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毒损脑络”理论是在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中产生的,随着大量中医临床实践,多位医家反复推敲逐渐形成中医脑病学理论,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脑病的诊疗。现综述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研究,为进一步发展中医脑病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活血散结中药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方法 以病证结合方式, 选取80例老年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患者,并以活血散结中药药贴外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乳房肿块的变化、疼痛、血清激素变化及病变组织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等方面变化.结果 活血散结药贴外用可改善乳房部血液循环,抑制腺体增生,促进纤维组织吸收,有效调整体内激素水平和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结论 活血散结中药药贴外治,不仅通过皮肤、肌肉渗透和穴位刺激直达病灶,而且通过循行于乳房的肝、胃、冲、任等经络,作用于全身以改善乳房血运,产生止痛、消肿散结及反射性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同时可干预病变乳腺组织c-erbB-2、P53蛋白表达,控制或逆转老年痰瘀型乳腺增生病癌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其痰瘀互结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94例,统计受试者基线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根据中医四诊信息归纳病人证候信息。结果:194例受试者中,痰瘀互结型86例(44.3%),气虚血瘀型52例(26.8%),气阴两虚型29例(14.9%),气滞血瘀型27例(13.9%)。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影响因素包括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痰瘀互结型独立影响因素为BMI、Hb、AST。结论:稳定型心绞痛证候分布中痰瘀互结型占比最高;BMI、Hb、AST是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型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酒精性肝纤维化"毒损肝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学者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传统中医“络病学”理论,形成了系统的酒精性肝纤维化“毒损肝络”病机假说。1酒精性肝纤维化“毒损肝络”病机假说的形成研究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蒌片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丹蒌片,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心电图及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7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2%,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8.2%,均高于对照组的70.6%、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脂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好的效果(P〈0.05)。结论丹蒌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病人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具有一定的稳定斑块作用,对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肝降脂合剂治疗痰瘀互结型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限酒、合理运动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降脂合剂治疗,每日2剂,分早晚口服,疗程均为1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ALT、γ-GGT、TBIL、TC、T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肝降脂合剂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能够进行积极干预,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清TC、TG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痛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的疗效,分析CD40/CD40L与痰瘀互结气郁证证候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将52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心痛方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内中膜厚度(IMT)、CD40、CD40L。结果两组治疗后CD40/CD40L、中医证候积分、Crouse积分及I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40/CD40L与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IMT之间均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CD40/CD40L与痰瘀互结气郁证证候及颈动脉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联合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98例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49例进行耳穴贴压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49例进行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联合治疗的患者归为试验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联合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失眠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脂化瘀方对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标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人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人72例,均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加用安慰剂,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及清脂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FIB)及红细胞比容]、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9%与63.9%,P<0.05)。治疗后,治疗组sdLDL-C、TC、LDL-C、FIB、红细胞比容、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类型,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增加。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病情的发展。陈志刚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本病与年老体虚、久病耗损等病因有关,病机实质为“络损髓伤”,治疗当以填精益髓、化痰通络为主,陈志刚教授以自拟活络益脑方临床治疗缺血性脑白质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痰化瘀方治疗冠心病痰热瘀结证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清痰化瘀方的化学成分和潜在靶点,利用DrugBank、治疗靶点数据库(TTD)、DisGeNET、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筛选冠心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进行Venn分析,筛选二者共同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DAVID(6.8)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5.1构建"中药-化合物-共同靶点-疾病"网络,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通过筛选获得清痰化瘀方101种化学成分和253个作用靶点,共同靶点112个,获得640条生物学过程和108条信号通路。通过对112个靶蛋白进行PPI分析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AKT1)、白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3、MAPK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原癌基因蛋白(FOS)等靶蛋白度值较大,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清痰化瘀方治疗冠心病的较多...  相似文献   

12.
介绍邢雁伟教授论治肿瘤心脏病经验。邢雁伟教授于长期临证实践体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寒毒为肿瘤心脏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提出“寒毒内侵,毒损心络”的病机,认为“心阳不振为本,寒毒损络为标”。针对化疗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治疗时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辛温散寒、温阳通脉、安神定悸;对于化疗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治以四逆汤合真武汤加减温阳通脉、益气利水。邢教授临证中辨证清晰,用药灵活,正邪兼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 治疗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增快(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炎症学说得到普遍的认可,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理论实践的发展,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瘀毒致病理论得到广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瘀毒致病理论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加味小陷胸汤对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变、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首诊的ACI患者86例采取单盲法(对受试者设盲)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前及治疗2 w进行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测定血流变指标及血清CRP、Hcy。结果治疗2 w对照组和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w两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中切黏度以及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w两组血清CRP和Hcy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陷胸汤对痰瘀阻络型ACI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变,降低血清CRP和Hcy水平。  相似文献   

16.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并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其西医诊治尚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医药辨证治疗ILD的优势越来越凸显。本文从肺络角度对ILD的病机、治疗总结如下:“肺虚络瘀”是ILD的基本病机,应以补肺通络法贯穿治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邪毒致瘀: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肝炎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出现的严重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急,病情重,临床症状复杂,治疗棘手,预后极差,存活率仅为28.1%。由于本病以黄疸进行性加重为突出表现,故中医历来将其归属于“急黄”、“疫黄”或“瘟毒”的范畴,清&#183;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183;诸疸源流》指出:“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