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微生物通过肠-肝轴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的发生与发展。吕文良教授将调节肠道菌群与中医抑木扶土理论结合,探讨AILD的病机治疗。吕文良教授指出,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肝脾同病是AILD的发病基础,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是中医脾气虚弱,脾失健运的病理表现之一。在治疗上应以抑木扶土,实脾理肝,健脾为主作为治疗大法,通过肠-肝轴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恢复肝脏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肝脾不调”,即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于协调、不能相理相助,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的重要病机。基于此病机的肝病实脾、肝脾同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免疫、减轻炎症损伤等多个方面。近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和谐与否对肝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是ACLF发生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而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脾脏功能密切相关,胆汁酸分泌则受肝脏疏泄的调控。因此,“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平衡可视为肝脾功能协调的体现,二者关系失衡则提示机体正处于肝脾不调的状态。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角度探讨ACLF“肝脾不调”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对于阐释“肝脾不调”的病机实质及拓宽ACLF防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衡可通过影响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代谢以及产生代谢性内毒素等途径,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中医理论方面,"浊毒"成为2型糖尿病重要的病机,"浊毒"致病早期以脾不散精、浊邪困脾为起始因素,后期以浊毒入血、痹阻脉络为致病之本。结合肠道菌群紊乱致2型糖尿病的现代机制与中医"浊毒"理论,笔者发现"浊毒"致病早期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衡阶段相似,后期浊毒入血与肠道代谢性内毒素致2型糖尿各类并发症的发病机理相吻合,且可以运用化浊解毒中药调节肠道菌群防治2型糖尿病。笔者从中医"浊毒"病机入手,探讨在2型糖尿病中"浊毒"理论与肠道菌群失衡过程之间的共性,以期今后为2型糖尿病从"浊毒"论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影响着宿主能量代谢,参与糖尿病的发生.从中医角度分析肠道菌群在消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一方面认为生理上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参与了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分布;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在功能上助肾推动脏腑气化,决定人之禀赋、助脾运化升清,助胃通降,因而,病理状态下,肾虚、胃强脾弱可诱发肠道菌群紊乱而病发消渴之症.在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5.
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脏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肝脾两大功能系统在生理功能、病理传变方面存在密切关联。肝脾相关理论体现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始终,肝脾不调直接影响糖尿病本身,又是黄斑水肿发生的主要诱因。糖尿病发展为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肾虚及肝、"母病及子"的传变过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黄斑水肿则是肝病及脾、"木克土"的传变过程,因此,防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宜在益肾固本、缓解糖尿病的基础上,以疏肝健脾为重。  相似文献   

