是新疆慢性荨麻疹的重要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而西北燥证则是其中医证候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