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224例住院卒中患者1个月后的抑郁状态,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PSD发生率为63.4%(141例)且直接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卒中的抑郁发生率高、程度重。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象:1998年7月至1999年4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89例,意识清醒、语言功能保存相对完好、能配合检查。男58例,女31例。年龄61~87岁,平均66.3岁。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年龄54~87岁。所有患者此前均无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属于继发性抑郁〔1〕,不仅有不良的情绪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及神经、肢体功能的康复〔3〕。PSD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不伴有PSD患者〔4〕。一般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在未来能够完成某种工作任务或行为活动的一种信念〔5〕。自我效能对行为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它涉及的不是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区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SD)与卒中再发及死亡的关系. 方法 于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北京5家二级医院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首次或二次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3个月的患者进行登记和基线调查.共登记1087例患者,其中1074例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抑郁自评量表检查.每6个月随访一次患者卒中的再发和死亡情况,随访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SD与卒中再发及死亡的关系. 结果 ①基线调查时PSD患病率为49.9%(536/1074).轻度和中、重度PSD的构成比分别是52.2%(280/536)、47.8%(256/536).②在平均3.5年的随访中,卒中累积再发率和总死亡率分别为12.9%和7.6%.③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卒中病史、血脂代谢异常、体质量超标或肥胖进行调整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SD患者死亡的风险比(HR值)为1.66(95%CI:1.04~2.68),卒中再发的HR值为1.41(95%CI:0.99 ~2.01).轻度PSD是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7,95%CI:1.02~2.24),而中、重度PSD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8,95%CI:1.61 ~4.46).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较高的PSD患病率,PSD患者卒中再发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卒中后抑郁状态(pos 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果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可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脑卒中病人的抑郁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与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患者PSD发生情况,以HAMD-17评分≥8分为发生PSD,将发生PSD的患者纳入PSD组,其余患者纳入非PSD组;PSD组患者根据HAMD-17评分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8分≤HAMD-17评分<17分)和中-重度抑郁(HAMD-17评分≥17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PSD组患者血清NLRP3、iNOS水平及HAMD-17评分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NLRP3、iNOS水平及二者联合对AIS患者发生PSD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1例AIS患者,64例患者发生PSD,其中轻度抑郁34例、中-重度抑郁30例。PSD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7.
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30%以上的卒中患者合并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了卒中后的致残率。近20余年来,PSD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介绍PSD的药物治疗,并简要介绍了电惊厥疗法、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需要更多关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卒中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卒中后伴发的情感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最为常见的情感障碍,PSD是由于卒中后导致的持续性的情感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的心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IPSD)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IPS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基础治疗、心理治疗及口服舍曲林抗抑郁治疗,丁苯酞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丁苯酞软胶囊,疗程12 w,评价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对IPSD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对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连续治疗4、8、12 w时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丁苯酞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时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12 w时丁苯酞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连续治疗4、8、12 w时两组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且丁苯酞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舍曲林可明显改善IPSD患者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降低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CI患者108例,发病第14天根据汉密尔顿抑郁(HAMD-17)量表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临床患者访谈版(SCID-P)进行抑郁相关症状的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水平。比较各组血清IL-1水平;分析血清IL-1水平与HAMD总分、心理因子分、躯体因子分是否有相关性;评估血清IL-1水平与抑郁相关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108例患者中PSD患者45例,其中轻度17例,中度19例,重度9例;PSD组血清IL-1水平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不同程度抑郁患者血清IL-1水平的比较,随着抑郁程度加重,血清IL-1水平亦随之增加(P<0.05);ACI患者血清IL-1水平与HAMD总分、HAMD心理子分数、HAMD躯体子分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9、0872、0.769);ACI患者抑郁相关症状中体重或食欲变化、睡眠障碍、失去兴趣或愉悦感比无这些症状的患者的IL-1水平更高(P<0.01)。结论血清IL-1水平与PSD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随着患者抑郁程度的增加,其水平也增加;有体重或食欲的变化、睡眠障碍、失去兴趣或愉悦感的患者比没有这些症状的患者有更高的IL-1水平,给予必要的临床干预可能会降低这些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病率较高,约为30%~50%,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失眠、易激惹、兴趣丧失等,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1].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PSD的干预治疗,并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冠心病后抑郁患者临床表现的异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4例,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于入院2 w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抑郁状况。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9.9%,冠心病后抑郁发生率为33.8%。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以睡眠障碍、迟缓及绝望感症状严重系数较高,分别为0.750、0.609及0.524;冠心病后抑郁患者以睡眠障碍、体重及迟缓症状严重系数较高,分别为0.861、0.563和0.521。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焦虑/体化、迟缓及绝望感因子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冠心病后抑郁患者,睡眠障碍、体重及日夜变化因子分显著低于冠心病后抑郁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冠心病后抑郁在临床表现上具有异质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对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论述目前所知的引起卒中后焦虑抑郁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生存过程中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进行预测,以便于早期诊断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致病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后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2.20%。抑郁的发生与额叶、左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病灶及卒中次数有关,并与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相关性(P〈0.05),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卒中患者PSD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且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与卒中互相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可能与神经递质、颅内病变部位、炎性细胞因子和精神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临床症状的异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50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入院1周后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抑郁情绪。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501例脑卒中患者中,PSD患者173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77例。男性PSD患者NIHSS评分显著高于女性[(5.44±4.25)和(3.97±5.63)分;P<0.01],男性PSD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女性[(68.07±20.10)和(79.35±21.69)分;P<0.01]。HAMD-24单项症状比较,男性PSD患者抑郁情绪得分低于女性PSD患者[1.00(0.00,2.00)和1.00(1.00,2.00)分;P<0.05],男性PSD患者的工作和兴趣[0.00(0.00,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海马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变化与PSD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合并PSD者30例(PSD组),无PSD者30例(无PSD组);另择30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行MRI检查,测定双侧海马AD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SD组双侧海马ADC明显升高(P均<0.01);无PSD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PSD患者双侧海马ADC升高;ADC可作为判断PSD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对于急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西汀,并给予相应心理辅导,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Fugl-Meyer值及Barthel指数。结果发病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积极干预,能有效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