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表里双解治疗协热下利的代表方剂,全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配伍而成,四药合用可外疏内清,共达清热止利,表里同解之效。现临床上基于异病同治的原则将葛根芩连汤用于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T2DM是一种以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及饮食等因素相关。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显示,葛根芩连汤及其药效成分可有效防治T2DM。临床上常将葛根芩连汤加减应用或联合西药应用,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临床实践证实葛根芩连汤可以有效缓解T2DM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实验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可通过调控胰岛传导通路及炎症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等方式来增强患者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治疗T2DM。但目前关于葛根芩连汤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T2DM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故该文就葛根芩连汤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及实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作用机制的后续深入研究及其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中医药“厥阴消渴”“肠肝相通”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肠—肝轴理论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诊治实践,创新性提出:“肠热肝寒,厥阴枢机不利是T2DM的主要病机。”治以清肠热,温肝散寒,调和厥阴枢机,对乌梅丸进行化裁应用,创制连梅肉桂方(黄连、乌梅、肉桂)治疗T2DM患者取得较佳效果。本文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入手,进一步探讨T2DM中医学病理生理及中药药物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糖尿病患者存在菌群失调,T2DM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在肠道菌群的组成、种类方面存在差异,并且与血糖有一定的关系~([1])。研究~([2-4])表明,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可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群的数量,改善肠道内环境,因此,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T2DM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降糖药物可能通过调节肠  相似文献   

4.
袁静  徐娇龙  吴穹 《河南中医》2023,(3):481-486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其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肠道菌群紊乱,通过影响短链脂肪酸生成、激活炎症信号通路、胆汁酸代谢受阻等途径,使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研究均证实中药单体或提取物、中药复方、针灸推拿等对肠道菌群均有调节作用,干预机制多从减少有害菌增殖、提高有益菌水平等方面考虑。但由于中药药物有效成分较多,其特异性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尚未明晰,现有针灸推拿的相关研究均未阐明其调节肠道菌群可能的作用机制。今后相关的研究中,需要侧重考虑如中药的哪些成分发挥了调节菌群作用、是否有特异性菌群、动物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临床、不同证型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有何特点等问题。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血糖异常,血糖异常患者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二者互相影响,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同时理应重视调节肠道菌群。目前国内糖尿病临床治疗指南中,尚未纳入肠道菌群的相关治疗手段,中药、针灸等可作为防治糖尿病、稳定患者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中医认为,脾失健运、精不正化是2型糖尿病的病机关键,且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脾不散精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助脾散精法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关文献,探讨助脾散精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光美  赵伟  张婷 《环球中医药》2022,(8):1415-1417
AhR/ILC3s通路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可激活AhR/ILC3s通路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浊毒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解毒化浊法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其机制与调节肠道菌群,抑制代谢性炎症有关,但是否通过AhR/ILC3s通路起作用尚未可知。笔者通过对胰岛素抵抗、代谢性炎症、AhR/ILC3s信号通路、浊毒理论等相关古今文献进行研究,对解毒化浊法与AhR/ILC3s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理论机制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节轴。肠道有益菌群可激活AhR/ILC3s信号通路,抑制代谢性炎症,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键环节。解毒化浊法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激活AhR/ILC3s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这可能是解毒化浊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信号通路,也可能是解毒化浊法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田文国  刘毅  盖晓红  王春芳  任涛  陈金鹏  田成旺 《中草药》2022,53(23):7575-7584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常见的由多因素共同导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T2DM发病率持续升高并趋于年轻化。地黄是传统的常用大宗药材之一,近年来发现地黄在治疗T2DM及其并发症方面疗效显著。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地黄治疗T2DM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对地黄单味药材及其有效成分和含地黄的中药复方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基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肠道菌群失衡等方式治疗T2D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地黄治疗T2DM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等。实验研究也表明,葛根芩连汤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等控制血糖水平,缓解T2DM病情。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葛根芩连汤在治疗T2DM的应用中,缺乏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及大量的临床样本,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此外,葛根芩连汤原方中“两”的剂量历来没有统一的规范,以往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中,各医家对其具体剂量的使用均有不同,主要从临床经验入手来确定其具体用量,缺乏严谨性,不便于临床规范应用。今后,应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的具体机制,并建立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和剂量使用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T2DM的优势,为提高疗效及扩大临床应用补充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糖尿病病例和由此产生的并发症仍在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是T2DM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T2DM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菌群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破坏,而推拿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参与到T2DM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肠道中的菌群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的一个微生态系统,参与众多营养物质和各种能量的代谢。肠道菌群失调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及其发展密切相关,以肠道菌群作为切入点研究T2DM成为近年来的关注热点。