6.
周怡驰  胡世平  晏军  冉云  李玲 《新中医》2021,53(14):186-189
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肝轴参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胡世平教授将肠-肝轴和中医肝病实脾理论相结合,探讨脂肪肝的中医发病机理与治疗,指出脂肪肝主要责之肝脾同病,以脾虚调节脂代谢失常为本,肠道菌群失衡属脾虚的微观表现,肠-肝轴或为肝脾同病的病理基础;肝病实脾理论指导脂肪肝治疗的核心在于调脾,其机理或通过调节肠-肝轴,促进恢复肠道菌群稳态和肝功能,以延缓、阻止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严重者有引发失明的风险。通过梳理古代医籍资料以及各医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以“虚”和“瘀”作为切入点,梳理出因虚而始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肝脾肾三脏虚弱、精气血亏虚、目失濡养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同时脏腑虚弱导致的气血阴阳不足与痰浊的产生可致病理产物瘀血的出现,“虚”导致“瘀”的产生即“因虚致瘀”。“虚”为本,“瘀”为标,瘀血又使疾病日久缠绵不愈,“因虚致瘀”贯穿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最终由于目窍失养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掌握其发病病机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特点及对中医古籍文献考究,分析病因病机,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断、辨证论治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基本病机,认为肾虚血瘀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切中病机,辨证施治,才可取得明显疗效。方法:总结现代中医名家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机的认识。结果:肾虚是发病之本,是该病的始动环节,瘀血则贯穿于该病发病过程的始终。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机实为肾虚血瘀,病性为本虚标实,其中肾虚是DR的发病之本,是本病发病的始动因素,瘀血则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中医认为,脾失健运、精不正化是2型糖尿病的病机关键,且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脾不散精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助脾散精法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关文献,探讨助脾散精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肥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是遗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涉及促进能量吸收、激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通透性等多个方面,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有效改善肥胖。中医认为肥胖的根本在于脾胃功能失调,临床从脾论治行之有效。脾主运化水谷,肠道菌群影响消化吸收,二者生理功能相似,肠道菌群的研究为中医从脾论治肥胖提供了新思路,故从肠道菌群入手阐述中医从脾论治肥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症的慢性难治性炎症性肠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水平的提高,UC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不断升高。UC的发病机制与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肠道菌群紊乱、胆汁酸分泌异常等密切相关。UC患者存在胆汁酸分泌异常及肠道菌群失调。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胆汁酸分泌异常抑制免疫功能、影响信号转导、破坏肠黏膜屏障;肠道菌群紊乱,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免疫稳态及应激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胆汁酸间接或直接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同时在肠道菌群的修饰下又可产生次级胆汁酸,并经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故胆汁酸-肠道菌群轴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与U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发现情志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肝郁脾虚是UC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胆汁酸异常分泌是中医肝郁的微观体现,肠道菌群紊乱为脾虚的生物学基础,并且在UC发病过程中,胆汁酸-肠道菌群轴失衡与中医的肝郁脾病机相契合。从胆汁酸-肠道菌群轴角度探讨UC肝郁脾虚病机的生物学内涵,更好地阐释UC肝郁脾虚发病机制的科学性,对于研究UC肝郁脾虚的病机实质及代表组方防治...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机探讨   总被引:45,自引:6,他引:45  
通过对90例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和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证候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病证逐渐由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演变,患者全身兼瘀血表现亦随之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五脏虚损相关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脾、肺。认为肝肾虚损、阴损及阳、目窍失养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机;心脾亏虚、因虚致瘀、目络阻滞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其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4.
林兰教授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消渴病变证范畴.其特点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兼夹血瘀.临证中以中医辨证为纲,西医分期为目,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辨证为5型,病位侧重肝脾肾,抓目疾之根本,治以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最终达到糖瘀同调.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有所不同,发病5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占25%[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尚无理想疗法,中医治疗亦仍在探索之中,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研究综述如下。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的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是外不见症从内而蔽之,属于中医眼科中“内障”、“视瞻昏痧”等范畴。其发病机制复…  相似文献   

16.
“脾与小肠相通”理论早在明代已被医家提出,中医认为“脾”与“小肠”生理上分工协作、相互为用,病理上亦联系紧密、互相侵扰。脾主运化,囊括了小肠受化水谷之功,小肠主受盛化物,亦离不开脾之运化正常。小肠泌别清浊同时又为脾化气生血、清升浊降提供保障。脾失健运与肠道失司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的稳定离不开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当肠道菌群原有平衡状态被打破又会影响脾主运化功能出现障碍。基于“脾-小肠”的生理功能联系“营养素-肠道菌群”这一西医靶点探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思路。现代医学认为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适当营养素摄入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存在的大量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导致机体能量代谢紊乱和免疫系统异常,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及营养素的摄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该文基于“脾与小肠相通”理论,探讨脾与小肠之间的关系,通过结合“营养素-肠道菌群”现代医学与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探讨“脾-小肠”与“营养素-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在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本文以肠道菌群为基础,通过分析肠道菌群、脾及糖尿病肾病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溯中医药理论中“脾病及肾”及“从脾论治”肾脏病的渊源,阐述“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性,并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其科学内涵,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已成为影响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菌群紊乱所导致的宿主能量稳态失衡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鉴于肠道菌群结构的可塑性,调节肠道菌群开辟了2型糖尿病防治的新途径。中医学认为,脾胃功能失调与消渴病(2型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其中,胃强是引起机体胃肠机能紊乱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中医胃强与肠道菌群存在交互影响,二者共同助推了疾病的进程。因此,基于中医胃强与肠道菌群交互视角审视2型糖尿病的临床辨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佳楠  刘立萍  李然 《吉林中医药》2022,(12):1377-1380
肠道菌群和肿瘤脂质微环境对话与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妇人以冲任为本,冲任之为病多责之于肝脾,土虚木乘、冲任失调是乳腺癌发生与发展的核心病机。丹栀逍遥散可以“肝脾-冲任同调”,可能部分通过干预肠道菌群与肿瘤脂质微环境对话,从而影响乳腺癌的进展与转移。  相似文献   

20.
肠道菌群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已在基因、分子层面进行了揭示。中医典籍无关于"肠道菌群"的记载,其功能的论述散见于脾的相关章节。笔者通过多年临证探索,提出针对糖尿病治疗的助脾散精法,并发现助脾散精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联系,对于糖尿病治疗有其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