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护联合下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名.两组护理实习生均经过专业理论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观察组采用医疗护理联合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相结合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一对一带教法.实习时间为10个月,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专科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能力以及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护理程序运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态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培训模式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护结合模式下实施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成绩,提升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余利霞 《中国医药科学》2012,(5):152-153,155
目的观察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对临床实习前的岗前培训过程中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护专1班学生48名设为对照组,护专2班50名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演示学生看,学生练习老师看,考试考核分数达标算过关。实验组学生采取PDCA循环教学方法(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并分别于岗前培训第4周进行技能操作考核,第8周进行理论与技能操作综合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所需时间短,熟练程度高,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训课教学过程,符合21世纪的临床护理教学目的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综合能力方向发展的趋势,对护理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全科医师技能培训的需求调查,筛选出中心全科医师最迫切希望提升的8项技能,经过培训与考核,让全科医生基本掌握8项技能。方法:对中心30名45周岁以下全科医师进行技能需求问卷调查,筛选出需求前8项的技能,以2个月1项技能的速度进行强化培训。结果:30名参加培训的全科医师培训前、后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技能明显得到提升。结论: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需求的培训能大幅度提高全科医师的操作技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病例下站点式培训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4~6月85名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2),对照组按照常规授课示范后考核,实验组采取模拟病例下多站点式培训与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培训前两组实习生各项考核成绩与能力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培训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病例下站点式培训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考核中应用效果显著,护生的综合成绩得到明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亦得到改善,该教学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胸监护病房专业护士梯队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岗护士46名分为3个梯队:基础专业护士、专科专业护士及重症监护专业护士进行培养,与2005-2007年同期护士31名比较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结果 2008-2010年在岗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高于2005-2007年同期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护士的培训提高了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观察力、护理能力和急救应变能力,掌握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降低了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配合索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名相同年资、手术配合经验相似的护士设为试验1组(手术索引培训)与对照1组(传统手术配合)各15名;另选同期在我院实习的护生30名,设为试验2组(手术索引培训)与对照2组(传统手术配合)各15名。分别对比试验1组/对照1组、试验2组/对照2组的主刀医师满意度、术前准备时间、专科手术配合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试验1组手术室主刀医师满意度(除外体位安置和语言沟通能力)、术前准备时间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2组专科考试成绩、主刀医师满意度(除外体位安置和语言沟通能力)、术前准备时间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整体情况看,手术配合索引组的结果均好于传统手术配合组。结论普外科手术配合索引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缩短护生培训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量化模式培训低年资护士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武昌医院2007年以来,应用该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实施量化培训,训练后对护士理论知识、基本操作进行考核。结果 128名护士的考核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护士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均较训练前有较大的提高,培训效果显著。结论该模式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全面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加强护理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在职护士技能操作的有效培训模式。方法采用"总带教老师经护理部组织的统一标准培训并摄制规范操作录像-在关键环节附上文字说明-全科护士轮流演示"的改良培训模式。对改良培训模式前后护士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患者的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改良培训模式后护士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0.05),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培训模式在提高在职护士技能操作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蒋玉芸 《首都医药》2022,(5):105-106
目的 探讨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训练中采取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40名纳入对照组,期间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4月此院急诊科护士40名纳入研究组,期间采取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急救时间、急诊护士理论及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产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2631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3048例设为试验组,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两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活动后,护士的考核成绩有明显进步;孕产妇对护理服务态度、病区环境、仪表行为、护理技能及医疗收费等几方面的满意度都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的内涵就是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情感化和社会化服务,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我院67名心血管内科护士实施专科基础知识、专科专业知识、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将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并调查了解心血管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成绩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培训后操作成绩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培训后医生对护士专业能力评价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士进行专科基础知识、专科专业知识、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明显提高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运俭  岳增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78-2079
为了外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细化责任与工作流程,目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受到广泛关注[1-2],以改善护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宗旨,能更好地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发挥她们的潜能,保证护理安全与质量,加强护患联系,提高患者满意度[3].为了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将38名外科护理人员分为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组(观察组)及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组(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技术考核成绩、护理病历考核成绩及医患满意度得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励理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对2011年神经内一科及内二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内一科的15名护士设为实验组,在护理管理中加入激励理论;将内二科的14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护士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及出现护理纠纷的比例。结果神经内一科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平均为(96.3±2.5)分,明显高于内二科护士;出现护理纠纷的比例为0.61%,明显低于内二科护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激励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当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及工作积极性,从而对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2月进院的低年资护士88名作为对照组,其余2010年3月-2013年3月进院者88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培训,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护理培训。记录培训后3年内2组护理差错发生次数、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成绩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次数少于对照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0±2.4)分高于对照组的(89.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能有效降低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其护理服务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本院临床实习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制订科学合理的符合医学生实习需要的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探索其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进入本院实习的医学生50名作为改革组,按照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进行培养考核,与2011年7月~2013年7月常规培养的50名学员(对照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改革组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注重医学生个体化培养,较常规培养模式更加完善,有显著优越性,应向全院各科室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PDCA)在实习生外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级162名本科实习生的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模式进行改革,实习结束后评价、比较PDCA循环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PDCA循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P〈0.05)。结论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的应对能力,并能持续改进技能培训的教学质量,使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层级管理这一模式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在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中施行: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 (轮转护士 )-助理护士 (培训护士 )这个层级管理模式开展工作.结果 患者的安全得到保证的同时提升了护士的专业护理技能,实现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层级管理模式对于规范手术室管理工作以及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将护理路径式带教法应用实践于手术室护生实习教育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护理路径式带教法应用前(2017年4~10月)和应用后(2017年11月~2018年5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实习培训的护生各30例为研究样本,应用前护生设为传统带教组,应用后护生设为路径带教组,比较分析两组护生在不同手术室临床带教模式下的实习考核成绩、手术室护理素质评分、带教法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度。结果路径带教组护生干预后的专科实习考核成绩、手术室护理素质评分、带教法满意率均显著较传统带教组护生高(P 0.05)。结论将护理路径式带教法应用实践于手术室护生实习教育中,对于该类带教对象专科实习考核成绩、手术室护理素质、带教法满意率的提升均具备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新护士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方法对2004~2008年的108名新护士实施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将每年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的均值及患者满意度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考核成绩的均值及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2004~2008年考核成绩的均值及患者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实施规范化培训能提高新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促进了护士队伍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结合循证医学模式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的70名就读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的大三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将所有学生分为研究组(35名)和常规组(35名)。研究组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循证医学(EBM)模式进行耳鼻喉科临床教学,常规组实施PBL模式进行耳鼻喉科临床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专业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学生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专业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疗方案制定等临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耳鼻喉科临床教学时,实施PBL结合EBM模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临床技能等方面的考核成绩,改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