本文旨在总结近些年对于两者的相关性研究,以及中西医调节肠道菌群治疗T2DM的相应方案,为后续基于肠道菌群防治T2DM提供些许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药防治T2DM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有自发性和诱发性2种,相关研究按干预措施可分为中药复方、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单体研究。中药防治T2DM主要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提高胰岛素含量、降血糖、降血脂、改善糖耐量及糖异生、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环节、多靶点发挥防治T2DM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DM)是临床常见慢性病,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目前许多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中药微生态制剂改变肠道的微环境,成为糖尿病临床治疗新的突破口。随着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研究的开展,近年来大量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肺泻肝汤治疗太阴人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0. 25 g/次,2~3次/d,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肺泻肝汤加减治疗,1剂/d。疗程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检测和治疗前后朝鲜族医学证候评分。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PG,2 h PG,Hb A1c,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HOMA-IR低于对照组(P 0. 01),ISI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血浆TC,TG和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0. 01),HDL-C较对照组升高(P 0. 01);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肠道需氧菌群(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 0. 05),肠道厌氧菌群(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清肺泻肝汤可进一步改善太阴人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生理特征为胰岛素抵抗(IR),而骨骼肌是IR的主要靶器官。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机制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中药复方及中药有效成分可改善骨骼肌IR,防治T2DM。因此,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复方和中药有效成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T2DM的骨骼肌IR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综述肠道菌群-胆汁酸通路对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为基于该通路的糖尿病防治提供文献参考,为开发治疗糖尿病的创新治疗方法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综述了肠道菌群与T2DM的相关性、胆汁酸和T2DM相关性、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相关性,并重点论述了肠道菌群-胆汁酸通路在T2DM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强调该路径对血糖调节方面的局限性和挑战,并探讨如何基于该路径开发防治T2DM的创新方法。结果与结论 肠道菌群-胆汁酸通路可介导T2DM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可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影响初级胆汁酸转变为次级胆汁酸,随后通过法尼醇X受体(FXR)、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5(TGR5)调节信号传导,影响宿主的代谢途径。FXR和TGR5受体已成为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研究的新靶点,开发肠道特异性FXR拮抗剂和TGR5激动剂可能是未来治疗T2DM的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然而其长期效果值得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同时存在高血糖和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尤其是我国的迅速城市化,胰岛素抵抗和T2DM发病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且T2DM逐渐年轻化,在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中,T2DM患者已经占这一人群糖尿病病例的一半。针灸由于效应机制不明,难以为现代医学理论所接受,加强针灸治疗T2DM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减缓T2DM快速增长和年轻化的趋势、预防其并发症、缓解或治疗已有病例。本研究从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对存在问题进行评述,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临床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临床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系统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手段,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皂苷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具有来源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等优点。中药皂苷作为中药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中药皂苷类成分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虽然中药皂苷类成分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众多,但目前尚缺乏对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T2DM作用及机制研究的系统综述。故该文围绕中药皂苷类成分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苷酶活性、降低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等降糖机制进行系统归纳,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皂苷类成分的降糖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药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韩煦  姚政  李俊燕  陆灏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7):1532-1534,后插6
目的:研究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稳定的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健脾清化方组,灌胃给药4周,检测大鼠随机及空腹血糖,ELISA法检测空腹胰岛素,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肠道免疫细胞Th1、Th2、Th17和Treg比例。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健脾清化方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减少小肠组织中免疫细胞Th1、Th2和Th17的细胞比例,增加小肠组织中Treg细胞比例。结论:健脾清化方可改善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免疫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作为当前常见慢性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目前许多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中药微生态制剂改变肠道的微环境以及肠促胰岛激素成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突破口,祖国医学对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不断涌现,本文将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和肠促胰岛素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婷  赵志梅  周瑶  胡祖贤  夏天  闫平 《天津中医药》2017,34(12):860-864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是存在于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是后天获得并影响人体自身平衡的重要"器官",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联系。目前研究认为小檗碱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以治疗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性疾病,小檗碱可以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干预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章就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及小檗碱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